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賽季打進季後賽半決賽的深圳男籃,他們本賽季的表現令人失望。截止常規賽第30輪,深圳男籃僅取得13勝17負的戰績,排在積分榜第13。不過值得欣慰的是,22歲的沈梓捷延續了上賽季不俗的表現,場均出場29.0分鐘,得到12.8分6.8籃板1.4助攻1.0搶斷1.4蓋帽,真實命中率60.3%。進入生涯第4個賽季,沈梓捷在充分展現天賦,保持穩定表現的同時,他的短板也正影響著他的上限。
自主進攻能力有待提升
現階段的沈梓捷是藍領打法,得分主要靠吃餅和二次進攻。上賽季深圳男籃使用雙小外援後,沈梓捷獲得了足夠的出場時間和出手權,他迎來了井噴式爆發。沈梓捷身高臂長,機動性很強,有拜克斯這位優質擋拆持球手餵餅,還有伯頓拉開空間,他如魚得水,充分展現了自己出色的接球攻筐能力。數據顯示,上賽季沈梓捷籃下(離籃筐0米-1.5米的區域)出手頻率為74.3%,命中率高達72.8%,這是聯盟頂級的籃下終結能力。
本賽季沈梓捷場均出手增加1.5次,場均得分增加1.1分,籃下出手頻率提升11.5%,但籃下命中率卻下降10.2%。沈梓捷籃下命中率之所以會明顯下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伯頓離隊後,深圳男籃空間環境變差。相比上賽季,沈梓捷本賽季在籃下會遭遇更大的防守阻力。沈梓捷在進攻端的優缺點都很明顯,憑藉出色的籃下終結能力,他能保持穩定的火力輸出。不過由於沒有自主進攻能力,也沒有射程,他難以消化更多的球權,也就不會有爆炸的得分表現。本賽季常規賽前30輪,沈梓捷出戰29場,其中24場得分上雙,但只有2場得分20+,最高23分。此外,沈梓捷是很依賴拜克斯餵餅的。本賽季拜克斯缺席的2場比賽,沈梓捷進攻端表現低迷,場均9.0分,命中率36.8%。
小球戰術不僅對內線球員的機動性要求很高,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投籃和策應至少要會一樣,落入陣地戰才會有更多的解法。在內線稀缺的時代,深圳男籃雙塔讓很多球隊眼饞,但由於沈梓捷與李慕豪特點高度重合(都是運動型藍領中鋒),他倆同時在場的時間很少。沈梓捷的機動性可以勝任4號位,但他既沒有射程,也沒有策應能力,這是硬傷。也正因為這樣,當沈梓捷在很高位置接球的時候,他幾乎是沒有威脅的,對手往往會放空他,採取收縮內線的防守策略。換成易建聯或者周琦的話,就直接投了。雖然沈梓捷具備較強的籃下殺傷力,經常能奉獻精彩的扣籃,但產量是有限的。現階段的沈梓捷在進攻端的影響力是很有限的,本賽季他的OPIPM值為-0.71。
對於沈梓捷而言,想要在進攻端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那麼當務之急是要開發射程。如果有穩定的接球投射能力,那麼他的進攻威脅就會大大提升。起碼在擋拆配合中,除了順下接球攻筐,還能外切接球投射了。當然,想要成為一名能扛大旗的核心球員的話,沈梓捷還必須逐步提升自主進攻能力。深圳男籃使用雙小外援後最大的短板,就是缺少內線進攻發起點。
CBA頂級護筐者
很多球迷之所以把沈梓捷稱為「易建聯接班人」,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靜態天賦和動態天賦都太好了。沈梓捷身高2米11,臂展2米26,體重106公斤,加上本土內線球員中頂級的跑跳能力,這讓他能成為CBA頂級護筐者。雖然沈梓捷的防守能力與易建聯、周琦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本賽季+1.54的DPIPM值也是相當不錯的數據,他是深圳男籃最可靠的防守者。此外,沈梓捷本賽季場均蓋帽排在聯盟第7,3.6的防守勝利貢獻值在本土球員中也能排在前列。
本賽季深圳男籃進攻效率排名聯盟第16,在進攻表現糟糕的情況下,仍能保留晉級季後賽希望,靠的是還算不錯的防守,防守效率排名聯盟第9。在長時間沒有大外援,並且本土4號位體型吃虧的情況下,深圳男籃的護筐重任基本靠沈梓捷和李慕豪扛起。與李慕豪相比,沈梓捷移動能力更強、防守侵略性更足、彈速更快、防守覆蓋面積更大,因此防守效果更好。毫無疑問,在深圳男籃的防守體系中,沈梓捷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相比上賽季,沈梓捷本賽季在防守端的表現穩中有升,還承擔了更多的防守工作。數據顯示,當沈梓捷在場的時候,深圳男籃防守效率為108.1;當沈梓捷不在場的時候,深圳男籃防守效率為119.8。
可以說,沈梓捷在防守端就是低配版的易建聯,身高臂長,機動性很強的他在籃下具備很強的防守威懾力。沈梓捷既能低位頂防重型中鋒,應付投射型內線也很從容。更重要的是,沈梓捷協防意識很強,他在籃下能及時補上防守漏洞,起到積極的護筐作用。在防擋拆的時候,沈梓捷的作用會體現得更加明顯。採取換防策略的話,沈梓捷有著不錯的移動能力,具備大防小的條件。採取延誤策略的話,沈梓捷拉得出去對持球人進行延誤,也能及時收縮籃下,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在激進的夾擊防守中,沈梓捷也能憑藉自己的長臂和機動性完成搶斷,或者造對手失誤。本賽季他場均搶斷1.0次,搶斷能力在本土內線球員裡屬於中上水準。
未來在國家隊扮演怎樣的角色?
2017年,中國男籃實行雙國家隊模式,沈梓捷入選紅隊,這是他首次入選國家隊。與年齡相仿的國手相比,沈梓捷國際大賽經驗欠缺,他總共只參加過3場世預賽,場均出場時間僅有8分鐘。不過憑藉上賽季出色的表現,沈梓捷入選了備戰世界盃20人集訓大名單,並且在熱身賽打出了不俗的表現。NBA夏季聯賽,沈梓捷把握機會證明自己,出戰2次,場均出場17分鐘,貢獻10分5籃板。當時在很多人看來,沈梓捷配得上一個參加世界盃的名額。雖然沈梓捷最後時刻遺憾無緣12人大名單,但他的進步有目共睹,外界對他的未來自然有了更高的期待。以沈梓捷的實力,按照正常軌跡發展;未來比較長一段時間,他會是國家隊的常客,而且非常有機會參加世界大賽。那麼在中國男籃陣中,沈梓捷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像沈梓捷這樣運動能力出眾的本土藍領中鋒是非常適合CBA的,他不佔球權,能提供強有力的護筐。搭配傳控能力出色的小外援,他在進攻端也會有積極的貢獻。然而,到了世界賽場,沈梓捷的防守優勢未必能體現出來,但他的進攻短板恐怕會被放大。防守端,沈梓捷的籃板球一直是問題,上賽季場均7.2個籃板已經是他生涯最佳表現。本賽季沈梓捷出場時間增加2.7分鐘,但他的場均籃板反而減少0.4個。在本土球員中,沈梓捷場均防守籃板只排在第9。搶籃板的時候,沈梓捷過於依賴自己的身體天賦,卡位意識不夠強,這也是中國球員的通病。進攻端,在空間環境很差,而且沒有合格擋拆持球手的中國男籃,沈梓捷很難得到吃餅機會,再加上沒有射程,他的進攻威脅會非常有限。
儘管不願意接受,但就現階段來說,易建聯之後,周琦和王哲林是中國男籃最優秀的內線球員。與他倆相比,沈梓捷的局限性很明顯,價值主要體現在防守端。如果接下來進攻端沒有太大進步,那麼沈梓捷就需要在防守端打出自己的特點;只要能適應世界賽場的對抗強度,那就能獲得足夠的出場時間。否則的話,即便能入選世界大賽12人大名單,也只是國家隊邊緣人的存在。
結語
沈梓捷是一名優缺點明顯的球員,他在場上充滿激情,但有時會略顯毛躁;他有勁爆的身體天賦,但技術有待打磨;他經常能奉獻精彩的扣籃,但卻容易讓人忘記他之前糟糕的表現。總言而之,沈梓捷的下限很高,至少會是一名非常實用的運動型藍領中鋒,但上限如何,還得看他能否把握住這段關鍵的漲球期,補強短板,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