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因克爾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足球是22人的比賽,獲勝的一方總是德國人,這句話流傳至今。儘管德國足球也經歷了起起伏伏,不過他們在世界盃上的總體戰績還是相當優秀。在FIFA將要啟動的世界盃百年專題中,這位英格蘭前國腳就再次談到了意志軍團。眾所周知,德國隊是阿根廷國家隊的剋星,在梅西時代的三屆世界盃中(06、10以及14年),帕潘斯雄鷹都輸給了意志軍團,在著名的義大利之夏中,馬特烏斯等人也是在阿根廷球員們的注視下捧起了大力神杯。有些不喜歡梅西的球迷們說過,這些阿根廷球星在聯賽中很牛,然而一碰到德國隊就從雄鷹變成了小鳥。那麼在大賽上有沒有帕潘斯雄鷹力壓日爾曼球員的情況?
萊因克爾現在很確切地表示:「迭戈-馬拉度納或許是唯一對陣德國隊時,發揮出色的阿根廷人!」他說的就是墨西哥世界盃決賽,對於「上帝之手」,這位三獅軍團前國腳依然耿耿於懷,畢竟在英格蘭vs阿根廷隊的比賽中,萊因克爾並不認為「從公平的角度上來說」最終獲勝的應該是帕潘斯雄鷹。不過單從決賽中來說,老馬率領隊伍戰勝德國隊是沒有爭議的經典勝利。縱觀在其他大賽場次上阿根廷球員對陣意志軍團的例子,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失敗,而且在決賽中除了馬拉度納,其他帕潘斯雄鷹的國腳也很少有人「在線」。萊因克爾作為當事人,他就得出了經典結論——迭戈或許是唯一對陣德國隊時候,表現出色的阿根廷人。
相信很多看過86年世界盃決賽錄像的球迷們,都會感慨這是一場極為經典並且技戰術含量相當高的強強對話。萊因克爾還對大家說,現在球迷們看到的都是剪切版,當年看直播更加能感受到迭戈的神奇。德阿足球恩怨讓雙方在賽前就充滿了火藥味,婦科出身的關鍵教頭比拉爾多畢竟是學醫的,他的思維簡單又複雜,簡單是因為他所有的備戰工作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全體阿根廷球員抱緊馬拉度納的大腿,戰術就是圍繞著老馬展開。複雜是因為帕潘斯雄鷹更衣室還殘留著梅蒂諾時期的「內訌影子」,在緊張的大戰前夕所有的國腳都神經緊繃,一點點小的波動就會引發更衣室矛盾。
所以比拉爾多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在球員的心理工作建設上面,本來足協建議他帶一位心理醫生,然而這位冠軍教頭非常傲嬌表示:「醫院裡坐著的傢伙有我懂得運動醫學嗎?」畢竟老隊長帕薩雷拉將隊長袖標交給了當時只有25歲的馬拉度納,儘管那個時候迭戈已經是世界上最出色的球員,但從資歷以及年齡上來說,他無法成為阿根廷國家隊的老字輩。樹立老馬在隊內至高無上的權威,教練必須要花費很多功夫,還要穩定住更衣室其他大牌的情緒。在那之後,作為貝阿爾佐特狂熱擁躉的主帥造訪了亞平寧足壇,與偶像促膝長談後,決定對帕潘斯雄鷹的戰術進行大幅變更。
比拉爾多要打造一支攻守能相互推動的球隊,這在決賽賽前的備戰工作中,教練組還有一番爭論。國家隊確立了由國內聯賽球員組成的牢固防線,和並且在歐洲聯賽效力的球星組成的天才前場相結合的新隊伍。天才雲集的中前場,是阿根廷能在決賽中給予馬拉度納充分支援的力量。筆者老同事說事也覺得,這樣的陣型頗得貝阿爾佐特的精髓——兩名中衛魯傑裡和庫奇烏夫負責盯防德國隊那些身體強壯又狡猾的前鋒,拖後的布朗是清道夫。可以說這一招是學習歐洲體系的,左右兩個邊後衛的奧拉迪克耶切亞(好像是這個翻譯)與朱斯蒂都能插上,中場拖後的巴蒂斯塔是僅次於迭戈的重要核心點。
接下來就是馬拉度納的發揮時間了,前場組合實際上相當豪華——迭戈、巴爾達諾、恩裡克以及布魯查加。如果沒有馬拉度納,其他三位進攻球員同樣也是當時的世界級球星,只不過老馬的存在掩蓋了他們的風頭。不過在德國人的防守之下,這些中前場天才會頻繁的在前場不停地互相換位,沒有多大的效果。最終還是要靠迭戈對其換位進行指揮的,因為強大的意志軍團很容易就對阿根廷的進攻做出針對性的防守。這些阿根廷的其他國腳們在之前的淘汰賽中的確表現出色,但是在決賽中都有了「歇菜」的趨勢。難怪萊因克爾會感慨,馬拉度納或許是對陣德國隊時,唯一發揮出色的阿根廷人。
德國隊這邊也都是大名鼎鼎有頭有臉的人物,核心就是老馬的一代對手魯梅尼格,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年輕一頭金髮的魯梅尼格相當帥氣,贏得了不少女球迷的喜歡,與現在拜仁高層的禿頭中年男子很難聯繫起來。時任領隊貝肯鮑爾還找來了「禁區銀狐」沃勒爾給魯梅尼格做搭檔,為他提供禁區內的掩護,還好那個時候克林斯曼沒有橫空出世,不然的話結果還真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中場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馬特烏斯和馬加特,這兩名以「鐵肺」著稱的中場,可以憑藉為意志軍團中後防線提供出色的攔截能力和防守能力。的確除了馬拉度納,德國隊的其他球員總體來說,都比阿根廷當時的國腳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