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單上查出蛋白尿,意味腎嚴重受損?提醒:真正要擔心是這個

2020-12-17 醫說健康

一個健康的人體內,有兩顆腎臟分布在下腹腔兩側。很多人受到保健品宣傳、中醫養生的影響,都錯誤地認為腎是主導「性」的器官。

但實際上,腎臟功能和性沒有本質聯繫,它真正的作用就是排毒、平衡,通過其生成尿液,維持體內水電解質、血壓平衡。

從臨床角度來看,腎臟的基本作用就是生成尿液!而在腎臟檢查的過程中,最基本檢查就是「尿檢」。

根據臨床數據研究證實,慢性腎病早期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蛋白尿」,也就是說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物質,而且蛋白尿也是造成腎病發展至腎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

長期大量出現的蛋白尿,會造成腎小球高濾過,促使腎小球不斷硬化,導致腎功能持續下降。所以慢性腎病患者十分在意「尿蛋白」的檢查數值,當發現尿蛋白升高,出現+號時,就會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腎衰竭!

蛋白尿+,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一般恐怖!

蛋白尿在臨床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生理性蛋白尿,通常出現在高蛋白飲食、精神激動以及劇烈運動後的人身上,這種暫時性的蛋白尿其實不需要過度擔心。

真正需要提高警惕的,就是慢性腎病患者出現的蛋白尿,在一般情況下,蛋白尿最多只有4個加號;

而蛋白尿加號出現得越多,則就說明症狀也會越嚴重。但是,在臨床治療腎病的過程中,尿蛋白的檢查實際並沒有想像一般重要。因為尿常規的幹擾因素眾多,尿蛋白總定量評價的標準,並不是一次的尿常規檢查,醫生更看重24小時的蛋白尿定量!

所以,真正需要患者警惕起來的,其實就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

這種才不容易受到飲水、尿量多少的影響,正常人在24小時的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通常都是在40-80mg之間。偶爾一次發生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也不能被診斷為腎病;只有在經過多次檢查,三次以上24小時內尿蛋白都超過了正常範圍,才能判斷時腎臟發生了病變!

另外,尿蛋白本身其實並不能準確地反映出腎臟的損傷程度,也不能作為療效好壞的判斷標準。尿常規僅僅是輔助診斷的檢查手段,之所以出現頻率較高,就是因為尿常規檢查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

除了要觀察尿蛋白之外,患者還需要血管查看血漿白蛋白!

對於腎病患者,特別是有腎病症候群的患者,一定要學會觀察血漿白蛋白的穩定情況。因為長期存在的蛋白尿,極容易造成血漿白蛋白降低,誘發低白蛋白血症。

這不僅會造成高度水腫,還可能發展為心肺功能衰竭、深靜脈血栓、免疫力低下等多個問題!

其實對於腎病的臨床檢查手段有很多,尿蛋白只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之一。

但是,已經出現慢性腎病的患者,尿蛋白持續升高卻是危險情況,應積極和主治醫生溝通,調理治療方案,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和惡化,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蛋白尿,一定是腎臟的毛病?
    ▲圖源視覺中國「醫生,網上說蛋白尿就是腎有問題,那我豈不是不能入伍了?醫生你要幫幫我!」前不久,17歲的馬同學火急火燎地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腎病內科門診求助。報名了參軍入伍的他體檢發現尿蛋白2+,小夥子以為自己得了腎病,急得都快要哭了出來。
  • 養生知識:體檢查出蛋白尿+,其它指標正常,無任何不適,是腎病嗎?
    今天我給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頸詎鶹塪涁佧堒熁圈膩芡駙嬶鄴眇儧鐫峧追贈覑宭摟雜撆鰾壍譝旔犉毐葤皴眧忓烡甌聳嘣鶠詼禥甗瑣遁禔賌鸔稨諸尿常規查出尿蛋白和(或)隱血陽性,但無症狀,這是慢性腎炎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險的完善,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逐漸提高,做身體體檢的人也多了,其中就有許多人在體檢時查尿常規,提示尿蛋白陽性、隱血(尿紅細胞)陽性的。
  • 世界腎臟日特輯:體檢發現蛋白尿怎麼辦?
    如果體檢發現尿蛋白應該怎麼辦呢? 尿裡為什麼會出現蛋白 我們的腎臟是由腎單位組成的,而腎單位則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 然而,當腎小球濾過膜和(或)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損,導致腎小球濾過的蛋白大大增加和(或)腎小管不能將腎小球濾過的蛋白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尿裡的蛋白就會增加。
  • 微量白蛋白尿130嚴重嗎?腎內科醫生揭曉答案,警惕這種腎病
    漏出的尿蛋白中包括多種成分,通過做尿蛋白組分檢查,可以更明確尿蛋白中的各種成分漏出情況,由此可判斷腎臟受損的部位,是腎小球還是腎小管還是腎間質等或均受損。其中尿蛋白中有一種成分為白蛋白,有些腎友早病情早期檢查發現存在微量蛋白尿,其中漏出的蛋白主要成分就是白蛋白,即微量白蛋白尿。
  • 尿蛋白尿越多腎病越嚴重?帶你30秒看懂尿檢報告
    潛血的發生多與尿路感染相關,也是慢性腎小球腎炎早期的典型症狀,主要是腎臟內免疫炎症反應,導致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漏出到尿液中,如果紅細胞在排出去破裂,可發現明顯的肉眼血尿。單純血尿對腎功能的影響不大,但如果持續存在,一般要做紅細胞畸形變形率,明確漏出的原因,及時控制。
  • 體檢發現了尿潛血(尿隱血)怎麼辦?
    關於尿潛血的問題我多次科普,但因為尿潛血到醫院就診和網絡諮詢者更多,對此我再做一個介紹。 1.其實蛋白尿更嚴重對腎臟疾病而言,尿液檢查是一個簡單、方便而又敏感、明確的檢查,對大部分患者而言,是否有腎臟病,也許查一次尿就知道。
  • 糖尿病長期吃二甲雙胍會導致蛋白尿?闢謠:告訴你護腎的3個關鍵
    觀察尿液出現了大量的泡沫,這就是蛋白尿,我見過很多這樣的病人,都是長期吃二甲雙胍造成的,一定要特別注意。雖然尿液中出現豐富泡沫,確實可能是出現蛋白尿的一種可能,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也確實應該注意腎臟功能的損傷問題,但把腎功能受損,出蛋白尿,和長期吃二甲雙胍之間做出肯定的關聯性判斷,就有點誤導受眾了。長期吃二甲雙胍會傷腎導致蛋白尿嗎?
  • 腎病中常提到的蛋白尿竟有6種,提醒:治腎病先治蛋白尿
    一些人由於最開始的腎功能不好,延伸到患有腎病,他們在進行治療時,最關鍵的一部分是治療蛋白尿。通常情況下,腎功能越差的人,他們的蛋白尿情況也會更加嚴重,這也是為什麼治療蛋白尿是治療腎病的關鍵部分。過多的營養物質給腎小管造成了負擔,進而導致蛋白尿。這種情況大多在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中,特點是佔有70%以上的蛋白。
  • 糖尿病人夜尿多,所以少喝水?腎臟受損有什麼信號?
    當血糖升高,會引發人體滲透性利尿,患者排尿就會增多,這時,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導致腎臟出現代償性變大——而這,也是腎臟受損、糖尿病腎病最早期的表現。如果血糖沒有及時控制好,長期的夜尿多,尿裡糖分也多,腎臟微小血管網、濾過膜等也會逐漸受損,出現泡沫尿,形成糖尿病腎病四期,五期(腎衰期)。
  • 體檢查出轉氨酶63,嚴重嗎?有可能是肝癌嗎?肝病醫生告訴你
    廣西一位先生留言:最近體檢化驗肝功能的結果顯示,轉氨酶63超過了正常指數的範圍。從當地醫院拿到了體檢單,焦急地說:「醫生,我的轉氨酶很高,我是不是有肝炎?」它會傳染的嗎?」轉氨酶是怎麼回事?轉氨酶主要有ALT(谷丙轉氨酶,GPT)和AST(天冬氨酸轉氨酶,GOT)。
  • 為啥看病時要查尿?尿常規檢查能查出哪些病?要注意什麼?
    對於老百姓來說,尿液只是排洩的產物,但從醫學上來說,了解尿液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些健康問題。那麼,尿常規到底能查出哪些病呢?檢查之前要注意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尿比重、尿蛋白、尿葡萄糖、紅細胞與隱血、白細胞等是尿常規檢查中的項目,如果這些指標出現異常,多半暗示健康已經受損。
  • 尿液中泡沫多,腎臟這個「小零件」或已受損嚴重,平時多注意4點
    通過尿蛋白能了解腎功能控制情況,這是檢驗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一般尿蛋白漏出越多,說明腎小球受損越嚴重,那如何來改善呢。尿泡沫越多,腎臟損傷越嚴重嗎?尿泡沫有大小之分且泡沫密度有高低,泡沫性狀跟尿液表面張力息息相關,表面張力大可形成大泡沫且易破裂;健康狀態下尿液中沒有尿蛋白,尿液中有大量蛋白質時,因為蛋白質表面張力低就會在尿液表面生成小泡沫。蛋白尿提示患有腎臟疾病,尿泡沫越多說明蛋白漏出越多,腎臟受損就越嚴重。面對蛋白尿,可以怎麼辦?
  • 腎臟功能正常還有蛋白尿?生活上要注意這4點
    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小趙有一個疑惑,他的檢查報告顯示腎臟功能正常,但是蛋白尿++,為什麼呢?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蛋白尿是腎臟病早期的表現,蛋白尿經過漫長的病理過程,腎臟需要反覆的炎症出現痊癒,修復、復發、再修復、再痊癒等過程。
  • 還在發愁怎麼降蛋白尿?找準1點,比盲目用藥更有用
    通過這三項指標可了解蛋白流失的情況及腎功能受損的程度。但要進步一判斷腎臟受損的部位,還需要做尿蛋白組分的分析,進一步檢查尿蛋白中的成分。尿蛋白中包含多種蛋白成分,除了白蛋白,還有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N乙醯β-D葡萄糖苷酶(NAG)等。
  • 我腎出問題了?
    「大夫,您看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去做了體檢,這尿蛋白有個+號,是不是腎出毛病了?」生理性蛋白尿劇烈運動以後、搬了一天的家(重體力勞動)、終於玩上了動森情緒過於激動、寒冷、發燒及應激狀態時,尿蛋白會變多,呈現一過性蛋白尿,一般不超過「+」,休息以後複查就變正常了。2.
  • 尿常規報告單怎麼看?一文教你輕鬆讀懂
    好多患者在體檢時會檢查尿常規,但是拿到了結果卻一臉茫然,看不懂,今天我們來教教大家如何看懂尿常規報告。腎小管分泌氫離子與腎小球濾過的鈉離子交換,從而影響人體尿液的酸鹼度。04 蛋白質尿蛋白也是泌尿外科醫生非常關注的一項,通常來講,我們腎臟對血液中的蛋白是可以重新吸收的,常規檢查裡很難測到尿中的蛋白,但是當腎臟的功能受損時,我們的腎臟(近曲小管)對蛋白無法進行重吸收,或者是當血液中的蛋白超出了腎臟重吸收的能力時,我們血液中的蛋白就會流到我們的尿液中
  • 腎不好,小便知?醫生提醒:4類人不妨多觀察尿液,3種跡象要當心
    1、蛋白尿 腎臟是人體生成尿液的器官,腎組織負責過濾血液並攔截下血液中的物質,包括了水分」症狀,與蛋白流失、尿液表面張力被改變有關!
  • 腎病患者檢查出蛋白尿,如何診斷、評估與治療?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蛋白尿,而蛋白尿主要是由於腎小球濾過屏障結構及功能異常以及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損所致的尿液蛋白質排出增多。簡單一點說,腎臟出現病變了之後,從腎小球「漏出」的蛋白質,無法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回到體內,而流失到體外。
  • 腎不好的人小心!出現這個症狀可能表明腎功能已嚴重受損!
    作為慢性腎病患者來說,最擔心的應該就是腎功能嚴重受損、病情發展至尿毒症了,不少腎友甚至終日為此憂心忡忡。但其實,國內多項研究顯示,目前我國尿毒症比例佔所有腎病患者不到2%,大多數腎友經過及時規範的治療後,病情都可以得到控制,不再進一步惡化。
  • 拒絕蛋白尿成為腎臟「殺手」,8條比用藥更好的建議送給你
    但蛋白尿時好時壞對腎功能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只有穩定住,才能把病情控制在最佳。因此要盡力控制。但有的患者有時候藥沒有少吃,但治療總是差那麼一點點,蛋白尿也是差一點點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