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國李玉妹介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籌備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本報訊 (記者何雪華 實習生龍琦 通訊員粵宣)昨日,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介紹了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籌備工作有關情況,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玉妹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是廣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全面總結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明確未來五年廣東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動員廣東全省廣大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而努力奮鬥。
大會的主要議程:一是聽取和審查十屆省委的報告;二是審查省紀委的工作報告;三是選舉中共廣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四是選舉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五是選舉廣東省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
朱明國表示,「省黨代會籌備工作認真紮實、有力有序、進展順利,基本達到了汪洋同志提出的『選拔好班子,起草好報告,創造好環境』的要求。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可如期於5月9日上午開幕。」
關於省黨代會報告稿起草
起草組共吸納意見563條
起草好黨代會報告是籌備召開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報告起草工作於去年12月正式啟動。省委成立了由汪洋同志任組長,朱明國等同志任副組長的報告起草領導小組,並由省委辦公廳、省委政策研究室牽頭,從省直有關單位抽調精幹人員組成起草小組開展起草工作。今年1月底,汪洋同志親自部署,要求起草組在消化吸收有關材料,認真歸納近年來廣東的做法和實踐的基礎上,突出思想性、理論性和指導性,體現新鮮「粵味」和濃厚「黨味」,寫出一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令人耳目一新的好報告。
朱明國介紹,黨代會報告稿形成歷經了研討和初稿撰寫、徵求意見和綜合修改、審議通過三個階段。
汪洋同志和有關省領導先後主持召開了正省級老幹部、省政府參事和文史館館員、市縣鎮三級黨委書記代表、部分省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兩代表一委員」,還有專家諮詢委員會,部分專家學者座談會和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代表等一系列專題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省委常委、十屆省委委員、候補委員都圍繞黨代會報告起草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建議。
成立黨代會報告起草專家諮詢委員會,開展黨內問卷調查,這是籌備工作在充分發揚民主方面的重大突破。委託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課題調研,徵求省直部門和各地市、縣黨委、政府的意見,開展黨代表走訪群眾和調研,特別是在媒體開展了黨代會問計詢策的活動,廣泛徵集了智慧與力量。據統計,有223個單位反饋了意見,其中172個單位提出了682條書面意見建議,系列座談會提到意見226條,加上書面文字修改共徵集到意見908條,起草組共吸納意見563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報告稿起草專門請中山大學語言文字專家,對報告稿的語言、文字、修辭進行了把關。
「黨員幹部、黨外人士、社會各界都對報告徵集意見工作讚不絕口,並在過程中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形成共識。」朱明國表示,這是一份廣東自己的黨代會報告稿,一份值得期待的報告稿,相信公布後,大家會耳目一新。
關於新一屆省委省紀委人事安排
首次差額票決部分省委委員
去年11月,中組部幹部考察組來廣東省進行換屆考察工作。期間,廣東省委、省紀委分別召開全委擴大會議,全額定向推薦新一屆省委、省紀委領導班子成員人選,在廣東省工作的十七屆中央「兩委」委員、十七大代表,十屆省「兩委」委員,省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廣州、深圳市市委、人大、政府、政協正職,部分擔任過副省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老同志,地級市黨政正職,省直部門和群眾團體主要負責人,省委巡視組組長,省屬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主要負責人,中直駐粵正廳級以上單位主要負責人,縣(市、區)委書記等共600多人參加了推薦。同時,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了個別談話推薦。
綜合民主推薦的情況,中組部考察組經研究,提出了省委換屆人選考察對象,並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了公示。接著,考察組在省、市級 「兩代表一委員」、普通黨員、群眾和機關幹部代表中對省委班子及成員和新提名人選考察對象進行了民意調查,採取個別談話、民主測評、延伸考察、查閱檔案等方法對省委、省紀委換屆考察對象進行深入考察,並對省委換屆擬提拔人選和省紀委副書記人選考察對象進行了德的專項測評。綜合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和考察情況,提出了省委、省紀委領導班子換屆人事安排方案。
今年2月,廣東省委制訂了《十一屆省委委員、候補委員和省紀委委員安排的原則意見及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原則意見》),要求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為目標,以謀劃推動科學發展、選好配強領導班子為重點,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堅持注重實績和正確的用人導向,切實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幹部安排到「兩委」中來。《原則意見》明確了「兩委」委員提名年齡、結構要求和產生程序等。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經推薦、考察、充分醞釀、統籌考慮,省委提出了十一屆省委委員、候補委員和省紀委委員換屆人選方案,經省委常委會研究,並報中央審批同意,已提請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將提請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醞釀和選舉。
李玉妹介紹,在新一屆省委常委的選舉中,採取的是差額選舉,中央批覆了14名省委常委候選人,最後正式選舉13人。
而新一屆省委委員、候補委員、省紀委委員產生過程的最大亮點,首先是首次採取差額票決部分省委委員。「十屆省委委員有9位同志超過了年齡,怎麼辦?」李玉妹說,最受關注的是省外經貿廳廳長,因為廣東省是外貿大省,就單獨把它拿出來採取差額比選的辦法,在全省範圍內大家可以自願報名,最後選拔出來。
「剩下8位也是採取這種辦法一起做。」經過常委會進行研究,聽取省委常委、人大政協分管領導以及各方面的意見,對每個職位提出不少於3個候選人(有一個位置提出了4個候選人),把8個職位25位候選人提供給全委會成員進行選擇推薦,也可以從25個以外挑選,省委組織部根據幹部的條件,根據大家的推薦,按照每個職位1比2的原則,挑選了16名候選人,供常委會挑選。常委會按照2選1的原則,通過全額票決出8位,省委組織部對8人進行實地考查,又經過常委會最後正式敲定。「所有這些都按照幹部規定條例執行。」
第二大亮點也是最重要的,是擴大了選拔全過程的民主,在提名環節,兩委班子成員採取全委擴大推薦,有600多人參加了推薦。在考查環節有考查預告、考查公示、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如群眾的口碑。在形成方案的時候又是多方聽取意見、反覆醞釀、集體討論,最後報中央、中紀委審議通過候選人預備人選方案。到5月3日,省委全委會再次討論了兩委人選的方案。
關於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
460萬名黨員參與率99.1%
省委高度重視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去年11月25日,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廣東省出席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方案。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親自部署,多次就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做好廣東省出席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特別是確保工人、農民代表的結構比例、確保代表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去年12月7日,省委下發通知,緊接著召開會議,對廣東省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各項任務進行全面部署,提出具體要求。
從去年12月上旬至今年2月上旬,全省296個推薦單位順利完成了十八大代表候選人的推薦提名工作。據統計,全省有20.3萬個基層黨組織、460.7萬名黨員參加了醞釀推薦工作,參與率分別達100%、99.1%。今年2月17日,省委組織部召開生產和工作一線的人選遴選見面會。通過現場回答問題、專家評審,面對面地了解人選履行代表職責、發揮代表作用的能力。
在推薦提名和遴選見面的基礎上,省委常委會議根據黨的十八大代表條件、結構要求以及考察情況,研究確定了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名單,並以黨內文件及媒體公開發布、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公示等形式進行公示,向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通報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情況,廣泛聽取意見。今年4月13日,省委全會從初步人選中差額圈選確定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已報中央組織部審批同意,將提請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醞釀和選舉。
組織基層代表遴選見面是廣東省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的「創意之作」,並且是廣東省選代表形式的第一次。此外,廣東特別注意差額推選,層層差額,代表產生是差額考查,全委會上也是實行差額制,等到正式大會召開還是差額選舉,差額比例按照中央規定的不少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