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6月11日,終於迎來了「獨角獸」基金的首發日,前期發行的獨角獸藥明康德今天也迎來了跌停,這一熱一冷反映了市場對獨角獸的態度。獨角獸基金僅僅一上午的時間,有的基金就賣出了近100億元,面對如此火爆的場景,難道「獨角獸」基金真的有這麼「美好」嗎?
---全文共2080字,閱讀需要6分鐘
VISIONTMT
「獨角獸」網紅正在靠近
隨著「獨角獸」回歸國內,多家券商也紛紛發力。6月6日,專打「獨角獸」的基金產品已經獲得批文,6月11日,也就是今天開始申購。單只基金規模下限300億元,上限500億元,不足500億元的部分向社保、養老金、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等機構認購。而本次獲批的6家基金公司包括易方達、南方、匯天富、嘉實、招商以及華夏。
今天是正式發售的日子,從渠道反饋的消息來看,投資者對這6隻「獨角獸」基金極為熱情。據反饋消息稱,今天上午一口氣選擇花300萬同時頂額申購6隻基金的投資者大有人在。
而開售首日,6隻基金的銷售情況已經有所分化,其中賣的最好基金截至今日上午,已經銷售了近100億元。
何為「獨角獸」基金
面對如此火爆的銷售局面,咱們投資者就更應該好好認識認識這「獨角獸」基金。正如其名,這些基金產品專門戰略配售「獨角獸」、CDR,當然也有一部分資金配置債券。首先我們來好好理解一下什麼是「戰略配售獨角獸、CDR」。
何為「獨角獸」?大家都知道,尚未上市的、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公司,像比較赫赫有名的美團點評、螞蟻金服以及今日頭條等公司就被稱為「獨角獸」。
而CDR呢?它的全稱是「中國存託憑證」,什麼意思?小編來給大家舉個例子,以前如果想買阿里巴巴的股票,你需要把手裡的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然後再去紐交所開個帳戶,而CDR的落地表示,阿里巴巴已經把發行上市的部分股票拿去給境內的銀行託管了,並在A股上市。這樣一來,我們投資者就可以拿著手中的人民幣去購買阿里巴巴的CDR了。
最後,「戰略配售」指的是在公開發行上市之前,向基石投資者定向配售,一般鎖定期不少於12個月。所以意味著,獨角獸基金參與CDR項目的戰略配售,應該能拿到一定程度的折價。
500億規模釋放了什麼信號?
其實通過戰略配售,我們可以在上市之前就以折扣價購買到這些「獨角獸」。打新+「獨角獸」+政府推動,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想不火都難,連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都覺得誘人。但是,俗話說得好,投資需謹慎,對於火爆的事物,咱們投資者都需要留個心眼兒,「獨角獸」基金真的有這麼美好嗎?
接下來咱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獨角獸」基金到底劃不划算,裡面究竟有沒有「陷阱」。首先,我們發現,發售的每隻專打「獨角獸」的基金產品募集規模都定在500億,這是個不小的數字,為什麼會定這麼大的規模呢?如果你留意過這些「獨角獸」公司,其實也並不難理解,因為其對應的「獨角獸」公司的規模都很大。如果按照滿打滿算來看,500億元,6隻也就是3000億元規模,這恐怕也就佔這幾隻待上市獨角獸IPO規模的很小一部分。首創證券分析師認為,這是監管部門的一次創新,引進戰略投資者對於當前市場弱勢的情況下,既有利於發行成功,也不至於造成市場流動性的過分緊張或者說在語氣上造成的過分緊張,同時也使得長期投資,特別是對於成長性企業的長期投資落到了實處,這本身就是一個信心的昭示。
漫長3年封閉期
看來基金產品都非常有信心,但是我們都知道,市場風雲瞬息萬變,其變化是非常快的。如果你是打新,幾個漲停板之後大可拋售,但是「獨角獸」基金卻不行,這類基金產品有著3年漫長的封閉期,這意味著只有過了這個時間後,你才能向基金公司申請贖回,如果時間沒到,你只能在股票市場上把它們賣給其他投資者。那麼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流通性差、變現難。
雖然原則上講,沒到期前你可以賣給其他投資者,但是往往會有較大的折價。一般來說,一個金融產品一定要考察它的流動性和風險。風險越大、流動性越差,收益補償應該會越高。資產的流動性就等於錢,如果分分鐘可以出手,是有流動性溢價的,反之,你需要的時候,資產無法變現,就有流動性折價,更何況在資產價格出現波動時,你被鎖死在裡面,沒有決定權。因此這個問題值得咱們投資者深思。
三年以後的市場,沒有人能說的清楚,甚至有的公司一年股價就可以滄海桑田,此外獨角獸估值這麼高,上市之後二級市場肯不肯接盤,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其次,目前很多獨角獸仍處於虧損階段,後期盈利情況怎樣,不確定性還是比較大。再者,網際網路公司更新迭代很快,三年時間,「武林盟主」可能都已經換了,如果發生極端情況,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它一路向下,賣都賣不出去。
「獨角獸」基金能不能掙錢?
如今,「獨角獸」基金如此火爆,讓我們不禁想起了前幾年的FOF基金的火爆,而其掙錢能力並沒有那麼理想,那麼問題來了,「獨角獸」基金到底能不能掙錢?買的話哪家的又會比較好呢?我們選擇「獨角獸」基金時應該注意哪些呢?
對於這個問題,首創證券分析師表示,「獨角獸」基金這個產品本身就是一個新產品,評論哪家的基金好,肯定為時過早,可能過了3個月到半年以後,可能會有一些分界線出來。另外在「獨角獸」基金申購的時候,它可以選擇在A股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選擇CDR。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CDR看起來很美,比如騰訊,從2014年到現在漲了440%多,比如像網易漲幅也近300%,如果這些公司回歸確實是不錯,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過去4年裡,其漲幅很非常大的,而我們則需要開始考慮其在未來3年內繼續上漲的空間還有多大?雖然都是好公司,但是誰都說不準它持續會不會有很大的漲幅。如此看來,我們投資者應該問問自己,這些「獨角獸」未來的漲幅空間究竟有多大?而反之,如果有一些公司一開始就在境內上市,成長性完全在境內釋放,它的空間是否會更好一些?這些都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購買「獨角獸」基金究竟能不能掙錢?其實沒有人知道,因為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