建德市團結民族村探索「村企聯建」發展模式

2021-01-09 瀟湘晨報

1月6日上午,位於建德市洋溪街道的團結民族村內異常熱鬧,村民們不僅迎來了「藍媽媽畲族風情樓」正式啟用並對外營業,還迎來了「村企聯建」的首批企業負責人。

團結村因畲漢兩族「團結起來幹社會主義」而得名。村內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為少數民族,是個有畲族文化但缺畲族氛圍的村落。一直以來,團結村發展存在著無產業支撐、無文化挖掘、無造血能力等三大困境。如今,該村藉以「村企聯建」尋得新機。

「村企聯建,主要是採取『企業+村+農戶』的『聯盟』運營模式,讓資源變資產、讓資金變股金、讓農民變股東,進而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拓寬聯建企業發展路徑,引領群眾致富增收。」團結村黨總支書記章雪海接過「村企聯建」籤約書後,解釋了「村企聯建」的運作模式。這也是他「一肩挑」後所做的「開門第一件事」。

「藍媽媽畲族風情樓」開業運營是建德市少數民族村探索「村企聯建」的率先嘗試。團結村利用閒置土地新建了集餐廳、民宿、展廳等功能於一體的「藍媽媽畲族風情樓」,並順利完成了運營招商,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年租金收入20萬元以及20%的年運營利潤分紅。

啟動儀式上,團結村分別與秋梅食品等3家農業龍頭企業代表以及光大國際旅行等3家旅遊企業代表籤訂了「村企聯建」協議。這些企業將在產業發展、農產品銷售、農旅融合等方面與村莊開展深度合作,以此實現村集體、企業、村民三方共贏。

【來源:杭州市民宗事務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鹽城】鹽瀆街道創新村企傳幫帶聯建發展模式
    這是該街道創新村企傳、幫、帶聯建發展模式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鹽瀆街道推行富村帶窮村、村企聯建新的聯帶模式,把富裕村的好經驗、好做法建在產業鏈上,按照「共駐共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村企聯建+貧困戶的原則,搭建經濟強村企業帶動+經濟薄弱村貧困戶聯動平臺,為經濟薄弱村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新路子。
  • 南通海安:村企聯建開啟鄉村振興共贏模式
    「2020年麥熟和稻熟兩個季節以來,我們增加了近20萬元的收入,這都得益於村企聯建。」西場街道新立村黨總支書記張懷棟感慨道。新立農地股份合作社與西隆糧油公司實施村企聯建後,4000多畝流轉土地產出的糧食有了更加穩定的銷售渠道。
  • 常州新北:「村企聯建」激發鄉村潛力 賦能鄉村振興
    「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是指動員萬家經濟實力較好的企業、商會、協會等社會力量和產業基礎較為薄弱、自我發展能力相對不足的村聯建發展,推動企業轉型需求與鄉村發展需求有機結合,促進村企共同建設、共同發展、共同受益。結合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常州市新北區迅速行動,紮實推進。
  • 「黨建+企村聯建產業項目」助推鄉村振興
    去年以來,靖江市西來鎮黨委實施「村企共進」大行動,增強農村「造血」功能,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今年,省市委「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部署後,西來鎮立即響應,創新「九助興業」先鋒引領機制,升級「企村共進」聯建模式,推動「農民受益、企業獲利、鄉村振興」。
  • 鎮江:「五個一」跑好村企聯建第一步
    8月4日,鎮江市「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村企對接活動暨聯建項目籤約儀式舉行,籤約項目100個,其中村企黨建聯建項目30個,村企產業聯建項目70個,總投資33.13億元。至此,鎮江村企產業聯建項目總數達17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78.19億元。
  • 鎮江舉辦村企對接暨聯建項目籤約儀式
    金山網訊 (記者 周迎)為進一步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推動村企供求互補、聯合發展,4日下午,市委、市政府舉辦「萬企聯萬村
  • 江蘇召開「萬企聯萬村」推進會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今年6月,我們與寶華村委會籤訂村企聯建協議,共同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項目,重點發展現代種植業、農旅配套、商務中心及餐飲接待服務,實現共建共贏。」紫荊農莊相關負責人趙冬說,「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項目全面建成後,將給村集體帶來約80萬元增收,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年人均務工收入約5萬元。」
  • 百企聯百村 首批126家企業和泰安152個村結對聯建
    東西門村地處山區,以前交通閉塞、土地貧瘠,農民生活普遍不富裕。去年,魯商集團與東西門村結對聯建,利用村民閒置院落打造高端民宿、發展鄉村旅遊,貧窮的小山村一下成了「網紅村」「打卡地」。  東西門村的嬗變是泰安市實施「百企聯百村」行動,引入工商資本「活水」帶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 【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鎮江丹陽:村企聯建 稻花香裡說豐年
    、新任務,組織實施了「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投身鄉村振興。  在鎮江丹陽市延陵鎮東皇村,1500畝的恆順米業糯稻種植基地裡,即將成熟的稻穀壓彎枝頭,到處是一派豐收景象。   今年以來,丹陽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全面梳理企業和村級需求,引導結對,讓企業成為鄉村發展的"強引擎"。在這樣的契機下,今年8月,鎮江恆順米業黨支部多次來到東皇村調研。
  • 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出通知要求 抓黨建促聯建助推「萬企聯萬村 共走...
    中國江蘇網訊 省委組織部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在「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抓好黨建聯建、人才培育等工作,做到聯建到哪裡、黨的組織就延伸到哪裡、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裡,努力將黨組織的組織力轉化為推動發展的生產力,加快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 【農村黨建】臨江市紮實穩步推進「聯建強村」工作
    「精準調研+謀劃部署」,夯實聯建根基。為明確工作方向,找準問題癥結,在工作開始前和推進過程中,分批次抽調部機關幹部,與鄉鎮(街)黨辦工作人員組成調研組,深入農村實地了解基層黨建、集體經濟、民生發展等,研究分析各村發展優劣勢,研判域內可聯建資產資源,保證工作開展有根基和指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鎮江丹陽:村企聯建 稻花香裡說豐年
    2020-10-12 17:09圖文來源: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 今年,江蘇立足三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 村企深度「聯姻」,共促鄉村振興
    「今年6月,我們與寶華村委會籤訂村企聯建協議,共同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項目,重點發展現代種植業、農旅配套、商務中心及餐飲接待服務,實現共建共贏。」紫荊農莊相關負責人趙冬說,「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項目全面建成後,將給村集體帶來約80萬元增收,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年人均務工收入約5萬元。」
  • 江蘇大豐草廟鎮:村企聯建開啟鄉村振興新路徑
    豐山集團一名副總牽頭的新農業發展公司運營班子正式進駐該村,與村一道進行項目的規劃設計、土地流轉、水系疏通和農田平整等一系列工作,為明年春節後蘇翠5號梨苗栽植打好基礎。江蘇省「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活動開展以來,大豐區草廟鎮堅持立足本鎮實際,認真組織各村居根據村情民情開展項目需求編排,發動村居和社會各界廣泛聯繫本鎮及周邊農場、企業,尋求合作,得到了相關主體的積極響應,短短幾個月時間,全鎮16個村居分別與鎮內外11家企業或經營主體達成合作共建協議。
  • 【鹽城】鹽城高新區鹽瀆街道:「村企聯建」共走富裕路
    原來,這是遠在10公裡外的興城社區在同桂村流轉土地發展高效農業,實現村村聯姻、村企共建共享共走富裕路的鏡頭。今年以來,鹽瀆街道在實施「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中,緊扣「三個一」強村富民工程,鼓勵經濟實力雄厚的城市社區與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農村村居結對幫扶,走共同發展振興之路。
  • 「萬企聯萬村」放大「1+1>2」效能 共同繪就小康新願景
    「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開展以來,贛榆區著眼於增強村級「造血功能」,以全域黨建為引領,創新「黨建+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推進「綠色林果」、「藍色海洋」黨建示範帶建設,組織共建、產業共興、發展共享,因地制宜培植和壯大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 【鄉村振興】同心結碩果 共走振興路 :「村企聯建」育出鮮食玉米
    自「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開展以來,下蜀鎮迅速行動、精準對接,把村企聯建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同步推進,進一步吸納農民就業、促進村級經濟發展,真正實現「村企聯建」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方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 丹陽·灌雲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聯建交流
    8月4日,丹陽市市長黃萬榮帶領市經發、農業農村、工商聯和各鎮(區)負責人及部分龍頭農業企業一行來灌雲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聯建對接交流。灌雲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曹明麗,縣委常委、灌雲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瑾偉,副縣長張凌雲及丹陽市委副書記、副市長許根林,副市長賀雲華,市政協副主席魏國榮等雙方領導參加活動。
  • 丹陽市市長黃萬榮帶隊赴灌雲縣開展企村聯建深度對接
    8月3-4日,丹陽市政府市長黃萬榮帶領有關部門、所有鎮區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規模企業家一行30餘人,赴灌雲縣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深度對接活動。黃萬榮一行先後參觀了連雲港紫燕食品公司、鎮江連雲港工業園及潮河灣生態果園,就企村結對聯建工作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在座談會上,黃萬榮表示,丹陽市與灌雲縣文化相通、交通相近、產業相融,雙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丹陽將不斷加強與灌雲的溝通交流,希望雙方能夠充分把握住機遇,實現企村對接的常態化,合作的長效化,紮實推進南北企村項目落地,共同實現兩地企村聯建共榮。
  • 睢寧官山:村企聯手同發展 共走鄉村振興路
    不久前,在睢寧縣官山鎮統戰部門的牽線搭橋下,官山商會成員企業負責人按照「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框架,深入各村調研合作共建,幫助村民制定生產銷售規劃。今年以來,睢寧以增加「兩個收入」為目標,以民營企業、商會為主體,在政府的牽線下,讓企業與村(社區)一對一結對,幫助當地優化產業結構、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社會公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