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異形,他的存在更讓人恐懼.

2021-01-14 神經電影局

六月轉眼進入尾聲,不論你去影院看了什麼電影,《異形:契約》是一定不能落下的。



此次原作導演「老雷」雷德利·斯科特回歸,親自指導製作,水準一如既往的高。

 

但由於剪刀手的原因,《異形:契約》真的成了大家口中的《巳開:大勺》麼?



我們還是從《異形1》說起。


《異形1》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開創了此前從未有過的新電影模式:太空驚悚。在無垠的太空和封閉的飛船內,一隻恐怖外形怪獸肆意虐殺人類,這個模式到現在都被沿用著。而其灰暗,光影分明的格調也對電影攝影美學產生了巨大影響。就拿剛下映沒多久的《異星覺醒》來說,很難讓人不和異形聯繫到一起。



《異形1》憑藉1000萬的低成本拿下過億票房後,又拍了幾部續集,捧出了好幾位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都曾拍過異形。但這個系列的靈魂人物,必須是雷德利·斯科特。


他在拍攝《異形1》後,又拍出了《銀翼殺手》《角鬥士》《末路狂花》《火星救援》《黑鷹墜落》等多部佳作,每一部題材都不同,堪稱是好萊塢最全能的導演。


《火星救援》劇照


廣告拍攝出身的他能夠積極的接受新的潮流並改變自己。當他決定重新開啟「異形宇宙」時,他知道異形系列原本的小成本B級片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觀眾,於是他構建出更加宏大的異形前傳系列。



在同輩或隱退或過氣的情況下雷德利·斯科特依舊創作力十足,依靠的便是他對電影的敏銳觸覺。而之前的採訪中有人問到他是如何保持活力和創造力,老雷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說:「我可能就是個人工智慧。」



也多虧了這位「人工智慧」,即便遭遇剪刀手,《異形:契約》依舊是部高出平均水準不少的優秀大片。電影雖然被刪減了一些重要鏡頭,但並沒有對整體質量造成太大影響。


你想想看《異形1》的時候異形出現了幾分鐘?僅僅只有4分鐘!而且還是在影片大約過了1小時後才首次出現。但《異形1》無疑就是最經典的科幻驚悚片!



一部驚悚片是否足夠抓人,關鍵並不在於怪獸的造型有多可怕,而在於怪獸出現前的那幾分鐘能不能勾起觀眾的好奇和不安。所以我要說,刪減並沒有破壞掉雷導優秀的氛圍營造。



在《異形:契約》的第一次故事高潮中,晃動的手持鏡頭,安全艙忽明忽暗的燈光和焦躁的快速剪輯,即便異形始終沒有出場,但憑藉高明的場面調度技巧還是造成了極強的壓迫感和代入感。不但故事模式繼承第一部,整體基調也回歸了幽閉恐怖風格。

 

這便是異形系列的奧義:沒出現的才是最恐怖的。


所以《異形:契約》遭遇閹割,卻給所有國內導演上了一課:如何在沒有怪獸露面的情況下拍好驚悚電影。



作為一部續集,導演沒有故步自封。在《普修》的設定基礎上,導演為《異形:契約》開了更多更大的腦洞擴充世界觀。故事不再局限於異形對一小艘船隊的虐殺,而是探討它身後更為龐雜的背景和意義。並跳脫出人類受害者的位置重新反思生物間的關係。異形,工程師,生化人,人類,誰都認為自己是主宰,誰都想毀滅和支配對方。



在我看來,其宏大的主題,世界觀和宗教的隱喻已經讓它脫離了爆米花電影的範疇,也確實讓不少觀眾看得一頭霧水。但普羅米修斯號的墜毀,大衛用黑水毀滅造物者,以及結尾的異形決戰等大場面都足夠震撼,平衡了整部影片的節奏。



開始說《異形:契約》之前,還是說兩句《普修》。



劇透分割線



2012年,老雷重新開啟「異形宇宙」,講述異形起源的《普羅米修斯》上映。


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創造了人,後來他因給人類盜火而被宙斯懲罰。他被綁在高加索山,每天被老鷹啄食肝臟。




在影片中,肖博士一行人從遠古壁畫發現了人類起源的信息,於是決定前往宇宙中探尋真相,他們乘坐的飛船叫就做普羅米修斯號。



普羅米修斯號最終為了攔截載滿黑水,想要毀滅地球的外星飛船而被撞毀,這個名字的寓意不言而喻。


但片名的另一層含義,則是指喝下黑水,犧牲自己而創造了人類的「工程師」。



工程師不僅創造人類,也如同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一樣,教導人類,給人類帶來文明,並指引人類尋找他們。



當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發現,工程師其實變心了,他們其實想要人類滅亡。這是為什麼呢?肖博士最後帶著疑問和大衛的腦袋乘坐工程師的飛船去尋找答案。影片也留給觀眾不少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團。



異形的起源到底是什麼?異形和人類一樣是工程師創造的麼?這個異形神像是怎麼回事?如果異形由工程師創造,他們為什麼要把它像神明一樣供奉?黑水又是怎麼來的?這些問題約等於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



面對這些終極難題,導演和編劇並沒有給我們明確的答案,但至少,他們展示了如何孵化出一隻異形。




根據此前導演宣布的拍攝計劃,前傳將有三部曲,按照時間線,《普修》是第一部,而《異形:契約》則是最後一部,中間還有一部作為兩部的銜接,這個拍攝思路也是很清奇。所以想完全搞懂異形的來龍去脈,還是得等下一部上映?



在《異形:契約》正式拍攝前,導演曾說這一部的名字會是《異形:失樂園》,事實上這一部的故事確實更靠近《失樂園》。不管怎麼說,兩個名字都宗教意味十足。


契約(Covenant)其實應理解為約櫃,Covenant同樣也是飛船的名字,船員身上的logo也是約柜上智天使的形象。



《異形:契約》的故事發生在《普修》10年之後,一群太空人乘坐契約號前往遙遠的星系尋找殖民地,卻被肖博士的信號吸引來到了另一顆星球。在山與水的平靜下,孕育著異形的新生命Neomorph。



正當隊員被Neomorph屠殺時,生化人大衛出現,拯救了他們,帶著他們來到了庇護所。

 

回想一下大衛在《普修》裡都幹了什麼?他偷偷把黑水放到酒裡讓霍羅威喝下,導致肖博士和霍羅威XXOO後懷上了小章魚。所以對人類早有異心的他怎麼會好心幫助這些人呢?



事實證明,他就像《失樂園》中的一心想要報仇的撒旦一樣,他是為了將這些船員引入「地獄」。而這個「地獄」,曾經是工程師們的故鄉,工程師們則已經被大衛用黑水趕盡殺絕(一次性解決掉普修中的坑)。



工程師曾經創造了人,人類創造了生化人,可作為生化人的大衛卻能毀滅工程師。我們還可以看到,大衛竟然可以指揮並溝通Neomorph了!他的野心已經膨脹到極限,他當然認為自己已經凌駕在人類之上。


於是他在片中也說出了失樂園中撒旦的名句:「寧在地獄為王,不在天堂為臣。」

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



從大衛誕生之初與主人彼得·維蘭德的交談,再到經歷了《普修》中的一切,最後到《異形:契約》中,他與沃爾特、船員之間的對峙,他的思維和情感越來越複雜,他的認知已經超越人類,他想要創造。


而正是這些看法,使得大衛成為了比異形更加危險的生物,也讓他成為了這個前傳系列中的絕對主角。再加上和大衛同款的沃爾特,兩位生化人成為了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



聯繫當下人工智慧發展的速度,或者未來某一天,大衛真的會誕生,而他可能比異形更讓人恐懼。




在整部異形系列中,四部正傳和前傳應分開看待,正傳是感官享受的恐怖刺激,它的魅力在於人類在未知強大恐懼下被虐殺的驚險。是類型電影的經典範例。



但《普修》在異形系列中則是一部非典型,創造異形的造物主「工程師」的加入,讓這個前傳比異形四部曲更具有哲學意味:人類從何而來?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如果我們是被創造出來的生物,那我們和生化人,甚至和異形是否具有區別?



《異形:契約》同樣秉承了這一主題,大衛對他的造物主人類產生厭惡甚至鄙夷。用自身的行為嘲諷著人類的矛盾:創造一切的同時,也在毀滅一切。

 

他自稱深愛肖博士,卻將她做成了培養皿,他同情另一個生化人,卻又對他做出最殘忍的傷害,他就像一個鏡像的人類,只是站在不同立場。



而在最後大衛將異形胚胎悄悄放置於船艦,配著盪氣迴腸的交響樂《眾神進入英靈殿(enizug der goetter in walhall)》緩步而去之時,多麼令人不寒而慄,我們創造出來服務於自己的奴僕,卻成為比我們更加理智和完美的存在。


「如今,一切已蕩然消亡,環繞著這巨大的遺蹟,只有孤寂的平沙伸向無邊的遠方。」

——《奧斯曼狄斯》


異形:契約

小盾評分,★★

(滿分五顆星)




給法鯊的水仙之吻點讚


相關焦點

  • 鐵血戰士和異形的混種鐵血異形概念圖:更敏捷、更強壯、更進化!
    在1989年,福克斯影業的盟友「黑馬漫畫」出版社想出了讓《異形》和《鐵血戰士》兩大品牌合作,藉此融合了額外的支線品牌《AVP》,使得兩大科幻怪物可並存於同宇宙中,更開始擴展許多設定。其中最引人討論的,就是集結異形與鐵血戰士兩者特色的存在「終戰異形」(Predalien)。
  • 更敏捷、更強壯、更進化!鐵血戰士和異形的混種「鐵血異形」介紹
    在1989年,福斯影業的盟友「黑馬漫畫」出版社想出了讓《異形》和《鐵血戰士》兩大品牌合作,藉此融合了額外的支線品牌《AVP》,使得兩大科幻怪物可並存於同宇宙中,更開始擴展許多設定。其中最引人討論的,就是集結異形與鐵血戰士兩者特色的存在「鐵血異形」。
  • 因為他,異形才成為最經典的銀幕怪物
    沒有憐憫,沒有妥協,難怪在《異形》中生化人對這種生物的有如此評價。異形和生化人,是進化的兩個極端,都對人類的存在構成了威脅。所以當異形晉升為一種文化符號之時,人們看重的不僅是它的尖牙利齒,還有其帶來的心理震撼。
  • 從哥斯拉到異形:一份關於怪獸電影的嚴肅分析
    比如生活在中世紀的人會恐懼地獄,於是會把地獄描繪成一個由怪獸統治的可怕世界。 中世紀教堂壁畫中的鬼怪形象科學雖然讓這個世界變得日益昌明,但恐懼感這種紮根於人類本能的東西依舊存在。怪獸電影在我們這個時代成了表達恐懼感、宣洩焦慮感的新的媒介。
  • 《異形3》異形的侵入 到處出沒 隨意殺人
    裡普利在醫生的救治下恢復了健康,並從他那裡知道這裡是狂暴101號,是地球的廢棄礦井,已成為一個關押犯人的太空監獄。現在受管制的有25個雙染色體的兇犯,他們以霍士為首領,有一個共同信仰的神,這才不會鬧事。然而隨著裡普利的到來,犯人們似乎產生了騷動,所以當一個人被神秘殺害後,管理人員認為是犯人出事。但裡普利卻有不祥的預感。
  • 《異形》曝生化人角色海報 「法鯊」對視新異形
    異形從黑暗中探出的側面,口水淋漓、咬牙切齒,佔據了海報大半部分。麥可- 法斯賓德則仰起臉與異形對視,面對迎面而來的危險卻依然神情自若。法斯賓德將在《異形:契約》中分飾兩角,除了飛船上的生化人沃爾特,也會再次飾演他在《普羅米修斯》中的角色大衛。  《異形》系列讓人深深記住了AI原型生化人大衛,他在人類休眠期間不斷充實自己學拉丁文鍛鍊,喜歡看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
  • 法鯊扮生化人 《異形:契約》揭示人工智慧將毀滅人類
    國內知名影評人、科幻片《拓星者》導演張小北說:「至今仍沒有比異形更出色的太空驚悚電影。」中戲電影電視系教師尹珊珊在貓眼上評分表示:「暢快淋漓,今年唯一眼巴巴等著的電影,沒有讓我失望。」自媒體電影縱橫線撰寫長影評稱「《阿凡達》導演都拍不出《異形》的精髓,只有他做到了。」
  • 異形之父斯科特 3 年前覺得異形玩完了,現在他覺得大衛玩完了
    可是我們總會問自己一個非常基礎的問題:『異形、抱臉蟲或是爆胸蟲,現在是不是已經過時了呢?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構思這整個系列,然後給它一個更簡單的新答案呢?』這永遠是一個最基礎的問題。」說實話,這些話非常令人洩氣,但我們卻不是第一次聽到:3 年前,雷德利·斯科特就表示過,他對《普羅米修斯》這樣有點「軟式重開機」《異形》系列的作法表示自豪。
  • 《異形》系列,可能是唯一把「醜」拍成藝術的電影
    從這部電影開始,異形系列展開了以工程師文明、人類、生化人與異形四種生命的複雜糾葛。首先,我們來理一下這四種生命之間的關係。工程師文明創造了人類,人類創造了生化人,生化人利用工程師的黑水與人類結合創造出了異形。
  • 世界大ip《異形》系列——人類與異形都是宇宙「工程師」的傑作
    他不僅利用異形病毒殺死了整個星球的「工程師」種族,更將肖博士當做了實驗對象,進行他的異形實驗。而船員們的到來,更是為他送來了新的實驗體。經過一番戰鬥,剩餘的船員終於逃了出來。就在大家以為安全了,重新進入休眠倉後,一個船員突然發現,原本船上的生化人沃特已經被大衛替換了。可是為時已晚,控制了飛船的大衛帶著已經卵駕駛著飛船向著新的星球飛去。3.
  • 經典1979年的《異形》,全因這場戲讓世人永遠記得了恐怖異形
    如果說《異形》是近現代太空科幻的開山之作,顯然這有些不切實際,因為前面有著更經典的《2001太空漫遊》和更成功的《星球大戰》。其實《異形》很多畫面的源頭靈感,正是出自《2001太空漫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系統問詢的房間。
  • 原來《異形:契約》有超過60分鐘的刪減片段,看完更明白影片劇情
    在老雷眼裡,未知,是恐懼最好的同義詞,這也是為何我們在《契約》中,看到了一個和《普羅米修斯》關聯性並不是太強的劇情,因為這樣才能迸發出新的未知和恐懼,讓大家繼續保持對異形世界的神秘和敬畏。當然,老雷也重新在《契約》中挖了不少的坑。
  • 《異形》|戰慄任務背後的人類危機
    《異形》系列科幻電影用四部曲串聯出一個人類與異形較量的故事,傳遞出了人類對發展的反思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到人與異形之間的關係,再到人與世界的關係,科技是一把不可避免的雙刃劍,人的欲望也是冰冷沒有底線的。電影中人物形象從人類到生化人再到異形,存在的背後充滿考究和深意,生化人、異形、人類三者之間有著清晰的指涉。
  • 1979年的異形系列,創造了六部科幻史詩,時隔數十年依然是經典
    《異形:契約》無疑是一個經典系列,它是《普羅米修斯》後的第二部經典佳作,這部電影無疑再創輝煌歷史,所以《異形:契約》無疑再現了很多經典元素,重啟了我們心中的『異形王國』我個人最喜歡異形第一部和這部《異形:契約》因為它們都有一種不動聲色當中的恐懼
  • 【驚悚專題-異形】異形3.720P.中文字幕【豆瓣7.2分】
    雷普莉在醫生的救治下恢復了健康,並從他那裡知道這裡是費歐娜「復仇女神」161號行星,是地球的廢棄礦井,已成為一個關押犯人的太空監獄。現在受管制的有25個雙染色體的兇犯,他們以霍士為首領,有一個共同信仰的神,這才不會鬧事。然而隨著雷普莉的到來,犯人們似乎產生了騷動,所以當一個人被神秘殺害後,管理人員認為是犯人出事。但雷普莉卻有不祥的預感。
  •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大戰終結者》真的存在,3大經典的過去和未來
    然而,這次如果失敗得更慘的話,這個系列真的前途暗淡。同樣是經典系列,《終結者》與誕生於相同時期的《異形》系列和《鐵血戰士》系列的命運是何其相似。而其實,這三個系列有著不少有趣的聯繫,甚至於《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大戰終結者》這樣的作品也真的存在,下面就來細說一番。
  • 電影《異形:契約》4部連映 生化人「法鯊」與自己同框飆戲
    原標題:生化人「法鯊」自己與自己同框飆戲 現場公布了雷德利大導演最鍾意的是「漢字版異形」飯制海報,電影中「法鯊」飾演的生化人不僅自己與自己飆戲還上演了反轉戲碼。 《異形》系列是不少影迷心目中的科幻經典,更是太空驚悚題材影片的鼻祖,當晚觀眾不僅重溫從未在國內上映的異形前三部經典,還能超前一睹即將上映的《異形:契約》。
  • 《異形:契約》法鯊所飾生化人契合霍金預言
    此外《異形:契約》依然維持強勁口碑,各方收穫盛讚。特別是法鯊遊刃有餘地在生化人大衛與沃爾特兩個舉止、口音、性格特徵截然不同的角色中自由切換,將兩位生化人善良順從和暗黑詭譎的不同風格演繹的相當到位,贏得了影迷的一致好評,隨之生化人和人工智慧等話題也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
  • 異形2
    在這一創作思想指引下,卡梅隆花了大量心思填補斯科特留下的諸多空白,以便讓異形宇宙更為真實可信:他從聖經中汲取靈感,給諾斯託羅莫號船員初次遭遇異形的小行星一個名字:「LV-426」;他不僅給芮普莉取了一個名字「艾琳」[13],還給了她一個名為「阿曼達」[14]的女兒(阿曼達也是2014年發售的遊戲《異形:隔離》[15]中的女主角);他引入異形女皇以補完異形的生殖循環;也終於明確了初作眾船員口中「公司」
  • 《異形:契約》生化人引熱議 人工智慧能否終結人類
    現在國內熱映《異形:契約》就是這樣一部論述人類「從何而來,到哪而去」的哲思電影。電影中,由人類創造的仿生人「大衛」,不僅具有超越阿爾法狗運算能力、認知能力,更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還會不斷產生疑問不斷積累含義,進而迸發出燦爛輝煌的創造力。《異形:契約》開場是一隻巨大的、湛藍色的眼睛。鏡頭微距對焦時,這隻眼睛仿若一顆生機勃勃的太空星球,這隻眼睛屬於仿生人「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