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橋說,他從未後悔出售盛大文學、盛大遊戲。
但是當陳天橋在今年年初決定將「盛大遊戲」這個品牌,繼續授權給盛大遊戲使用兩年的時候,不知道他有沒有預料到今天的狀況,這位前中國首富是否正在為自己的這個決定而後悔?
7月29日,ChinaJoy第三天,王思聰這位現中國首富之子,和盛大遊戲之間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故事,但這絕不是什麼美好的故事。
根據Gamewower得知的消息,在原盛大的高管群,正在引發對這次事件的思考,「盛大遊戲」這個品牌的授權是否正確,這個品牌開始難以管控。
實際上,即便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也應該意識到,該來的總會來。自從陳天橋決定將盛大遊戲出售的那一刻開始,盛大遊戲實際上已經是過去式,現在的盛大遊戲無論是從人員的構成還是公司的價值觀都已經徹底變得陌生。
那個立足於產品和運營的盛大遊戲,到了今天早就已經變成了一個往上依賴IP,往下依賴騰訊的公司,或者更明確的我們可以稱之為「中介」。
對於「中介」而言,最重要的不就是無限的刷存在感嗎?
一
如果要給這兩年的盛大遊戲定一個基調,主題必然是「爭鬥」二字,股權的爭鬥,IP的爭鬥。
股權的鬥爭之下,我們發現盛大遊戲原有的高管層幾乎已經全部出局,其中包括CFO姚立、CAO張瑾、COO朱繼盛,其它還包括副總裁朱笑靖、蔡瑋、崔嵬,以及《熱血傳奇》手遊製作人鄭建鑫、IT總監賀萍等等。盛大遊戲徹底抹除了陳天橋的印記,以一種近乎粗魯的方式。傳聞中,姚立和張瑾是被人駕到盛大遊戲公司外,辦公室內被貼上了封條。
股權的爭鬥之下,使得盛大這個最早提出私有化回歸A股的遊戲巨頭,至今還在等待最後的臨門一腳,而比它晚宣布私有化的兩大巨頭——完美世界、巨人網絡,早已經在A股的資本市場獲得了巨大的回報。現在回歸A股似乎已經沒有疑問,但另外一個留給盛大遊戲的疑問是,現在的A股市場對遊戲公司來說是否還有紅利?
股權的爭鬥之下,盛大遊戲的營收開始直線下滑,在宣布私有化前的最後一個財年(2013年),盛大遊戲營收43.45億元。而到了2016年,根據大股東世紀華通的數據,盛大遊戲該年營收38.6億元,對比2013年下降11.26%。而這個背景是從2013年底到2016年年底整個遊戲市場從831.7億元到1655.7億元,近100%巨大增長。
但無論這場股權的爭鬥影響如何,最終已經落下帷幕。然而另外一場爭鬥似乎永無止境,盛大遊戲和娛美德之間關於《熱血傳奇》這個IP的爭奪就像晚間8點檔的肥皂劇,無聊卻又每天準點開播。
就在今年ChinaJoy舉辦之前的一個月,盛大遊戲宣布與子公司Actoz之間就授權到期的《熱血傳奇》IP續約8年。
而就在今年ChinaJoy期間,主角的另外一方娛美德召開新聞發布會,CEO張賢國直接表示:「對於盛大遊戲的違法行為,曾多次要求對方予以糾正,但盛大遊戲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我們不認可此次續約,必要時將採取相應的法律措施。」
伴隨著這個聲明的是,娛美德公布了過去這段時間由其授權的《熱血傳奇》IP在中國市場所取得的成績,比如愷英網絡的《藍月傳奇》在中國網頁遊戲中排名第一,《梁山傳奇》進入前五名。
與此同時,娛美德還宣布了一系列有關《熱血傳奇》IP未來在中國市場的運營計劃,其中包括今年下半年將陸續發布新手遊和H5遊戲,以及即將全方面開展的IP泛娛樂化。
兩者之間,似乎不處於同一個位面。
二
2003年1月24日,當時還不是盛大遊戲子公司的Actoz公司,單方面對外宣布:「由於盛大網絡連續兩個月拖延支付分成費,終止與盛大網絡就《熱血傳奇》網路遊戲的授權協議」。
這個背後,是Actoz公司沒有料到《熱血傳奇》在中國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需求利益的重新分配。2003年8月18日,盛大遊戲與Actoz秘密和解,續約《熱血傳奇》2年的版權,代理費用從30萬美元上漲至400萬美元,並向Actoz支付30%的遊戲分成。
今天,娛美德、Actoz、盛大遊戲這三者之間關於《熱血傳奇》之爭的孰是孰非,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圍繞《熱血傳奇》版權的戰爭永遠不會停止,唯一的方式還是利益的再一次分配。
很顯然的一點,對於當下從盛大遊戲關於《熱血傳奇》這個IP當中所獲得的分成,娛美德不滿意,娛美德需要更好的分成方式,這是矛盾爆發的主要核心點。
如果沒有手遊產業的爆發,或許這樣的問題不會發生,但正是手遊產業的極速發展,使得這個問題得以被放大。在端遊時代,將《熱血傳奇》這個產品交給盛大遊戲以外的廠商運營,是否會比盛大遊戲更好,這個未來娛美德絕對不敢去賭。
在中國端遊發展的歷史上,由於更換代理而導致遊戲一步一步衰敗的案例數不勝數,比如《天堂2》、《魔力寶貝》、《大話水滸》等等。箇中原因複雜,但有一項是相同的,端遊的特質決定了它是強運營,經驗這個東西很重要。所以,運營已經有16年的盛大遊戲絕對比任何一家其它的遊戲廠商更為適合帶來最大化的合法利益。
但是,手遊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平衡。
三
在今年騰訊移動遊戲四周年的慶典上,騰訊宣布即將在下半年發布9款精品手遊,其中《華夏手遊》、《萬王之王3D》、《石器時代》三款端遊IP。而《萬王之王3D》、《石器時代》已經是18年前的端遊IP,這個背後一方面表明著當下端遊IP幾乎消耗殆盡,另外一方面則是端遊IP可以帶來的巨大價值。
翻看App Store的即時的暢銷榜,我們發現,在排名前10的產品當中,《夢幻西遊》、《天龍八部手遊》、《劍俠情緣》、《倩女幽魂》、《大話西遊》、《熱血江湖》,6款端遊的IP,如果勉強算上《王者榮耀》是7款。
而根據《2016中國遊戲產業報告》,TOP10移動遊戲收入為357.6億元,佔整體移動遊戲市場的43.7%。這10款產品分別為《夢幻西遊》、《王者榮耀》、《大話西遊》、《火影忍者》、《問道》、《陰陽師》、《倩女幽魂》、《劍俠情緣》、《穿越火線》、《徵途》。除《火影忍者》、《陰陽師》之外,8款端遊IP赫然在列。
這種情況並不讓人意外,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以擴大用戶基數帶來營收的增長逐漸不再有作用,剩下的唯一方法是在既有的用戶當中挖掘潛力,這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向之一就是遷徙端遊用戶。
這個用戶群體是整個遊戲產業作為金字塔一樣的群體,付費能力強且付費意願強烈,同時又兼具龐大的數量,唯一需要的是獲得他們的認同,讓他們進入手遊,IP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方式,為情懷買單。
因此,誰的手上擁有現象級的端遊IP,已經成功了50%,娛美德開始發起了對盛大遊戲的挑戰。娛美德很清楚,當下的中國遊戲市場,在產品研發上,除了網易與騰訊之外,沒有任何一家廠商有技術優勢,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技術壁壘存在。
在這樣的基礎上,由盛大遊戲研發《熱血傳奇》的IP與交給諸如愷英、龍圖等一系列公司研發,所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並沒有差別。造成這些公司產品成功與否的另外50%不在於技術,而是在於運營。但當下的盛大遊戲在產品的運營上,與端遊時代相比已經天差地別。
一個最能說明現實的是,在端遊時代,盛大遊戲的立身之本就在於運營,為此曾推出18基金計劃,幫助中小廠商運營產品,而即便是2012年,蝸牛的《九陰真經》、《黑金》等端遊產品還選擇了交給了盛大運營。
但是今天的手遊,盛大遊戲取得成功的三款手遊,《熱血傳奇手遊》、《龍之谷手遊》、《傳奇世界手遊》款卻是由騰訊代理發行和運營。
知名的端遊IP+騰訊的運營,這是盛大遊戲在手遊獲得成功的方程式。相比於它的那些老對手們,巨人、完美、西山居雖然也均將自身旗下的王牌端遊IP交給了騰訊,但巨人依舊還有《球球大作戰》、完美有《誅仙》、西山居有《劍俠世界》屬於自身,唯獨盛大遊戲只有騰訊。
所以你會看到,在拿掉這些知名的端遊IP之後,盛大遊戲一無所值,一無所有。而我們有理由相信,任何一家廠商,如果有正版的《熱血傳奇》IP進行手遊的改編授權,騰訊都會欣然接納這個合作夥伴,騰訊看重的不是盛大遊戲,而是《熱血傳奇》這個IP。
因為一個事實是,在騰訊如此強大的運營能力面前,盛大遊戲的三款產品現在在暢銷榜上的即時排名《龍之谷》第15、《傳奇世界》第52、《熱血傳奇》第64,與此對比的是騰訊另外兩款外部合作端遊IP產品《天龍八部手遊》第3、《劍俠情緣》第9。而比《熱血傳奇》早上線幾個月的網易旗下旗下同等級端遊IP《夢幻西遊》依舊高居第2。
在娛美德的發布的聲明當中,其希望與中國知名企業開展「熱血傳奇 IP」多元化事業,為了應對盛大遊戲,擬在中國選擇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市場影響力的合作夥伴。以此為基礎,娛美德未來或尋找與盛大遊戲實力相當或超越盛大遊戲的企業,成立合資企業(JV)的方式合作,提升《熱血傳奇》的市場競爭力。
這個聲明,似乎已經說明了一切。
四
娛美德的做法足夠的小人,畢竟《熱血傳奇》這個IP是由盛大遊戲在國內一手捧紅。但是如果真的在法律範圍之內,我們沒有任何的理由去指責,因為任何公司尋求的必然是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會去談什麼交情和過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句話在商業世界是一句絕對的廢話。
而且,這還是在娛美德在本土的業績連連下滑,幾乎完全靠海外的《熱血傳奇》IP分成續命的情況下。根據網上可查的財報數據顯示,從2015年Q2到2016年Q3,娛美德在韓國本土的營收節節下滑,從8000萬元變成了5100萬元。而來自海外的收入,從8500萬元增長至1.14億元。
其中,僅2015年Q3娛美德來自韓國本土的端遊和手遊收入環比分別下跌11%和40%,同比跌幅高達47%和68%。相反來自國外的手遊收入環比暴增533%,其中主要就是《熱血傳奇手遊》的上線。
所以,娛美德對於《熱血傳奇》這個IP要求利益的再分配如果真的符合法規,那麼是可以理解的。
而盛大遊戲可以去質疑娛美德的做法,但是不是也應該切身的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不夠強大,給了別人攻擊自己的機會。
如果自身足夠強大,讓娛美德除了自己別無選擇,那麼娛美德今天還會這麼跳嗎?就像騰訊之於《穿越火線》的版權方,任你亂跳,但你只能劍走偏門,推出一個所謂的《穿越火線2》給其他廠商。
而在以前,盛大遊戲可以讓不服從利益分配的Actoz,最終變成它的子公司。它可以在巨人挖走整個《英雄年代》的團隊,造就了《徵途》榮光之時,卻依舊要在上海灘這片土地上俯首稱臣。它可以讓暢遊僅僅在某一個季度的營收上超過它時就歡欣雀躍,恨不得天下皆知。
但盛大遊戲已經不是那個「盛大遊戲」,所以娛美德可以肆意挑戰它在遊戲領域的權威,大喊著利益的再分配,卻又讓它無可奈何。所以它需要緊緊的抱著騰訊的大腿,卑躬屈膝,俯首稱臣,將一切的一切賭在騰訊身上,而自己一無所有。
所以它需要「向權貴低頭」,去討好王思聰刷存在感,因為它現在的核心價值、研發能力一般,運營能力靠騰訊、IP靠繼承,似乎也只剩下去刷刷存在感了。
或許,「盛大遊戲」這個品牌的正確使用方式,應該是隨著陳天橋的出售而徹底的退出歷史舞臺,那樣還可以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被肆意踐踏。
陳天橋,你看到這齣鬧劇了嗎?
將軍白髮,美人遲暮,最是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