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整個一季度,經濟生產幾乎停滯。近期國內疫情得到遏制,但國際形勢依然嚴峻,2020年的全球經濟走勢不容樂觀。
然而,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看到在疫情摧殘下,中國也展現了強勁韌性以對抗此次新冠病毒的蔓延及影響。
在這次的抗擊疫情中,房地產企業展現了一個傳統支柱產業的責任和擔當,資金捐助、人員支援、減免租金等,房地產業表現並沒有讓人失望。但問題隨之而來,房地產業發展面臨由於銷售減緩,施工進度減緩,樓市暫停,去化壓力加大……凡此種種問題。可以說,2020年是中國房地產的變局之年,面對複雜的市場形勢,區域性房企該何去何從?
對此,記者特意採訪了國鴻新瑞甌南城市公司董事長朱鴻志先生,聆聽他對區域性房企未來的發展有怎樣的觀點和思索。
以下是記者與朱總的採訪實錄。
順勢而為 積極應對
問: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之下,在您看來,區域性房企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朱總:現在房企的項目已經全面復工,疫情對房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工程進度以及項目銷售方面;我們一直以高速增長的市場邏輯來規劃指出,由於此次銷售和融資的放緩,導致房企的現金流壓力顯現明顯。
對於此次的疫情影響,房地產企業、尤其是區域性房企更要順應市場走勢,對全年貨量進行重新盤點和調劑,同時提升營銷方式跟手段,加大線上營銷,積極與銀行等融資機構進行充分的溝通合作,從而降低融資成本、延長融資時限,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合作共贏取長補短
問:在當前房地產行業規模化的背景下,頭部房企在融資和拿地方面均有很大優勢,您覺得區域房企應該如何應對融資和拿地的難題?
朱總:我認為還是對症下藥,從多個維度解決問題。
首先,從房企融資維度考量,應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去金融機構看好的區域拿地,只要拿到土地的使用權,融資就會變得相對簡單。
第二,從房企拿地維度觀察,目前土拍市場競爭激烈,房企之間進行合作拿地聯合開發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現在行業的趨勢是地少價高,房價又趨於穩定,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取長補短,才是區域房企生存之道。俗話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無論是區域房企和大牌房企合作,還是區域房企之間的合作,「抱團取暖」都更有利於大家在寒冬中「活下來」。
第三,從房企轉型維度展望,產業地產未來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自2017開始,振興實體經濟呼聲升到前所未有之高度。
「實業」是大國振興的必經之路,要引導資金「脫虛入實」,各種稅費傾斜。作為一個依賴政策紅利發展的行業,看清大勢很重要,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或者主動孵化產業、或為地方政府主動提供綜合的產業解決方案,將會受重視和支持。
最後,從房企規模維度思考,區域性房企應該不斷苦練內功,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做大市場規模,以此來開拓更為優質的資本市場。
政策支持消費引導
問
在疫情發生之後,多個城市的政府都出臺了相應的政府,來穩定和促進房地產市場的良性發展。在您看來,您希望政府出臺哪些方面政策能夠幫助到房地產企業?
朱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準許企業延期。比如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延期繳納稅收,順延開竣工時間等一系列相關政策;
第二,提供房地產稅收減免政策,即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的減免;
第三,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延長企業的貸款周期;
第四,針對拆遷群體,以及政府引進的高端人才的房票政策,以此刺激當地的購房消費。
機遇與挑戰並存
問:目前,房地產行業逐漸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過渡。這對於區域性房企而言,是機會還是挑戰?
朱總:在我看來,無論是在任何時期,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都是機遇和挑戰並存的。
首先,從大的趨勢來看,房地產開發會在某一階段呈現出跌宕起伏的情況,但總體上而言,還是呈現螺旋式上升的趨勢。
其次,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講,比如龍港的撤鎮建市,新城區大手筆的規劃,構建宏偉藍圖,直接帶來整個區域發展這種紅利,短期刺激消費的紅利已經顯現,中期區域發展紅利我們已經抓住了,長期整個人口增長的紅利,所帶來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的。
提升自我服務升級
問:
大家都知道船小好調頭,規模小的房企更容易實現轉型,您覺得在產業轉型和延伸地產產業鏈方面,像國鴻新瑞這樣的區域性房企應有哪些作為?
朱總:首先,企業需要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不斷完善自我,苦練內功,厚積薄發。國鴻之所以能夠高速發展,是多年積累的成果。目前,國鴻基本整合了房地產和建築施工的完整產業鏈,集團旗下設有獨立開發、設計、總包、專業分包等板塊。
第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升整體服務標準。國鴻物業作為房地產開發的增值板塊,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更高追求,圍繞全生活場景、全生命周期提供優質服務成為增強產品吸引力的重要一環。通過國鴻物業延展社區配套及增值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將物業服務做成國鴻的金字招牌,提升項目的價值和口碑。
第三,從服務客戶向成就客戶去延伸。也就是說,購買了我們國鴻的房子,既能夠安居樂業同時又能夠保值、增值。
國鴻新瑞集團
浙江國鴻新瑞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鴻」),總部位於溫州市。集團始終秉承堅守「用心至善,致美生活」的品牌理念,以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形成深耕浙江、立足華東、布局全國的發展戰略,
國鴻的品牌理念是「用心至善,致美生活」。這個理念貫穿在國鴻的產品和人才培養上。
經歷過這次疫情後,人們對居住體驗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企業提高產品的人居品質。國鴻在居住空間上深入研究,在智慧安防系統上下功夫,在物業服務上下苦心,力圖給業主帶來全新的居住體驗。
以下為溫州樂居與朱鴻志先生的對話精選:
溫州樂居:您之前在多家知名房企任職,那麼現在您選擇了咱們溫州當地的知名房企國鴻,您能談談是什麼原因讓您選擇來到國鴻?國鴻這家企業,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您最認可國鴻的什麼特質呢?
朱鴻志:我是畢業於工程系的,此前一直在綠城、德信、華鴻等房企擔任相應的管理職務。選擇加入國鴻主要是因為看中了國鴻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還有國鴻廣闊的個人職業發展平臺。國鴻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企業年輕有朝氣。我們的董事長李柏瑞先生就很年輕。集團的管理層和基層員工也非常年輕,平均年齡30歲。大家都有奮鬥的激情和精神,有成就一番事業的信念,與國鴻一起發展和成長,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彼此互相幫助,非常溫暖,這也是國鴻所提倡的奮鬥者和暖心的家文化,同時也是我最認可的國鴻的特質。
溫州樂居:聽說您大學畢業至今,一直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工作,可謂是專家中的專家了;「後疫情人居生活」也是我們常會提及的一個話題。站在您的角度,對於產品的打造,房企應該更著重側重于于哪些方面的改進,才能給購房者帶來絕佳的生活體驗?一個好的建築會給人居升級帶來怎樣的改變?朱鴻志:首先,我們要著力提升產品的品質,包括我們這個產品品質的一些敏感點。比如說外立面,比如說裝修,比如說景觀綠化,這些方面是我們持續在提升的。同時,根據這次疫情,我認為在產品的功能方面,我們得做一定的延伸。比如說這次疫情以後,我們的起居空間,我們的客廳變成主活動空間了,那麼這個空間能否得到有效拓展。我覺得這是值得我們去深入考慮的課題。目前我們在研發一種百變靈動戶型,可以提升空間的使用率。同時,我認為在我們整個智能跟安防系統方面,得做有效的、產品力的提升跟研發,打造智慧型住宅。我覺得一個好的建築應該是以人為本,擁有完善的全景配套以及人性化的服務理念,使得業主能獲得舒適的居住體驗,打造全齡化的居住、服務生活體驗,達到人跟人、人跟環境的和諧。
溫州樂居:溫州一向是民營經濟的發祥地,經濟活躍,樓市也相當的活躍。但相應的,本土房開與外來房開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大多區域房企都面臨資源整合能力較差、團隊穩定性與專業性較弱的問題,您覺得當前形勢上,區域房企該如何修煉內功,提升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戰略決策能力和團隊運營能力,才能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朱鴻志:我覺得一個團隊人才的培養和人才梯隊的建設很重要,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鴻作為一家區域型知名房企,深知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視人才的發展、發現和培養。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是國鴻的動力之源。國鴻企業文化的核心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國鴻的奮鬥者文化,通過責任擔當去激發員工的奮鬥精神,而不是金錢、物質的簡單交易,充分放權,給予每一位員工充分施展才能的舞臺;以及針對不同崗位的員工組織培訓,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增加人才儲備,為每一位員工的發展指明方向。二是國鴻的暖心家文化,公司內部有Hong悅跑、下午茶、員工生日會、鴻餐廳等國鴻Club企業文化活動,以此來提升員工的歸屬感,讓員工以國鴻為家。此外,國鴻積極投身於公益事業當中,向社會傳遞溫暖。從2019年開始,國鴻就舉辦了「書舟計劃」,為鄉村少年兒童捐贈書籍,員工們積極響應奉獻愛心。此次疫情中,作為一家紮根溫州的品牌房企,國鴻新瑞集團在疫情爆發後的第一時間便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和疫情專項公益基金,制定相關行動計劃。
三是國鴻的學習者文化,為了幫助國鴻員工養成自律閱讀的習慣,制定良好的學習計劃,提升專業能力,國鴻特別成立了「至善書社」,定期交流學習分享,讓員工學有所獲,理論聯繫實際,將所學所得運用到工作當中,助力每一位員工與國鴻一起向上生長。今年在疫情期間,我們特邀中指研究院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高先生,進行疫情之下區域房企未來發展的溝通和培訓。此外,我們國鴻自己還舉辦國鴻大講堂、插座學院、希望之星資格認證等一系列的培訓,希望每一位國鴻的員工提升專業技能管理技巧,為國鴻員工的成長和進步創造良好的暖心的家氛圍,全面提升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大家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2020年的春天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