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必勝信心 下足繡花功夫 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中共崇信縣委書記 張拴會
崇信縣屬省列插花型貧困縣,2013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6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206戶1.97萬人,貧困發生率23.8%。自脫貧攻堅戰工作開展以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舉全縣之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將如期實現。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核心的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多次召開重要會議,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崇信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及時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中心組學習會、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等會議,特別是總書記發表的最新講話和指示批示,堅持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第一時間推動落實,做到在任何時候都與黨中央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步調,確保脫貧攻堅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基本的是落實精細精確精微的「繡花式」扶貧方略,把到村到戶到人的措施落實到位。這些年我們深深體會到,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始終保持嚴的要求和實的作風,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全面落實到村到戶到人政策措施,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程序,逐級摸排、層層篩選,逐人登記造冊、建檔立卡。採取「一看、二問、三算帳」的方式,準確掌握貧困家庭收入變化和「三保障」情況,加強戶內信息數據比對,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做到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精準施策求實效。組織駐村工作隊、幫扶單位,面對面和村「兩委」班子、貧困群眾座談交流,根據貧困戶自身情況和群眾需求,精準制定「一戶一策」計劃。特別是針對新冠疫情、暴雨冰雹等影響,及時調整幫扶措施,採取產業獎補、開發公益性崗位等辦法,保障整體收入不減。精準退出真脫貧。嚴格驗收標準和程序,每年由縣級領導帶隊,逐村逐戶逐項進行核查驗收,對不符合退出條件的堅決不脫貧,對因病、因災返貧的及時納入管理對象,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重要的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面補齊貧困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短板弱項。以「過篩子」精神和與問題「對著幹」的態度,紮實開展「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5+1」專項提升行動,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推進安全住房全達標。部署開展農村危房改造清零、危舊住宅拆除、新建住宅搬遷入住「三大行動」,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依法拆除危舊住宅、廢棄莊基和「一戶多宅」等3356戶,累計改造危房3821戶,全縣所有常住農戶住房安全等級全部達標。推進農村道路全暢通。全面摸清路網現狀,認真編制完善各類路網建設規劃,整合建制村通暢工程、村組道路硬化等項目,硬化拓寬道路847公裡,貧困村社硬化道路實現全覆蓋,「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現狀徹底改變。推進安全飲水全保障。全面落實保水源穩定、保水管暢通、保水質達標的要求,建成杜家溝水廠擴建、左營溝水廠管網延伸及宰相、楊安等6村供水工程,為3442戶貧困群眾通上了自來水,飲水安全穩定達標。同時,加強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要緊的是按照「五個一批」脫貧路徑,把中央和省市各項扶持政策落到實處。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工程,真正讓各類政策更好惠及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一批。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思路,實行差異化扶持政策,貧困戶戶均產業增收4200元以上。積極對衝疫情影響,採取「點對點」運輸、統一包車接送等方式,加大勞務輸轉力度,貧困勞力實現應輸盡輸。二是易地搬遷脫貧一批。堅持把易地搬遷作為根本之法,深入調研、多方論證,探索推行了原址重建、村內移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四種模式」,配套實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項目,累計搬遷群眾487戶1845人。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大力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林業工程,利用生態保護補償引導貧困群眾發展林果經濟,將107名貧困群眾確定為公益林護林員,按標準發放報酬,讓貧困群眾在生態保護中受益。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大力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改薄」等工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5所、幼兒園(班)42所。落實「兩免一補」「控輟保學」等政策措施,常態化開展「教師大走訪」活動,實行「一對一」幫扶,勸返輟學學生29名,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以上。社會保障兜底一批。按照「四個不摘」要求,接續推進低保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將970戶2196名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全部納入一二類低保兜底範圍,為15725名貧困戶、低保戶和城鄉孤兒辦理了大病救治保險,貧困人口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根本的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的重要指示精神,逐村逐戶逐人走訪,加大培訓幫扶力度,著力提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嚴格落實掛牌作戰責任制,建立健全縣級領導包鄉抓村、組長單位協調聯動、幫扶單位聯繫幫村、幫扶幹部結對幫戶機制,做到了責任到人、精準幫扶。堅持走訪不漏戶、戶戶見幹部,組織幫扶幹部進村入戶,採取集中宣講、座談交流、上門培訓等方式,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全域無垃圾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建成「清潔村莊」79個,完成農戶庭院衛生整治1.2萬戶,貧困村髒亂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關鍵的是強化黨建統領,廣泛凝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深入貫徹「抓工作首先抓黨建、抓黨建關鍵抓班子,抓落實首先抓幹部、抓幹部關鍵抓作風」的總抓法,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發展優勢。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全面落實「四抓兩整治」措施,積極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1個,83.5%的村(社區)實現支書、主任「一肩挑」。積極推行「黨組織+」黨建扶貧模式和「四鏈富民」做法,建辦黨員創業帶富基地36個,全縣79個村全部有了集體經濟收入,基層黨組織帶富能力不斷增強。堅持把脫貧攻堅戰場作為鍛鍊幹部的平臺,牢固樹立「四個一線」「五個一批」用人導向,提拔重用敢於擔當、實績突出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82名,選派48名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的幹部擔任駐村工作隊員,落實崗位調整、生活補助等關愛措施,充分調動各級幹部的積極性。加強作風建設,大力弘揚「鐵人」精神和「尊崇誠信」的崇信精神,持續深化「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下功夫整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嚴查違紀違法問題,以幹部作風的大轉變保障脫貧攻堅任務落實。(作者系中共崇信縣委書記)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審核:縣融媒體中心/戴鵬飛
編輯:縣融媒體中心/朱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