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6日,日本乒協公布了該隊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名單。那麼很多網友關心,中國隊名單什麼時候公布?按照今年的賽程,4月6日-12日還有一個與奧運息息相關的亞洲區奧運會資格賽,中國隊一般會在4月中旬或下旬公布名單。日本隊伊藤美誠身兼三項,那麼中國隊會不會有「全能戰士」?中國隊老將過多,P卡預案做好沒有?中國隊近三屆奧運會習慣用留用老將扮演保障角色,今年會不會有?我們先展開討論第一個問題——保障型老將。
何為保障型老將
保障型老將的定義,就是年齡偏大、奧運經驗豐富,當時狀態已經不具備巔峰爭霸,但中國隊為確保奧運奪金,安排一個這樣的老將,外加一個中生代新興力量,這樣新老搭配完美交接。下面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保障型老將在近三屆奧運會上的功績。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國乒開始重用老將的分水嶺。北京奧運在家門口舉行,貴為國球的桌球不能再像1990年亞運會那樣關鍵時刻掉鏈子了。1990年亞運會最大的教訓,就是一哥江嘉良由著自己的性子,前一年國乒兵敗多特蒙德後就早早退役,那時候江嘉良才25歲。到了北京奧運會前,王楠、王勵勤兩人就被極力挽留,特別是險些早早退役的王楠,國家隊想了很多辦法挽留、並再次激發她的狀態和戰鬥力。到了北京奧運會,30歲的王勵勤與隊友王皓、馬琳一起包攬男單金銀銅,當然冠軍是馬琳。而女單這邊在即將30歲的王楠的保障下,也是包攬了金銀銅。
倫敦奧運會中國隊保障型老將男隊是王皓,女隊是郭躍。王皓最為被大家詬病的,就是三次參加奧運會單打三次拿到銀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皓雅典輸柳承敏是意外,北京輸馬琳是勝負一念之間,而到了2012年的倫敦,王皓的實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隊伍讓他去完成這次奧運任務,主要目的還是為當時狀態非常紅的張繼科保駕護航。兩人會師倫敦奧運決賽,最終張繼科實現445天最快大滿貫紀錄。郭躍當時只有24歲,為何也被定義為「保障型老將」了?郭躍2000年就開始代表國家隊參加亞洲杯拿到亞軍,2004年就跟隊成為世乒賽團體賽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郭躍的單打已經沒有明顯優勢,國乒安排她做團體第三人,就是看到丁寧、李曉霞都沒有奧運經驗,所以讓郭躍上的團體。
到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張繼科、李曉霞扮演了類似的角色。其中李曉霞在2016年年初已經向隊裡提出了退役申請,但是當時還不是劉國梁去勸,是蔡振華親自做思想工作把她挽留下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兩人成功護航國乒裡約包攬四金,兩人也在單打決賽裡親手將隊友送上了大滿貫寶座。
過去三屆奧運會,保障型老將對國乒實現三屆奧運會包攬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也是中國隊為何在奧運賽場上越來越偏重喜歡用老將的原因之一。
保障型老將成因探討
過去10多年,國乒在奧運賽場上保障型老將如此好用,也與2008到2016年國乒在世界舞臺上鮮有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有很大關係。老瓦在雅典奧運會的時候就已經快39歲了,在他之後真正能在國際賽場上說贏中國隊球員就能經常贏的對手越來越少見。這1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偶爾能贏我們一下的諸如馮天薇、波爾、薩姆索諾夫之類,一年能贏一次中國隊球員,就算他們過年吃餃子了,更別指望他們這種實力的人在奧運這種頂級大賽舞臺上「搞事情」。
我們老生常談的奧運經驗,實際就是設定到了新的奧運賽場上,風浪不大,如何找個開過船的老艄公,來平穩地將船開過去,自己的主力不要因為膽怯、心裡波動什麼的,自亂陣腳。
但每屆奧運會男女兩線各上一個保障型老將,客觀上就佔了一個奧運參賽名額,加大了參賽陣容的平均年齡。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將頻繁參加奧運會,實則是對中生代、新生代大賽參賽機會的一種壓制。我們這裡來復盤一下,如果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單,我們上的不是王皓、張繼科,而是馬龍、張繼科,那塊奧運男單金牌很大程度上也跑不了。如果2016年我們不上張繼科、李曉霞,那麼樊振東、朱雨玲現在至少也有一次參加奧運會的經驗了。裡約奧運會那四塊桌球金牌,會因此跑掉一兩個?我看大概率還是跑不掉。
保障型老將陣容不宜過大
現在國乒的老將從年齡上看,四個現役奧運冠軍都算老將:馬龍、丁寧、許昕、劉詩雯。但是四人的狀態各不相同。許昕依然是國乒一線得力幹將、次次大賽都是勞模。劉詩雯、馬龍是2019年單項世乒賽單打冠軍,其角色可以介乎奧運主力與奧運保障型老將之間。
大家現在比較認同的一個事實是,今年奧運會男單應該是馬龍+樊振東,這就是傳統的新老配,當然馬龍只要膝傷痊癒他現在爭奪奧運單打金牌的能力還是在的,應該比2012年的王皓、2016年的張繼科強一些。
劉詩雯更是這樣,現在還不清楚劉詩雯扮演何種角色,但東京奧運會名單她肯定是會上的。從單打的能力和狀態看,2020年的劉詩雯應該比2012年的郭躍、2016年的李曉霞強一些。但是真不要覺得李曉霞有多弱,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單半決賽,李曉霞4-0福原愛,四局只讓福原愛得了9分。不誇張地說,現在李曉霞雖然退役那麼久當了媽媽,她要練半年參加2020年下半年可能有的新乒超聯賽,要是遇上平野美宇、早田希娜這些當紅日乒新星,可能李曉霞還是會有相當的優勢。
我們現在有四大現役的奧運冠軍,為什麼呢?因為這三年多沒有人主動退役,這四名老將裡面許昕已經用能力和表現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馬龍和劉詩雯是2019年世乒賽最新的單打冠軍,實力也擺在這裡。如果這四人都出現在東京奧運會陣容裡,相信更多的球迷會為中國隊捏把汗。
以前我們每屆奧運會都動用保障型老將,主要是因為對手實力不強,我們基本採取以我為主的策略就行。現在的東京奧運會的情況是,東道主日本隊男女兩線咄咄逼人,新銳力量不斷湧現。中國隊這邊,在確定東京奧運會陣容的時候,是否應該考慮對人員過多的老將群體進行「瘦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