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20年馬上就要過完了,但是距離闔家團圓的春節還有兩個多月,現今在車站就能看見不少農民工,拎著行李陸陸續續的開始回家了。這和往年春節前幾天或是前一天才回家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媒體採訪準備搭車返鄉的農民工,他們表示:其實還有比他們更早就回家的人,有人已在家休息一個星期了,言語中透露著心酸和無奈。不少人看到這一現象非常不解:為什麼今年大家都回去得那麼早呢?
首先,是因為今年全球爆發了「公共衛生事件」,中國因為及時採取措施,很快實現了經濟復甦,而國外很多國家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也導致不少外貿企業深受影響,公司訂單銳減,要知道我國進口業務直到6月份才實現正增長,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3.2%。
而這些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比如服裝、燈泡加工等等。這些企業原本僱傭了大量的工人,但因為行業不景氣,很多工廠上兩天休一天成了常態,導致很多農民工掙不到錢。他們覺得呆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很高,於是選擇提前回家過年。
第二,很多農民工都是從事工程項目的,而現在這個時期很多工程提前結束了,所以農民工提前返鄉了。特別是在我國北方地區,上半年因為突發事件,不少工程項目處於停工狀態,下半年才開始復工趕進度,但是北方地區現在氣溫驟降,迎來了雨雪天氣,已不太適合室外大規模施工了。所以,很多工程提前結束施工,而農民工只能提前返鄉,另尋出路了。
第三,全國大範圍的限產令和停工令,再一次來襲。特別是化工、煤炭、鋼鐵、橡膠等行業,因為排放的廢氣和廢料嚴重汙染了環境,導致出現很嚴重的霧霾天氣。而每到這個時候,大批的汙染性企業被限產了,或者是被要求停產了。所以,這也導致了大量的農民工失業,不得不提前回家過年。
最後,有農民工表示,提前返鄉是因為覺得家鄉的人流量到了年底會大大增加,想提前回去看看有什麼賺錢的路子。比如說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擺地攤,賣點東西賺錢。還有人想回家從事養殖業,近兩年豬肉價格節節攀升,國家又鼓勵農村家庭散養,大家覺得回家養豬也能賺到錢。現在城裡的工作不好找,不如回家另謀出路,這樣也不用背井離鄉。而且現在回家好買票,越是臨近春節,車票越是難買,還不如早點回家。
雖說還有兩個多月才過年,但今年農民工回家比往年都要早,這主要受大環境的影響。有網友表示,既然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在逐步減少,為何大家不好好在家務農「勤勞致富」呢?聽說現在務農越來越高科技,而且種田還能有補貼。
事實上,要是種田能賺錢,就不會有大量的農村人口外流了,很多人辛辛苦苦種一年的田,還不如外面打工半年。有農民表示,自己一年種植玉米、大豆、花生等等各種農作物,也種植甘蔗、西瓜等等農產品增加收入,但扣除種子和肥料成本後,一年下來也就兩三萬,這還是不計算人工成本的。
2020年,農民工提前返鄉是迫不得已,不留在家鄉務農也是迫不得已。現在的生活壓力很大,很多農村家庭都想在城裡買房買車,所以只能拼命賺錢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條件。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