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戰疫展現國企擔當助推數位化轉型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近日,由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新冠疫情下的國有企業責任擔當與數位化轉型」線上高端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充分肯定,國有企業在抗擊疫情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的重要作用與責任擔當,並從疫情給國資國企改革與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出發,聚焦疫情結束後國有企業加快數位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主力軍和頂梁柱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文玲表示,疫情發生後,廣大國有企業在大災大難面前發揮了頂梁柱作用,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有速度,有力量,有組織,發揮了協作協同精神,不愧是國家的主力軍,也是中國力量的代表。長江商學院大企業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認為,中央企業在疫情防控中彰顯了四方面特點,一是忠於國家,敢於擔當;二是迅速行動,八方協同;三是舍小家,為大家;四是頑強拼搏。體現出支撐能力、引領力、帶動力、協同能力、應對能力、抗險能力等六種能力。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暉明指出,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危機治理中,有規模、有隊伍、有統領整合能力、有執行力,體現出其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控制力、影響力;表現在對全社會的資源調度,從而在應對危機當中,無論是從醫院建設或者其他抗「疫」產品的生產、增產、轉產,還是整個交通運輸體系的保障等方面,體現出國有企業的核心能力,特別值得讚揚。國有企業的突出表現深層次來看是由於國有經濟自身的文化底蘊,所體現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標。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院長羅新宇認為,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可以概況為三個「最」:最強的聯動、最快的反應、最大的擔當。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劉曉軍認為,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整體表現,體現出豪邁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充分證明我國制度的優越性。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教授說,疫情暴發後,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國有企業積極主動快速行動、勇於承擔危難險重責任,全力抗擊疫情的同時帶頭有序復工復產,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發揮了「突擊隊」、「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國有企業的制度優勢,彰顯了中國力量和中國速度,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提供強大支撐和保障。國有企業主要在三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一是抗「疫」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和醫療物資保障者;二是能源、通信、糧油、公共運輸運輸等基礎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三是復工復產和經濟恢復的帶動者。

  疫情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陳文玲表示,這次疫情也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的空間。國有企業有優勢,也有劣勢。民營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利潤創造能力、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都值得國有企業學習。一方面,要通過深化改革把國有企業既有的優勢發揮出來,盤活已經積累起來的巨大優質存量資源;另一方面,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都是國家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形成中國獨特的,國家現代治理能力和運營能力。國有企業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面向未來,新的答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更為重要。李政認為,抗擊疫情給國企改革與創新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與啟示。如,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應該加快在民生領域布局和發揮更大作用,應該在做強做優的前提下做大,改革的方向是通過提高治理效能提高效率,改革的關鍵是通過制度創新增強其科技創新力;公立醫療機構不宜過度市場化和民營化,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規模和數量,保持必要的公益性。

  羅新宇指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國有企業在戰略性物資保障、應急機制和產業布局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漏洞和短板,需要通過改革加以改進和補齊。一是在組織層面建立國資國企「一盤棋」應急防控體系;二是在機制層面形成國資國企「全過程」相應機制;三是在保障層面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長效保障機制;四是在布局層面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特別是在民生和戰略性產業領域。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劉秉君認為,疫情下,國有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家都必須提升六大思維:只有樹立責任思維,方可彰顯在疫情中的大使命;只有樹立過程思維,方可認清疫情變化的大規律;只有樹立底線思維,方可找到渡過危局的好方法;只有樹立創新思維,方可抓住市場的新需求;只有樹立機遇思維,方可看清疫情之後的大機會;只有樹立戰略思維,方可謀定企業發展的大思路。

  疫情下國有企業要有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

  陳文玲指出,對於國有企業而言,並不是疫情控制住就盡到了責任,還要充分認識這次危機,順勢而變、順勢而為,把握主動權,化危為機。為此,要進行逆周期調節,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提高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關注新型基建投資領域的機遇,還要有新型的思維方式,繼續做經濟發展的引擎和排頭兵。李錦認為,當前維護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十分重要和必要。國有企業帶動上下遊企業復工復產既是一場中國產業鏈保衛戰和國際供應鏈保衛戰,更是一場關係國家地位與命運的經濟保衛戰。國有企業要在維護我國產業鏈安全穩定方面發揮帶頭作用、支撐作用、快速修復作用和協調作用;同時還要注重開發新的產業鏈。李政表示,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有企業在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責任和任務將更加突出,工作重心將回歸到深化改革和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來。後疫情時代,國有企業還要有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新發展,特別要在維護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共性技術研發創新、加快數位化轉型並引領數字經濟發展、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營企業協同創新發展等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知本諮詢集團董事長劉斌認為,中國已進入創新型社會,國企的創新轉型對自己和國家發展都有深遠影響。疫情結束後,國有企業創新轉型應瞄準四個方向:第一,「造芯」,每個產業和企業都應重視打造原創技術和核心智慧財產權;第二,「結網」,通過網絡的構建增強企業整體的創新能力;第三,「定規」,現在很多大中型國有企業已經參與到行業規範和全球產業規則的制訂當中,未來會越來越強;第四,「智能」,創新要向智能化轉型。人們可以無接觸開會,煤礦企業在推動無人作業礦井,石油企業在推動石油平臺和裝置的無人作業,這些都是智能化和數位化的體現。國機集團經貿部部長白樺認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國有企業快速反應,精準對接需求的能力得到充分體現,下一步應該在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和發展中繼續扮演引領和帶動角色,尤其是帶動產業鏈各環節復工復產,特別是在提高復產比率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李政和白樺都認為,今後在關鍵醫療設備創新方面、在醫藥研發創新方面國有企業應該發揮更大作用。

  疫情下國有企業將加快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

  陳文玲認為,疫情將推動國有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國有企業的數位化生存能力、數位化發展能力、數位化協同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形成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新商業模式。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白津夫教授指出,數位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是繼工業化之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這次疫情防控增加了線上需求,推動了數位化應用,形成許多數位化新場景,增加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動性。特別是國有企業也主動加入其中,這不僅會對企業數位化轉型帶來總體性影響,也從更深層次影響產業鏈數位化進程。數位化轉型對國有企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化」了之,必須徹底更新製造流程、分銷渠道或商業模式,實現產業升級和核心價值再造。當前,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要區分產業類型特點和產業層次,重點圍繞基礎端、平臺端、應用端三個維度展開:著力構建新基礎設施,促進互聯互通;強化平臺功能,實現網絡協同;提高應用水平,打造數位化新場景。李錦認為,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是當前中國經濟布局的重大部署。「新型基建」也是適應「新型消費」的必然選擇。國有企業將成為這次「新型基建」的主力軍,國有經濟結構調整面臨一次新機遇。李政認為,在抗擊疫情中,企業數位化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漸凸顯,數位化是大勢所趨,國有企業必須向部分優秀民營企業學習,加快數位化轉型,提高自身數位化水平和能力。國有企業還應進一步加強在數字經濟發展上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在數字核心技術開發、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金融發展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國機集團專家認為,戰「疫」有助於工業企業凝聚數位化轉型的共識,加速線下業務線上化、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推廣應用的步伐,推動與「雲辦公」相適應的管理體制轉型等。疫情的發生,客觀上促進全社會對於數位化和網絡經濟的依賴和適應,加速了社會數位化轉型的進程,有可能成為中國社會數位化轉型的一次風口機會。國有企業應繼續發揮反應迅速、協同能力強、產業基礎深厚的特點,積極參與國家數位化轉型進程,爭做數位化、智能化升級的排頭兵。「新基建」是國有企業未來關注的重點。疫情的發生,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人們工作生活與網際網路的聯繫,推進生產、物流、辦公等各環節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有基礎和條件的國有企業應加速數位化商業模式創新與業務形態轉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疫情也激發了5G技術、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的廣泛應用,讓企業第一次大範圍感受到數位技術帶來的效率提升,為相關應用大規模普及拉開序幕。相關國有企業也應該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建設、優化和完善熱點地區及主要應用場景的5G網絡,滿足行業差異化需求,進一步豐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遠程運維、遠程診斷、協同辦公等解決方案庫,提升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產業鏈協同能力,以工業網際網路和企業APP為重點,建設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公共技術平臺,幫助傳統企業提升數位化建設水平。

  (作者系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臧夢雅)

相關焦點

  • 「十四五國企數位化轉型」 雲之家×金蝶雲走進柳州
    12月7日,數位化轉型中國行——金蝶&雲之家走進柳州東城集團「重構數位化戰鬥力」研討會如期舉行。談及「十四五」規劃,雷博士認為數位化轉型是國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核心在於提高企業的數位化能力,即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洞察力,快速響應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敏捷力,提高產業鏈資源配置效率的協同力。從而推動國有企業實現制度創新,通過金蝶X雲之家這樣的平臺實現產業連結,成本優化和模式創新。
  • 加快推進國企數位化轉型發展 湖南省國資委召開現場交流會
    10月13日,湖南省國資委在長沙召開監管企業數位化轉型現場交流會,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姚來英出席並講話。 會前,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國網湖南電力公司數據共享中心和中國移動湖南公司數位化轉型建設應用場景;中國移動政企事業部負責人、華為湖南公司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了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情況;華菱湘鋼、中聯重科等分享了數位化建設經驗。
  • 怡安翰威特發布白皮書:人力資源數位化轉型成「十四五」國企改革焦點
    2020年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開局之年。隨著「人口紅利」、「土地紅利」轉向「數字紅利」,國有企業數位化改革已箭在弦上,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日,全球人力資源諮詢公司怡安翰威特對外發布了《迎接「十四五」——人才強企戰略與組織能力建設洞察》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國企數位化改革的關鍵點之一在於人力資源的數位化轉型。
  • 黃楚平強調 展現財政責任擔當全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湖北日報訊(記者吳文娟)12月8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赴省財政廳調研並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把牢新任務新使命,展現財政責任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國資報告: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在這樣一個快速迭代的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擺在國有企業乃至中國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日前,由國資委新聞中心指導、《國資報告》雜誌社、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主辦,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有企業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研討會聚焦新基建背景下國企信息化工作的新要求、新特點、新趨勢,探討國有企業如何通過信息技術與創新應用加快企業數位化轉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 華夏銀行太原分行逆市發債助推山西國企改革
    作為深耕太原二十多年的股份制銀行,全力以赴支持山西實體經濟發展,從山西國資國企改革大局出發,助推山西經濟從「一煤獨大」向「八柱擎天」轉變,是華夏銀行太原分行的初心和使命。此次,華夏銀行太原分行成功發行的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二十期短期融資券,是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更名後的首期債務融資債券。其發行金額10億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5.50%。
  • 黨建引領 扛起金融國企擔當
    蘇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立足自身發展,優化企業服務,搭建起更大金融服務平臺,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黨建引領 扛起金融國企擔當□蘇報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周建越蘇州高新區國企蘇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始終把黨建工作放在首位,以「經營出題,黨建破題」為目標,很好地發揮國企擔當使命
  • 助力抗疫展現建築國企擔當——聯投湖北省路橋集團戰疫先進事跡側記
    楚天都市報9月21日訊(記者黎先才 通訊員柳志鵬)24天日夜奮戰,為鄂州搶出25000平方米的防「疫」醫院;響應號召,將項目部作為後勤保障點為抗「疫」人員提供住宿服務;267千米長的7條高速公路,他們24小時巡查堅守,為防疫通道暢行保駕護航;11個黨支部、257名黨員,全部下沉到240個社區和村委會;彰顯國企擔當,全體員工抗疫捐款175萬餘元,助力湖北各市州政府
  • 展現擔當!金華市國資國企凝聚合力防疫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金華市國資國企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結合自身優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展現國企擔當,為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和復工復產攻堅戰貢獻國資力量。
  • 為什麼說國企數位化轉型成功關鍵在「數據中臺」?
    這區別於以往企業在銷售端電商化、內容端新媒體化、用戶交互端APP化,而是真正深入到企業內部管理和業務全流程之中,屬於數位化轉型升級的「內功修煉」境界。當然更大的藍海市場是如何幫助更多企業搭建數據中臺,尤其是如何幫助佔據國民經濟主導地位以及亟需數位化轉型的國有企業充分利用好數據,截止目前,國內百餘家頭部企業包括一大批國有企業及政務部門選擇與第三方數據中臺供應商「數瀾科技」合作開始形成示範效益。
  • Sourceability:助推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數位化轉型
    「在這個時代,數位化一切和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所有行業,包括供應鏈在內,要麼數位化,要麼被淘汰。」11月6日,在ASPENCORE舉辦的 「全球分銷與供應鏈領袖峰會」 上,Sourceability亞太區執行總經理王震旻向業界傳達了對電子行業數位化供應鏈的獨到見解。
  • 2020年銀行數位化轉型優秀案例徵集活動榜單揭曉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為助推銀行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發掘銀行數位化轉型工作的先進榜樣,展現2020年度銀行數位化轉型的創新成果,推動同業學習、交流,中國網絡金融聯盟特組織、舉辦《2020年度銀行數位化轉型優秀案例徵集活動》。
  • 雲之家助力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
    12月7日,數位化轉型中國行——金蝶&雲之家走進柳州東城集團「重構數字戰鬥力」研討會如期舉行。雲之家CTO宋凱在會上就國企「十四五」規劃中的數位化轉型和雲之家中臺能力的支撐作用等話題作了深度分享。
  • 加快數位化轉型 中核集團召開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
    12月8日,在京組織召開集團公司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會議就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決策部署,加大力度貫徹國資委《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對當前重點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 戰疫一線黨旗揚,青年築夢勇擔當
    戰疫一線,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對於中建集團來說,疫情防控不僅帶來挑戰,也砥礪擔當精神。在抗疫阻擊戰中,成都鑫苑城項目部主動擔當、勇挑重擔,充分展現了衝在前、幹在先的"中建精神"。逆行中的中建人,不僅是省市新區發展的中堅力量,更是困難面前聽黨指揮,自覺擔負國企使命的生力軍。
  • 用友聯袂雲投集團舉辦數位化轉型論壇 推動雲南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雲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劉成志出席本次論壇,並指出:「國有企業總體規模較大、產業層次較多、業務領域較寬,數位化轉型對國有企業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具有雙重意義。」要堅持戰略引領、頂層設計、基礎統一和小思維、大缺口四個原則,真正把數位化轉型與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助推高質量發展。
  • 展現財政責任擔當 助推襄州高質量發展
    近日,襄州區財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牢記新任務新使命,展現財政責任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襄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高政治站位,確保學深學透。
  • 雲南省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在昆舉行
    薦 讀 本報訊 11月24日,由雲南省國資委指導、雲投集團等主辦的雲南省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在昆明舉行。論壇立足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字經濟新興技術與多產業的深度融合,探討企業如何把握歷史機遇,推動數位化改造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契合,推進「上雲用數賦智」,為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全省高質量跨域式發展貢獻力量。 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劉成志在論壇上表示,從「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到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數字經濟已經連續三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 賽裝節數位化轉型煥發新機 向世界展現最美雲南民族服飾
    與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發展趨勢相結合,賽裝節亦順勢而為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通過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的有機融合,把2020年賽裝節搬到線上,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方式,為大家呈現不一樣的雲南民族服飾文化。今年的賽裝節上,線上活動的豐富多彩是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