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國家「一帶一路」「文化先行」的提倡下,佳能(中國)有限公司開啟了「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 文化保護項目,旨在用影像對絲路沿線重點城市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創作和宣傳,為文化研究提供數據支持,同時喚起公眾對文化多樣性保護的關注。影像是人對視覺感知的物質再現,而且影像的傳播方式在如今也顯得更為的普及和廣泛。2016年6月6日,由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主辦的 「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大型文化保護項目新疆站又一次正式啟動。
「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新疆站正式啟動
新疆站是該項目繼陝西、河南、甘肅後的第四站。該站聚焦於絲路核心路段的新疆,將對新疆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豐富文化進行影像創作和宣傳,並將舉辦影像文化交流、公眾影像徵集等系列活動。項目成果將無償捐贈給相關政府機構用於今後的學術研究及文化普及、交流活動。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核心路段,與8個國家接壤,是東西方文化交匯與互動最盛之地。同時,新疆也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最為典型的區域,目前有47個民族聚居於新疆,其中13個為世居民族。千百年來,各民族間的文化碰撞、演變與融合,形成了其多元異彩、兼容並蓄的民俗與文化。新疆自然環境獨特,也因此孕育和留下了諸多自然奇觀和文化遺產:納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北庭故城、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納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瑪納斯」和「麥西熱甫」;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等等。
佳能(中國)西北區域總部首席代表吉田昌弘為文化採風團隊領隊新疆都市報社長石鋒授旗
佳能(中國)西北區域總部首席代表吉田昌弘先生
在接下來3個月,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將與新疆日報社、新疆都市報社共同組織專業的攝影團隊,在相關部門及絲路文化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分南北兩線深入哈密市、吐魯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等地進行採風活動,並在各地舉辦攝影文化論壇、絲路影像徵集等活動,旨在對新疆豐富多元的文化遺存、「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煥發出的勃勃生機進行影像創作和採集,喚起公眾對絲路文化的關注。
佳能(中國)企業品牌溝通部總經理魯傑現場分享
佳能(中國)企業品牌溝通部總經理魯傑作為該項目的發起者和主要負責人對項目做了進一步的詮釋,「佳能的企業理念是『共生』,一直以來我們都致力於用影像技術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該項目自2014年啟動以來,已經沿著絲綢之路走過陝西、河南、甘肅三省,製作了兩部非遺紀錄片,收集影像作品1.8萬幅,吸引數萬人參與其中。「絲綢之路是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紐帶,為人們彼此了解、友好對話、和睦相處提供了契機和平臺,無數人類寶貴的文化印記和財富也因此得以留存。用影像記錄和傳承文化,是佳能矢志不渝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佳能實現『中國夢』中『文化夢』的拳拳之心。希望未來,佳能還能夠得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支持和幫助,將文化帶給我們的感動不斷傳遞下去。」魯傑說。
啟動儀式現場座無虛席
觀眾駐足觀賞絲路影展
觀眾駐足觀賞絲路影展
現場影友體驗佳能相機
啟動儀式當天,主辦方還特別邀請全國十佳優秀攝影師姜平,及《新疆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副主任、新疆大學博士生導師、新疆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新疆文聯名譽主席劉賓,就絲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作現場交流。截止目前,「佳能影像發現絲路之美」已經走過陝西、河南、甘肅三省,利用佳能的先進影像設備對國家級文化遺產進行記錄,如皮影戲、華陰老腔、唐三彩以及獨特的自然風光。並面向公眾舉辦攝影大賽及攝影展,累計產出18000幅珍貴圖片。此外,以其傳承人的技藝和生活為素材精心製作紀錄片,形成動靜態結合的影像資料庫,用於今後的保護性文化研究和對外交流。
·擴展閱讀:
帶著佳能一起出發 漢唐絲綢之路縱貫之旅
佳能2014年文化保護項目聚焦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