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裡面既有王侯將相,也有小官吏、小老百姓等各種角色,層次分明,縱橫交錯。當然,其中最為重要的角色必然是張小敬!他是一個從前線回來的退伍老兵,但是敏銳的鬥爭經驗和分析能力,使得他的能量異常強大,幫助靖安司李必在一天十二個時辰內,抓捕破壞分子,拯救長安的老百姓。
這個故事,儘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其中告訴我們一個極為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老兵不死,永遠是國家最寶貴的財富。為什麼這麼說呢?具體情況,且看天下第一偽書法家趙富忠細細道來。
首先,這部電視劇裡面有很多英雄式的人物,都是從前線退伍回來的老兵。
不僅故事中的男主角張小敬是從前線回來的老兵,曾經擔任萬年縣不良帥,他的手下大多是從安西、隴右退伍回來的老兵。同時,他的好友聞無極、丁老三等一幹為國盡忠的戰友,也是從前線回來的老兵。儘管,人們很少注意或淡忘了,他們之前在邊關為國捐軀的光輝業績,但是他們無怨無悔,依然熱愛長安,熱愛自己的國家,希望他再次偉大起來。
不僅張小敬他們如此,就是從前線回來的崔器也是如此。儘管一開始崔器和張小敬有些摩擦,做事情有些馬虎,但是後來我們看到崔器臨危不懼,孤兵與蚍蜉奮戰,直到最後戰死。可以說,他們的精神非常崇高和偉大,不像高層之間的爭權奪利,爾虞我詐,而是用一片赤誠之心來為這個國家做貢獻,堅守自己的職責。這就是老兵精神,而且周圍很多人受到他們的感染,一直將這種精神傳遞下去。比如說,原先充當右相奸細的姚衛率,後來毀壞鼓樓,傳遞「不退」的消息,說明他也比較支持張小敬繼續查案。
其次,在大是大非面前,老兵都有著自己明確地判斷,那就是為了國家,為了長安的百姓,可以犧牲一切。
在張小敬破案的過程中,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比如說,之前擔任不良帥時期,安排的暗裝。後來還有很多不良人,因為仰慕和敬重張小敬站出來幫助他,支持他繼續破案,尋找真相。比如說,原來和張小敬在第八團當兵的丁老三等。可以說,這些退伍回來的老兵,有的可能沉淪下寮鬱郁不得志,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明確判斷,那就是始終不忘自己的職責,守衛長安的老百姓,不讓他們受到傷害。
同時,這一點在崔器身上也有體現。他之前想要回到長安的目的就是加入龍武軍,將來更好地保護長安的老百姓。
由此可見,唐朝的繁盛,尤其是唐軍為什麼那麼厲害。因為裡面有許多的仁人志士,可以捨生忘死地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因而說,這部電視劇主要就是告訴人們:老兵不死,他們永遠是國家最重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