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3點,「為福添彩·福彩杯」第三屆尋找齊魯最美孝心人物頒獎典禮拉開序幕。本次頒獎典禮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與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共同舉辦,10位齊魯最美孝心人物和5位齊魯孝心單項獎獲得者現場接受了表彰。
出席本次頒獎典禮的嘉賓有山東省衛健委副主任牟善勇、山東老年大學副校長郭鋒、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副主任王慶林、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醫養健康處處長葛玉桂、山東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二級調研員王善義、山東省衛健委宣教處副處長高暉、濟南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孔彬、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副總編輯宋國慶,以及來自中央、省市各級媒體的記者。
「國風之本在家風,家風之本在孝道。華夏兒女孝老敬老,代代相傳。『孝』深深浸染於國人的心靈,積澱和內化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前,傳承、弘揚孝道更是全社會的重要責任。」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副主任王慶林在致辭中表示,省福彩中心聯合齊魯晚報連續三年主辦「尋找最美孝心人物」活動,目的就是為了弘揚孝老敬老精神,用先進典型的事跡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在全社會倡導尊老愛老的社會風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會在發展,大家對於孝文化理解和闡釋也在發生變化,但『孝』的內核始終沒有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副總編輯宋國慶在致辭中表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作為本次活動主辦單位之一,力爭以生活鮮活的報導講好山東故事,用中華傳統美德成風化人,與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一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挖掘感人至深的孝心人物,凝聚社會共識,讓人間最平凡的情感產生最大的共鳴。
「為福添彩·福彩杯」尋找齊魯最美孝心人物活動已經走過了第三個年頭。2020年8月,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共同啟動了「為福添彩·福彩杯」第三屆尋找齊魯最美孝心人物評選活動。歷時4個多月,依託機構、社會、個人推薦以及16市地方站的挖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收到了上百位孝心人物的推薦事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從中選取了40位孝心人物事跡進行融媒報導,經過大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環節,最終評選出10位齊魯最美孝心人物和5位齊魯孝心單項獎獲得者。
孝心無價,大愛無疆。15位獲獎者中,有遠離娘家只為照顧癱瘓公公婆婆的好兒媳,背著母親上課的鄉村教師,瞞著八旬母親赴前線、卻救治了更多父母的戰疫英雄,夜市擺地攤賺錢救病重母親的95後女孩,建立愛心團隊為困難老人服務的腦癱青年……每個為愛付出的故事,都值得追尋和紀念。每位孝心人物的經歷,都在講述著齊魯大地的孝行力量。
在本次齊魯最美孝心人物尋找過程中,山東省福彩中心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起了系列敬老助老活動,到萊蕪老年食堂為孤寡老人們做一頓飯,送愛心禮包;聯合愛心醫院下沉社區為老年人進行健康義診;舉辦愛老福利項目攝影大賽,講述福彩公益金的扶老力量;發起父母的「圓夢行動」,幫子女圓老人一個夢想……其中,在愛老福利項目攝影大賽中,捕捉了很多社會福利中心、老年公寓、敬老院的溫馨鏡頭,記錄著老人們的幸福生活。本次攝影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著名攝影藝術家姜美榮,為大家講述了照片背後的溫暖故事。
活動現場,山東老年大學表演藝術學院的學員和中海可礫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用精彩的表演,為齊魯最美孝心人物點讚。
15位孝心人物,15個孝心故事,15段感人至深的經歷,15個溫暖向上的力量。這個冬天,讓孝心掃滿齊魯,願溫情永駐人間。
齊魯孝心單項獎
齊魯孝老傳承獎:長清區孝德之家
70多歲老人悉心照顧年邁婆婆 孝心之舉影響後人
在濟南市長清區孝裡鎮,有這樣一戶孝德之家。79歲的陳金蘭老人,在丈夫去世之後,堅持悉心照顧年邁的婆婆,直到婆婆離世。在她的感召下,全家老小都加入孝老愛親的行列。
在奶奶精神不穩定的時候,孫子趙德水也經常日夜陪伴,像哄小孩似的陪老人開心。為了能夠幫助奶奶康復,他專門購買了拔罐和醫藥書籍,試圖打通血脈,期盼奇蹟能夠在奶奶身上出現。
趙德水的孝心不僅體現在自己的家人上,他還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弘揚孝德文化。2017年,他擔任孝裡鎮大橋村的第一書記,根據村裡的實際情況主動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成立「孝德基金會」,鼓勵那些孝老愛親的村民。
齊魯孝老公益獎:蔡全友
捐贈180萬元 讓農村老人冬天洗上熱水澡
臉上時刻掛著溫和的笑容,眉宇中透露著一股謙遜,來自莒縣夏莊鎮的蔡全友出生於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但他的事跡卻傳遍了大街小巷,是村民口中的「大善人」。
蔡全友從小樂於助人,201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他得知莒縣各個鄉鎮的敬老院還沒有安裝太陽能,老人們冬天無法用熱水洗浴。於是他主動聯繫上了縣民政局,爭引到了公共場所太陽能工程安裝項目,帶著施工隊挨個鄉鎮敬老院查看施工環境。2014年至2020年間,蔡全友捐贈180餘萬元,為莒縣鄉鎮16餘處敬老院捐贈太陽能熱水工程,每處可滿足100多位老人的洗浴及生活熱水;為莒縣惠安頤養中心捐贈太陽能熱水工程,可提供800位老人的洗浴及生活熱水。
齊魯孝老事業奉獻獎:郭玉婷
從事養老行業十幾年 她希望更多人去關注養老行業
從編寫軟體到建設養老院再到管理一家養老服務公司,「80」後女孩郭玉婷如今是山東建邦控股集團醫養事業部的總經理。從畢業後機緣巧合接觸了第一份養老工作,到現在已經十幾年,郭玉婷經歷了智能化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養老金融等養老工作的不同領域,她自己表示會一直做下去,同時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從事養老行業,一起提升這個行業的服務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只有全社會一起努力,才能共同為老人創造出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
齊魯孝老溫情獎:李愛臣
久病床前十餘年 三位老人幸有她
母親患腦血栓癱瘓在床10年,婆婆腦梗後成「植物人」臥床不起3年,公公摔傷行動不便3年,三位老人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他們久病床前都遇到一位好「女兒」——李愛臣,在她的不離不棄精心照料下,相繼患病多年的他們都得以安度晚年。「人就是這麼一輩一輩過來的,小的就應該照顧老的,都有老的時候。」李愛臣說。
齊魯孝老慈善獎:劉成方源
拖著病殘的身軀 他二十年如一日熱心做慈善
劉成方源,是濟南市老城府書畫院創始人,他熱衷於做慈善,二十多年如一日。2016年,劉成方源突發腦梗,這個病引起的後遺症讓他痛苦不堪,他的右手失去了握筆的能力。「雖然由於腦梗後遺症,我不能再寫字畫畫,但是,我還能走啊,我就把下鄉送溫暖活動當做對自己的一種鍛鍊。」劉成方源在濟南市慈善總會成立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劉成方源藝術家義工團專業慈善公益隊伍,帶領好人義工為社區、敬老院、醫院、公共場所等做好人好事兒。目前,有200多名慈善義工跟著他做慈善公益活動。
齊魯最美孝心人物獎
胡豔玲:
既伺候走了臥床的公婆,又照顧半身不遂的叔公
靠著僅存的一點視力她用孝心撐起一個家
「既然嫁到了老張家,就得做一個稱職的張家媳婦,稱職的山東媳婦。」在泰安市東平縣老湖鎮展莊村,有這麼一位媳婦,名叫胡豔玲,她視力二級殘疾,卻二十年如一日照顧自己的婆家人。婆婆和公公一個臥床不起,一個行動不便,她從黑龍江嫁到山東後,全年無休地照顧老人,一日三餐,端屎端尿,直到兩位老人先後去世。如今,半身不遂的叔公又成了胡豔玲照顧的重中之重。在胡豔玲的精心照顧下,叔公漸漸能站起來了。
宋恩波:
56歲鄉村教師帶81歲老母親上課
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
今年56歲的宋恩波,是德州市平原縣前曹鎮何莊小學的一名教師,2019年8月,80歲的母親突發腦梗生活不能自理,2020年3月,他決定將母親帶到學校,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給學生們上課。
宋恩波的母親自從得病後,情緒一直不穩定。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宋恩波變著花樣給母親做好吃的,以前不會做的餃子、包子、餡餅,現在輕車熟路。安裝網線和母親一起唱歌、按摩,他甚至還學會了針灸。
早上6點起床,11點30分回家做飯再回到學校,下午下班後還需要幫母親洗衣服、泡腳,直到很晚才能休息。「我不怕累,只希望母親好好恢復,一直快樂。」宋恩波說。
畢研婷:
為救媽媽夜市擺攤,半月瘦了十幾斤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就不會放棄」
今年9月份,濟南「90後」姑娘畢研婷的媽媽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家裡還有患多種慢性病的父親,妹妹正在上高二,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這個27歲的姑娘身上。為承擔起母親高額的治療費用,畢研婷每天白天要照顧媽媽,只能用晚上的時間去夜市擺攤掙錢,雖然所掙了了,但她說,只要能給媽媽治病,自己什麼都願意做。
每天的連軸轉,讓畢研婷在短短半個月瘦了十幾斤,有時候覺得沒胃口,就買一個燒餅簡單對付一下。畢研婷說,自己雖然每天都在為錢發愁,但是為媽媽治好病的決心一直很堅定。
劉致楠:
奶奶爺爺相繼病逝 父親殘疾不能自理
11歲少年撐起一個家
11周歲,本該是享受幸福童年時光的年紀, 臨沂市費縣東蒙鎮新安莊村的劉致楠卻不得不成為殘疾父親的依靠。奶奶爺爺相繼病逝,父親車禍致殘疾不能自理,母親帶著劉致楠遠走他鄉。本來跟著母親生活的12歲少年,毅然返回家照顧父親。
「早上我先做好飯再去上學,放學回來先寫作業再做飯,星期天洗洗衣服。」輕描淡寫幾句話說著自己的生活節奏,劉志楠卻並不認為他的日子很苦。
姚思琪:
無父無母6歲開始照顧殘疾奶奶
這閨女乖得讓人心疼
父親去世,媽媽改嫁,魚臺女孩6歲開始獨自照顧殘疾奶奶。命運給了她太多的不幸,好在沒有奪去最珍貴的親情。堅強孝順的她,用肩膀扛起整個家庭,也照亮奶奶的生命。百善孝為先,為懂事乖巧的小思琪點讚,11年來,她把大孝至愛裝在心中,用無言的行動踐行傳統美德,讓孝敬二字恆久芬芳。
「奶奶在,家就在,我要做奶奶的右胳膊,好好照顧她。」姚思琪說,自己雖然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但自己不缺愛,「我和奶奶在一起就是幸福」。
呂玉梅:
幾千個日夜精心照料,以身作則
老人說她比親閨女都周到
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臨沂市榮軍醫院老年五科護士長呂玉梅多年來在自己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一幹就是15年。每天給科室老人們做口腔護理、定時翻身、更換紙尿褲、擦身、洗漱、餵飯、加餐等一些日常生活照料,呂玉梅都精心細緻,從不倦怠。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大年初二的餃子還沒有出鍋,呂玉梅對家人說了聲「你們吃,科室有事,我走啦」,這一去就是40天。十幾年來,幾千個日日夜夜,換來的是許多老人的這句口頭禪:「你比俺閨女想得都周到。」
薛松:
「90後」腦癱小夥成立愛心協會
幫助孤寡殘疾老人
五歲才會說話,九歲時才學會走路,直到現在依然說話斷斷續續,走路一瘸一拐26歲的濟寧市泗水縣小夥薛松是位腦癱患者。然而,他沒有向命運低頭,靠著自己頑強的拼搏,薛松不僅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還成立了愛心團隊去關愛孤寡、殘疾老人。「我覺得社會對我的關愛太大,我就一定要回報社會,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薛松說。
2018年11月26日,泗水縣方舟之旅愛心團隊正式成立,主要目的是幫扶孤寡殘疾老人。據悉,截至目前,該團隊現有志願者193人,共走訪了泗水縣188個家庭,累計行程1.2萬餘公裡,志願服務時間2000餘小時,幫扶老人300餘人次,為130名符合幫扶條件的殘疾孤寡老人建立一對一的幫扶檔案,發放物資10萬餘元。
讓永慶:
5個月免費為臨沂300多位老人理髮拍照
暖心「鄉村理髮師」記錄最美瞬間
5個月行程1萬多公裡,足跡遍布臨沂市三區九縣,為農村300餘位老人免費理髮、拍照,為殘疾人、90多歲高齡的老人上門服務,從為父親理髮萌生出為農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理髮拍照,大慶自費購買了印表機、找來了相機,只為記錄老人們最美的瞬間。
天氣轉涼後,大慶籌劃著一周出去3天,為更多的老人免費理髮。「我想讓更多的人看到,並且關注農村的這些老人。以後,我會堅持把這個事情做下去,為老人們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大慶說。
青島公交姐妹班:
一句承諾一萬天
青島公交2路「姐妹班」愛心陪伴老人31年
1969年,因為一場意外,年輕的朱長柱腿部落下了終身殘疾。一來二去,朱長柱與「姐妹班」成員們漸漸熟絡起來。而在得知朱長柱的實際情況後,「姐妹班」對他的生活也格外關心,還與他結成了幫扶對子,承諾會一直照顧他。這個承諾一下子就是三十一年。
除了平時照顧,每年為朱長柱過生日,也成為「姐妹班」的一個重要傳統。為了給整日臥床的朱長柱減少孤獨和寂寞,兩年前,「姐妹班」又一起湊錢給老人買了部智慧型手機,教老人怎麼看新聞和視頻,並學著使用微信和滴滴打車等軟體,讓老人不僅能解悶,還能行動起來。
王言森:
他瞞著85歲母親上前線 卻救治了更多的「母親」
山東省立三院大內科主任、呼吸科知名專家、戰疫英雄、仁心醫者……這是王言森身上為人所熟識的標籤,但被很多人忽略的是,他還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
在王言森看來,真正的「孝」,應該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盡心盡力照顧母親,卻又瞞著母親奔赴抗疫一線,衝鋒陷陣救治更多的「母親」,不斷精進醫術攀登醫學高峰,挽救了更多老人的生命。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清河)
更多精彩請點擊
中大獎啦!山東彩友中得1注選九中九大獎30萬元!
【喜報】昨晚山東誕生1注一等獎+1注一等獎特別獎!1622萬元!
【名單】「小彩送福」中獎名單來啦!快來看有你嗎?
這裡就是您的愛心匯聚
山東福彩2019年籌集公益金39.58億
2019年,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省民政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關心下,山東福彩全年銷量達到135.98億元,籌集公益金39.58億元,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截至2019年12月31日,山東福彩已累計發行1742.40億元,籌集公益金513.33億元。
點讚攢福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