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東京奧運會,中國女排的12人陣容會有哪些球員最終入圍和成行,從一年前大家就在猜測和預判,到現在,奧運延期,廣大球迷還是處於猜測和預判的狀態當中。可以說除了七大主力,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七仙女之外,恐怕中國女排也僅有李盈瑩一人,敢說在輪換球員位置上的位置是最穩的。而其他位置上的球員,到現在還很難確定誰會被最終留下,誰又最終會被郎導帶到東京。龔翔宇四年前最後時刻的成功逆襲,更是讓大家對這個奧運周期也依然充滿期待。沒有誰敢說,自己心中的12人陣容是一定能和郎導的最終決定完全一致的。而這種不確定性,反過來也帶來一定的好處,就是讓女排姑娘們在訓練當中來不得半點馬虎,大家總是想著多努力一點,也好讓自己和最終的12人奧運名單更接近一點。
只不過,有一點現在是大家普遍形成共識的。那就是上個奧運周期,中國女排帶的是4主攻3副攻2接應2二傳1自由人的陣容,但這樣的陣容並不是中國女排每次大賽的必選。顏妮的個人實力雖然是中國女排副攻線上最突出的,但是她的肩部傷情,又一直困擾著她的身體恢復,有可能會在某些時候突然影響她的狀態,這就要求中國女排在副攻位置上,最好有風格接近顏妮的年輕球員入選替補陣容。那麼在攔網方面有著比較好天賦的王媛媛,自然因此具備了比同位置競爭對手楊涵玉、胡銘媛更好的天然優勢。
不過,由於袁心玥的攔網沒有顏妮好,但她的進攻手段比較豐富,再加上她身高優勢明顯,中國女排又離不開袁心玥的進攻。畢竟副攻位置上的進攻打開了,才能為主攻和接應位置上的隊友創造更多進攻相對輕鬆的機會。只不過,袁心玥的進攻,有時候也會受到她場上情況的影響,會有一定的起伏性。從這個方面來說,袁心玥也同樣需要一個進攻能力出色,打法有特點的球員做替補。而具備這種風格的副攻球隊,無疑非胡銘媛莫屬。這也讓胡銘媛因為個人特點的突出,同樣很有希望進入東京奧運12人陣容。她進攻和發球方面的獨樹一幟,中國女排也同樣需要。
但是對於中國女排全隊來說,選三名副攻最好,若主攻和接應位置上的球員進攻和防守能力均衡,或者至少是有全面型主攻和接應之外,還有進攻能力突出的球員來參與主攻和接應位置輪換,中國女排選三名副攻就比較可行。一旦中國女排在主攻和接應上派出的球員,全面型球員偏多,進攻能力突出的球員偏少,那麼副攻位置上的進攻能力就會變得更加重要。
因此,中國女排各個位置上球員特點的不同,就導致全隊在主攻,副攻和接應位置上,並不像二傳和自由人位置上的球員人數那樣相對明確(2二傳1自由人)。這樣的結果,就是讓主攻和副攻,以及接應位置會產生錯位競爭。郎導既可以選擇4主攻3副攻2接應,也可以選擇4主攻4副攻2接應,或者4主攻4副攻1接應,有主攻位置上的球員可以同時身兼接應一職,也就是走全民接應的道路。就是在這種錯位競爭當中,王媛媛、胡銘媛、楊涵玉、劉曉彤、劉晏含、曾春蕾都有入選中國女排正式12人名單的機會,又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6個人競爭3個名額,大家都是去留待定,差不多就是二選一的結果。就看誰能扛得住壓力,保持住自己的狀態,並把這種狀態保持到東京奧運會開賽時了。
這六個人當中,王媛媛、劉曉彤、胡銘媛的機會稍大一些,楊涵玉、劉晏含和曾春蕾的機會略小一些,但彼此之間的差距並不明顯。同時,他們在隊中的作用,也還需要比賽實戰的檢驗,另外,他們的去留還會受到隊中主力陣容,以及主要輪換球員狀態保持情況的影響。總之,東京奧運會對中國女排來說,奪冠機會很大,但是想要衛冕冠軍的困難也不少,就看大家能不能抓住機會,在這種錯位競爭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讓郎導相信自己,把其中的一個指標給自己了。總之一句話,願女排姑娘們好運。也希望他們中間不管誰能最終成行,大家都能在奧運會到來時對自己說:我已經為了中國女排的奧運冠軍夢盡了自己最大努力,我也是一個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