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超聲波來傳輸音頻信息,實現聲音的「定向傳播」

2020-12-23 中華網科技

近日,以色列一家科技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SoundBeamer1.0的新產品,該產品通過內置的3D感應模塊定位和跟蹤用戶耳朵的位置,可在人耳周圍形成一個「聲音口袋」,並通過超聲波來傳輸音頻信息,實現聲音的「定向傳播」。

「這是一種基於新技術的音響設備,通俗地理解,就是讓聲音的傳播像光的傳播一樣,有高度指向性,在同一個環境中,只有指定方向的接受者可以聽到聲音,旁邊的人則聽不到。」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博士匡正告訴記者。

匡正介紹,基於人們對於「聲音是分散、多向、立體傳播」的傳統認知,定向傳播聽起來很神奇,但事實上,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應用,聲音定向傳播在國內外有著悠久的歷史,並從本世紀開始不斷出現相關的技術應用。

歷史:基礎研究由來已久

資料顯示,對聲頻定向揚傳播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18 世紀中葉人們對心理聲學中「塔爾蒂尼音調」的發現,即當兩個音一齊發聲時,如果聲音穩定的話,同時發出的第三個音也是可以聽得見的。塔爾蒂尼音調是一個主觀的音調,即使是兩列頻率很近的超聲波信號也可使人聽到這種線性疊加的聲音變動。19世紀中葉,德國物理學家亥姆霍茲證實了兩個音調在空氣中傳播可以通過非線性作用產生它們的差頻與和頻信號,他的理論和公式測得的數據吻合支持了「塔爾蒂尼音調」結論的正確性。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科學家對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匡正介紹,廣義來講,定向聲技術主要有三種,一是聚音罩技術,這種技術最簡單,也就是在高頻揚聲器上罩個拋物面形的罩,人在聚音罩下方即可清楚聽到聲音;二是揚聲器陣列技術,這種技術用大量的揚聲器組成陣列形成波束,使波束方向即主瓣方向能量最高;最後一種是基於超聲的聲頻定向傳播技術,即把聲音調製到超聲上發送到空氣中,利用空氣的非線性自解調產生定向聲音,這種技術簡單可靠,效果最好。

「基於超聲的聲頻定向傳播技術是一種可使聲音以波束在一定方向傳播的新型聲頻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可聽聲音信號搭載到超聲載波信號之上,利用其在空氣中傳播時空氣的非線性聲學效應,信號會發生交互作用和解調,再藉助超聲波本身的高指向性,就可實現可聽聲音的定向傳播。」匡正說。

很顯然,不論是從原理、技術研發還是技術應用、產品開發、發展前景看,基於超聲的聲頻定向傳播是時下和今後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發展主流。這種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國內外聲學創新領域的空白,被業內稱為是「一項重大的聲學技術變革」。而從科研成果和技術應用來看,我國科研團隊在此方面的進度並不落後,相反地,在新產品開發方面,還走在了前列。

現狀:新技術新產品方興未艾

從2015年開始,匡正博士領銜的聲學研究團隊就致力於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研究和以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為基礎的定向音頻解決方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並在多個場景成功應用。

匡正透露,根據發聲材料的不同,我國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基於超聲波換能器的聲頻定向傳播技術,隨後,基於壓電薄膜材料的聲頻定向技術被研究出來,近幾年,隨著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基於特定透明複合材料的聲音定向傳播技術成為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重點。

一款名為聚音寶的音響產品被業內認為是國內首款基於定向聲傳播技術研發的產品,該音響產品正前方音量集中,聲音大,而兩側音量則隨角度增加而逐漸減弱,另外,技術參數顯示,聚音寶音響正前方聲波傳輸距離可達十餘米,在這個數值範圍內,音響正前方傳輸區域內音量衰減很小。

讓聲音實現定向傳播的現實意義在哪裡?蘇州清聽聲學科技作為國內最早將聲音定向傳播技術應用到具體場景中的科技型企業之一,已將定向發聲技術應用在環保、交通、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企業負責人慄振表示:「作為智慧城市高科技產品的新銳,基於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定向音響在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展示展覽、商用顯示、商超零售、醫療金融、智慧交通等領域都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不僅帶來創新的應用體驗和價值,還將聲音環保和噪聲汙染防治管理帶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改變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

未來:聽覺革命前景可期

「目前,我國基於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音響產品,其聲波是在聲源正前方區域呈扇形傳播,具有指定的方向和角度。聲源正前方音量可達最高,在正向傳播距離內,音量衰減低,而具體傳輸距離還可以根據應用需求,通過調整聲學算法來確定。」匡正告訴記者。

說到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應用,慄振向記者舉了一個最為常見的例子:「比如利用聲音定向傳播技術,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廣場舞音樂擾民和互相干擾的問題,廣場舞音樂的傳播不再是「霸道式」全方位發散性傳播,而是形成一個個同時兼具開放、相對獨立、互不幹擾的聲場。」

記者了解到,在智慧城市建設發展中,定向音技術主要在智慧體育服務、未來社區場景建設、黨建宣傳等方面發揮定向語音指導、定向語音宣導等服務,為基層文體服務完善體系,營造安靜環保的人居環境,共建和諧鄰裡生活。

在展示展覽行業中,聲音定向傳播技術的應用尤其受歡迎。科博文化館、企業展廳、展覽展會等場所通過應用定向聲技術實現定向語音分區講解、定向語音導覽等功能,多個音箱同步工作不會串音,各音區相對獨立。

同樣,在商業顯示行業的應用中,定向聲技術能夠與廣告機、LED/LCD等商業顯示屏集成,完成定向語音導覽、定向語音活動宣導等功能;在商超零售行業中,利用定向聲技術實現分區定向語音商品導購、定向語音商品促銷等功能,提高宣傳內容轉化率和宣傳效果。

「基於公共服務屬性,未來醫療、金融行業也會對定向聲傳播技術產生巨大需求。例如醫院和銀行人流量較大,秩序難控,傳統的音箱應用無疑會增加環境聲場壓力,嘈雜的環境影響業務效率。在醫院和銀行等大廳集成定向音箱,實現定向語音叫號、定向語音引導等功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一個舒適的聲場環境,優化整體聲環境,且對客戶具有一定的信息保密性。」慄振分析說。

匡正透露,目前我國聲音定向傳播技術還在交通應用領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由於屬於戶外應用,交通大環境較為複雜,對定向聲技術的要求也更加嚴格,通過對定向聲技術的算法進行升級,從聲源傳播距離和指向性角度等方面進行優化,實現交通場景安全警示聲音的精準投放和指向傳播,可以應用到高速公路、隧道等需要實施精準語音預警的場景。

目前,定向聲在交通領域的已有應用包括行人闖紅燈定向語音警示、高速路定向語音警示和智慧公交站牌定向語音報站等,這些應用都已實現在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的情況下,實現交通警示預報功能,將極大優化交通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慄振分析:「定向聲技術是打開未來生活場景的一把鑰匙,它服務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服務方式、消費習慣、出行習慣等。定向聲技術正在經歷從概念到產品到廣泛應用的轉變,我們相信定向聲技術未來可期。」(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 陳淑娟)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公司黑科技能讓聲音「追著你跑」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無論是在工作或是生活中,現代年輕人都很喜歡帶著耳機來收聽音頻或觀看影片,耳機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然而,這不僅會損傷耳膜還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據報導,這款新產品能將音頻隔空定向傳輸給特定用戶,其他人則聽不見,就像戴上了一個無形的AirPods。這款產品叫做SoundBeamer 1.0 ,外形和一個普通的音響沒什麼不同,之所以可以無需耳機就能定向傳播音頻,是基於一項新的音頻技術「聲音光束」(sound beaming)。何謂「聲音光束」?
  • 學界| 只對你有感覺:谷歌用聲紋識別實現定向人聲分離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邱陸陸近日,谷歌科學家 Quan Wang 等在 arXiv 上發布了題名為 VoiceFilter: Targeted Voice Separation by Speaker-Conditioned Spectrogram Masking 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團隊在人聲分離領域的最新進展,利用聲紋識別技術,實現定向人聲分離
  • 聲音傳播的極限速度是多少?
    但是,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在所有介質中絕對最高音速是多少呢? 測量每種材料中的聲速是不現實的,但是科學家現在設法根據自然定律中的基本常數為聲音的傳播確定了速度上限。 根據計算,聲音在所有介質中的最高速度不能超過每秒36公裡,大約是鑽石中傳播速度的兩倍。
  • 科學家首次確認聲音速度極限,約為空氣中傳播速度的105倍
    聲波可以通過不同的介質,如空氣或水,並以不同的速度傳播。也就是說,聲音的傳播速度,取決於它們通過的介質是什麼。從中學物理課上我們就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是 340 米 / 秒,而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則更快,比如在地球上已知的最堅硬的物質金剛石(鑽石)中,聲音的傳播速度能夠達到 18 千米 / 秒。
  • 讓耳朵「聲臨其境」的虛擬實境:3D動態音頻有望幾年內問世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通過耳機聽音樂會感覺有些奇怪。那麼,怎樣才能獲得全三維的交互式虛擬音頻體驗呢?由於只有兩個獨立的頻道可供使用,這個目標似乎無法實現,但原則上來說並非如此:人類的聽覺系統只使用兩隻耳朵來分辨前後、上下以及中間的一切聲音,因此工程師應該可以通過仔細控制每個聲音到達耳朵的時間、音量、共振和回聲特徵來創造一種3D音頻體驗。要調整每個頻道在空中傳播的聲音,需要大量的高速計算。
  • 因為真空是空的所以不能傳播聲音嗎?科學家的發現或改寫物理書!
    物理書「真空不空」理論在物理書的「聲現象」這單元裡,有這樣一句話:「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科學家把這樣的物質稱為介質並且稱:「因真空沒有可以傳播聲音的介質,所以聲音不可以在真空裡傳播。」相信很多同學都把這當成理所當然的真理,然而科學研究發現並不如此。2019年12月11日,《自然》雜誌報導出了一項轟動一時的理論:聲音可以在真空裡傳播!也就是說,《自然》使全國的物理書都將改寫。事實上,真空中存在物質,還存在很多粒子。
  • 革新線下商用音頻系統,【樂播新瑞】打造領先的「商用音頻雲平臺」
    近年來,「聲音經濟」概念見諸媒體,聲勢漸長,討論多集中在手機端以App為形態的聲音應用。在這波潮流中,樂播新瑞創始人張宇程卻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例如在線下商業場景中,當消費者處於「眼睛忙,耳朵閒」的狀態下,是不是同樣可以利用聲音實現營銷功能呢?
  • 革新線下商用音頻系統,「樂播新瑞」打造領先的「商用音頻雲平臺」
    來源:創業邦近年來,「聲音經濟」概念見諸媒體,聲勢漸長,討論多集中在手機端以App為形態的聲音應用。在這波潮流中,樂播新瑞創始人張宇程卻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例如在線下商業場景中,當消費者處於「眼睛忙,耳朵閒」的狀態下,是不是同樣可以利用聲音實現營銷功能呢?
  • 林振文:實現在線辦事一條龍服務 傳播中國法治聲音
    對於不予解答的法律諮詢問題,中國法律服務網將通過站內消息通知用戶。以上限制範圍在英文諮詢窗口有顯示,同時也會在用戶協議中給予明確提示。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地迭代和改進英文頻道功能,更好地滿足外國企業、公民的需求,更好為高質量地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服務,向世界宣講中國法律、傳播中國法治聲音。
  • JBuds Frames將任何眼鏡變成個人音頻投射器
    Bose、Earin和其他公司都宣布了新的定向音頻播放產品。JLab Audio也加入了這一行列,推出了一些不同的產品,包括連接在太陽鏡或眼鏡框上的個人音頻投射器。 當然,我們之前已經看到過內置音頻技術的眼鏡,例如Bose公司的產品,但JBuds Frames可以夾在現有的眼鏡上,這樣你就可以繼續使用你的現有眼鏡或喜愛的太陽鏡。
  • 200多位科學家聯名致信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
    來自全球32個國家的近240名學者日前聯名致信世衛組織,敦促世衛組織改寫新冠病毒防護指南,承認新冠病毒能夠通過空氣傳播。空氣傳播是指病毒通過直徑更小的顆粒傳播,這些顆粒可能在空中停留較長時間。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病毒傳播的重要驅動因素。
  • 耳機裡的聲音為什麼會有方向感?
    顯然,最簡單的思路是,在我們的耳朵四周放儘可能多的揚聲器,這樣不同的揚聲器重放的聲音能夠讓人耳感應到聲音來自不同的位置,這也是電影院空間音頻的設計思路。但是,對於個人來說,這樣會增大我們的設備成本。與具有複雜音響設備的電影院不一樣,我們的耳機只用左右兩個揚聲器也可以實現這種效果。
  • 美國科學家提出「超自然電子噪聲」,鬼魂通過影像和聲音與人交流
    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人是有靈魂的,因為他們通過對眾多逝者生前和死後的體重相比較,發現每個人死後都比生前輕21克,這21克應該就是靈魂,這也就是「靈魂重21克」的由來。人死以後靈魂變成一種能量散發到周圍,他們在人世間到處飄蕩,大部分時候都是無聲無息的狀態,和我們周圍的空氣沒有區別,只有那種有強烈執念的靈魂,能量會特別強,能通過幹擾磁場來影響現實中的人類。
  • iOS 14 AirPods 新功能預覽:空間音頻、自動設備切換
    空間音頻(僅限AirPods Pro)  IT之家了解到,通過空間音頻,Apple 使用動態頭部跟蹤為AirPodsPro帶來電影院般的環繞聲體驗。通過使用定向音頻濾波器和對每隻耳朵接收的頻率的微調,空間音頻能夠將聲音「放置」在空間中的任何位置,從而讓用戶在觀看電視節目和電影時獲得身臨其境的音頻體驗。同時空間音頻還能夠利用AirPodsPro和iPhone中的陀螺儀和加速度計來跟蹤頭部的移動和設備位置。
  • AirPods迎來自動切換和 Spatial audio 空間音頻兩項功能重大升級
    6月23日最新消息,蘋果公司WWDC20全球開發者大會如期舉行,不過相較於往年不同,由於疫情的影響,發布會30年來首次通過線上方式進行。發布會上對蘋果的iPhone iOS 、ipadOS、watchOS、tvOS、macOS等系統更新都做了詳細的講解。
  • 蘋果AirPods 2/Pro固件更新 支持空間音頻功能
    蘋果公司將於北京時間16日凌晨1點舉行發布會,在此之前,蘋果為AirPods和AirPods Pro耳機推送了版本號為的3A283新固件,更新後的兩款耳機將支持iOS 14中的空間音頻功能(spatial audio)。
  • 聲音最大有多大?為什麼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是種幸運?
    在大家的意識中,聲音可能是我們聽到的一種「東西」。但通過物理學習我們可以知道,聲音是一種波,聲波正是振動在物質中傳播的形式。波長越短,音高越高。而我們所說的聲音的音量就取決於壓力波的振幅。最微弱的聲音比任何人類能夠聽到的聲音都要輕,甚至比我們最好的儀器能夠檢測的最小值還要小。但是,根據你所處的位置,聲音也有其最大值。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聲音本身不是物質,它是通過媒介傳播的壓力波。音量受限於其最低壓只能到零壓,零壓就是我們常提到的真空。由於低壓不能再低,因此在給定的條件下,聲波的最大振幅取決於其聲音的最大值。
  • 科學家首次實現水下無線聯網,兩臺電腦成功完成數據...
    科學家首次實現水下無線聯網,兩臺電腦成功完成數據傳輸  olivia chan • 2020-06-17 09:46:08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