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諸君好,這裡是軍編部戰史科。說起「撈船」二字,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艦娘手遊」。無論是「艦C」(艦隊collection)、「艦R」(戰艦少女R)或是「艦B」(碧藍航線),總是充滿無數「非洲提督」的眼淚和少數「歐皇」的得意之笑。
「最壕」軍迷——保羅·艾倫撈船之旅
我們介紹一位「真·氪金大佬」——保羅·艾倫。看他如何在現實的深海大洋中,撈到含恨北大西洋的胡德號、世界最大戰列艦之一的武藏號、家喻戶曉的「列太太」(列剋星敦號),以及眾多的功勳卓著的戰艦!
最壕的軍迷就是這麼撈船的!(這圖是P的)
氪金大佬究竟多有錢?
常言道:不氪金的提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但凡出名的「提督」大多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有錢!保羅·艾倫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微軟聯合創始人的他,不僅精於生意,愛好也十分廣泛。人們所熟知的NBA「波特蘭開拓者」隊,以及NFL(美式橄欖球聯盟)的西雅圖海鷹隊,都是他家的產業。
而且,保羅·艾倫也熱愛軍事,除擁有「飛行遺產與戰鬥裝甲博物館」,收藏了來自美、英、德、日本、蘇/俄的大量軍用飛行器、坦克以及其他軍事相關藏品。還坐擁八爪魚號遊艇,以及海燕號深海研究船,毫無疑問這都是為「撈船」而準備的。
八爪魚號遊艇(Motor Yacht Octopus)
海燕號深海研究船(RV Petrel)
撈胡德時發現了更多寶貝!
2012年,艾倫團隊參與了英國海軍所組織的探索活動。開始探索1941年5月被「俾斯麥」號擊沉於丹麥海峽的「胡德」號,並成功發現了胡德號的艦鍾。雖說由於天公不作美,回收任務因天氣原因被迫取消。
但保羅·艾倫「撈到」了更值錢的,那便是撈船所需「人才資源」。包括專精水下沉船定位打撈的海洋學家、藍水回收公司(Blue Water Recoveries)的創始人大衛·默恩斯(David Mearns),這就好比發現了「大建公式」、「推圖攻略」,為之後「撈船」奠定了基礎。
鐵底灣——小試牛刀
有了「資源」自然就要開始行動了,試問世界上撈船的最佳去處?自然非「鐵底灣」莫屬。1942年-1943年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日雙方曾在此進行了至少5次大規模海戰與數次小規模海戰,因此海底遍布沉船(嚴重改變該水域地理磁場,許多船隻在此羅盤失靈、遇到麻煩),故名「鐵底」。
美日曾在「鐵底灣」進行過數次較量
2015年1月開始,艾倫團隊開始了「鐵底灣」撈船作戰。在此他們成功的發現了「昆西」號、「北安普頓」號等重巡洋艦,「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及一眾驅逐艦小學生。當然這些都只是些開胃菜,因為接下來「武藏」號的發現,足以讓「美提」艾倫聲名顯赫,家喻戶曉。
揚名立萬——武藏歸來
1944年10月的雷伊泰灣海戰中,作為日本驕傲的大和號及武藏號,成了美軍的重點照顧對象。在飽受美帝空襲的蹂躪與荼毒後,武藏遭受重創、動力受損,無法跟隨本方艦隊,最後無奈只能被拋棄作為斷後,在美軍隨後的艦載機空襲中戰沒。
但一直以來,武藏號的下落始終都是個迷,因為無論從棄艦時戰鬥詳報所載的位置(「東經122度32分、北緯13度7分」),或是參與救援的「清霜」號所給出的位置(「東經122度41.5分、北緯12度48分」),均未發現其蹤影。
終於在2015年3月2日,艾倫團隊乘坐八爪魚號,於菲律賓錫布延海水下1200米處,找到了下落成迷的「武藏」號。這點隨後就得到了「過氣提督」日本人的證實。至此,武藏號——這艘舊日本海軍中,最後一艘未被確認沉沒位置的戰列艦,重見天日。
尋找夢中的列太太
接下來,這位「美提」馬不停蹄。於2015年8月7日,率領團隊重新將「胡德」號的艦鍾打撈出水。2017年8月19日,又尋到了「核平使者」——印第安納波利斯號。2017年11月23日,其團隊還成功找到了曾經戰沉於蘇裡高海峽的扶桑、山城。
但若論「美提」撈船的最光輝時刻,還是非發現「列剋星敦」莫屬。這艘由戰列巡洋艦改造而來的航母,艦體修長,被人親切的稱為列太太(Lady Lex)。作為航母界的先驅者之一,「列太太」參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對決——珊瑚海海戰,並戰沉為代價,沉重打擊了日本航母艦隊,為中途島大勝創造了先決條件。
終於在沉沒76年後,2018年3月4日,艾倫團隊在珊瑚海水下3000米的地方發現了列剋星敦號的殘骸。就連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司令哈裡斯(其父為列剋星敦號倖存艦員)也發去賀電,向「列太太」的過往貢獻表達了感謝,並祝賀這位「美提」撈出了大家的「列太太」。
事實上,無數的艦船見證了人類與大海、人類與自身之間對抗鬥爭的壯麗史詩。謹以此視頻,向那些長眠於海洋深處、為了職責而奮戰到最後一刻的鋼鐵夥伴們表達敬意。最後我們不得不說:「提督」還是有錢的好,撈船也撈的是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