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收官在即,安徽阜陽市潁上縣滿載收穫的馬車,蹄疾步穩,踏向「十四五」新的徵程。回首這五年,潁上縣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加快發展加速趕超的良好態勢。
■潘金銘 徐慶 張杰
產業升級積蓄經濟增長新勢能
作為國內首家民營控股晶片電阻生產商,位於潁上經開區的安徽翔勝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之後,市場需求猛增,產品供不應求,面對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企業開足馬力,加緊生產。
「在管委會大力支持下,從項目選址開始就給我們提供了標準化廠房,讓我們的一期工程得以順利進行。」安徽翔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標說,目前公司二期基建已經開工建設,預計今年12月底能全部投用,2022年公司預計實現目標銷售收入約10億元,可以年產2500億隻晶片電阻。
作為新興產業,翔勝科技與潁上縣其他企業依靠技術創新,為潁上縣工業升級築壘基石。「十三五」期間,潁上縣堅持「產業興城、工業強縣」「產城融合、一體發展」思路,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工業企業加速發展。
2019年,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由2015年的10.3%提高到2019年的25.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019年的5.9%,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7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4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達26家,比2015年增加23家,預計202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超過400億元,年均增速超9%,成為潁上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對潁上縣來說,「新」字在過去五年中還融入在農業、服務業中,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進一步繁榮興旺,成為拉動全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潁上縣逐步形成了以第一產業為基礎、第二產業為主導、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的現代國民經濟產業格局,三產融合發展的創新驅動,進一步提升了潁上縣域經濟實力。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1.8億元,是2015年的2倍,在全省61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2位,連續四年位居全市前2位,年均增長9.2%,預計到2020年可完成432.8億元;2019年實現財政收入42.3億元,是2015年的1.8倍,年均增長13.8%,預計到2020年可完成44.5億元;2019年完成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8億元,是2015年的1.6倍,年均增長12.7%;2019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6%,四年年均增長21.7%,預計到2020年可完成24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2元,是2015年的1.5倍,高於全省0.5個百分點。
找準脫貧路徑提升貧困群眾幸福感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讓貧困人口脫貧,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線方針政策,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情之所系、心之所惦。
落實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深入開展「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七個不落、一個不少」大排查和脫貧人口「回頭看」,實施「四項清單」工作機制……五年來,潁上縣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以產業扶貧為依託,構建可持續脫貧機制,貧困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精準脫貧實效顯著。
如何讓廣大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潁上縣制定了一系列方法和路徑——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一大清早,六十鋪鎮高菜園村的貧困群眾王茂友便早早起來,在自家黃秋葵地裡幹得起勁。「村裡幫俺們引進了黃蜀葵產業,俺家2畝多地都種這,一畝地可以收入3000多塊錢,早晨起來採摘賣了還不耽誤來廠裡幹活,在廠裡一個月工資3600塊,幹3個多月就是1萬多塊,這收入在過去俺都不敢想,俺的生活是越過越紅火了。」王茂友說。
安徽金滿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六十鋪鎮重點招商引資企業,是一家以種植菊花、黃蜀葵等中藥材為主的特色農業公司,下轄一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兩個家庭農場。公司採取「廠家+公司+農戶」訂單式種植模式,在當地獲得較快發展,自2016年落戶以來,通過產業扶貧,累計帶動周邊貧困群眾1000多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還需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抗風險能力,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當潁上縣的貧困村遇上了長豐縣的蘆筍,一套跨區域的精準扶貧模式,為潁上縣打開了一條扶貧出路,形成了一個好機制,樹立了縣域結對幫扶的標杆。
兩縣開展縣域結對幫扶工作以來,建立了雙方互訪機制,在教育、人社、旅遊、扶貧等部門進行深入對接,開展各類幫扶活動。2017年、2018年,長豐縣先後支持潁上縣2000萬元扶貧資金,建設高標準觀光採摘草莓基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產業扶貧基地等,形成了常態化幫扶機制,讓幫扶效果實現「質」的提升。
找準了路子,脫貧的成效日漸顯現出來,貧困群眾的日子由此節節升高。
五年來,在全縣上下共同努力之下,2019年4月,潁上縣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徹底甩掉戴了33年的貧困縣帽子,2016年-2019年共脫貧42849戶108702人,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26%。在全省2016、2017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潁上縣均獲得「較好」等次;在2018、2019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潁上縣均獲得「好」的等次,蟬聯全省第八、全市第一。
借力交通優勢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
交通運輸體系的不斷完善,為潁上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一個開放合作的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十三五」期間,潁上縣開放通道建設成果豐碩,建成合霍阜高速、滁新高速潁上出口、淮河阜陽港、潁河六橋、商合杭高鐵潁上北站等,正式進入了高鐵新時代,與長三角及周邊大中城市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
「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貫通了人流、物流、商流等各個方面,進一步降低了交通成本,有力促進了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潁上縣經濟開發區有關負責同志說,區位優勢的提升增強了潁上的吸引力,提高了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數量。
看中潁上縣未來發展優勢,安徽浚潁光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唐軍選擇讓企業落戶潁上經濟開發區,總投資10億元,主要從事FMM OLED金屬掩膜板的研發、製造等配套服務。其中,一期3億元已投產,二期投資7億元。目前,公司CVD MASK全自動生產線已正式投產,項目達產後年產值約50億元,稅收約2億元。
「鼓勵外來投資企業引入高新技術產業,引導中小企業集聚集群發展,可以讓工業項目建設發揮最大效益。」潁上縣經濟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潁上縣深入開展以商招商、親情招商、駐點招商、全民招商、領導招商,拓展基金招商、「園中園」招商、產業鏈招商,2019年納入市招商引資統計項目(含技改項目)152個,到位資金134.3億元;其中,一產項目21個,到位資金15.23億元;二產項目114個,到位資金84.08億元;三產項目17個,到位資金34.99億元,工業項目佔比達62.6%。
長期以來,長三角地區是潁上縣縣外投資的主要來源地之一,經貿活動往來密切。作為全市推進融入長三角、高鐵全覆蓋進程的一部分,潁上與長三角地區、中原城市群的時空距離進一步拉近的同時,牢牢抓住長三角地區轉移一般製造業的機會,主動搭建優勢平臺,推進園區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優質產能。
日前,潁上經濟開發區作為全省8家試點開發區之一,與上海市G60國家商用密碼產業園合作,探索以「飛地經濟」等方式合作共建潁上縣科技創新產業園。合作內容主要包括物流生物安全檢測系統研製項目、氫能源產業基地+氫能源汽車製造項目、5G智慧安防項目、新型輕量化合金材料研發製造項目以及成立孵化中心、加速器、研究院、申報各種項目資金等。
「通過藉助各方在地理區位、產業篩選、資金保障、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探索構建以上海市G60國家商用密碼產業園為產業中心、以中控國經集團有限公司為園區運營主體的合作模式。」潁上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同志介紹,這樣能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共享發展成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更加有利於潁上經濟開發區進一步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開發區更高質量發展。
潁上縣負責同志指出,潁上將抓住機遇,找準發力點,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重點圍繞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綠色建築建材、能源化工、綠色食品五大支柱產業,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產業集群,全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搭建民生橋讓老百姓獲得感更強
經濟社會的發展,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十三五」期間,潁上縣堅定不移傾力民生改善,織密築牢民生網底,人民群眾幸福指數逐步攀升。
鄉村公共衛生體系是保障農民群眾健康生活,提升其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的基礎性工程。潁上縣陳橋鎮李莊村共有醫療服務重點人群1272人,籤約服務對象651人,其中,貧困人口籤約240人。目前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正在分期分批對服務對象開展健康體檢。
這段時間鄉村醫生陳福海和高鳳娟,把免費體檢通知送到貧困戶陳福祥手中。陳福祥是村衛生室的重點關注對象,去年查出患有重大疾病,他連續幾天不吃不喝,心情一度非常低落。陳福海了解到他的情況後,每天都要到陳福祥家中進行開導、勸解,為他送去治病的藥。終於,陳福祥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勇敢面對起生活的困難。
「我們儘量做到讓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管』,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好政策。」潁上縣衛健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目前,潁上縣建立了多個省縣醫共體、縣鄉醫共體,建成多個急救分站、基層醫療中醫館等醫療衛生設施,縣人民醫院也成功創建了三級醫院。
以完善醫療設施為代表,多項民生工程同步推進,取得了豐碩成果。「雙基建設」全面達標,新建、改擴建300多所學校,高分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驗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顯著成效,281個村(社區)實現「零上訪」,獲評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文體事業及精神文明建設成果顯著,榮獲「省曲藝之鄉」稱號,湧現一大批「中國好人」「安徽好人」,榮獲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