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黨員殷紡生退休後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幫扶獻餘熱 助老不停歇

2020-12-17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今年73歲的殷紡生是和平區南營門街綿陽道社區信華裡的一位居民,也是一位常年在社區發揮餘熱的老黨員。2009年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後,她身兼數職,以社區老年協會會長、文明引導員、讀書會志願者、樓長等身份為居民和社區服務,帶領志願者與社區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結對子,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73歲的殷紡生是和平區南營門街綿陽道社區信華裡的一位居民,也是一位常年在社區發揮餘熱的老黨員。2009年加入社區志願者隊伍後,她身兼數職,以社區老年協會會長、文明引導員、讀書會志願者、樓長等身份為居民和社區服務,帶領志願者與社區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結對子,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調查情況

「殷大姐退休前是老師,退休後比上班時還忙,每天上滿了弦。」近日記者來到綿陽道社區,社區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綿陽道社區裡有信華裡、樹德裡等多個小區,社區內老年人較多,4000餘名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900餘人。

「小區約四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老年人。」殷紡生說起社區老年人的情況,如數家珍。2011年社區老年協會換屆,殷紡生被居民選為會長。「既然做,就要做好。」殷紡生心裡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為了做好社區老人幫扶工作,她結合原有統計資料,對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重新統計,帶著志願者挨家入戶摸底,摸清了社區中高齡、獨居、空巢、失能與半失能老人的具體情況,並與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家屬籤訂了「白天有人照料,夜間有人陪伴」協議,社區志願者與19位空巢、獨居、失能老人結對子進行幫扶。

解決難題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綿陽道社區志願者與社區老人結對子,都是兩名志願者幫助一位老人。「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助老志願者只有6個人。」殷紡生說,那時候連一對一都實現不了。

人手不夠,工作就做不了?殷紡生不這麼認為。她每天入戶走訪社區高齡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和生活有困難的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及需求後,主動與社區內3戶老人結成對子,設身處地、風雨無阻地幫助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殷紡生和志願者的愛心溫暖了社區居民和老人家屬,很多退休後的居民主動加入了志願服務隊。

人多了,就要更好地為老人服務。針對孤寡、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感到寂寞,高齡老人易出現突發情況的現狀,志願者與老人結成了「二助一」幫扶對子,上門聊家常,幫助做家務,解決生活難題。殷紡生告訴記者,之所以採用「二助一」的幫扶方式,一是因為志願者普遍也都是退休後的中老年人,體力和精力上肯定不如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兩個人可以更好地為老人提供幫助。

情暖人心

多年來,殷紡生一直幫助社區老人。每到深秋,她都親自為老人送去親手編織的毛襪子。「殷大姐人特別好,這麼多年總看到殷大姐來買毛線,就問她您怎麼總買這麼多毛線,後來才知道她是給老人們織襪子。」說起殷紡生,附近商鋪的店員不停稱讚。

80歲的張大娘以前一直參加社區活動,為大夥服務多年。眼睛患上黃斑病變後,張大娘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眼睛也只剩下0.1的視力。以往張大娘喜歡看京劇,但如今看不了電視,她急壞了。殷紡生得知情況後,購買了一臺智能音箱送給張大娘,還專門為張大娘存儲了很多京劇。一年夏天,暴雨過後拉薩道附近積水嚴重。為了防止老人蹚水出門買菜遇到危險,殷紡生自己花錢,多次往返菜市場為十幾戶高齡老人買好菜,又分別送到老人家中。

去年10月,殷紡生腰椎壓縮性骨折,醫生讓她臥床休養,但她卻一天沒休息,一直在社區志願者的崗位上工作著。防控疫情期間在門崗執勤,腰疼了她就用暖貼貼在腰上緩解,光暖貼就用了300多貼。社區居民說:「殷大娘退休後依然發揮著一名黨員的作用,盡職盡責為社區和老人服務,是我們的偶像和榜樣。」(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今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盡顯老黨員擔當 70歲志願者石順奔波在社區戰「疫」一線
    合肥在線訊(江嘯  記者  方軍 文/攝)3月1日,記者從瑤海區明光路街道了解到,在該街道全椒路社區50餘名愛心志願者當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志願者,他霜染鬢髮、老驥伏櫪,疫情當前,他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地奮戰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就是年已70歲,有著24年黨齡的退休老黨員石順。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退而不休獻餘熱 一位老黨員的「疫」線堅守
    朱鬥章讚揚社區工作者的手稿。紅網時刻常德2月27日訊(通訊員 袁寧)在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朝陽路百貨站宿舍,有一位雪鬢霜鬟的老人一直堅守在門口,他不是在等待仍未歸家的親人,而是在為抗擊疫情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他,就是79歲高齡的黨員朱鬥章。
  • 志願者們,你們是社區疫情戰役的一顆閃亮的「星」
    他們當中有00後的在讀大學生、也有社區的老黨員和普通居民,他們曾是陌生人,互不相識,而此刻他們牽起了手,選擇站在了疫情的最前線。報名時,面對家人的不同意和不理解,他們當中有的人瞞著妻兒、瞞著父母,義無反顧的加入志願服務,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盡己所能、衝鋒在前、戰勝疫情。
  • 江西新餘渝水區壯大志願者隊伍固定幫扶 社區老人享優質服務
    為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切實關心關愛老年人,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在46個城市社區636個小區探索志願服務新模式,通過組建58支志願服務隊,精準對接服務7600餘名老人。本著「社區黨支部(黨總支)統籌引導,居民自覺自愿參與」的原則,近年來,渝水區在城市社區全面組建由社區黨員幹部、網格員等組成的相對固定的志願服務隊,並廣泛吸納有愛心、有特長、有時間、有精力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醫生、退伍老兵等參與進來,精準對接有需求的老人。這些志願者至少相對固定結對幫扶1名老人,有的甚至多達10餘人,包樓棟、包單元。
  • 【抗疫人物】黨員奇玉勇: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抗疫人物】黨員奇玉勇: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2019年11月,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工作的決戰時刻,還有3個多月退休的他,毅然選擇支援基層工作,為公安事業發揮餘熱。2020年2月,面對新冠肺炎來襲,年過花甲的他毫不猶豫,主動請纓,自告奮勇加入到獨貴龍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成為了一名年齡最大的社區黨員志願者。
  • 退休不退志 餘杭徑山「姐妹花」巾幗志願者再綻芳華
    她們,就是徑山鎮「姐妹花」巾幗志願者,由6位平均年齡在63歲的退職女黨員組成。她們不畏嚴寒酷暑,風雨無阻,檢查指導庭院整治、垃圾分類等工作,贏得了村民們的點讚。徑山鎮退休幹部方耀姣與唐根連是兩位好姐妹,也是這支志願者隊伍的發起人。
  • 拱辰街道瑞雪春堂社區:社區「楊姐」發揮餘熱投身垃圾分類
    在拱辰街道瑞雪春堂社區有這樣一位老黨員,她叫楊桂芝,大家都親切地稱她「楊姐」,退休後發揮餘熱,投入到了社區志願服務之中。楊桂芝憑著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成為了小區垃圾分類的榜樣督導員。自5月1日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瑞雪春堂社區組建了一支由社工、居民、黨員等40多人參與的巾幗環保志願者隊伍,而楊桂芝就是其中最積極負責的一員。通過社區系統的培訓與實踐,楊桂芝掌握了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投入到了社區垃圾分類督導工作中。同時,積極入戶分發宣傳單,與居民分享垃圾分類的方法和妙招。
  • 甘州區東街街道金安苑社區黨員志願者在行動
    幫不上大忙,我們老了沒瞌睡,晚上可以安排我們去值守,讓社區的同志們晚上休息好,白天好工作。」退休黨員單浩強說。一句平常簡單的話語,在疫情防控關頭,顯得格外暖心。甘州區東街金安苑社區所轄3個物業小區,17個自管樓院,管轄居民樓院167棟,設立20個登記卡口,摸排返甘人員信息,登記臺帳、錄入APP,只憑社區20多名工作人員難度很大,正在社區為人員問題著急時,各支部的黨員們自告奮勇要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在他們的帶動下,先後有黨員、居民40多名志願者主動投入疫情防控行列中,不僅充實了社區防控隊伍,還為疫情防控工作出謀劃策。
  • 退休不退志 夕陽別樣紅
    老驥伏櫪獻餘熱,鞠躬盡瘁寫忠誠。多年來,十堰職業技術(集團)學校離退休黨員幹部把初心厚植於心、將使命躬身於行,在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責任與擔當。 近日,筆者走近他們,記錄下一群「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退休老教師服務社會、快樂生活的故事。
  • 江海黨建|情系老黨員 關懷暖人心
    、歷史給予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如今的幸福生活包含著老黨員們的辛勤汗水,甚至鮮血。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江海街道社區紛紛開展走訪慰問老黨員同志活動。街道領導與社區黨員走訪老黨員,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與祝福,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來自黨和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 新工街道新興社區舉行國有企業退休黨員接收儀式
    新工街道新興社區舉行國有企業退休黨員接收儀式 為加強國有企業轉接黨員對社區概況的了解,增進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聯繫,12月19日上午,新工街道新興社區黨委舉行歡迎國企退休黨員「回家」儀式。
  • 成都老黨員工作室砥礪前行投身公益 為社區建設凝神聚力
    在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麓湖公園社區,有一支「給力」的黨員隊伍,他們是「砥勵前行老黨員工作室」,老黨員們用自己的熱情和專業,助力麓湖公園社區「全面建設、互融互促、共建共享」,讓社區越來越有凝聚力。這個老黨員工作室是如何組織工作,又是如何參與到公園社區的建設中呢?
  • 泰安泰山街道:一位退休公安法醫老黨員的堅守
    馬剛,中共黨員,公安戰線退休老法醫,今年69歲,現居住在泰安市泰山區泰前街道科大社區,一直是社區裡的熱心腸,街坊鄰居有困難,他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社區居民對馬剛都很熟悉。 在電視上看到疫情嚴重的新聞後,聽從號召,主動退票,馬剛放棄了去外地兒子家過年的打算。大年初二一大早,他找到社區黨總支書記王相紅,表示願意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
  • 「60後」老黨員李國強,真倔!
    來源:東勝融媒發布時間:2020-02-18 14:18:16最近,在郝兆奎移民小區,年逾花甲的「60後」老黨員李國強成為這個小區居民的「熟人」,每天上午進出的居民都得來李國強這「報到」。測體溫、錄信息、做宣傳……老黨員李國強做得一絲不苟,讓居民都為他豎起大拇指。
  • 特寫|讓黨員志願者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這是我們的責任
    天剛蒙蒙亮,安徽天長的黨員志願者應春永,和往常一樣,把饅頭稀飯端到癱瘓在床十多年的老伴床頭後,就趕往社區執勤卡點。70歲的他並不知道,2月13日晚上,一個關於他執勤態度蠻橫的匿名舉報電話,已登記在了安徽省天長市紀委監委信訪舉報系統裡。
  • 武漢七旬老黨員樂當社區「勤務兵」不言悔
    《中國紀錄》通訊員 易先雲 武漢報導在武漢市江漢區民意街永豐社區,人們經常看到一位參戰老兵、擁有57年黨齡的老黨員的「勤務兵」忙碌的身影。他來到社區8年了,不要報酬,不計得失,默默奉獻在社區「勤務兵」的崗位上,被大家譽為熱愛社區工作、關心居民疾苦的貼心人。
  • 黨員本色、婦女先鋒—抗擊疫情中寧晉縣上城社區的志願者孫春菊
    黨員本色、婦女先鋒—抗擊疫情中的上城社區志願者孫春菊有著50年黨齡的老黨員孫春菊今年六十九歲了,是一名退休老幹部,是最早加入鳳凰鎮上城嘉苑社區志願者隊伍的志願者她以志願者的身份擔任社區居委會委員、社區老年協會會長、社區婦聯執委等職務。她幹工作的熱情和執著像個年輕人。自1月22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開始,快一個月了,春菊同志無懼被感染的風險,每天奮戰在防控一線。疫情爆發初期,按照社區黨支部的安排,帶領社區志願者,對分包的片區,入戶排查和發放防疫宣傳材料。
  • 幸運社區老黨員陳宏啟「奉獻沒有止境 熱心服務居民」—綜合—信陽...
    記者 李 倩 「在2019年來臨之際,我要繼續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為準則,為社區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昨日,手持垃圾袋、鉗子的53歲陳宏啟正在忙著撿拾幸運社區綠化帶中的垃圾。 作為幸運社區的居民,陳宏啟與別人有所不同。
  • 市領導「七一」前夕走訪慰問老黨員
    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大力弘揚奮鬥精神,持續用好偉大戰「疫」激發出來的強大正能量,在「戰疫情、促發展」中展現共產黨員的本色,不斷把革命先輩為之奮鬥的事業推向前進。周江勇還與老黨員們促膝長談,拉家常、問冷暖,親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他說,老黨員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 95歲老黨員 陳宏勝再獻愛心捐款助力「抗疫」
    95歲老黨員 陳宏勝再獻愛心捐款助力「抗疫」 2020-03-08 09:35:00   來源:合肥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