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拳王」張方勇:今天送的每單外賣,都是為了明天更有力地揮拳

2021-02-09 新聞晨報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張方勇,

是北京M23戰隊一名小有名氣的拳手。

但作為一名拳手,

讓他出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出眾的實力,

而是他「外賣拳王」的外號。

在3月30日的中日拳王爭霸賽上,第三個出場的張方勇擊敗了實力遠高於自己的日本拳手前川龍鬥,幫助M23戰隊取得了勝利,也讓他再次走進了大眾的視線。

和2017年第一次因為「外賣拳王」走紅一樣,大量的記者跑來採訪他,甚至還有編劇想要以他的勵志故事為原型編寫劇本。對於這樣的陣仗,一年多前已經經歷過一次的張方勇處理起來遊刃有餘了許多,他明白這樣的曝光對自己的拳擊生涯和生活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儘管贏下這場比賽過後,脫下拳套的他還是要騎上電瓶車繼續送外賣的工作,但相比之前對未來和夢想的迷茫,他的心境已經截然不同。

「我不會再猶豫了,只要還有機會,我就會為了夢想不斷地向前衝。」


掛麵不是我的未來,

我想靠體育改變命運

1993年,張方勇出生於重慶市雲陽縣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他就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雲陽被稱為「掛麵之鄉」,以製作鮮麵條的手藝聞名,這在當地人看來是個「鐵飯碗」,很多孩子讀書讀到初中就回家做掛麵了,張方勇也不例外。11歲那年,父母回家開起了掛麵店,因為店裡缺幫手,還在讀小學的張方勇選擇輟學留在家裡幫忙,直到15歲時店面轉讓出去,他才回到了校園。

原本,15歲上初一就已經算是「大齡」,再加上這幾年天天熬夜起來做掛麵,和學校裡的同學們比,張方勇看起來就像個成年人一樣。雖然重新拿起了課本,但那時他也沒有想過能靠讀書改變什麼。看起來,做掛麵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人生。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2008年,在張方勇初中學校的一樓大廳裡,掛著舉重世界冠軍伍建的照片,她就是從雲陽縣走出去的。「當時伍建拿了冠軍後成為了全縣的驕傲,不僅發了獎金還獎勵了房子,我們都非常崇拜他。」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體育改變命運的「魔力」。

之後,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張方勇幾乎看了所有的比賽,也讓他燃起了對體育的熱情。「反正就是買得起什麼我基本都買了,足球籃球什麼的,拳擊比賽也看了,還買了個沙袋天天在家裡亂打。」

這時,張方勇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我的未來一定是掛麵呢?也許,體育才是改變自己的命運的那把鑰匙。雖然當時還沒有把體育當作自己的夢想,但張方勇還是開始做起了準備。除了讀書做掛麵,他一有時間就做伏地挺身練身體,久而久之,一口氣做一兩百個已經是小菜一碟了。

奧運會結束後不久,萬州區的運動隊到張方勇的鎮上挑選奧運後備人才,選到了他的初中,張方勇覺得這是個機會,就毛遂自薦報名了摔跤項目。「因為我本身力氣就比較大,當時感覺這個項目挺適合我的,就想去試一試。」

然而,年齡卻成了張方勇面前最大的障礙。「當時,教練來挑的基本都是11歲12歲左右的孩子,但我已經15歲了,對體制內來說是偏大的。教練當時也和我說可能練出來的機會不大,但看我那麼堅持,他才勉強把我收了。」

進了運動隊,張方勇得不到什麼太好的機會,體重在50公斤級的他被迫要去打58公斤級的比賽。「當時50公斤級人比較多,我年齡大,機會都要留給那些年紀小的,我就只能被安排去打大級別。」張方勇拿過的最好成績是重慶第三,但如果能參加更合適自己的級別,他覺得拿個第一完全不在話下。

無法得到重視讓張方勇非常鬱悶,也對自己選擇的這條路產生了自我懷疑。「繼續練下去還有什麼意義?還不如回家老老實實做掛麵。」

就在張方勇對未來充滿迷茫時,他在網上看到了菲律賓傳奇拳手帕奎奧的故事,讓他深受觸動。靠體育改變命運,這才是他想要的。

於是,張方勇離開運動隊回到了老家,和家裡人說了自己想打職業拳擊的決定,但家裡人當時並不支持。

「一方面他們覺得,我摔跤都練這麼久了半途而廢很可惜,另一方面,拳擊是什麼他們都沒聽說過,農村人也不希望你將來能做什麼大事,回來繼續做掛麵,買房娶媳婦完全沒問題。」

還好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時候,外公站在了他這一邊。雖然外公也不知道拳擊是什麼,但對自己最疼愛的外孫,他還是給予了無條件的支持。

就這樣,拿著父母給的3000塊錢,張方勇坐大巴車來到了西安,開始了他的拳擊之路。


俱樂部不專業,

一度想放棄拳擊

張方勇的小姨在西安,做的還是掛麵生意,到了西安後,小姨就帶著他去了當地的一家拳館,這時張方勇才發現,職業拳擊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之前在體制內練摔跤,吃住運動隊都會管,不用想那麼多,但到了拳館後才發現完全不一樣。不僅不管吃住,還要交錢,一年3600元的學費,我當時根本交不起,就先交了半年。」

交了學費後,暫住於此的張方勇,在小姨夫的店裡,又開始做掛麵、扛麵粉。「我當時跟著小姨夫每天早上四點起來抓面,時間久了手很痛,腫得跟貓爪子一樣。50斤一袋的麵粉,一開始是一袋一袋扛,後來開始四袋一起扛,到了菜市場再扛下來。幹到中午十二點到小姨夫家吃飯休息一下,下午兩點去訓練,一直訓練到晚上。」

在拳館訓練的第一年,張方勇練得很刻苦,不用扛麵粉的時候,他都會凌晨四點起床跑步練耐力。他覺得,既然是自己選的路,那就一定要混出個樣子再回去。

但在這個過程中,張方勇卻愈發意識到,自己待的這家俱樂部並不專業。「在俱樂部裡基本都是練力量,但這個對我幫助不大,平時帶我們練的也都是那種比我們只多練了幾個月的師兄,結果學了一年,我還是只會亂打,根本沒學到什麼。」

一年多過去了,平時俱樂部裡的實戰訓練,天天扛麵粉練出來的身體讓張方勇難逢敵手,俱樂部也沒有幫他安排比賽,這種渾渾噩噩的日子讓張方勇又一次迷失了。

「訓練裡根本沒人打得過我,問俱樂部有沒有比賽,回答都是沒有,本來有一次俱樂部說搞一次比賽,後來也黃了,這樣的日子讓我變得非常浮躁。」

在西安的最後半年,張方勇跟著另一個朋友去工地上幹活,沒活了就去訓練,但卻早已沒有了剛來時候的動力。「當時就覺得,可能職業拳擊改變窮人命運這種事只會在國外發生吧。」

「我還應該繼續堅持職業拳擊的夢想嗎?」這是彼時張方勇每天問自己最多的問題。


因熊朝忠重獲動力,

邊送外賣邊練拳

讓張方勇重新振作的,是2009年的一則新聞。

「2009年的時候,網絡上報紙上都在宣傳熊朝忠的故事,從一個普通的礦工打到了職業的頂尖水平,甚至還獲得了挑戰拳王金腰帶的資格,熊哥讓我再次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方勇在《拳擊與格鬥》雜誌上看到了昆明的劉剛老師,他的眾威俱樂部已經培養出了好幾位亞洲拳王了,熊朝忠也在那裡。而比起名氣,張方勇更看中的是眾威的專業,在中國拳擊剛剛起步的階段,這是唯一一家真正在做職業拳擊的俱樂部。

沒想太多,張方勇說走就走,從西安坐了36個小時的硬座,一路殺到了昆明加入了眾威俱樂部,還把幾個在西安練拳時認識的朋友也叫了過來。來到眾威後,張方勇確實感受到了和在西安時完全不同的環境。

「到了昆明,我才真的感覺到自己開始學拳了,練得非常專業,這是在西安時沒有過的。雖然當時我們還上不了場,但經常看熊哥徐燦他們打比賽,讓我很振奮,他們比我們強太多了,這才是真正的職業拳擊。」

然而,儘管得到了向職業拳擊更進一步的機會,但生活的艱苦還是給了張方勇和他的朋友們當頭一棒。「我們練得很努力,可比賽根本沒有我們的機會,平時要想辦法找活幹,不然根本沒法維持生活。」不到半年,從西安到昆明的一行人,只剩下了張方勇一個。這一次,孤身一人的張方勇選擇了咬牙堅持,他經常鼓勵自己,不經歷風雨,是見不到彩虹的。

2015年,張方勇打了8場比賽,戰績是7勝1平,但這些比賽基本都是級別很低的比賽,出場費也是微乎其微,有的200元,有的600元,大部分都沒有收入。維持生活仍然是這個階段,張方勇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擺地攤,當保安,去工地幹活,張方勇幾乎都做遍了。後來,他在一家餐廳找了份工作,一開始在後廚幫忙打雜,大廚忙不過來的時候他還要幫忙炒菜,後來就專門幫餐廳做配送工作。2016年,餐廳倒閉了,因為湊不出工資,老闆就把店裡一輛破舊的電動車給了張方勇。

也正是在這一年,張方勇騎著這輛破破爛爛的電動車,加入了外賣小哥的行列。當時,外賣行業剛剛興起,很多人對於外賣行業並不了解。「經常碰到一些情況,商家催著你去他那裡拿貨,顧客又催著你趕緊給他送過去,兩頭一起催。」那時張方勇做的最多的動作,就是90度鞠躬和顧客道歉。

「我們那個片區的站點當時就十幾個配送員,兩個老闆都在外面跑,現在一個片區要差不多上千人,原本一個站點現在要四個站點。」張方勇經常要從早上七點一直送到凌晨,他還創下了單日69單的站點記錄,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回憶起當時那段歲月,張方勇坦言:「那時候晚上做夢都是在送外賣,顧客打電話來催我,一個接一個地打,醒過來之後發現是做夢才長舒一口氣,但睡著了之後又會夢見這樣的場景,幾乎每晚都會夢到。」

做起外賣小哥後,張方勇一個月基本都能賺到四五千元,好的時候能賺到八千元,這在昆明算是不錯的收入了,但因為工作太忙,這一年張方勇基本只能在工作之餘見縫插針地去拳館訓練,比賽也只打了兩場。

「跑著給顧客送外賣的時候,就當是跑步訓練了,在商家店門外等商品的時候就在路邊做做伏地挺身,實在是沒時間去訓練。」

雖然很艱苦,但外賣員的工作還是讓張方勇得以維持自己的生活開銷,這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明白只有先穩定下來,自己才有談夢想的權力。


「外賣拳王」火了,

生活卻並沒有變好

對於外賣小哥和拳擊手這兩個身份,張方勇其實並不想讓兩者有太多的交集。

對家人,他不願意說自己是送外賣的,因為「外賣小哥被欺負的新聞太多了」;工作時,張方勇也沒有說過自己打拳的事,有時訓練臉上受了點傷,張方勇就戴個口罩去站點,還會小心翼翼地躲著同事,生怕被他們問起,自己卻編不出一個像樣的謊話。

2017年,當時資助張方勇的雲南眾拳威推廣人姜東給張方勇安排了一場比賽,讓他和四川拳手董川爭奪WBA中國區青年金腰帶。這是張方勇從2014年正式打職業拳擊比賽以來最重要的一場比賽,為了這場比賽,一直都是整個站點最拼的張方勇,第一次向老闆請了假。

老闆當時覺得有些奇怪,就追問了張方勇,他便向老闆說出了實情。沒想到,得知張方勇拳手身份的老闆不僅批了假,還給了張方勇更彈性的工作時間,讓他把更多精力放在備戰上,比賽當天,老闆還去了現場為張方勇吶喊助威。

最終,2017年7月1日,張方勇以TKO的方式戰勝了董川,成為了擁有金腰帶的中國青年拳王。其實這場比賽,張方勇的出場費並不高,但經過媒體的宣傳,張方勇就此被貼上了「外賣拳王」的標籤,成為了勵志的代名詞。

WBA青年金腰帶是WBA特設的一個拳王金腰帶,在很多國家都有,設立的意圖是希望能在各個國家推廣發展拳擊運動,但實際上這個頭銜,在職業拳擊裡是最低檔次的金腰帶,不具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但對不太了解拳擊的人們和媒體來說,僅僅是外賣小哥和拳王的集合體,已經足以成為爆款。

突然間,外賣拳王火了,張方勇火了,而對此最感到意外的,或許就是他自己。火了之後,張方勇上了綜藝節目,接受了大量媒體的採訪,甚至還有人要專門為他拍攝紀錄片。一開始,得到大量曝光的張方勇也挺開心的,但很快他就清醒了過來。

「當時感覺就像個小明星一樣,但圈內人都懂的,這個拳王含金量並沒有那麼高,對像我這樣的草根選手來說,很多都是想拿一次這個頭銜,然後就退役去開個拳館什麼的。」

媒體的大量曝光並沒有給張方勇的生活帶來任何改觀,反而還影響到了他的工作。「有的媒體來採訪我或者來拍我送外賣,我車不能開得太快,這樣他們拍攝的就跟不上了。這對我的工作節奏影響還是很大的,相同時間裡我平常大概可以送七八單,但他們拍我的話我就只能送大概一兩單,少賺很多錢。」

短暫的曝光高潮過後,一切又重回常態,張方勇依然要騎著電動車在城市間穿梭,甚至還在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無賽可打。現在看來,這次意外走紅並沒有給張方勇帶來什麼實惠,更別提改變命運。

高燒40度堅持比賽,

倒也要倒在拳臺上

2018年下半年,M23戰隊從昆明搬到了北京,張方勇留在了昆明,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當時跟著去北京的都是戰隊一批打得比較好的拳手,而張方勇在所有的拳手中,並不起眼。

已經一年多沒有打過比賽的張方勇找到了M23戰隊的經理盧小龍,想要為自己的夢想做最後一搏。「去年中旬,我找了盧總,希望他能幫忙推廣我的比賽,我們也認識很多年了,他就幫我安排了。」

第一場比賽是去年10月,張方勇的對手是一位國內的體制內拳手,8月份剛剛拿到了貴州省運會的冠軍。離開拳臺一年多讓張方勇對拳臺有些生疏,而且四回合制的賽制也對自己不利,不過張方勇還是贏下了比賽,但用他的話來說,「贏得不夠精彩。」

第二場是今年1月10號WBA的中國區年會,對手是一位菲律賓拳手。這場比賽原本並沒有安排張方勇,在距離比賽還有十天時,他才接到了盧小龍的電話。「我不太好意思主動問,因為8月那場打得並不好,也就沒有太期待。」得知自己被安排了比賽,張方勇立馬從床上跳了起來,換上鞋出門跑了30公裡。

過了兩天,張方勇從昆明趕到了北京,但北京的天氣卻給了在春城昆明待慣的張方勇一個下馬威。「當時是北京最冷的時候,又冷又幹,我前一天晚上洗的鞋,一點水都沒擰,第二天早上起來已經幹透了。」

天氣的轉變讓張方勇很不適應,這也直接反應在了他的身體上。賽前稱重前一天,張方勇發了40度的高燒。「本來那場比賽定的是52.2公斤,但降到53公斤我實在是降不動了,就和對方協議,對方也同意了。但劉剛老師非常擔心,立馬說要取消比賽,而且菲律賓那邊的教練說,在他們國家有拳手發燒打比賽結果被打死了。」

但對當時的張方勇來說,他不願意,也不可能放棄這次機會。「稱重那天我就和劉剛老師說,燒已經退了可以比賽,讓他別擔心。他一個勁問我有沒有事,我就一直回答沒問題。」可上了拳臺,張方勇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剛出了幾拳就覺得氣接不上來,渾身發軟,接了對方一拳就昏昏沉沉的,看對手都已經有重影了。」他當時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貼上去,不管哪個部位,瘋狂出拳。

對手也被張方勇毫無章法的出拳嚇到了,不知該如何招架,張方勇靠著不要命的打法艱難取勝。下了拳臺的張方勇意識已經不清晰了,他只是想著,「哪怕是死,都要死在拳臺上。」

第三場就是3月30日的中日拳王爭霸賽,過年時,張方勇就知道自己有比賽機會,所以減少了工作時間努力備戰,但當他得知對手是前川龍鬥的時候,還是嚇了一跳。「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怎麼會安排了這個對手給我?』。」

「一開始沒想起來,後來去查了資料,他2016年和曹星如在香港打滿了十個回合,那場比賽我看的直播。」在張方勇看來,當時的曹星如是中國唯一一個能看齊世界水平的選手,以出拳速度快聞名,而前川龍鬥竟然在和他的對攻中不落下風,當時給張方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雖然前川龍鬥也有將近一年沒有參加正式比賽,但賽前沒有一個人看好張方勇能贏下來。在北京開新聞發布會時,有記者提問盧小龍,哪一場比賽最難打?盧小龍指了指一旁的張方勇,「他那場最難打。」

「我自己倒是沒想過這些,我沒覺得自己一定會輸,但外界好像都這麼認為,那我就一定要用實力讓他們刮目相看。」這場在外界開來張方勇以弱敵強的比賽,在他眼中卻是證明自己最好的機會。

賽前的稱重儀式上,張方勇就「殺氣騰騰」地做出了抹脖子的動作,而在當天前往比賽場地時,張方勇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希望今晚只有一個人站著離開拳臺,即使那個人不是我,我也恭喜對手。

晚上的比賽,儘管前川龍鬥展現出了過人的實力,出拳的力度和速度都極有威脅,但張方勇卻並不害怕。他不斷找機會進行近身肉搏,發揮自己的優勢。

比賽最終以張方勇的TKO取勝告終,但張方勇卻說,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受傷出血在拳擊比賽裡很正常,我鼻子第一回合就開了,血出得比他還多呢,他如果選擇堅持,裁判一定會讓比賽繼續的,沒想到他放棄了。不過我尊重對手的選擇,結果也還算圓滿吧。


最虧欠的是女朋友

中日拳王爭霸賽結束後,張方勇回了趟老家,比賽裡他左邊的太陽穴被對手打到了,神經一直拉扯到了下巴,那幾天吃飯他都不敢用左邊咀嚼。

張方勇這次回去主要是為了見女朋友的父母,「原本答應了女朋友過年的時候要去的,但當時因為要備戰就沒有回家,這次比賽完正好可以抽出時間回去了。」

在自己為了夢想拼搏的這段時間裡,張方勇覺得最虧欠的,就是他的女朋友。2014年,當時去泰國打比賽的張方勇慘遭對手TKO,鼻子也被打歪了。「那場比賽沒有出場費,回來後也沒錢去醫院,就自己買了點紗布回來止血。有一天血流得止不住了,我就乾脆不管它,看看它能流多久。」

要換成現在的張方勇,應該不會這樣和自己賭氣,但當時,慘敗的他非常難過,也對自己非常失望。後來他回了老家,在醫院裡住了一段時間,他和女朋友也是在那時候認識的。「女朋友是我妹妹的朋友,那時候還是大學生。當時在醫院裡照顧我,她挺開朗的,我也不想讓她看到我這麼喪的樣子,就故意裝得很開朗。」後來,互有好感的兩人成為了戀人。

張方勇女朋友學的是兒童康復,通過最簡單的語句幫助先天有語言障礙的孩子恢復說話的能力。畢業之後,她原本在重慶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一天上三節課月工資大概四五千元,但因為張方勇,她跟著來到了昆明。

「當時我希望她來昆明,現在想想是我太自私了。現在在昆明的工作,她一天要上十三節課,工資才三千多元。有一次她加班到八點多,我去接她她都快站不穩了,那時候我真的非常後悔。」

張方勇回憶,自己第一次陪女朋友回去的時候,她家裡人都有些吃驚。「她爺爺去世了,我就陪她回去了,結果她家裡親戚看到我就問她媽,這是你女兒的男朋友嗎?然後她媽媽就反過來問我女朋友,追你的難道就只有一個人嗎?

「我身高162,就比女朋友高一點,而且因為跑外賣還有打拳,感覺看起來比較老,她家裡人一開始對我是有點不滿意。但之後相處久了,他們也認可我了,還非常支持我打拳,我很感謝他們。」

張方勇計劃下半年去北京跟著M23戰隊訓練,這次他想讓女朋友自己做決定。「之前她重慶那個老闆人挺好的,說如果回去可以再去那裡上班,如果跟我去北京日子可能還是很苦,這次我也該為她考慮。」

我的身上,

承載著很多人的夢想

「即使是在我的一票師兄弟裡,我的實力其實都不算強的,比我厲害的人有很多。」談及自己因為「外賣拳王」走紅時,張方勇說道:「只是因為當時我外賣小哥的身份,才得到了這麼大的關注。其實,他們也都為了夢想做著社會底層的工作。」

這就是中國拳擊的現狀,能夠通過打比賽維持生活,甚至賺得缽滿盆滿的,只有拿到洲際、國際甚至世界拳王的那些佼佼者。而其他的大多數普通拳手們,都在過著一邊為夢想奮力揮拳,一邊為生活絞盡腦汁的日子。屈指可數的比賽機會以及微薄的出場費,這些甚至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奢求。

而在這些普通的大多數裡,能夠堅持下去的少之又少,更多的只能是無能為力後的黯然離去。張方勇的好朋友老胡就是這樣的例子。

「去年上半年,老胡已經沒有正統比賽打了,當時他參加了一個淘汰制的民間比賽,據說冠軍能賺到好幾萬。老胡就自費去成都參賽,還把體重從70公斤降到了55公斤,他當時已經把這次比賽當成最後一次了。本來前面都很順利,連贏了好幾場,結果比賽夭折了,對老胡的打擊挺大的。其實我們也都明白,國內這樣的比賽,就是某個大老闆有情懷或者喜歡拳擊就砸錢,都是沒有回報的。

「老胡大我兩歲,已經沒有時間去猶豫了,他打算今年六月和女朋友回四川老家。除了老胡,之前和我們一起住過的另外兩個兄弟,一個回西安發展了,還有一個回老家做拳擊裝備的生意,做得還不錯。」

一開始,老胡的退出讓張方勇很意外,有些接受不了,但現在想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是一條不歸路,老胡也有不甘,但放棄對現在的他來說應該是最好的選擇,繼續打下去也很難有機會了。」這次爭霸賽前,老胡給張方勇發了很多鼓勵的話,而張方勇能做的,就是帶著老胡沒完成的夢想,和命運死磕到底。

張方勇的勵志故事在網絡上傳開了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不少人微博私信他,希望他能堅持,不要放棄夢想。看到這些留言,張方勇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他意識到,自己的夢想可能已經不再是過去僅僅想著靠體育改變命運這麼「簡單」了。

「我一開始追求夢想,好像是我一個人的事,有很多年的時間我都是在猶豫中度過的,一直在想我是為了什麼,又賺不到錢,朋友們也都離開了。但現在,我的朋友們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甚至現在全中國很多草根拳手,包括很多普通人,因為生活所迫放棄了理想,現在後悔卻為時已晚。

他們都希望我能堅持,如果我有一天成功了,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慰藉,很多人私信我說,你成功了就是我成功了。

這樣的負擔似乎有些沉重,但張方勇把這些更多看成了自己的動力。

「我已經26歲了,是拳擊手的黃金年齡。現在我的世界排名進了前五十,未來的挑戰比過去可能更大,但我不會再猶豫了。如果輸到沒有機會,那可能就是放棄的時候。只要我還有機會,我就會一直往前衝。有那麼多人的支持,我一定不會讓他們失望。」

來源|新聞晨報體育

編輯|吳繁

推薦閱讀

素媛案"惡魔"長相首次公開!80萬人請願失敗,兇手即將出獄…

什麼!社保卡有密碼的?女子補卡時才發現被盜刷5000多元

開車34分鐘用手機30次!女司機撞隧道壁身亡,視頻還原事發過程

好物 | 薄至3毫米的筆記本電腦支架!好輕、好便攜

給晨報君加油,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中國外賣拳王張方勇,一邊送外賣一邊打拳,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
    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美團上一些多才多藝的外賣小哥,生活的逼迫讓我們都忘了自己本該堅持的初心。其實,每個人最初都有自己的夢想,但真正拼盡一切追逐夢想的人那是少之又少。當然,任何事情都會有例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外賣小哥,為了自己的夢想,一路逆襲成為擂臺拳王的故事,他就是張方勇。
  • 「拼到無能為力為止」——再訪「外賣拳王」張方勇
    張方勇在比賽前。受訪對象提供這是張方勇的第一場「亞洲拳王」爭霸賽,比賽結束後,他一度難以接受比賽結果。張方勇說,第二天,他清醒了許多,重新復盤了比賽。張方勇是一名「草根」拳擊運動員,為了追求拳擊夢,他先後北上西安、南下昆明學拳。2017年7月1日,他在世界拳擊協會中國雛量級青年金腰帶拳王爭霸賽中戰勝對手董川,將金腰帶收入囊中,成為中國首位世界拳擊協會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
  • 「外賣拳王」(上)
    張方勇是一名「草根」拳擊運動員。為了追求拳擊夢,他先後北上西安、南下昆明學拳。練拳之餘,為了維持生活,他擺過地攤、送過外賣……2017年7月1日,張方勇在世界拳擊協會(WBA)中國雛量級青年金腰帶拳王爭霸賽中戰勝董川,成為中國首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他也因此被稱為「外賣拳王」。
  • 草根拳王:當過保安擺過地攤 訓練之餘送外賣 虧欠女友太多了
    練拳之餘,為了維持生活,他擺過地攤、送過外賣……2017年7月1日,張方勇在世界拳擊協會(WBA)中國雛量級青年金腰帶拳王爭霸賽中戰勝董川,成為中國首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他也因此被稱為「外賣拳王」。目前,張方勇正在備戰亞洲拳王爭霸賽,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還在等公司為他安排具體的比賽時間和地點。「具體的我還不清楚,反正先保證訓練嘛。」
  • 90後中國外賣小哥狂虐日本拳王:這是我今年看過最燃的故事了!
    那一年,他每天的接單數都在45單以上,甚至創下過昆明地區的「單王」記錄——一天接了72筆外賣訂單。 他利用送餐的空餘時間見縫插針地訓練。卻從來不敢跟同事講他的真實身份。他怕打拳這件事情,會影響老闆對他的看法。 直到2017年,他要挑戰拳王金腰帶時,跟老闆請了兩小時的假,身份才被迫「暴露」。
  • 疫情下的無奈轉身,生活捉襟見肘,草根拳王送外賣撐起大梁
    張方勇,一個被疫情耽擱的亞洲拳王,放下自己所謂的包袱,重拾外賣行業做回騎手,繼續體驗平平無奇的生活,而他這樣的勵志人生,一時間被傳得沸沸揚揚,引發無數網友的熱議。試想這場疫情沒有發生,張方勇已然戰於WBC超蠅量級(115磅/52.16KG)亞洲拳王爭霸賽中,與潘亞坤角逐冠軍。顯而易見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設想與可能,很多都是事與願違。
  • 90後小夥做面送外賣,最後逆襲成拳王!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今天《高手在民間》又來了幾位絕世高手!都是各有特技在身,讓人直呼過癮的選手。
  • 百姓故事:送外賣的拳王
    和這裡參加過職業比賽的拳手一過招,周瑞東才意識到什麼叫「專業」,自己累得大汗淋漓、氣喘籲籲,卻連想打到對方都費勁,而對方對他幾乎是「指哪打哪」。但這反而讓周瑞東在沮喪之餘看到了希望:「至少讓我清醒認識到了和職業拳手之間的差距,他們就是我的標杆,我以後就照他們的方向努力,繼續認真練,今天打輸了,明天再打回來。」
  • 「拳」因有你 WBA拳王張方勇、葉爾蘭來蘭推廣拳擊運動
    「拳」因有你 WBA拳王張方勇、葉爾蘭來蘭推廣拳擊運動兩位拳王演示組合拳對練  每日甘肅網12月1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13日下午,中國第一位WBA(世界拳擊協會)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綽號「外賣拳王」的張方勇
  • 張方勇是一名草根拳擊運動員
    為了追求拳擊夢,他先後北上西安、南下昆明學拳。練拳之餘,為了維持生活,他擺過地攤、送過外賣……2017年7月1日,張方勇在世界拳擊協會(WBA)中國雛量級青年金腰帶拳王爭霸賽中戰勝董川,成為中國首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他也因此被稱為「外賣拳王」。圖為張方勇(右二)資料圖。新華社記者陳海寧攝圖為張方勇(右二)資料圖。
  • 重慶90後外賣小哥:輟學花7年時間,金腰帶得主,終究輸了給現實
    數百萬的騎手大軍中不乏讓人意想不到的存在,張方勇就是其中之一,平白無奇的相貌和瘦矮的身體很難讓人想到黃色騎手服裝下他的另一個身份——「外賣拳王」。2019年3月,在上海普陀體育館舉行的第四屆中日拳王爭霸賽落下帷幕,中國隊以三勝一平一負的戰績大敗日本隊。正是這場讓觀眾大呼過癮的比賽,使得「外賣拳王」張方勇一戰成名,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中。
  • 做不了接單王做拳王 外賣小哥四年拿下WBA金腰帶
    記者手記:這是一雙為了夢想「能屈能伸」的手,展開時,將外賣送到千家萬戶;攥緊時,成為搏擊臺上摧枯拉朽的拳頭。無論屈伸,都是為了生活和夢想「殺」開一條路。收到外賣的顧客不會想到,這雙恭敬地遞給他們外賣的手,在拳臺上攻勢凌厲、所向披靡;而臺下的觀眾也不會想到,在拳臺上揮舞的這雙有力的拳頭,平時將一份份外賣送到千家萬戶,並靠此收入來延續著他的夢想。他是重慶小夥周瑞東,不久前在WBA中國賽區次中量級比賽中拿下了拳王金腰帶,但他並不會滿足於此,拳王爭霸之路還會繼續走下去。而「外賣小哥」這個身份,或許還會在他職業拳擊的逐夢之路上,伴隨他很長時間。
  • 重慶體彩特約上遊運動家|「外賣拳王」教你練腰腹!在泰集訓期間曾...
    猛戳這裡參加活動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的體育比賽包括職業拳擊比賽也全部延期,而拳手們赴海外比賽也受到了限制,而擁有中國唯一現役世界職業拳王徐燦的M23戰隊,也全員前往泰國曼谷進行集訓,其中也包括了來自重慶的「外賣拳王」張方勇,近日,他也給「上遊運動家」發來了一段訓練視頻參與活動。
  • 白天練拳晚上送外賣,拳擊小白堅持4年終成「中國拳王」
    重慶小夥周瑞東和電影中的女主人公一樣,夢想著成為職業拳擊手,22歲「高齡」才開始練拳,他一邊送外賣一邊從零基礎系統學習拳擊,堅持了4年。在前不久結束的2020中國重慶「成渝雙城」拳擊邀請賽暨WBA中國區拳王爭霸賽中,26歲的他終於捧起了WBA中國次中量級金腰帶,成為「中國拳王」。
  • 【紫牛頭條】白天練拳晚上送外賣,拳擊小白堅持4年終成"中國拳王"
    重慶小夥周瑞東和電影中的女主人公一樣,夢想著成為職業拳擊手,22歲「高齡」才開始練拳,他一邊送外賣一邊從零基礎系統學習拳擊,堅持了4年。在前不久結束的2020中國•重慶「成渝雙城」拳擊邀請賽暨WBA中國區拳王爭霸賽中,26歲的他終於捧起了WBA中國次中量級金腰帶,成為「中國拳王」。
  • 中國拳王兼職送外賣,99%拳手都在兼職,底層拳擊太心酸
    拳王蘇曉濤高中畢業後,他嘗試跟父母開口想學拳擊,被斬釘截鐵地否決。贏得獎金會緩解一部分壓力,但疫情期間,因為沒有比賽,他只能靠送外賣維持生活。牛洛藝來到昆明後,先是借熟人錢,然後從貸款app借錢,欠款達到6000元時,日子已經將他壓地踹不過氣。他必須打工,否則沒錢生活,更沒錢打拳。師兄弟們大都在送外賣,他也試過,但是害怕危險,最後找了一份保安工作餬口。他所在的拳館,就是當時熊朝忠練習的拳館,熊朝忠大幅海報貼在牆上。
  • 4條金腰帶拳王兼職送外賣 拳擊之路如大浪淘沙,99%的拳手都在兼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4條金腰帶拳王兼職送外賣 拳擊之路如大浪淘沙,99%的拳手都在兼職上班 在中國當拳擊手,就像是渡劫,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就算拿了金腰帶,也要兼職送外賣。 蘇曉濤是退學來當拳擊手的。
  • 教師送外賣惹爭議!為了養家餬口送外賣,怎麼就不務正業了?
    但是,在這些聲音中,有一種聲音最為強烈:老師是教書育人的,不是讓你送外賣的,教師送外賣就是不務正業。對此,社評君並不這麼認為,社評君想說的是人家為了養家餬口送外賣,怎麼就不務正業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網友所說的「不務正業」是否成立。「不務正業」這個成語大有來歷,出自《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閒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
  • 拿過四條金腰帶的拳王,可能給你送過外賣
    就算拿了金腰帶,也要兼職送外賣。贏得獎金會緩解一部分壓力,但疫情期間,因為沒有比賽,他只能靠送外賣維持生活。牛洛藝來到昆明後,先是借熟人錢,然後從貸款app借錢,欠款達到6000元時,日子已經將他壓地踹不過氣。他必須打工,否則沒錢生活,更沒錢打拳。師兄弟們大都在送外賣,他也試過,但是害怕危險,最後找了一份保安工作餬口。
  • 拳王兼職送外賣,曾四奪金腰帶,排世界拳王前15名
    但仍有大批職業拳擊手在堅持,為了養活自己,他們白天練拳,晚上送外賣、做保安、打零工,他們不止在拳壇作鬥爭,還要與生活作鬥爭,只為有朝一日登頂拳王。但是除代課外,他也會去送外賣、打表演賽做兼職維持生計。贏得獎金會緩解一部分壓力,但疫情期間,因為沒有比賽,他只能靠送外賣維持生活。電視直播時,主持人會介紹他是"中國非常優秀的拳擊手",聽著很光鮮亮麗,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過上普通人眼裡的冠軍生活。拳王在拳館兼職教練,有時候會去酒吧打表演賽,出場費大概千元左右。這才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