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德使館就德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舉辦所謂「中國人權狀況...

2020-12-18 閃電新聞

中新社柏林11月18日電 18日,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在官網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當天舉辦所謂「中國人權狀況」聽證會發表聲明。

聲明表示,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舉辦聽證會,對中國人權狀況、民族宗教政策、香港國安法、非政府組織管理法等妄加評論,嚴重違背了不幹涉內政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人權委員會的所謂「聽證會」有鄭國恩、沙依拉古麗、周蕾等頑固反華分子參加,充斥對中國的無端指責與抹黑,充分顯示了人權委員會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教師爺」心態。中方對人權委員會的錯誤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聲明指出,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促進和保護人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權事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國的人權狀況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得到14億中國人民一致擁護和支持,這是任何謊言都無法改變、無法遮掩的事實。

聲明敦促人權委員會和有關政客正視客觀事實,停止以人權為藉口抹黑中國形象、幹涉中國內政的錯誤做法,以免雙邊關係受到進一步損害。(完)

相關焦點

  • 中國駐德使館:堅決反對德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的錯誤做法
    本文轉自【駐德國使館】;原標題:關於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舉辦所謂「中國人權狀況」聽證會的聲明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辦所謂「中國人權狀況」聽證會。中國駐德國使館對此聲明如下: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舉辦聽證會,對中國人權狀況、民族宗教政策、香港國安法、非政府組織管理法等妄加評論,嚴重違背了不幹涉內政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人權委員會的所謂「聽證會」有鄭國恩、沙依拉古麗、周蕾等頑固反華分子參加,充斥對中國的無端指責與抹黑,充分顯示了人權委員會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教師爺」心態。
  •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接待所謂「臺灣代表」 駐德大使館:希望德...
    2020年10月20日,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發布關於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接待所謂「臺灣代表」並與臺地方官員連線交流的聲明。中方注意到媒體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於10月19日在議會場所接待所謂「臺灣代表」,並同臺地方官員就涉華議題進行交流。個別德政客還就此發表不負責任言論。
  •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接待所謂「臺灣代表」,中使館回應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接待所謂「臺灣代表」,中使館回應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 2020-10-20 19:41
  • 中國駐德大使館回應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主席就黃之鋒案發表的...
    中新社柏林12月2日電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當地時間2日發表聲明稱,注意到11月30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主席延森女士就黃之鋒案發表所謂「公開信」。公開信充滿無知和傲慢,無視客觀事實,對香港特區有關法律制度缺乏基本了解和尊重,也違背了尊重主權和不幹涉別國內政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德國個別政客又打臺灣牌 駐德使館:為中國人民所不齒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9日在議會場所接待「臺灣駐德國代表」並與臺地方官員就涉華議題連線交流,讓臺灣一些人頗為激動。據德新社20日報導,德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9日會見「臺灣代表」謝志偉,臺灣主管數字信息產業的「行政委員」唐鳳及另外兩位「副部長」通過視頻參與會見。該委員會主席延森對記者說,此次會見取代了其原計劃9月底對臺北的訪問。臺灣「中央社」稱,當天的會議主題是「臺灣的國家安全和防疫措施」。
  • 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結果漢字寫錯了
    (觀察者網訊)12月8日,德國《每日鏡報》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發批評性文章,指責所謂的中國「戰狼外交」。《每日鏡報》8日發表的文章,圖自:推特《每日鏡報》這篇文章直截了當取了個「中國的戰狼」的標題,內容倒也沒什麼新意。它提到了11月18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舉行的所謂「中國人權狀況」聽證會。這場聽證會邀請一批頑固反華分子參加,炒作民族、宗教等問題,充斥著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抹黑。
  • 「為中國人民所不齒」
    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9日在議會場所接待「臺灣駐德國代表」並與臺地方官員就涉華議題連線交流,讓臺灣一些人頗為激動。
  • 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卻把漢字寫錯了
    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漢字寫錯了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成為「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
  • 美國自詡為人權衛士,肆意攻擊中國的人權狀況,卻「忘了」自己犯下...
    近來,作為連接中美兩國人民紐帶的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忘記了原應履行的促進中美關係和兩國人民友好的職責,充當起了散布虛假信息、對中國政府進行污衊抹黑的急先鋒。然而,任何對美國發展史和外交政策稍有了解的人心裡十分清楚,美國圍繞涉疆問題對中國的無端攻擊和抹黑實際上是賊喊捉賊。
  • 「人權觀察」抹黑中國人權狀況用心險惡,目的註定不會得逞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聯合國1月15日電(新華社記者王建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日前在紐約發布所謂《2020世界人權報告》。該報告大量引用未經證實的消息或者虛假消息,對中國的人權狀況進行無端指責,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充斥著偏見與雙重標準。「人權觀察」如此抹黑中國,用心險惡。「人權觀察」組織負責人肯尼思·羅特在報告導論中用極其不負責任的語言描繪中國人權狀況。
  • 美國說三道四惹眾怒 指責他國人權成例行公事(圖)
    蘇聯解體後,中國以及其他與美國價值觀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成了美國人權報告每年評價的重點。其中,中國更是「頭號審查對象」。美國1999年人權報告中,雖然列舉了180個國家侵犯人權的記錄,但光是關於所謂「中國侵犯人權」的內容就有110頁之多。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常常被美國人權報告點名批評。
  • 寫「中國報導」的記者不懂一點中文?德媒報導批中國,字寫錯了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成為「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這名記者曾駐俄羅斯和東歐,從簡歷看沒有中國經歷。報導內容了無新意,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指責中國「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並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方外交官的舉止「更具侵略性」,中國實行「戰狼外交」。
  • 美國借國際人權日煽動中國民眾「自由表達」,卻遭遇大型翻車!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發文「鼓勵」中國民眾在今天(10日)國際人權日「大膽說,站出來」,討論表達自由的重要性。不想,美國使館的煽風點火卻遭遇到了大型翻車,中國網民翻出美國負面人權紀錄予以「回敬」,許多網民留言嘲笑稱「黑人的人權呢」「在美國黑人沒有這個權利吧」「I can't breathe! 」(我不能呼吸)「BLM」(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貴)。還有網民戲謔稱,「我親愛的美國爸爸,請你為受澳大利亞迫害的阿富汗孩子發聲!」
  • 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漢字寫錯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成為「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
  • 中國駐比利時使館回應涉疆不實報導:純屬惡意抹黑,為幹涉中國內政...
    12月11日,據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官微消息,駐比利時使館發言人關於涉疆不實報導的聲明。全文如下:我們注意到,某比利時電視媒體新聞網站日前刊載了名為《中國基於「行為分析軟體」在新疆逮捕維吾爾族》的文章,引用美國反華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炮製的所謂「證據」,將新疆加強社會治理的措施,誣稱為中方專門針對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加強監控並進行任意拘捕。
  • 德國媒體想要抹黑中國,不料卻翻車了
    德國媒體大半個版都是中文錯別字‍德國《每日鏡報》為了抹黑中國,還專門刊發了一篇文章,指責中國搞所謂的「戰狼式外交」。這篇文章為了引起讀者注意,還特別在文章上配了一個大大的「杈」字,並且注釋這個字是「強大的標誌,是權利的象徵」。就是因為這個字,這家媒體讓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德國漢語教學協會主席安德裡亞·古德稱,難道有人想要看這個媒體的笑話嗎?
  • 英國政要發表涉疆錯誤言論,中國駐英使館:大肆散播涉疆「世紀謊言...
    每經編輯:張喜威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7月21日凌晨消息,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國政要涉疆錯誤言論答記者問。記者問:近日,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及部分議員聲稱對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人權被嚴重侵犯」、「穆斯林婦女被強制節育和墮胎」等表示嚴重關切,部分議員宣稱要對中國進行制裁。請問中國大使館對此有何評論?
  • 和臺灣「眉來眼去」,德印兩國想幹什麼?中方不留情面,把話挑明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國家頻頻對中國內政說三道四,做出錯誤舉動。10月19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接見了「臺灣代表」謝志偉,臺灣主管數字信息產業的「行政委員」唐鳳及另外兩位「副部長」通過視頻參與會見。 該委員會主席延森對記者說,此次會見取代了其原計劃9月底對臺北的訪問。
  •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權研究會共同舉辦人權研討會
    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人權藍皮書10周年暨中國人權理念、話語和理論」視頻研討會於12月19日在線上舉行。來自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和人權研究機構的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圍繞中國人權理論、人權話語表達和人權發展道路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