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還比較喜歡使用UC瀏覽器,但是後來發現經常推送一些震驚體類的文章,動不動標題就是「嚇尿了」,「驚呆了」, 「震驚了」 之類的驚悚標題,且不說這些垃圾信息我既不需要也沒有絲毫可讀性,用過於情緒化的標題把讀者當傻瓜也太過分了,也許作者腦子不正常,但老子腦子還算清醒,一氣之下卸載,眼不見心不煩。
但是現在發現離開了UC,還有公眾號,朋友圈,頭條號等,有些正規新聞網站比如網易,新浪也開始外包他們的某些頻道,導致信息質量嚴重下降。特別是百度,搜索一個東西,前幾頁都是百家號的內容。
這些自媒體作者為了吸引眼球,毫無下限,隨意編造曲解真實新聞,你想在這些浩如煙海的信息汪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越發困難。
躲得過UC,躲不過簡體中文的被汙染的信息汪洋。
很多虛假自媒體文章甚至會反哺官方渠道,比如有些影響力大的假新聞甚至會獲得新浪,CCTV頻道的轉載
信息資訊就是生命,早一天得知,早一分鐘得到預警都會比其他晚一分鐘的更容易生存。
如何做:
1.不聽信一家之言,無論多麼權威的渠道
2.堅持一個基準點:所有渠道曝光出來的新聞都可能是假新聞
無論是多麼權威的媒體,都可能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說假話。不要輕信
比如大躍進時,人民日報還報導過畝產萬斤的新聞
3.以利益來判斷
新聞是否和我利益密切相關,注意是密切相關,而不是無關痛癢,特別是和你晚飯沒有任何關係的宏大敘事。
相信這個新聞會得到什麼,不信會損失什麼,進行綜合判斷,你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相信那些自己受益儘可能多,受損儘可能少的信息。
帶著某種目的,對你真實利益造成損害的信息無論多權威都別信,寧信小道消息。因為你相信它帶來的危害過於巨大,沒人承受的起。
4.非常重要的信息適當用其他語言搜索進行綜合判斷
因為當下簡體中文信息汙染嚴重,全都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對資訊進行勾兌,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獲取真實信息,用其他語言來搜索,去獲取信息的報導,不失為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