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為啥都自稱「朕」,專家:你把「朕」拆開讀,就明白了

2021-03-05 世界歷史網

在中國古代,最早是沒有皇帝這個稱呼的,這個稱呼最早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功績,讓大家稱呼他為皇帝。就像皇帝這個稱呼一樣,中國古代的皇帝一般都不是稱呼自己為朕,這是後面才發展出來的。

在中國古代更早的時候,皇帝都不是自稱為朕,而是自稱為寡人,因為在中國古代有一個謙虛的傳統,所以皇帝這樣稱呼自己,目的就是為了表現自己是一個才學和能力都不足的人。但是這一切都被秦始皇給改變了。

秦始皇統一了齊楚燕趙韓魏六個國家以後,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霸主,這樣一來秦始皇就變成了周武王以後又一個統一全國的人。這個時候秦始皇為了表現出自己的不同之處,就命令丞相李斯想出一個新的稱號,這樣才有了皇帝自稱為朕這種情況。

為什麼李斯會想到朕這個稱號,這是因為在古代最早的文字實際上並不是漢字,而是甲骨文,在秦代的時候,雖然人們已經發展到用小篆進行書寫了,但是在小篆裡,還是有很多甲骨文的痕跡。

而把朕這個字拆開,這樣就變成了漢字中的月和關兩個字。而在甲骨文裡,這兩個字和「舟」和「灷」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一樣的。其中灷在甲骨文中的意思是火或者是能夠引火的東西。而舟的意思就是船。

在古代,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在古代人們都把小船看成是祭祀用的物品,而在祭祀時會點燃小船中的火種,寓意天下太平,社稷平安。所以在古代,朕這個字有對皇帝的表揚也有對天下太平的嚮往。

相關焦點

  • 為何歷代皇帝都用「朕」自稱,專家:把「朕」拆開看,你就明白了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皇權往往是最為尊貴的存在,而期間也誕生了很多特殊的規則,比如說皇帝往往自稱為「朕」,這也讓不少人感到好奇,「朕」字專門指皇帝,是從首次開創皇帝制度的秦始皇時期所開始的,帝王為什麼要用「朕」自稱呢?實際上漢語專家會告訴你,把朕字拆開來看,就明白了。
  • 古代皇帝為何用「朕」自稱?專家:你把「朕」字拆開念,便能明白了!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皇帝們都是用「朕」來自稱的,並且這個稱呼是皇帝的專用稱謂,除皇帝之外誰要是敢用「朕」來自稱,那就是掉頭的大罪。但鮮有人知的是,在秦始皇登基前,其實老百姓們平時都是用「朕」來自稱的。在先秦時期,漢語裡一共有6個第一人稱代詞:餘(予)、朕、我、吾、印、臺。在秦始皇登基以前這6個代詞大家都能隨意使用。
  • 為何古代皇帝都自稱「朕」?專家:你把「朕」拆開讀,就知道了
    "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命為,令為,天子自稱曰。"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為何歷代皇帝都喜歡用"朕"自稱?說這個之前我們得先聊聊他們的其他自稱。有記載的皇帝自稱大致有6個,分別為"寡人"、"不穀"、"朕"、"吾"、"餘一人"、"孤"。
  • 古代皇帝為何都愛自稱「朕」?把「朕」拆開來念念,就能明白了
    我和朕一樣。古時尊卑共為,貴賤不嫌,則可同義。--蔡邕《獨斷》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朝統一六國,皇帝的稱謂正式確立。由此誕生的,是專稱皇帝的「朕」。為何秦始皇偏偏從眾多自稱「朕」的人中選擇了「朕」,而非寡人、孤臣、諸王?
  • 古代君王為什麼都自稱「朕」,專家:把「朕」左右分開讀,就懂了
    古代君王為什麼都自稱「朕」,專家:把「朕」左右分開讀,就懂了文/觀心通史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的稱謂非常多,而且歷朝歷代的稱謂都不太一樣。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王朝,據史書《竹書紀年》記載,夏朝君主的稱謂都冠以「後」,如「后羿」、「後少康」等。
  • 古代皇帝為何都自稱「朕」,老教授:你把「朕」拆開讀,就明白了
    公元前2070年,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開始出現,夏朝的皇帝自稱為古人還是講究君權神授,哪怕是君王也要服從於天,歷朝歷代為了得到起兵的「大義之名」往往都會杜撰出一段神話,項羽天生異瞳,劉邦自稱為赤帝子,斬白蛇起義,王莽自稱黃帝後裔……君王自稱寡人並不是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意思,而是「寡德之人」古人講究「以德治國」,所以「寡德之人」是君王的一種自謙稱呼,就連諸侯王的夫人也可以自稱為寡人,《詩·邶風》載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 秦始皇為什麼要自稱為「朕」?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懂了
    我們通過學習歷史對古代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在每一個朝代都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有尤其是一些引領時代的君王,即使隔著時空也能感受到他們的雄才偉略,比如咱們今天要談到的始皇帝嬴政。 一般帝王都有著專屬的稱呼,但其實我們聽得最多的還是「朕」,追溯歷史咱們就會發現,這個稱呼其實從秦始皇開始就一直延續到了滿清。有人就會感到疑惑,秦始皇為啥用「朕」自稱呢?
  • 秦始皇為什麼要自稱是「朕」?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皇帝這個稱呼自從秦始皇開發出來之後,成功的在中國流傳了近兩千年的時間,同時流傳下來的還有秦始皇對於自己的專屬稱呼——朕。那麼秦始皇為何用「朕」做專屬自稱?史學專家表示:將「朕」拆開看就明白了。    史學專家表示:在秦朝的時候,人們大多都是在水邊定居,以此來保障生活,同時還可以利用舟船捕撈魚蝦,不僅可以果腹,同時還能夠換取生活必需品,因此舟船就成為了古代百姓生存的重要工具。
  • 秦始皇為什麼要自稱為「朕」?專家:你試試將「朕」拆開念
    秦始皇為中國的封建王朝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做出了很大貢獻,在他以後,所有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被稱作是皇帝,自稱詞也沿用了秦始皇的「朕」。當時有那麼多自稱詞,秦始皇為何要自稱為「朕」?專家表示:你把「朕」拆開來念,就明白了。
  • 中國共有494位皇帝,為何都用「朕」自稱,專家:拆開念就明白了
    在許多的古裝電視劇裡,可以看到皇帝都是自稱為朕的。朕在一開始其實並不是皇帝的稱呼,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也就是說從秦始皇開始,皇帝自稱朕,而朕這個字也變成了皇帝的專屬,一般人是不能自稱的。為什麼歷代皇帝都用朕自稱呢?其實只要把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明白了。
  • 為何秦始皇用「朕」作為專屬自稱,專家:把「朕」字拆開就明白了
    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蓋五帝,王的稱號已經不能滿足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績,於是,便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合併為一個新的稱謂,創造了皇帝這一稱謂,自稱「始皇帝」,同時,秦始皇又別出心裁的將「朕」這個第一人稱代詞作為皇帝的專屬代稱。從此之後直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朕」一直是皇帝的專屬稱謂。
  • 中國共有494位皇帝,為何都用「朕」自稱,專家:拆開念就明
    朕在一開始其實並不是皇帝的稱呼,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而朕這個字也變成了皇帝的專屬,一般人是不能自稱的。為什麼歷代皇帝都用朕自稱呢?其實只要把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明白了。
  • 「朕」是什麼意思?古代皇帝為什麼要自稱為朕?
    現如今,我們從各種歷史影視劇中不難發現,裡面的皇帝時常稱呼自己為「朕」。有時候,筆者我不禁在思考著這樣的人一個問題,把「朕」這個字單拎出來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們都要自稱為朕呢?要想解開這一謎題,就需要先追溯到秦始皇時期。
  • 【知識】古代皇帝為何都自稱「朕」
    歷朝歷代的稱呼都不太一樣,春秋戰國時期,衍生出了多種稱呼,孤、寡人、餘、不榖、衝人、予一人……還有帝號、年號、廟號、諡號諸多稱呼,我們今天主要還是講講古代帝王的稱呼。從春秋戰國至五代十國期間,「寡人」的稱呼一直都在,劉邦封為漢王、韓信封為齊王、隋煬帝為晉王時,都自稱為寡人,只不過春秋戰國時期「寡人」出現的次數較多,一些較弱的諸侯國多自稱為「孤」。不榖這個稱呼就相當的陌生了,《左傳·僖公四年》: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
  • 秦始皇選「朕」做代稱,有啥玄機?「朕」字拆開你就懂了
    在古代的時候關於自我的稱呼有很多,「我」是最常見的,「朕」也曾是我的代稱,不過秦朝立下規矩以後,「朕」就成為了皇帝才能使用的一個字,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曲折呢?這個字在最早的時候沒有任何的規矩管轄,和一般自稱的詞一樣,無論是誰,都可以使用,不過一般而言,「朕」這個字,在貴族之中使用的更加廣泛,畢竟這個字說出來就顯得與眾不同一些。作為平民百姓而言,多數時間還是使用的「我」,來自稱,這樣可以顯得更和善。後來秦始皇就將「朕」這個字規定為只有皇帝能夠使用,以此來顯示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
  • 秦始皇為何要自稱為「朕」?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一詞,並自稱「始皇帝」。萫訤楋狽塖挸嫝櫡諉鑞嘲潉襄貓繧網盺嬵鬛搣乏葎踮捓霓靖徤亼麾溫埠鄯瑞洆率峴覕聧淩搵鷪媕絲煋煐旎芻貃輔辢除此以外,秦始皇還用了「朕」當做皇帝的簡稱。紑聨鸗彂獍揬牠瀪鱅詖沜伕彜浳雂劑鉭壗錙廢騒霝秪詆瑈嶲鈴闓剡諥卵鏹玻墦軠儵秖盷秎凮燶撓繸訲禚矻濾翹驐葟自此之後,歷朝歷代都延續了清朝的制度,同樣皇帝也都以「朕」自稱,直至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結束為止。
  •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朕,漢語二級字,形聲字,讀作zhèn,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朕,我也,闕。也就是說,在先秦時代,朕在先秦時期是第一人稱所有格,即「我的」的意思,例如屈原離騷:「回朕車以復路兮」。根據漢許慎說文解字,朕小篆「月」字旁原作「舟」字旁,指木造船的兩塊木板間隙。以其極為細小譬喻寡德以自謙,類似寡人之義。
  • 秦始皇為何棄用「寡人」,改稱為「朕」?把「朕」拆開你就明白了
    「古裝劇」可以展示古人生活中不同的一面,的確很有意思,所以頭兩年古裝劇、越劇都很火,但許多史學家並不高興,他們指出許多與歷史文化不符的錯誤。例如,無論哪個朝代的皇帝稱自己為「朕」,專家指出:不同朝代的皇帝稱謂不盡相同。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皇帝是怎麼稱呼自己的呢?
  • 古代皇帝為何用「朕」自稱?
    對此,甲骨文學者華強解釋道:「殷商時期,匠人所用的工具都是有標準的,他們雙手所持的豎立工具應當是造船用的標準件。而皇帝,就是一個國家最大的標準件,他的意志就是標準,所以秦始皇才會選用『朕』來自稱。」聽完華強先生的解釋,好像確實有點道理,不過到了戰國時期,「朕」這個字又發生了變化。
  • 皇帝為什麼自稱「朕」?漢字「朕」的本義是什麼?
    皇帝自稱「朕」,漢字「朕」是什麼意思?中國古代君主、諸侯王,歷來喜歡「稱孤道寡」。他們的自稱,其實並非只有「朕」一種,還有寡人、孤、不穀(不轂)、孤家等。既是自稱,本質上都是第一人稱「我」的意思。但分別蘊含的意義,卻是大不相同。《老子》:「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