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的心還能繼續承受打擊,意志還能繼續被碾磨,但我的身體知道,是時候說再見了。」
儘管意志力驚人,但身體已經阻止了科比前進的步伐。隨著科比在Twitter上宣布退役,傳奇的黃金96一代逐漸落下帷幕,長達20年的故事終於要劃上句點,許多球迷對此感到唏噓和失落。不過,NBA依舊是一個英雄的戰場,傳奇雖然已經落幕,但老兵精神永遠不死!
在手機圈中,同樣有許多「時代已逝,經典猶存」,令人難以忘懷的機型,用「傳奇落幕,老兵不死」的句子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下面,小編從外觀設計和功能性上給大家講講那些「過時卻不過氣」的經典手機。
功能性:諾基亞1100
如果說現在手機圈還有什麼事件最能牽動人心,那麼這個事件的主角一定是「諾基亞」。
過硬的質量和玩笑般「砸核桃」的段子,這個流淌著北歐血統的芬蘭手機品牌伴隨著許多人走過了一個時代,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最終在智慧型手機的時代逐漸潰敗,走向了終結。然而,對於許多在諾基亞時代走過的人而言,「諾基亞」三個字永遠是一份沉甸甸的重量,無關信仰,因為歲月裡能沉澱下來的,是質量。
諾基亞1100,應該說是一臺充滿傳奇色彩的手機。2003年上市後的5年間,它一共賣出了2.5億臺,成為目前最暢銷的手機,沒有之一!這份銷售成績連現在最火爆的iPhone都黯然失色。
沒有細膩的retina屏幕、沒有豐富的應用軟體,甚至沒有攝像頭,諾基亞1100隻有一個手電筒,單音鈴聲,軟質防塵鍵,可以容納50條簡訊的存儲容量(收發各25條)和400小時待機時間,當然還能砸核桃,對了,還有陪伴著的我們度過無數個寂寞無聊夜晚的貪吃蛇。在移動網際網路尚不發達的年代,這臺手機帶給我們太多的歡樂,雖然原始,卻無法忘懷。
當然,這款手機已經停產許久了,二手市場或許能夠淘到,大部分情況下已經成為了收藏品,不過作為備用機使用還是很不錯的。據說,沒有GPS、藍牙、Wi-Fi功能的諾基亞1100,在金三角很受歡迎。
工業設計:iPhone 4&iPhone 4s
iPhone 4s是喬老爺子主導設計的最後一個作品,不過卻是由蒂姆·庫克上臺發布的,發布會當天,身體抱恙的他或許在家裡觀看著直播。遺憾的是,2011年10月5日,也就是iPhone 4s發布後的第二天,喬老爺子因胰腺癌病逝。儘管蘋果稱iPhone 4s的「s」指的是:「Siri」語音助手,但媒體和粉絲們更願意將iPhone 4s解讀為「iPhone 4 (for) S(Steve)」,以此致敬賈伯斯。因此,就算在iPhone 6s的時代,這款手機依舊意義非凡。
撇開iPhone 4和iPhone 4s的歷史意義不說,這兩款手機的工業設計在當時來說具有相當的顛覆性,特別是iPhone 4。Engadget在iPhone 4的上手評測中有這樣一句話形容這款手機:「蘋果對於新一代iPhone應該具有怎樣的外形顯然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要帶給用戶的應該是一種全新的設計,而不能再去炒冷飯」。顯然,無數讚美的語言都很難形容iPhone 4在當年給人們帶來的驚豔之感,大多數人都在感嘆:How could it be?(這怎麼可能?)
在WWDC的演講上,賈伯斯將iPhone 4比喻為一部「有著經典靚麗外形的萊卡相機」,而這種驕傲的說法至今依舊生效。確切來講,iPhone 4上雙玻璃面板+金屬中框的設計已經成為了一種設計典範,以至於後來有許多安卓手機競相模仿。Galaxy S6被譽為最好看的三星手機,很大原因就是拋棄萬年大塑料而採用了這種簡約而時尚的設計。
Xperia Z L36h
說起工業設計就不得不提另一位巨人:索尼。
對「工業設計」好壞的評判本身就具有太多的主觀性,不過索尼的工業設計水平卻是公認的,可以說代表了近代日本工業設計的發展水平。或許現在的索尼並不在巔峰時期,但毫無疑問,工業設計這個領域,它依舊是個巨人。
Xperia Z L36h首次登臺亮相是在CES 2013展會上,同時也是展會上最引人矚目的一款機型。這種雙面玻璃輕薄機身加上稜角分明的整體設計完美地展現了索尼頂尖的工業設計水平,而這種蘊含了日本人「精緻而全面」性格特點的設計也一直被沿用至今,索尼稱之為——「OmniBalance」全平衡設計。
當然,時隔至今人們對「OmniBalance」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那種驚豔之感,目前模仿這種設計的手機品牌也不多見。簡約的日系風格,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註定索尼手機只是一個大眾化的小眾品牌,就像你喜歡穿45R而不穿UNIQLO,就像你喜歡聽KOKIA的歌而非濱崎步,小眾,但是經典。
這就是索尼設計的魅力。
諾基亞N9
依舊是昔日巨人諾基亞的產品,除了「唯一一臺Meego手機」的特殊身份之外,諾基亞N9還開創一體成型聚碳酸酯後蓋的先河,這種多彩的後蓋設計一直在Lumia時代延續下來,乃至成為一種經典。
Lumia系列手機一直都不是主流的機型,儘管其搭載的WP系統也被稱為「三大行動作業系統」之一,但基本上處於小眾地位。然而,諾基亞N9一體成型的聚碳酸酯後蓋在Lumia時代很好地保留了下來,鮮明色彩體系的注入,加上一流的工業設計水準,使得Lumia手機在安卓和蘋果兩大巨頭中也能夾縫求生,拼殺出一條血來。
當然,儘管聚碳酸酯的可塑性很強,但塑料本身就給人一種「無名」的廉價感,特別是在這個金屬機身當道的年代。對於廠商而言,多彩的聚碳酸酯材質往往作為年輕人群定位的機型而存在,代表青春和活力,遺憾的是,這些手機一般都是中低端機型。而堅持在旗艦機上使用聚碳酸酯材質的,恐怕只有Lumia了。
畢竟,這依舊是諾基亞時代的遺產。
總結
手機很小,它只是一件通訊工具;手機很大,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如何,時代在前進,技術和設計推進的同時,人的需求和審美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這些手機或許已經塵封進歷史的書庫,或許在我們面前它們已經變得毫不起眼,但是,它們的背後,代表了整整一個時代。
向「老兵」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