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類媽媽教育不出好孩子?很多人第一點就中了,方法要正確

2020-12-22 嬰幼兒護理說

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母親這個角色對孩子來說也異常的重要,當然生活中的媽媽們基本上都是在孩子出生以後,付出一切的細心照顧。

可是,總有一些媽媽並沒有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甚至把孩子養成了一個逆子。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媽媽們對孩子過度的寵溺,當然也有可能是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法。

於女士在和丈夫結婚後的第5年就選擇了離婚,因為她實在無法忍受丈夫的夜不歸宿和不負責任,之後於女士開始一個人帶著孩子艱難的生活,不過在於女士看來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而且她再也不用和丈夫爭吵只需要一心一意的撫養孩子即可。

不過於女士覺得離婚非常對不起孩子,於是就在生活中特別的寵溺孩子,她覺得孩子缺少父愛很可憐,她必須要用雙倍的愛才能彌補對孩子的傷害。

可是,久而久之,於女士的孩子被她寵溺得不成樣子,小傢伙對媽媽非打即罵,一旦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撒潑打滾,甚至還變成了整個小區的小霸王,幾乎沒有一個孩子願意和他玩。

於女士最後才意識到自己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法來養孩子,可是孩子的壞脾氣壞性格已經養成,想要更改卻很難了。

其實生活中像於女士這樣的媽媽有很多,即使有的母親不離婚,她們也會覺得虧欠孩子很多,而且,還有其他類型的媽媽,也在辛辛苦苦的養育孩子,但卻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法。

尤其是以下4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而很多人第1個就中了。

心存內疚感的媽媽

就像我們剛才講的於女士一樣,很多媽媽都心存內疚感地去養育孩子。比方說,孩子生病了,媽媽們會覺得沒有照顧好孩子才引起的疾病,孩子摔倒了,媽媽會認為沒有看護好孩子才摔倒的。

可是媽媽們總心存內疚感,很可能導致孩子不懂得感恩,甚至讓孩子以為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是正確的。

即使出現錯誤,孩子也會推卸給別人,因此這些孩子長大以後根本不具備責任感,遇到困難也會不斷的退縮。

努力型的媽媽

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奴隸型並不是指媽媽們真的是奴隸,而是說有一部分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完全失去了自我,不管什麼事情,她們總是考慮孩子在先。

可是對自己的事情卻從來不重視,甚至覺得自己可有可無,但是媽媽們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或者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很可能把孩子養成兩個極端。

第一,內心的愧疚感覺得很對不起媽媽,第二自大妄為,認為別人對自己的所有一切都是應該的。

總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攀比的媽媽

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媽媽總拿著孩子的所有事情和別的孩子去攀比,不管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其他表現,媽媽們總會拿出來比一比。

可是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而且也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長大後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沒有自我判斷的能力,也常常否定自己。

控制孩子一切的媽媽

還有一種媽媽控制欲特別強,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要讓孩子按照自己擬定好的規矩來生長,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特別沒有主見。

長大以後也會成為別人的附屬品,任憑別人去擺布,當然有的孩子或許會叛逆起來,甚至還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情形。

那麼生活中你屬不屬於以上4種媽媽呢?你覺得,還有哪些媽媽會養不出好孩子呢?歡迎分享你的答案,我們在評論區探討。

相關焦點

  • 這4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娃
    這是大部分家長的普遍心理,然而到底能不能夠讓孩子未來有好的發展,並不是投資多少就能決定的。像有些家長雖然說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依舊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可能就是教育方式不正確了。案例我們家隔壁就有一起這樣的例子,鄰居家的兒子從小非常的聰明,能說會道的,當時我們村裡很多人都猜測,這孩子以後肯定有出息。
  • 這樣的媽媽永遠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也許都沒意識到這是在害孩子
    每一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也都充滿著無限的期待,甚至還有很多的媽媽為了照顧孩子卻辭去工作,為了給孩子能夠提供更好地照顧陪伴他們健康的成長,也正是因此媽媽在和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起到的作用是無人能代替的。如果媽媽過於專治強勢則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永遠都不會教出優秀的娃。
  • 4類丈夫是妻子的「豬隊友」,妻子教育孩子,丈夫卻「帶偏」孩子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孩子是在不斷地探索、犯錯、改正、進步中慢慢成長起來的。家長對孩子進行管教,是為了讓孩子這棵「小樹苗」能夠長成筆直的大樹,教育孩子並不簡單,需要夫妻兩個人一起配合。
  • 教育孩子要嚴厲管教還是放任自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孩子哭鬧,家長要麼放縱孩子,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麼就是用家長的嚴厲地讓孩子妥協。但是教育孩子,不論是放任自由,孩子嚴厲管教這兩種極端的方式都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根本所在。
  • 四種媽媽養不出好孩子,很多人敗在了第一條
    什麼樣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呢?很多人敗在了第一條。  在孩子眼裡,只有他獨立完成的,他才會更加的快樂。而很多家長卻怕孩子不會,或者弄髒衣服,或摔壞東西,在孩子做的過程中,一直嘮叨的說這說那,讓孩子注意。  然而孩子卻很煩父母這樣的嘮叨。還有天天提醒孩子過馬路要左右看,要是沒做到當成就憤怒的指責孩子。在孩子做事的時候,父母提前給孩子說怎麼做。
  • 家長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這四種方法很實用,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好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平平安安、出人頭地,因此,會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教育方式也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錯誤的教育只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而正確的教育方式,則會讓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如虎添翼。
  • 拒絕大吼大叫,正確的方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亦是如此,畢竟他們的人生閱歷有限,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清楚一點,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他們大吼大叫,或者用更過激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只會對孩子帶來諸多傷害。
  • 媽媽在孩子教育方面承擔更多責任,媽媽最不容易
    我們很多媽媽在備孕的時候吃葉酸,喝孕婦奶粉,每月按時產檢。孩子出生後,吃穿用都儘量給孩子最好的,條件好的家庭,孩子很小的時候早教班也沒錯過,但媽媽們大概沒有想到現在教育一個孩子這麼累。1.現在小學一年級開始,部編教材內容與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加了很多內容,老師為了趕進度和學習效果,往往布置很多作業,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或者作業沒及時完成,老師@的幾乎都是媽媽。2.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現在學習環境緊張,競爭激烈,家長既要隨時關注孩子學習情況,也怕孩子學習壓力太大影響心理健康。中小學生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屢見不鮮,而且不斷攀升。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很多大人說:現在的孩子不好管。其實,問題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讓孩子體驗挫折感,這種養育起始在孩子3歲上下,在他能夠說出自己的要求時,就要開始對他說「不行」,結果可能是讓他痛哭一番的經歷,嚴重些就是哭得地上滾來滾去,但他沒有其他反抗能力,於是學會了什麼叫「無能為力」、接受、服從、遵守。
  • 這種媽媽,永遠都教育不出優秀的娃,甚至都沒意識到在害孩子
    前言:每個家長對孩子都充滿無限期待,甚至有不少媽媽為了照顧孩子辭去工作,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照顧,陪伴他們健康成長。正因如此,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無人能代替的,如果媽媽過於專制、強勢,則只會帶給孩子負面影響,永遠都教不出優秀的娃。
  • 孩子沒有金錢概念?家長了解這4點,做好孩子的「財商教育」
    我當時有點驚訝孩子才三歲就開始對金錢好奇了,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說,只能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的房子小,但是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很開心,這不是最重要的嗎?」我還跟孩子說以後要好好讀書掙很多錢我們就能買上大房子了,孩子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我本來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應該對金錢沒什麼概念,只知道錢可以買吃的買玩具,金錢教育對他們來說是不是過早了。
  • 孩子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學會4個方法培養出勇敢、自信的孩子
    萌萌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在媽媽眼裡,她是一個特別膽小愛哭的孩子。 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萌萌不敢上去,媽媽再三鼓勵,她才慢吞吞地爬上去,可是坐在上面卻又不敢往下滑,最後哭著讓媽媽抱了下去。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很多家長不敢承認
    當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能考上北大清華這類名校就更好了,不僅臉上有光,還能彌補自己當年的遺憾。可是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父母親平常不怎麼管孩子,一個學期難得開一次家長會,家長卻在座位上玩手機,只有在考試成績差的時候才抓著班主任,問孩子的成績為什麼不理想。
  • 孩子進入幼兒園,要教孩子正確面對挫折,能避免很多麻煩
    文|凝媽現在很多孩子都很脆弱,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甚至離家出走、跳樓、傷害別人。按理來說,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應該沒有想不開的事情,怎麼就這麼不堪一擊呢?我們要知道,條件好了,也有一個弊端。孩子小時候,我們對他保護得太好,不讓他受半點委屈。長大後,我們又格外關注學習,希望他將來出人頭地,不太注重其他方面,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無法排解。
  • 孩子1歲後還不講話不看人,要警惕是否這類病症→
    「這幾年,人們對自閉症的了解多了,意識增強,就診患兒低齡化趨勢非常明顯。」仙嶽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主任李韻告訴記者,早些年,她接診的自閉症患兒大都是五六歲不會講話、七八歲上學了不遵守課堂紀律才來就診,現在,一兩歲、兩三歲來就診的孩子很多,「我們接診的最小年齡是一周二,不會講話,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家人拿玩具逗他、喊他的名字都不理不睬的,沒什麼反應。」
  • 你想要好孩子,孩子想要好媽媽,你清楚孩子對好媽媽的定義嗎?
    或者是在霍思燕的腳被鞋子磨傷之後,嗯哼會幫媽媽把襪子脫掉檢查一下,問問疼不疼。很多媽媽們看到嗯哼實力寵媽,非常羨慕,也想要一個這樣的貼心的孩子。想教出這樣的一個孩子,也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你做好一個好媽媽的角色了嗎?
  • 《媽媽,我真的很生氣》|讀繪本學方法,不打不罵改善孩子壞脾氣
    這本《媽媽,我真的很生氣》裡的靈感也來源於她的生活,是她寫的第一本同童書。因為作者有心理學的背景,書中的內容也涵蓋了很多實用的心理學技巧,這本繪本也被美國心理學會獨家授權,是一本很經典的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的繪本。書中用到的幫助寶寶調節情緒的小絕招,真的很值得父母借鑑。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孩子,也可以幫助他們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孩子的這句話讓爸媽落淚!
    沒想到兒子見到爸媽,了解到他們的顧慮後說:「這有什麼好笑話的,我的爸爸媽媽又不偷又不搶,有什麼好嫌棄的」。    ……  這些例子中的孩子尚小,未能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與邏輯體系,是父母的三觀,決定了孩子對世界的眼光,對人生的看法,對價值的衡量。  父母的權威,更會讓孩子把他們的觀念,看成至高的意義、行動的指南。  三觀不恰當的父母,容易讓孩子走上不適合的道路,反而把他們置於痛苦的境地。
  • 要想孩子成長出色,家長要把握好4個「度」,教育要懂得適可而止
    文丨蹦蹦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不管任何時候都要比別人略勝一籌,可是這種對孩子的期望,需要家長正確的教育方式。如果父母教育方式不恰當,不僅會讓孩子走上歪路,還可能引起孩子本不該有的心理問題。
  • 面對孩子的好奇,媽媽們要學會正確回答
    小孩子的想像力都十分豐富,之前的一個帖子講了一個特別好的教育例子,看過的家長們都覺得,案例中的家長做法十分正確,但普通家長做到的卻不多。看了一篇尹建莉老師講的故事,真真實實的體會到了,驚豔的教育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