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見佛者,所有重罪必當得滅丨阿闍世王的真心懺悔【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2021-02-23 宣化上人專弘平臺

阿闍世王的真心懺悔〈二〉

比丘  近梵法師

講於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今晚由近梵繼續和大眾結法緣。〈萬佛寶懺〉的首日,個人曾以阿闍世王殺父懺悔的故事,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懺悔法門,這個故事出自《大般涅槃經》第十九卷。因為故事很長,而且非常有意義,所以就分兩次來講,希望大家都能從故事中得到真實的受用。

上次最後講到神醫耆婆告訴阿闍世王,若作眾罪,不覆不藏,以不覆故,罪則微薄,若懷慚愧,罪則消滅,修少善可以破大惡。所以佛說有智的人,他不覆藏罪過。因為阿闍世王殺害父親,心生熱悔,長了毒瘡,全身潰爛,所以他認為自己罪業太深,現在受這種苦,將來還要下地獄,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救他了。

耆婆為了建立阿闍世王的信心,就告訴阿闍世王說,真正的罪人是一闡提,一闡提就是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的人。他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近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法和戒律修行。這樣的人是諸佛世尊所不能救治的,就像醫生不能把已死的屍體再救活過來的道理是一樣的,何況大王,你現在又不是一闡提,怎麼說不可救療呢?

接著耆婆舉了很多例子,因時間關係無法細講,只舉出幾個。其中一個是鴦崛魔羅,在鴦崛魔羅沒出家之前,一個外道蠱惑他說:「殺死一千個人,用他們的大拇指串為花冠,就可以登上王位。鴦崛魔羅就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取得他們的拇指,還差一個。於是就想殺死自己的母親,取她的拇指湊成一千個。

這時佛在靈山,用天眼觀察到了這一切。就化身為一個比丘,出現在鴦崛魔羅面前。鴦崛魔羅就放過自己的母親,想殺死佛。佛慢慢地往前走,鴦崛魔羅急急忙忙地在後面追,但就是追不上。情急之下,就大聲對佛喊著:「瞿曇(佛的姓),你停一下!」佛回答說:「我已停下很久了,是你自己沒有停下!」鴦崛魔羅聽到這句話大悟,就扔下刀,從佛出家。

鴦崛魔羅要殺母、殺佛,當他身心動的時候,就種了五逆的因,所以一定要入地獄。但是遇到佛陀,馬上就得滅地獄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稱佛是無上醫王,不是外道的六師。

耆婆又說另一個例子,在恆河邊有五百餓鬼,從無量歲以來都不見水,雖在恆河上,但卻只看見流火。這些餓鬼因饑渴所逼,發聲號哭。這時佛在河邊樹林中,坐在一棵樹下。這些餓鬼就來到佛所,對佛說:「世尊,我等饑渴,命將不遠。」佛說:「恆河有很多流水,你們為什麼不喝呢?」鬼就答說:「如來看見的恆河是水,我們所看見則是火。

佛就說:「恆河清澈的流水,實際上沒有火。因為惡業的緣故,心自顛倒,就自己認為是火。我當為你們除滅顛倒,讓你們可以看見水。」世尊就廣為五百餓鬼說慳貪的過惡。這些鬼都說:「我現在渴得要命,雖然聽聞到佛法,但都無法入心。」佛說:「你們如果饑渴所逼,可先到河中恣意飲水。」這些餓鬼因佛神力故,都能喝到恆河水。喝了水後,佛又為他們說種種法。聽法之後,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舍餓鬼形得生為天人。因此耆婆對阿闍世王說:「大王,所以佛是無上醫王,不是外道六師。大王當知。

耆婆又說:「若見佛者,所有重罪必當得滅。大王,若以四事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還比不上發心向佛舉足一步。若使大王供養恭敬恆河沙等無量眾生,也比不上往如來所誠心聽法。

阿闍世王還是沒有信心,他回答說:「耆婆,佛已清淨,所有眷屬也都是清淨的。佛無煩惱,所有眷屬也無煩惱。我現在已是極惡之人,惡業纏身,臭穢無比,已難逃地獄之果報。怎麼能到如來所呢?我如果去了,恐怕佛也不會顧念我的。」又接著說:「你雖然勸我往到佛所,但是我現在自認為是一個很鄙陋的人,所以我一點點想去見佛的心也沒有。

這時虛空中出一個音聲說:「無上佛法將要衰敗沒落了,佛若去世,大王之重惡更沒有人可以救治了。大王,你已造了阿鼻地獄極重的業,一定會受這個果報。」空中這個聲音接著說了阿鼻地獄種種受苦的情形,比《地藏經》中還詳細。然後又說:「我知道大王之惡業必不能免。唯願大王,趕快到佛所。除佛世尊,沒有人能救你。我憐愍你的緣故,所以特來勸導。

阿闍世王聽到這番話,心裡非常畏懼,全身戰慄發抖。就仰著頭回答說:「你是誰啊?只有聲音卻沒有色像。」空中聲音答說:「大王,我是你的父親頻婆娑羅。你現在應當聽隨耆婆所說,不要聽隨那六個邪知邪見臣子的話。」阿闍世王聽了,昏倒在地,身體上的毒瘡和惡臭更加倍的厲害,雖然用清涼的藥塗擦治療,但一點用也沒有,反而更厲害。

這時世尊大悲導師在雙樹林間,遙見阿闍世王悶絕躄地,就為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入三昧已,放大光明。這個光很清涼,前往阿闍世王處照在他身上,毒瘡馬上就消除痊癒。阿闍世王覺得身體清涼,就對耆婆說:「我曾聽人說,末劫將欲盡的時候,有三個月亮同時出現,那時一切眾生的苦患完全消除。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為什麼有這個光來照觸我身,瘡苦除愈,身體得到安樂呢?

耆婆說:「這是佛放光來加被你。」 阿闍世王說:「佛為什麼要放光加被我?是什麼因緣呢?」耆婆說:「大王,佛現這個瑞相是為了你。因為大王之前說:在這個世界上,現在已經沒有良醫可以救治你了。因此佛就放光,先來治你的身,然後再治你的心。

耆婆又說:「在天氣很炎熱的時候,一切的眾生就會想到月光的清涼。所以佛放月愛三昧也是這樣子的,令眾生除掉貪的熱惱。

阿闍世王聽了,現在有信心了,就告訴耆婆說:「我是不是應該挑一個好日子,然後去見佛呢?」耆婆說:「大王,在佛的法中,沒有選擇好日子的這種法門。就像你現在有病了,你要求得一個好的醫生,不需要選日子,醫生一樣可以把你的病給治好。所以大王,你應該今天就馬上去見佛。

阿闍世王就帶著他的群臣,並準備了很多香花要來供養佛,同時還有浩浩蕩蕩的幾十萬個隨從,一起到佛所住的地方。這個時候,佛就告訴大眾說:「阿闍世王如果不聽從耆婆的話,那他在下個月的7日一定會死的,而且會墮落到阿鼻地獄。

阿闍世王來到佛所,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好像微妙的真金山一樣。這個時候,佛就出八種音聲來為阿闍世王說法,說:「大王!」阿闍世王聽了很不好意思,就顧視左右說:「在這裡誰是大王啊?我的罪這麼重,又沒有福德,佛不應稱我為大王。」可是佛又稱了一聲「大王!」所以阿闍世王心裡很歡喜,他就說:「啊!佛真的是對每個眾生大悲憐憫,沒有分別的。

佛不但入月愛三昧放光來醫治阿闍世王的身病,同時演說種種妙法,來醫治阿闍世王的心病,所以身心的病都痊癒了。阿闍世王的心裡非常歡喜,就對耆婆說:「耆婆,我現在雖然還沒有死,但是已經得到了天人的身,不會短命而得到長命了。並且我也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阿闍世王非常歡喜,他用種種香花、伎樂來供養佛,又說了一個偈頌來讚嘆佛。

讚嘆完佛之後,佛就讚嘆阿闍世王,說:「大王!在往昔,你曾經在毗婆尸佛那兒初發菩提心。從那時候到我出世,在這中間你從來沒有墮入到地獄受苦。所以大王你應該知道:菩提心有這樣無量的果報。大王!從今以後,你應該常常勤修菩提心。為什麼?因為有這個因緣,發菩提心你就可以消滅無量的惡業。」這個故事到這兒就圓滿結束了。阿闍世王很歡喜,就繞佛辭退回宮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到底學習到了什麼?在上一次我們已談過,有智慧的人有兩種:一是他不造眾惡。二是作已能悔,就是作了惡業,但是能夠懺悔,那他還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在《大般涅槃經》中也提到說:如果我們能夠見佛,就能夠消滅我們的罪業。現在佛不住世了,我們去哪裡見佛呢?我相信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所以我們禮佛、拜懺,就應該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佛。這樣的話,我們就真的可以滅罪除愆,帶業往生。

阿彌陀佛!


【編注】恭錄自「萬佛聖城中文官網」之「法語繽紛」單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懺悔的福德最大?丨修懺悔法門有大果報【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懺悔的福德最大◎比丘尼近經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6年4月23日星期六晚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這裡是近經,今天輪到我跟大家結法緣。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在漢文裡面沒有「懺悔」這兩個字的連用,可能有悔或悔過,但是沒有懺悔這兩個字。在佛教,懺悔是作為一個修行人的必備條件。為什麼呢?因為懺悔它有一種破惡生善的功能。譬如第一,已做罪令滅。對於往昔做錯的事情起一種慚愧羞恥的心,並且在佛前或者是在別人面前發露,然後經過懺法以後,讓罪業能夠清淨;在內心慚愧懺悔,在外面也不覆藏。
  • 人的聲音,對一生有很大的關係丨音聲法門【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音聲法門◎沙彌尼近蘊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晚諸佛菩薩,宣公上人,諸位法師,諸位佛友:阿彌陀佛!得一切功德聲莊嚴相。其音清淨。聞者喜悅。】菩薩的語業清淨,他也願眾生的語業清淨,用善巧清淨的語言莊嚴身相,具足種種無盡辯才,化導那些對佛法有成見、有疑惑的眾生,令他們消失知見上的障礙,心悅誠服地皈依佛教。【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諸佛語言莊嚴相。令諸眾生聞法歡喜。修清淨行。】
  • 無為而為,為而為無【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在萬佛聖城,有小學、中學、大學,和法總這麼大的僧團、這麼大的道場,有出家人,還有在家人,大家都住在一起。很多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膚色、不同的年齡,也有不同的社會背景,甚至還有不同的野生動物。
  • 自殺的人,業是很重的,他身旁有很多眾生對他說這句話丨一帖良藥【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一帖良藥◎沙彌尼近殊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晚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今天輪到沙彌尼近殊練習與大眾結法緣。再加上,最重要的就是誠心懺悔;這就是一帖良藥,讓我們身心安然自在。有句偈頌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就再跟大家分享我第一次參加〈萬佛寶懺〉的一點經歷。第一次來到萬佛聖城,高高興興拜懺,覺得拜佛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因為我常禮佛。第一天、第二天都沒事,第三天開始,天啊!
  • 師父宣公上人常叮嚀我們,出門在外應多持大悲咒和佛菩薩聖號【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那一位居士一路上講了數個有關上人的事跡,讓我對這一位從未得聞其名,見過其面的老和尚產生了景仰之心。原來老和尚是一代高僧,明眼善知識。所以當時轉了一圈,也就是十二個小時之後,我又回到原點金輪聖寺。我那時候心裡嘀咕,怎麼會這樣子,去不了萬佛聖城!
  • 修道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修行生活的座右銘◎比丘尼中恕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晚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今天輪到學人結法緣。「志宜大」:就是要有大的志願,好像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他們的發願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我願當盡。當然不是要我們發這樣的大願,至少我們要立志了生脫死,離苦得樂。「膽宜小」:膽小並不是膽小鬼,什麼事都不敢去做,而是要很細心,怕錯因果。所謂菩薩怕錯因果,眾生怕受果報。所以在因地上,不要有錯誤,就是要非常小心地做事情。
  • 每天早上一定要禮佛,至少要拜五年以上丨消業障的方法【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上人的智慧◎比丘尼近山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晚諸佛菩薩、上人、諸位法師、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今天輪到近山上來練習講法,假如有講得不如法的地方,敬請大家慈悲指正。以前,聽法師說,上人叫我們出家後,每天早上一定要禮佛,至少要拜五年以上,以懺悔業障。此外,我們每天十二點半拜〈大悲懺〉,也是消除業障最好的方法之一。誦《地藏經》也是一樣。有一位老法師,每天誦一部《地藏經》,上人說她已經誦了四十年,業障消除了。她往生時一點障礙也沒有。
  • 地藏菩薩的秘密咒丨大願大仁菩薩道【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大願大仁菩薩道◎比丘尼恆聲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6年8月26日星期五晚諸佛菩薩、上人慈悲、各位法師、同修們:大家阿彌陀佛!第二就是度生,就是由此岸到彼岸,度天下所有十二類的眾生;《楞嚴經》我們剛聽完,就是胎、卵、溼、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的眾生,令他們早成佛道。上人說道在他家鄉:「周家棧有個警官,名叫馬喜五,於三緣寺皈依,他常看到地藏王菩薩,並親口傳給他一個咒,但是就不準告訴任何人。
  • 抄經會讓我慢下來,集中精神慢慢地讀這個經典丨抄經的經驗【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抄寫經文– 禪修比丘尼近祥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晚如是天人若男若女。當現相時。或見地藏菩薩形象。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幾個月前,我的法友有機會來修行造佛像的這一個法門;去年,我在佛殿也講過,在加拿大卡加利的華嚴聖寺有造佛像的計劃,所以我現在想從另外一個觀點來做這個報告。
  • ​她住院五年,醫生說沒救了,送家準備後事丨臨終念佛復活的故事【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臨終念佛復活的故事沙彌尼近在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0念了差不多四十分鐘後,她從臺北趕回來的兒子,有的當醫生,就拿著聽筒為她聽,說一切都很正常;見她呼吸也很均勻,臉色也轉紅,一時之間大概不會那麼快往生。因此居士們決定回去把午飯吃完,臨走再交代說:「往生後再打電話來寺廟聯絡。」結果電話來時,卻是問吳居士說:「我祖母想吃稀飯可以嗎?」「病了五年,不要一下子吃稀飯,先喝一些稀飯汁加鹽,過兩天再給她吃稀飯。」
  • 若千裡沒有法師,便可以在佛菩薩前自誓受戒【萬佛聖城法界大學】
    慧僧法師一九八O年講於萬佛聖城法界大學養秋堂第廿三.憍慢僻說戒「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首先要致誠專精,於七日內勤求懺悔,若見「好相」---吉祥徵兆,即表示已得戒。云何「好相」?諸如佛來摩頂,見華、見種種光等。若不得好相,則未得戒,而應繼續求懺悔,乃至兩周,三周,甚至一年。但必得好相,始證明得戒。若不得好相,縱使在佛菩薩像前自誓受戒,而猶未得戒。但若從法師受戒,則不須要見好相。蓋因師師相授,展轉傳來,故不須要見好相。但必要「生至重心」。
  • 萬佛聖城六大宗旨
    ■點擊上方」唐僧取經"關注我們▶唐僧取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我們把眼光放大,把思想放寬,不要只知道有我自己,或者只知道有我的家庭,或者只知道有我的國家,要將心量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要為全人類的利益著想,不要只為自己打算。對人類有利益,而不傷害人類,那就是修行佛道的基本條件。怎樣利益人類,怎樣不傷害人類?就是實行萬佛聖城六大宗旨:第一「不爭」。我們不和任何人爭,你和我爭,我不和你爭;你罵我,我不罵你。
  • 他誦普門品時,異香滿室,天上作樂,下四種花丨普門品的妙用【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普門品》的妙用比丘尼近經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0這個師兄就問了:「我們分別這麼久,這麼高興我們今天可以見(面)在一起,為什麼你都沒有什麼話可以講呢?是不是你這幾十年都沒有所得嗎?為什麼你都不說話呢?」這個師弟很謙虛,就說:「唉呀!我很笨呀!我對這個經典還完全都不了解。」這個師兄聽到(這話),就覺得:「啊!你對這個經典都一無所解?你難道連一部經你都不會誦嗎?」這個師弟就回答:「有啊!我有誦經啊,我誦《普門品》一卷。」
  • 萬佛聖城為什麼不注重宣傳?(宣化上人)
    萬佛聖城不注重宣傳◎宣化上人凡是參加佛七也好,禪七也好,觀音七也好,地藏七也好,不可向外宣傳萬佛聖城如何好。萬佛聖城的好處,不希望外人知道。一般人歡喜好名,但萬佛聖城不需要,為什麼?因萬佛聖城的宗旨是將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斷絕。這五欲乃是地獄五條根。一般人歡喜它,可是萬佛聖城要和它脫離關係,所以萬佛聖城不需要什麼好名,不企求什麼利益。
  • 萬佛聖城六大宗旨(宣化上人)
    萬佛聖城六大宗旨不向外邊粉刷,而把內邊莊嚴清淨宣化上人◎一九八三年八月十四日開示於萬佛聖城就是實行萬佛聖城六大宗旨:第一「不爭」。我們不和任何人爭,你和我爭,我不和你爭;你罵我,我不罵你。你打我,我不打你;你欺負我,我不欺負你,這是萬佛聖城一貫的宗旨。
  • 【完整版】在家菩薩戒手冊(萬佛聖城)
    8.八關齋法釋附錄三  1.懺悔—滅苦之要,莫過懺悔            2.菩薩戒殊勝功德            3.菩薩戒經典簡介            4.編後語            5.名詞解釋            6.索引宣化上人法語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持誦
    若人聞者。一徑於耳。其人命終。亦得生天。聞已信敬。復能盡形書寫。稱名禮拜。得滅無量。生死重罪。得福無量。其人命終。十方世界。隨意往生。亦得見我。及見未來。賢劫諸佛。  爾時世尊。告諸大眾。汝等應當。正理衣服。正心正身。正憶正念正觀。欲聞法者。一心當敬禮須彌燈王佛。敬禮寶王佛。敬禮寶勝佛。敬禮阿彌陀佛。敬禮毗婆尸佛。敬禮多寶佛。敬禮釋迦牟尼佛。敬禮攝持一切法。敬禮過稱量。
  • 素食聖地—萬佛聖城!
    他毫不猶豫地說,加州的萬佛聖城啊,美國最好的「素食餐廳」!後來還聽一個泰國和尚說起加州萬佛聖城,還特別強調了那裡的齋飯好吃~今天我們來看看這裡到底有多好吃:)加州有個萬佛聖城如果你從舊金山出發,穿過金門大橋,一路向北上101高速,開大概180公裡,你就會到達環繞在葡萄園裡的小鎮Ukiah。
  • 佛對女居士的開示:如何獲得財富、美麗、高貴丨覺者的真義【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覺悟者的真義◎方丈和尚恆律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2017年4月29日星期六晚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尊敬的法師們及善知識們:阿彌陀佛!我們很高興的歡迎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各位善知識們、法友們,回到我們家──萬佛聖城,一起來慶祝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誕。我們都知道,「佛陀」是梵語,代表的是覺醒者或是覺悟者的意思。
  • 故事丨阿闍世王圓月拜佛
    大王若能得見佛陀,必能令心開悟。」聽罷童子一言,阿闍世王心中豁然開朗,急令屬下備下眾寶象車與五百白象,以及珍饈供品,一干人等浩浩蕩蕩,前去禮拜釋迦牟尼佛。話說眾人一路前行,轉鬧市、出城門,不覺來到荒野小路,阿闍世王忽覺心頭不安,於是厲聲問壽命童子道:「莫非你心懷不詭,欺誑於我,故意引我與大眾至此,欲行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