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孔雀魚飼養和繁殖中的三個常見問題,新手養魚要知道

2020-12-11 草缸養魚蝦

前言:

今天我注意到,有很多魚友留言或是私信,諮詢我孔雀魚的飼養和繁殖問題,經過歸納,大致有以下幾個相對集中的問題:孔雀魚的公母區別?孔雀魚的繁殖需要注意什麼?為什麼一窩小孔雀魚長不大就死掉了?

下面,我在這裡談談我對這幾個問題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到對這些問題存在疑惑的魚友們!

孔雀魚的公母怎麼區分?

其實,起初我覺得這個問題顯得有點幼稚,但是,細想之下,對於一些養魚小白來說確實也算是一個問題。這和自身了解有關,也和商家的售賣有關,不能全賴自己,因此,這問題也不能稱之為幼稚。

孔雀魚外形上的區別很大,通常來說,公魚除了尾鰭更寬大、更飄逸、更豔麗外,包括身體部位也具有更多的花色,而孔雀魚的母魚相對來說雖然尾鰭也大一些,不過卻不是很鮮豔,很重要的一點是母魚的體色暗淡,多數沒有花紋。另外就是腹鰭的形狀判斷,很直觀,公魚腹鰭成管狀,而母魚則是扇形,這個我就不多解釋了。

還有一點要說明:如果是沒有發色的孔雀魚小魚苗,那麼公母的判斷就幾乎沒有什麼對比,我們一般只能在發色之後才能準確判斷。如果哪位買魚的商家在發色之前就說給你成對撈小孔雀魚,那麼,多半是忽悠你的。

說回這個孔雀魚公母問題本身,有些新手也有可能被商家「騙」了,這和商家的售賣不無關係。曾經我遇到有朋友說他買的孔雀魚養了好幾個月都不生小魚,去他家裡一看,全部清一色的公魚,雖說養得肥碩漂亮,可是一條母魚都沒有,怎麼可能生小魚呢?

究其原因是商家說買回去肯定能生小魚,而缸裡撈的魚全是漂亮的公魚,據他本人說,缸裡全是這種魚。事實上,你去魚市看看,很多商家也是公魚母魚分開養著售賣,而漂亮的公魚總是賣得比母魚要好。假如真是不懂分辨的新手,多半買回一群「一順的」孔雀魚,那麼,你還是不知道公母,養得再好也肯定生不出小魚來。

孔雀魚的繁殖需要注意什麼?

孔雀魚的繁殖確實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來給大家順序分析一下。

配對才能繁殖,這是毫無疑問的。理論上,群居的的孔雀魚不是「一夫一妻」制,因此,同一個水體裡只要有公魚有母魚就能繁殖。(成年、魚和水都正常的情況下)

孔雀魚是卵胎生的小體型魚,也就是大魚直接生小魚。在孔雀魚的生產前,我們要確定是不是要生了?最好是提前將母魚與其它魚隔離開單獨待產和生產。

那麼,孔雀魚要生產了,我們需要怎麼做才能讓孔雀魚成功的大魚生小魚?實際上孔雀魚的生產並不難,難的是生產後小魚苗的成活率。

首先,你確定你家養的孔雀魚要生了?那麼你要確定母魚腹部有明顯的深色胎斑(有些玻璃體是粉色,但也是較深色,也會擴大),只有這樣情況的母魚才是即將生產的母魚。

孔雀魚孕母魚沒有必要刻意去做什麼,只要維持好平時飼養的環境和條件就行。當然,為了確保孕母魚體質,增加一些清潔的活魚食,比如絲蚯蚓等活食,增加營養也是應該的。

如果你不想你的孔雀魚生產出來的小魚轉瞬間就消失,那麼我強烈建議你單獨隔離孕母魚待產,生產小魚後同時把親魚和小魚苗隔離開。

為什麼一窩小孔雀魚長著長著就沒了?

前面我說過:孔雀魚的生產並不難,難的是生產後的成活率!很多魚友養孔雀魚的過程中生出很多小魚苗,卻很少養大到成年就沒了。孔雀魚的繁殖率高,成活率卻不高,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小孔雀魚長著長著沒了,這些小孔雀魚去哪裡了呢?

孔雀魚是卵胎生小魚,生產後很快就能平遊起飛,而此時是相當脆弱的,如果旁邊有其它大一些的魚,哪怕是親魚自己也可能會吞食自己的魚寶寶,因此,你的孔雀魚小魚苗就極有可能是被其它魚吞食,所以,這也就是我說的隔離開的意義所在。當然,魚缸裡有密植水草會好一點,不過小魚苗損耗依然不可避免。

養孔雀魚的朋友,我相信幾乎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小孔雀魚長著長著尾巴縮起來,跟著很快就接二連三地死掉,這就是小孔雀魚患了一種寄生蟲病--針尾病。我前面有一篇文章專門講過針尾病。小孔雀魚的針尾病是「三代蟲」的寄生蟲病,最終導致孔雀魚小魚苗不能進食和遊動,最終導致孔雀魚小魚苗大量死亡的的嚴重後果。【闢謠!孔雀魚針尾病是寄生蟲病,了解針尾病的防治方法】

孔雀魚小魚苗的患病死亡,十之八九就是患上針尾病而死亡的。當然,還有其他可能的疾病原因,但是水質正常或是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幾乎不會因病而死。至於孔雀魚小魚苗其它的損耗,多數和水質波動、餵食不當等因素有關,包括先天不足的情況,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綜述:

孔雀魚的公母區分一點都不難,發色以後看外形就能區別,只不過新手小白需要在有對比的情況下才能明顯確認。

至於孔雀魚的繁殖,我們在確定有公有母的情況下,很輕鬆就能實現大魚生小魚的願望。我強烈建議魚友們提前隔離開孕母魚單獨飼養待產,同時增加營養,給孕母魚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直到生產完小魚苗幾天以後再合缸。

繁殖率不等於成活率!小孔雀魚長著長著就沒了,我只討論了「被吃掉」和「針尾病」兩種大概率的可能因素,畢竟孔雀魚小魚苗的成長是最需要格外注意的就這兩點,只要你能做到隔離和預防,就能夠大幅度提高成活率了。

總之,孔雀魚不難養,卻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養好的,特別是孔雀魚繁殖和小孔雀魚魚苗的成長,隔離和預防非常關鍵!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這些小型卵胎生觀賞魚,比孔雀魚和紅箭魚還容易飼養和繁殖!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所有的熱帶觀賞魚中最容易繁殖的可能就是卵胎生觀賞魚了,說到卵胎生觀賞魚很多魚友自然就會想到了孔雀魚,但是因為孔雀魚雜交過重、疾病較多,使得大多數新魚友根本就玩不轉,感覺困難重重。對於老手來說可能不以為意,可是對於什麼都不太懂的新手來說,孔雀魚一旦發病,特別是像水黴、針尾等疾病,很有可能在幾天之內魚兒就全部玩完了,那麼有沒有一些市面上常見的卵胎生觀賞魚比孔雀魚更容易繁殖呢,其實還是有的。
  • 家庭飼養孔雀魚繁殖後代不退化的方法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是飼養孔雀魚該怎麼樣防止孔雀魚的退化問題。最近我的百家號後臺有好幾位網友私信諮詢我關於孔雀魚維繫的問題。大家的問題似乎都很統一,那就是在水族市場或者是一些玩家大神們手裡淘來的漂亮孔雀魚,可是養在自己的水族箱中繁殖出來的子代的品相和表現卻和它們的父母相差甚遠。
  • 新手需要掌握的孔雀魚爆缸繁殖技巧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內容是孔雀魚的爆缸繁殖技巧。孔雀魚俗稱百萬魚,是很多水族愛好者在剛剛開始接觸水族的時候最先購買的價格經濟、飼養簡單又形態美麗的觀賞魚種。很多魚友玩家通常都是購買了一對孔雀魚之後要不了多久就會繁殖出一缸缸的孔雀魚幼魚。
  • 飼養孔雀魚大量繁殖要注意優勝劣汰,什麼情況可以淘汰種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近期養魚老道的孔雀魚又開始進入一波大量繁殖期,大致估計也就是十天半個月時間,結果竹節草也長滿了魚缸,小魚苗也呈現出爆缸狀態。這種飼養模式雖然簡單易操作,不用單獨把大魚提出來繁殖,但是有些問題我們必須注意:繁殖一批、清理一批,包括了水草的清理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不斷爆缸的竹節草,過密的竹節草給與懷孕的母魚和剛出生的小魚,以及生完孩子的母魚都提供了很好的遮蔽和保護作用,
  • 孔雀魚沒有魅力?那是你沒有養好。孔雀魚讓你體驗造物主的感覺
    探討養魚方法,交流養魚經驗,分享養魚樂趣。敬請魚友們關注、留言、討論。謝謝!新手飼養熱帶魚的入門魚是什麼?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孔雀魚,孔雀魚不僅顏色豔麗、生性活潑、相對來講還很好養。新手入門學著飼養熱帶魚,孔雀魚絕對是最佳選擇。
  • 孔雀魚新手入門篇
    ,到底要怎麼飼養呢?水質要養魚,肯定是缺不了水的,但要把魚養的漂亮,肯定缺不了對水質的要求,雖然孔雀魚對水質要求並不太高,但那只是讓孔雀魚存活,若要養的漂亮,水質的處理是不可忽略的,孔雀魚在原產地的水質為弱鹼性的硬水
  • 紅箭魚和黑瑪麗魚的飼養與繁殖,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紅箭魚和黑瑪麗魚同屬於花鱂科卵胎生觀賞魚,除了孔雀魚之外,在卵胎生觀賞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這兩種觀賞魚了,而且它們的習性基本相同,都是喜歡弱鹼性的水質,都是雜食性魚類,繁殖周期都要比孔雀魚相對要長一些,在飼養水溫要求上,二者的飼養水溫也要比孔雀魚要高上一些,一般的還是以
  • 燕魚的飼養難點,和孔雀魚有相似之處,某些問題需要格外注意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燕魚和孔雀魚,是八竿子也夠不到一起的兩種觀賞魚,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各自生活的水質不同,孔雀魚喜歡弱鹼性水質,燕魚喜歡弱酸性水質,按理說它們的飼養難點不該有共同之處。
  • 繁殖精品孔雀魚時,如果不想精品變成普通的話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本篇文章將會教會大家如何繁殖精品孔雀魚。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是教大家如何在家養魚就可以掙錢的,其中就有繁殖精品孔雀魚,但是如果你做錯了以下幾點,那麼精品也會變成普通孔雀魚。精品血紅孔雀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自己買回來的精品孔雀魚。
  • 新手如何養好孔雀魚
    第一步是養水養魚先養水。在買魚苗之前,先要找個容器養一天到一周的水,使水中的氯氣揮發出去。第二步設缸一般人認為養魚的第二個步驟就是買魚。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觀念!!!如果已經決定好要養魚了,那麼應該先去選購自己所喜歡的魚缸。魚缸買完之後應該先清洗一下,再用鹽水泡下,然後高錳酸鉀消毒。然後放個氧氣泵往水中打氣。
  • 最適合新手飼養的熱帶魚——月光魚
    新手因為在之前沒有養過魚,如果入手的魚是那種飼養起來比較麻煩的魚,那結果將會使非常的悽慘,答案就是一整缸的魚無一存活。所以,在選魚方面一些萌新玩家還是需要注意的。新手想要養魚,可以先從那些比較有名的新手魚開始養起,那些魚之所以那麼為人熟知,是因為它們很好養,毫不誇張的說每一個大神玩家在剛開始養魚時,都應該接觸過那幾種魚。那究竟什麼魚比較好養呢?
  • 新手養魚,最適合養哪些觀賞魚?
    大家好,我是小傑,歡迎各位閱讀「魚我所魚也」的本篇文章,將竭盡所能解答寵物飼養的常見問題。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有所提高,養魚在很多家庭裡都盛行了起來。但是有多少觀賞魚能被養活?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只要有水基本就能養活的常見觀賞魚,而且價格實惠的觀賞魚,適合新手魚友參考!
  • 四大原因,註定了飼養孔雀魚容易出現問題
    雖然我們說通貨品種的孔雀魚必定是毛病多多,但是,如果我們去適度注意的話,至少不至於整成個全軍覆滅的尷尬境地,優勝劣汰以後,剩下來的就比較容易飼養了。但是,如果動不動就今天死兩條、明天死三條,最後整缸玩完了,那還是我們自己的操作方法不對。
  • 孔雀魚怎麼養?做好這五個方面,新手就能輕鬆養到爆缸
    【前言】孔雀魚是眾多熱帶觀賞魚的一種,因其婀娜的體態與豐富的色彩,孔雀魚素有「水中仙子」的美稱。孔雀魚又名鳳尾魚,顧名思義,其最漂亮的地方當屬尾部,也就是尾鰭。孔雀魚尾部形狀多樣,常見的有燕尾、圓尾、琴尾和旗尾等,顏色基本為黃、淡綠、淡藍和藍四種。
  • 你知道怎么正確飼養孔雀魚嗎?
    小巧的孔雀魚,玲瓏矯捷,性情溫和而活潑,體色五顏六色,滿足了人們多種多樣的需求而廣受歡迎。但要將孔雀養得盡善盡美也並不容易,不僅要考慮主人平時的飼養水平,如溫度的控制、水質的調節和飼養方法,還要了解魚只的遺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決定其性能的最基本的前提。
  • 不想孔雀魚繁殖太多,可以試試下面兩個辦法!
    前幾期跟大家講過孔雀魚「魚百萬」的一些繁殖技巧,那麼很多魚友便有了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孔雀繁殖的太快了,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不要讓它們繁殖太快。好的,這期就給大家聊聊如何控制孔雀魚的繁殖周期!孔雀魚作為一種很皮實的熱帶魚,在家庭中飼養比較廣泛,也深受飼養者的喜愛,不到耐養,而且繁殖起來真的是一波接一波,讓飼養者充分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是不能任由其繁殖,因為真的很快就爆缸了!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控制孔雀魚的繁殖,增加它們的繁殖周期!
  • 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孔雀魚的適應力也較強,是新手剛開始接觸養魚的入門魚,但是個人建議新手不要從孔雀魚苗入手哦~可以從孔雀成魚開始養,有了一定經驗之後再開始養小魚崽兒,不然很打擊積極性的哦~~1、養水 養魚先養水,養水的過程也就是養菌的過程,培養有益菌群(如硝化菌),硝化菌可以分解掉一些有毒的物質(如魚的排洩物所形成的氨和亞硝酸鹽
  • 有了飼養孔雀魚、蘭壽金魚的飼養經驗,入坑七彩神仙魚怎麼樣?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上述題目是一位魚友提出來的問題,原話是:老道,請教一下,準備入坑七彩神仙魚,我有孔雀魚、寶蓮燈、蘭壽的養殖經驗,還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嗎?
  • 孔雀魚為什麼吃小魚?它們是真的無情,正確飼養方法是公母魚分養
    孔雀魚是熱帶魚,水溫低的時候會致命,可是當水溫適宜的時候,孔雀魚可是能高效地造命啊!好久沒和大家聊孔雀魚了,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孔雀魚大魚吃魚苗的問題。大家肯定多少有疑惑:不是自己生的小魚嗎,幹嘛還自己吃掉,孔雀魚真是無情啊。  其實這是孔雀魚這個物種演化而來的結果,包括瑪麗魚,米奇魚等其他卵胎生鱂魚都會有這樣的習性:吃魚苗。如果熟悉魚類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的魚類繁殖是以產卵的方式,而卵胎生這種魚名字的由來,則是因為它們不是產卵,而是直接肚子裡蹦出小魚。
  • 鬥魚和孔雀、斑馬魚容易飼養,比它們更容易飼養的魚兒有很多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中大型熱帶觀賞魚中,鸚鵡魚、地圖魚和銀龍魚這三樣觀賞魚,是很多魚友的首選品種,而在小型熱帶觀賞魚中,養魚老道認為本文標題中的這三種小型觀賞魚,也是很多飼養熱帶魚的魚友們的首選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