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丁浩被KO竟引發轟動?看來全國人民急需一次武術科普~

2021-02-17 功夫史

兩人的身體也彰顯著業餘和職業的訓練量差距

前幾天,詠春丁浩在與阿虎的一場搏擊比賽中,第一回合70秒遭高掃KO。

本來得知結果後,也就一笑置之。沒想到事後,史哥驚奇的發現,這一事件竟成了一次全國性的熱烈討論事件:百度搜索靠前,微博熱搜,各種自媒體鹽論……

說實話,看到這種情況後,史哥很驚訝。因為——

WHAT?這事兒有什麼好驚訝的?一個練並非擂臺格鬥術的詠春拳的業餘選手,被一個練擂臺格鬥術的職業選手KO,有什麼好奇怪的呢?而且,丁浩早就在與徐曉冬的比賽展露了自己和職業選手的實力差距了(徐是北京散打冠軍退役,不過不得不說,丁這次還是有所進步),為什麼還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呢?

之前,對於這場比賽,史哥在微信群和微博也提了一嘴,功夫史的粉絲也都大多一笑而已,誰也沒覺得丁浩有贏的希望,不過大家也都說——也不會像雷公那麼慘,必竟丁浩還是常實戰切磋的——但是業餘畢竟是業餘。事實也正是如此。

但隨後史哥就理解了,中國武術文化,或者情結,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中國大部分人對武術的認識,還是來自於文學和電影,並不是真正的武術(還有部分年輕一代受到現代擂臺搏擊的知識,但卻並不知道這也只是武術的一小部分)。

而中國人對於「業餘」和「職業」,「擂臺技術」和「非擂臺技術」,「徒手武術」和「戰場兵器」這些比較專業的概念,並不清楚,而對武俠小說,武打片中的「誰的武功更高,比試一下」的套路,「詠春葉問」,或者「霍家迷蹤拳」的套路,卻非常清楚。

所以,不管是中國武術的粉絲,還是批判中國武術的,其實都是建立在以武俠小說,武打片等為基礎的武俠文化認知基礎上的。而不是對真實武術的認識基礎上的。這種認識體現在不同觀點的觀眾身上——

比如:

1,丁浩是個騙子,怎麼能代表中國武術,能代表詠春?真正的高手根本沒有出來打(不屑出來打等等)。

2,我靠,我被騙了,原來中國武術都是騙人的,自己修身養性還行,上擂臺是找死。比如下面這個評論:

其實呢,史哥想說:這兩種態度沒有本質上區別,都是被一種藝術領域的武俠文化長期灌輸,因而對中國武術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不是建立在對真實武術的認識基礎上的。只不過前者是不願相信武術神話的破滅,後者是因為武術神話的破滅而產生了憤怒,憎惡的情緒而已。

其實都是自己人。

也有一些人比較迷惑,提出一些問題,比如:

現在的中國人寫不出唐詩宋詞,李白蘇軾就不存在了嗎?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仍然對武術不甚了解。

中國武術當然有其「唐詩宋詞」的時代,也就是中國人開疆拓土,武功強盛的時代。不過那個時代的偉大武術家,比如戚繼光,俞大猷,上了今天的擂臺,也只有挨打的份。為什麼?——因為很可惜,他們不會打擂臺(當然不是完全不會,是沒有今天的職業選手水平高),他們所會的,是和今天人們熟悉的擂臺完全不同的武術。

是什麼呢?類似於這種吧。

擴展閱讀:

想了解中國古武術真面目,要看日本?(上)

從日本武道演武了解中國古武術真相(下)

格鬥狂人與「太極高手」的這場落敗的切磋,絕大多數人沒有見過

很多人說:不會兵器的徐曉冬被會兵器的人打,不是很正常嗎?

沒錯,就是這樣,不會擂臺技術(或者說擂臺技術相對落後)的傳武人被會擂臺技術的人打敗,不是很正常嗎?

所以史哥一直推薦,想了解現實的武術的基本概念,就去看戚繼光《紀效新書》——當然不是被無良媒體閹割的片段,而是完整版:

擴展閱讀:

袁騰飛:史上最大歷史盲和武俠中毒患者


這個雖然不是完整版,但能夠讓你對戚繼光這本書有基本的認識。

武藝是不是決定古代戰爭的重要因素,個人認為是因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單兵戰鬥力比其他軍事元素都更加直接的影響戰爭勝負。至少戚繼光也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史哥今天還是想借這個丁浩同學被KO的機會,想給中國今天社會對武術的混亂認識,做一個儘量的科普,針對的不是武術愛好者,而是對丁浩KO這類事件有關注的普通國人,希望史哥可以講的清楚。如果講的不清楚,也請大家多多海涵拉。

一篇來自微博的約稿~

問:到底什麼是傳統武術?

答:其實用簡單的歷史邏輯推導一下就知道了。

傳統武術?就是古代人練的武術。

古代人練武術幹什麼?打架嗎?打擂臺嗎?

當然不是。是為了找工作。因為打擂臺沒有錢,打架很少人和你公平徒手。

找什麼工作?

當兵,保鏢……

那麼,他們學的武術是什麼?

是以兵器為主的十八般武藝。

所以,武術是殺人術嗎?

當然是。

是徒手殺人嗎?

呃,古人沒那麼傻。

即使在近代,楊露禪擅長彈弓,李書文被稱為「神槍李書文」


經典兵器技,劍盾,同時出現在漢朝與羅馬

問:傳統武術沒有拳術?

答:當然有。

不過,因為沒有職業擂臺,以及社會沒有法制化,所以遠沒有今天的重視程度。

即使一些重視拳術的門派,因為並非擂臺上的公平對抗,所研究的東西也和今天完全不同。

很多拳術,是為了給兵器打好基礎,實戰技術更加類似於今天的馬伽術和軍警技術,所考慮的情況很多,比如對方持械,混戰,複雜地形,突發偷襲等等。

李小龍在《龍爭虎鬥》中告誡年輕人,行禮的時候眼睛要看著對方,這也是武術,都是江湖人血淚換來的教訓。

早期散打空手道對抗賽,代表俄羅斯極真部的普京保鏢被中國散打王擊敗,中國記者問:他會不會因此丟掉工作?俄方回答:當然不會,保鏢需要的技能是多面的。


這就是體現了記者對武術的無知。

散打王,需要的是專一的擂臺能力。

總統保鏢,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能力。即使是格鬥層面,他們的訓練也與擂臺不同。而保鏢的擂臺搏擊,可以看作是他的業餘愛好,當然完全無法和職業的散打王對抗。

不過這種情況在近代發生了變化,一個是反清等活動,導致很多武術把兵器藏在拳腳裡,這時很多拳術其實是兵器的空操,所謂脫槍為拳。比如形意拳是大槍,詠春拳徐皓峰認為是短刀刺殺術等等。

詠春的封手,似乎在持刀情況下,更顯示出它的意義。擂臺上也可以應用,但不那麼明顯。

然後是近代中國的現代法制化,傳統武術也隨之開始重視徒手技術,不過目標仍然是江湖,近幾十年間,逐漸職業化的搏擊擂臺開始步入人們的視野,這期間產生了傳統與現代擂臺的衝擊。

《葉問2》中葉問上擂臺打敗了英國拳王,這當然是電影創作,不過在當時來看並不那麼離譜,當時很多中國武術人在擂臺上與拳擊等切磋的結果並不差,這是因為當時的搏擊遠沒有現在的職業水平高,而傳統武術尚未完全脫離實戰,水平比現在又高得多。

1946年,蔡龍雲打敗美國拳手魯塞爾

新中國傳統與現代擂臺的融合碰撞在80年代,導致了一部分傳統武術人轉型擂臺化研究,成為中國擂臺格鬥的先驅,如早期散打冠軍佟慶輝,鄒市明的教練張傳良,徐曉冬的教練梅惠志等等。都是傳統武術人出身。

還有更多的傳統武術人拒絕現代擂臺,而失去了實戰環境,職業需求,好的資源傾斜的傳武人,水平只能逐漸降低(丁浩也屬於這一類),而兩種環境下的中國武術人,分野隔閡也從此產生。

再看一個,後來到海外發展,成為紐西蘭泰拳之父,也是黑龍的恩師的林正川。是正宗中國南拳之一,李家拳的練習者。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李家拳的拳師會成為泰拳之父,並且教出UFC的冠軍呢?


因為就和張傳良、佟慶輝,梅惠志等的例子一樣,一旦你把目標定位為擂臺,就要改變原來的技術體系,從中提煉適合擂臺格鬥的技術,從而成為一個現代搏擊的教練或選手。

當然,更高水平的選手,能夠從非主流的,傳統的武術中提取技術和營養,用到擂臺上,打出非常風格化的技術,國外有蜘蛛,嘴炮和夜魔,國內有韓飛龍等,這些都對運動員有著更高的要求。

詠春 席爾瓦

問:就中國有武術?外國沒武術?沒傳武?

答:當然有,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古代武術……歐洲就是在近些年復原的歐洲傳統武術,稱為HEMA。同樣是兵器技術。

日本是把傳統武藝繼承發展最好的國家,他們的很多傳統武道在今天,有些保持了原本的武道面目,如弓道,居合道,槍道等,有些與現代競技做了融合,比如柔道,劍道等。

薙刀道

日本的刺刀術(銃劍術),一開始主要是向歐洲學,後來發現不適合日本人,還是自己研究,其中有大量古槍術流派的武術家參與,最終形成了戰鬥力驚人的日式刺槍術。

中國西北軍等的大刀術,其實研發過程與日本銃劍術一樣,也是由武術家與軍隊共同開發,將招式簡化使其便於練習,適用於軍隊。並特別針對了以刺刀為假想敵的技術設計。

右下圖,在雙手持的情況下,大刀的攻擊距離也比刺刀長,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當時中國的國力和國家分裂的混亂情況都不如日本,但是,和很多人想像和被很多無良媒體造謠的不同。大刀,這種武器因為相比於刺刀的武器優勢,使雙方的冷兵器格鬥並不落下風。

擴展閱讀:

抗戰勝利73周年紀念日:抗日大刀再戰日軍拼刺

老八路談和日軍拼刺刀

上面說的是兵器,下面說徒手的傳武。

另一部分,如古捕快所用的古柔術,部分被發展成擂臺武術,促進了MMA的誕生,就是巴西柔術。

另一部分演化成柔道,合氣道等。

日本的警視廳常年在日本武道中進行招投標,中標者受聘到警隊進行武術培訓,柔道,合氣道都曾中標(是的,合氣道曾經戰勝柔道中標……鹽田剛三時代)

泰拳是這樣,空手道是這樣,甚至拳擊都是這樣。

是的,拳擊也有傳統武術……就是傳統的英式街頭拳擊,其中有大量的「髒拳」技巧(包括插眼,沒錯,是用大拇指插眼,這樣即使插不到也不會受傷),因為適用於街頭,所以其架勢與詠春拳相當相似……雙臂向外,是防備對手有刀之類的大殺器,保護住手臂內側的血管……

還有一類,如東南亞的傳統武術,菲律賓武術,班卡西拉等,一方面保存了非常適合現代人和軍警的武器,短棍,掌棍,匕首,爪刀等,同時又發展了街頭防衛的徒手技術。這使得菲律賓武術在當代軍警中大受歡迎,《諜影重重》系列中的動作設計,就是來自菲律賓武術。

梁紹鴻執教美國軍警、海豹突擊隊

詠春拳與菲律賓武術非常類似,同樣也是徒手與兵器的統一,詠春拳在德國、美國軍警界都大受歡迎。香港軍警中最強調個人格鬥能力的G4要人保護組,教練也是詠春的溫鑑良。

同樣的,詠春也沒有出什麼擂臺大師。蜘蛛人席爾瓦將詠春拳帶上擂臺,也是因為他本身就是頂尖的擂臺搏擊選手,從詠春中吸收了適合擂臺和他本人的部分技術,而非完全用詠春體系來打擂臺。

問: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擂臺,是否必要打擂臺?

答:傳統武術在現代的發展方向有很多,比如武道(如合氣道),防衛術(如菲律賓武術),如養生、表演,影視等等

沒有必要每個人都往擂臺發展,但必須有人往擂臺發展並取得成功。

如果沒有,那是中國武術,中國文化的悲哀。

說說日本的受中國影響很大的傳統武道,空手道。

空手道是廢刀令之後才產生的,道理很簡單——不讓用刀了,拳才有意義。後來也發生和現代格鬥的碰撞(拳擊,泰拳),早期也是落下風的,但空手道經過長時期的對擂臺格鬥的研究和針對訓練,最終產生了GSP,町田龍太等在UFC揚威的大師,應該說大部分現在日本的搏擊選手,都有不同程度空手道之類的傳統訓練。

傳統武術上擂臺,必須職業化,必須按照搏擊的需求改造自己。但同時保留自己的風格。

比如町田龍太是有空手道風格的MMA選手,姚紅剛是有中國跤風格的MMA選手。韓飛龍,是有傳統武術(太極拳)風格的搏擊選手。

傳武的實戰時代早已過去,要想在今天這個時代成功,就必須做出自己的轉型。

對於中國傳統武術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領域,但也是一個挑戰。

今天,已經有很多年輕的傳統武術人在往職業擂臺發展,並接受職業化的訓練。

擴展閱讀:

功夫徵途交流賽散打激戰太極,貢獻精彩對決

未來如何?保持平常心,破除神話和偏激,客觀認識,拭目以待~

如果你覺得有人需要對武術進行科普,請把史哥的這篇文章轉給他~

《功夫史》是一個獻給中國年輕武術搏擊愛好者的網絡節目。它的播出平臺包括:優酷、騰訊、愛奇異、A站、B站、抖音、今日頭條、搜狐、美拍,微信公眾號、微博等。

後臺回復「我要加群」,加入各地分群。另誠徵全國各市分群群主,要求是功夫史的忠實觀眾,愛武術,組織能力強,思維開放,無門派之見。歡迎自薦。

習武的你,還在盤珠串把件麼?

是時候盤玩我們習武之人自己的寶貝了!

 ↑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購買 ↑ 

帶劍的時代過去了,來看看現代俠者的裝備!

六川武備 小葉紫檀武術防身酷棍正式開售!

目前全世界木質酷棍中 材質最好,工藝最精美,沒有之一!

習武之人隨身盤玩,值得收藏的防身佳品!

每一根都精選小葉紫檀二膘老料,好於你平日盤玩的絕大部分小葉紫檀珠串跟把件!


是的你沒有看錯,僅限新人

一元包郵,108顆哦

進入後看左下角「首頁」

可以看到更多精美好物

相關焦點

  • 詠春丁浩被搏擊人74秒KO暈倒,格鬥狂人:師父餘昌華竟捂鼻害死人
    2019年10月19日晚,在廣東江門舉辦的一場名為「崇武英雄世界自由搏擊城市巡迴賽江門站」的比賽中,此前並不為人所熟知的66公斤級搏擊選手阿虎(陳錦雲),一晚上連續對戰兩名傳武選手:先是80秒輕鬆Ko太極大師宋德財;最後一場主賽中,更是74秒Ko並打暈詠春丁浩
  • 搏擊選手KO詠春丁浩,傳武再度被虐
    10月19日,現代搏擊選手阿虎以一挑二,KO了「太極狂魔」宋德財和「大名鼎鼎」的詠春丁浩,民間功夫再一次完敗。
  • 詠春丁浩被74秒KO,師父餘昌華:上次怨沒吃飽,這回起來不讓繼續
    更新第1025天,感謝您的關注10月19日晚上,在「崇武英雄世界自由搏擊城市巡迴賽江門站」的擂臺賽上,搏擊人阿虎(陳錦雲)連戰兩名傳武人——先是80秒Ko了太極大師宋德財,接著74秒又踢暈並Ko詠春丁浩
  • 為什麼這次詠春丁浩吃飽了,還是被KO了?【附比賽完整版視頻】
    今天咱們不發傳武器械,發一個武林熱點事件,聊聊剛剛結束不久的詠春丁浩比賽再次被KO的事。
  • 詠春丁浩被KO,別急著唱衰傳統武術
    ——本文系紅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一段詠春拳高手74秒被KO的視頻在網上流傳。據悉,在江門結束的一場崇武英雄世界自由搏擊的比賽中,詠春拳選手丁浩主動報名挑戰搏擊職業選手阿虎,但在擂臺上上場74秒後,被對方一記高掃腿擊中頭部,當場倒地昏迷。僅從比賽結果來看,這次詠春拳在現代格鬥技術前表現出了「脆弱性」。
  • 繼秒殺詠春丁浩後,搏擊阿虎騰空捨身踢暈「金剛水娃」
    「阿虎」陳錦雲繼一場秒殺KO詠春丁浩和太極大師宋德財二人後,又在最近的疫情期間,與叫板了好久的功夫愛好者「金剛水娃」,也約戰了一場。原來,在3月17日,阿虎與此前網上叫陣了良久的「金剛水娃」終於見面,二人雖然非常友好,並打了三局,但陳錦雲明顯佔有住優勢。
  • 繼秒殺詠春丁浩後,阿虎陳錦雲騰空捨身踢懵金剛水娃
    繼秒殺詠春丁浩後,阿虎陳錦雲騰空捨身踢懵金剛水娃 「阿虎」陳錦雲繼一場秒殺KO詠春丁浩和太極大師宋德財二人後,又在最近的疫情期間,與叫板了好久的功夫愛好者「金剛水娃」,也約戰了一場。原來,在3月17日,阿虎與此前網上叫陣了良久的「金剛水娃」終於見面,二人雖然非常友好,並打了三局,但陳錦雲明顯佔有住優勢。
  • 30秒被「KO」的太極大師馬保國復出,中國武術真的只是花拳繡腿嗎
    馬保國,自稱太極大師,在前段時間被一位民間格鬥愛好者30秒KO擂臺,事件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下圖是馬保國在復出後參加的表演活動,視頻裡他的動作沒有太極的招式,幾乎像是耍猴一樣,還與現場一位"武僧」過招,十分搞笑。
  • 30秒被「KO」的太極大師馬保國復出,中國武術真的只是花拳繡腿嗎
    馬保國,自稱太極大師,在前段時間被一位民間格鬥愛好者30秒KO擂臺,事件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下圖是馬保國在復出後參加的表演活動,視頻裡他的動作沒有太極的招式,幾乎像是耍猴一樣,還與現場一位"武僧」過招,十分搞笑。
  • 李連杰吳京甄子丹83歲恩師,犀利批評馬保國:別拿他代表中國武術
    北京時間6月1日,在此之前69歲的太極大師馬保國在山東淄博被ko的鬧劇,引發了全國和網友們的熱議。不少專業人士也都紛紛對此發聲,畢竟這樣的鬧劇對於中國武術的形象是一次非常嚴重的玷汙,就連很多外國媒體都對此事件進行了報導。
  • 百姓英雄,武術教練一招ko退役武警周雙,看懵方便和王洪祥
    百姓英雄,武術教練一招ko退役武警周雙,看懵方便和王洪祥 2020-12-09 00
  • 繼太極雷雷餘昌華之後,一代宗師馬保國被ko
    日前,搏擊圈風雲再起,在武僧一龍力挫藥水哥和劉二狗兩位知名網紅之後,最近,與知名搏擊選手玄武的比賽也已經敲定,提上日程,引發不少網友的期待。而除了武僧一龍之外,號稱不打傷張偉麗的一代混元太極宗師馬保國最近也是登臺獻藝,以70歲高齡迎戰武術教練王慶民,官方資料顯示王慶民1971年2月出生,今年50歲,自幼喜愛武術,當過兵,是一位業散打和武術愛好者。對於這場相差20歲的比賽,外界還是充滿好奇的,畢竟,當年馬寶國可是將國外知名搏擊選手輕鬆擊敗,堪稱是傳奇一戰。
  • 全國武術套路網絡大賽首次開設學校組
    年全國武術套路網絡大賽將於11月15日正式啟動。武術是民族優秀傳統體育項目,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深受國內愛好者的喜愛。本次全國武術套路網絡大賽設競技組和學校組兩個組別,競賽項目包括集體基本功和集體項目兩項,參與人群既囊括了專業隊運動員,也面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高中以及特有的民辦武術學校,是集競技性、娛樂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一次武術盛會。
  • 詠春「大師」餘昌華慘遭吊打KO,賽後不服:戴拳套毀掉詠春拳
    【文/搏擊江湖】詠春餘昌華,可以說是傳武詠春裡面名氣最大的一位,江西南昌的武林高手,國家武術一級裁判,詠春拳六段。他有一位大弟子就是詠春丁浩,是個體格強壯的傢伙。師徒倆沒少出風頭,可以說在武林界也是有一號的人物。
  • 霍元甲後人評馬保國被KO: 傳統武術不代表整個中國武術
    在5月17日的一場搏擊比賽中,「渾元形意太極大師」馬保國被50歲業餘搏擊愛好者王慶民30秒內擊倒3次,最後一次直接倒地休克,一時間引起譁然。此後的馬保國立刻成為網絡紅人,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同時也將「太極拳」和「中華傳統武術」再一次推上風口浪尖,「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不是武術是舞術」、「武術界的騙子」之類的評價充斥整個網絡。
  • 2020年全國武術套路網絡大賽正式啟動
    大賽設競技組和學校組兩個組別,競賽項目包括集體基本功和集體項目兩項,參與人群既囊括了專業隊運動員,也面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高中以及特有的民辦武術學校,是集競技性、娛樂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一次武術盛會。大賽採用視頻上傳、網絡投票、專業評判的「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進行。
  • 詠春丁浩苦練拳術,意欲二番戰KO散打「阿虎」,為詠春正名!
    眾所周知,詠春餘昌華曾經在擂臺上被獨臂拳王熊呈呈輕鬆擊敗,他的徒弟詠春丁浩也在擂臺上被人KO掉,甚至當場暈倒。 從圖片上可以看出來,詠春丁浩在一片湖邊上練習詠春套路。動作相當的灑脫能夠看出來他對詠春拳的研究很深。但是,傳統武術一直有這樣一個弊病,就是過於看重好看的套路。
  • 詠春丁浩苦練拳術,意欲二番戰KO散打「阿虎」,為詠春正名
    眾所周知,詠春餘昌華曾經在擂臺上被獨臂拳王熊呈呈輕鬆擊敗,他的徒弟詠春丁浩也在擂臺上被人KO掉,甚至當場暈倒。但是,對於之前的慘敗,丁浩並沒有氣餒,他目前正在苦練拳術,等待著有機會重新打敗阿虎,為詠春拳正名。
  • 世界綜合格鬥冠軍賽正式開啟,中國傳統武術與現代格鬥正面交鋒
    通過體育和競技,展現中華武術的魅力,展現一場激情與熱血、榮譽與使命兼具的巔峰對決,大賽將充分響應號召通過一帶一路,進一步加強中國武術項目與國內外對抗性項目的交流合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中華傳統武術走向世界。
  • 武術名家李建文一擊KO俄特種兵被質疑:僅對方戴護具就知是表演
    對於這段視頻之真實性——或者說,是真的實戰比武,還是一次表演性質的切磋?有不少人發表過意見,但李建文本人則只是如此表過態,並沒有回應公眾的質疑。 近日,兩位知名的武術博主,作為武術圈內人,也發表評論稱——這只是一場表演而已! 武術博主「俠骨文心PGQ」稱:「網上很多人對於這段視頻很感興趣,說是某保鏢李建文,ko俄特戰隊員的視頻,並且很多人問我: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水平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