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鄱陽湖邊石鐘山,海拔只有61.6米,經常發出鐘鳴般怪聲

2020-12-22 一路南風

九江古稱潯陽,千百年來流傳著各種傳說,最著名的旅遊勝地當屬廬山。早在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就寫過經典詩篇,為它作了免費廣告。

九江除了廬山,還有很多值得遊玩的地方,其中一個地方是位於湖口縣的石鐘山,這座山就在長江和鄱陽湖的交匯處,海拔僅61.6米,卻因蘇東坡的《石鐘山記》名揚天下。有趣的是這座看起來有點袖珍的名山經常發現鐘鳴一般的怪聲,讓人嘖嘖稱奇,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性使其有「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

石鐘山的旅遊熱度雖然不及廬山核心景區,不過作為廬山風景區的組成部分,早在1996年12月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石鐘山的相對高度只有40米左右,它既是一座小山,也是經典的江南園林。之所以被稱為「千古奇音第一山」,原因是這座山的山石縫隙眾多,潮水經常衝擊石頭和縫隙,發出鐘鳴一般的聲音,四野靜寂時聽之,意境最入心。

登石鐘山,穿過山門之後,首先看到蘇軾站像,這位宋代大文豪曾經三次光臨湖口縣並遊覽石鐘山,《石鐘山記》是他在一個月夜到鄱陽湖泛舟後寫下的,上過高中的人大多數對這篇遊記印象深刻。

石鐘山上建有多座亭子,包括石鐘亭、懷蘇亭、清濁亭等。

懷蘇亭為紀念蘇軾而建,亭中立有一塊石碑,正面刻有蘇軾像和他三來湖口的說明,背面刻有《石鐘山記》,由清書法家翁方綱手書。

清濁亭並不是古蹟,不過站在亭內可見長江和鄱陽湖交匯數千米奇景,亭柱上有「江湖兩色,石鐘千年」對聯。

為什麼說「江湖兩色」呢?原來左側的長江水呈黃褐色,右側的鄱陽湖水呈黃綠色,兩水相交清濁分明,成為長江中下遊一大奇景,晴天更加明顯。

紫雲廊是一條古色古香的書畫走廊,廊上有歷代名家的書法作品。

忠烈祠位於石鐘山的西北面,於1858年建造,主要奉祀楚軍水師陣亡戰士。

這座公祠的大門是江南特有的馬頭牆風格,門前的古樟由彭玉麟等人親手種植。

浣香別墅,位於忠烈祠東南,是一座始建於清鹹豐年間的古典庭院,是彭玉麟讀書、休養和待客的場所,碑廊有蘇軾、鄭板橋等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

相關焦點

  • 江西鄱陽湖邊石鐘山,海拔僅61.6米,常能聽到鐘鳴般的怪聲
    除廬山外,九江還有許多地方值得一遊,有一處位於湖口縣石鐘山,位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海拔僅61.6米,卻因蘇東坡《石鐘山記》而聞名天下。有意思的是,這座看上去有點小巧玲瓏的名山常常會發現鐘聲一般的怪聲,令人嘖嘖稱奇,也正因為這一特點,它有「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
  • 「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九江石鐘山的故事
    石鐘山的平均海拔只有61.8米,相對高度大約在40米左右,整個面積也才只有0.2平方公裡。皆因山體石多隙,江水與巖石相搏擊,就產生了如鐘鳴的聲音,因而得此山名。為了驗證鐘聲的謎底,北宋的大文學家蘇軾也親自在此乘舟考察,則發現石鐘山的絕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縫,在風浪衝擊洞穴時,就發出鐘鳴般的聲響,他把石鐘山為何有鐘聲的謎底揭開了。興趣盎然的蘇軾,於是為此次的發現之旅寫下了千古名篇《石鐘山記》,石鐘山之名就此揚名中華大地了。
  • 江西九江石鐘山,一座自帶音效的山,會發出「鐘聲」
    江西九江,曾作為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古蹟眾多,名聲眾多,因城市建在鄱陽湖邊,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騷客必去遊玩的地方。在鄱陽湖岸,有一座石山,因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被稱為:「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這座山就是九江湖口的石鐘山。
  • 江西九江區位「最獨特」的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還有高鐵站
    而在九江市內,有一個縣的區位顯得十分獨特和優越,它就是湖口縣。江西水系大部分匯入鄱陽湖,這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湖口縣地處鄱陽湖入海口,縣名也由此而來,江西省的北部,長江南岸,鄱陽湖邊,廬山相鄰,從市內縣城僅20多公裡,湖口縣的區是不幸,江西省的「水上北大門」,長江中下遊的界分,也是「江湖的鑰匙,水陸通津」的美名。
  • 三十年代九江古城,商貿繁盛的中洋街,天生一個仙人洞
    【九江,石鐘山風景。】石鐘山由相距近千米的南北兩座山構成,南面那座臨近鄱陽湖、北面那座臨近長江。【九江,甘棠湖風景。】此湖原稱景星湖,因人們感念李渤(唐臣,772年-831年)任江州刺史時的德政而改名。【九江,(大中路)中洋街口。】
  • 鄱陽湖水位跌破9米 逼近極枯水位
    央廣網湖口12月16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李學華)12月16日15時,鄱陽湖湖口站水位跌至8.74米,逼近8米的極枯水位線。  據水文部門分析,受長江上遊來水和江西五大河流——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入湖流量減小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將持續下降。
  • 江西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 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倒灌」現象
    央廣網九江7月8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吳寶冰 徐會剛)江西省水利廳7月7日發布消息,受長江幹流洪水頂託影響,鄱陽湖發生倒灌,水位持續上漲,截至7月7日18時湖口站水位達到20.06米,已超警戒線0.56米。7日下午,在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的石鐘山腳下,往日湖水北去變成了江水南下,長江之水倒灌鄱陽湖,攜帶著沿岸的枝葉形成了一條水流線。
  • 第十一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在湖口舉行接旗儀式
    第十一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在湖口舉行接旗儀式 2020-10-09 18:36  湖口熱線石鐘山下
  • 屋頂經常發出怪聲,房主忍無可忍上房揭瓦,揭開之後意外了
    屋頂經常發出怪聲,房主忍無可忍上房揭瓦,揭開之後意外了一位國外的農場主,養了很多的動物,但是自己居住的地方離這裡很遠,並不能夠及時地對這些動物進行照料,所以就在附近自己搭建了一個房子。過來不久之後,屋頂經常發出怪聲,房主忍無可忍上房揭瓦,揭開之後意外了。
  • 探訪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湖泊面積為4070平方公裡,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鄱陽湖古稱彭蠡,彭澤;距今約2億多年,受燕山運動影響,湖北、安徽境內的黃梅、宿松、望江一帶形成斷陷,成為湖盆的雛形。此後,新構造運動使湖盆形成了彭蠡盆地,繼而成為河網交織的平原窪地。
  • 九江文化|鄱陽湖之戰
    工作之餘長期研讀中國明清歷史,近年來,一直擔任《尋廬講壇》和《九江文化講壇》的主持工作,深受各界好評。    鄱陽湖之戰又稱鄱陽湖水戰、鄱陽湖大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 遊遍江西之九江,你不可錯過的十大美景和美食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北部地級市,古稱柴桑、江州、潯陽,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處於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九江以名山(廬山)、名湖(鄱陽湖)、名城(2200年的歷史)著稱,面積19100平方公裡,人口約490萬,GDP在2019年約為3100億。
  • 最險峻的洪災為何總在九江?
    現在九江諸多村莊和城鎮面臨洪水威脅:九江市區平均海拔20米,堤壩高於兩邊的城鎮,而暴漲中的長江在7月12日水位已達22.81米,已經接近於「地上河」。壓力之下,九江號召外出打工的青壯年遊子回家抗洪,4千九江子弟相應號召、和解放軍戰士一起奮戰一線、日夜守衛堤壩。
  • 【九江零距離】今日九江
    都昌臺 劉新劉國彥【口播】春節期間,都昌縣組織志願者走進鄱陽湖,開展清網、清獵、清雜、清汙行動,努力呵護鄱陽湖一湖清水。【都昌臺 曹嘉瑩】:「我現在位於鄱陽湖的朱袍山溼地區,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天空已經飄起了毛毛細雨,天氣已經非常地寒冷,然而在我身後依然有志願者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湖灘上撿拾垃圾,清雜、清汙,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呵護鄱陽湖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