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通行碼可以在各地一碼通行嗎?目前有多少援鄂醫務人員撤離武漢?回來以後如何隔離休養?
01 健康通行碼可以在各地一碼通行嗎?
按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根據疫情形勢不同階段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風險數據服務,通過健康通行碼實施精準管理,促進人員有序流動和復工復產。
首先,我們實現了基礎數據的互認共享。在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發布了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可能的密切接觸者,以及縣域疫情風險等級資料庫,這樣就實現了基礎資料庫的統一互認。截至昨天,各地區共調用了12.89億次。
第二,推動健康通行碼的技術互通。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路徑,請各個省結合本地的實際來選擇實施。第一種,在不改變地方現有的健康通行碼的情況下,通過跨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數據共享,能夠在本地的健康通行碼中增加跨地區的互認功能。第二種,在各地健康通行碼與全國一體化平臺的防疫信息碼對接,以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為中介進行轉換,從而實現跨地區的健康通行碼互認。第三種,對那些沒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碼的地區,可以直接採用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同時,結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關信息,實現跨地區的互通互認。目前,各省已經完成了技術對接和應用改造。
第三,推動健康通行碼一碼通行。健康通行碼互認的難點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的不同,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臺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目錄。各地依託全國一體化平臺,正在深入推廣健康通行碼互信互認應用,作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區、工廠廠區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通行憑證。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
02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什麼作用?
網際網路具有突破時空的便捷特點,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發揮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獨特優勢,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網上服務。
一是搭建了服務群眾的平臺。各地組織開展遠程會診、網上義務諮詢、居家醫學觀察指導、心理疏導、慢病複診以及藥品配送等服務,對符合要求的網際網路診療納入到了醫保基金的支付範圍,拓展了線上服務空間,緩解了線下診療的壓力。在疫情期間,網際網路診療成為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委屬管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我們大家比較了解的一些第三方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它們的診療諮詢量也比同期增長了20多倍,處方量增長了近10倍。
二是組織「網際網路+」支持湖北的平臺,統籌多方力量,通過在線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擴大醫療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能力,支撐湖北主戰場的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依託國家遠程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搭建了國家級遠程會診平臺;依託中國醫師協會組織遠程醫療工作隊和人工智慧專家組,提供智能醫療服務;依託中國中醫科學院等,提供針對新冠肺炎的線上諮詢會診以及中醫的傳統辨證論治等服務;依託北大六院、中科院心理所等,提供在線的心理培訓、心理援助服務;依託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和中國信通院搭建數字健康資源供給對接平臺,提供技術保障服務。
三是開展了部門共享的平臺搭建,多源匯聚了不同部門的數據,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方式,做好對疫情期間可能密切接觸者以及有風險人群的查找及監測。最近媒體也有報導,社會各方面也有一些反映,希望我們能夠把疫情期間的「網際網路+」服務和制度進一步總結完善,把它固化下來。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把這些好的做法、好的政策固化下來,來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向縱深發展。
03 隨著國際疫情形勢日益複雜,我國精準防控策略是否會相應調整?
從目前來看,境外疫情呈快速上升的態勢,我國的輸入病例也明顯增多,防範壓力進一步加大。目前我們採取的整體防控策略就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各地需要在鞏固境內防控成效的同時,做好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的工作。具體來說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要充分發揮好在前一段防控工作過程中各級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的作用,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和各單位、各部門的主體責任,強化「四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依法科學地來防治,分級分類,精準施策,把國門守住,把家門看住。
第二,精準分類實施入境人員的管理。有這樣幾個方面類別的人群,一是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還有有發熱症狀的人群,要及時轉運到當地政府指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排查確診。二是將密切接觸者轉運到指定的集中隔離點,實施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觀察期間,如果出現異常症狀者,要及時送到定點醫療機構去。三是海關檢疫過程中發現的沒有症狀但核酸檢測陽性的人群,要及時送到醫療機構進一步確認,如果確定為無症狀感染者,要及時集中隔離,並開展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四是對於其他的入境人員,要按照各地屬地疫情防控規定,做好入境後的健康監測。
第三,要精細化地實施社區防控。各地的社區一定要建立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的工作組織體系,落實網格化管理,要對入境人員進行登記、追蹤和分類管理,實現對入境人員和他們家庭管理的全覆蓋,並且按照要求做好健康監測。
04 目前有多少援鄂醫務人員撤離武漢?回來以後如何隔離休養?
當前湖北省和武漢市疫情防治的形勢積極向好,特別是患者的救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而日常正常的醫療服務也在逐步恢復。在這樣的形勢下,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援鄂醫療隊按照「明確職責、統一管理、分級分類、先後有序、壓茬撤回、安全高效」的基本原則,在高水平的醫療救治工作得到有力保障的基礎上,分階段撤回援鄂醫療隊。援鄂醫療隊是從17日開始進行撤離,截至今天已經撤離了1.2萬名援鄂醫務人員,他們主要是在方艙醫院和非重症定點收治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按照工作計劃,我們還將安排國家醫療救治專家組以及高水平的重症救治團隊,留守和堅持堅守在重症定點收治的醫院,直到患者的救治任務特別是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全部完成以後再予撤離。
各地對接援鄂醫療隊回家的這項工作都特別重視,精細地制定了一攬子計劃,包括他們回來以後隔離休養,包括組織醫療小組提供醫療觀察,以及對他們的生活都進行了周密的安排,他們結束隔離和休養的過程當中,還要進行體檢,來確保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重返工作崗位。
05 如何在保障公眾開展餐飲消費的同時有效地防控疫情?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餐飲業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種服務行業,這種形勢下,我們要求各地一定要在當地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統一要求下,結合疫情態勢,做好有序地放開。在放開的過程中,應該做到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這些餐飲業經營單位要落實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在恢復營業前,要對營業場所也就是大堂、包間這樣的地方,還包括廚房的一系列設施設備,包括餐具,要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營業的時候,要在餐廳或者食堂門口,安排專人對進入到餐廳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才可以進入餐廳。進入餐廳的人數要進行控制,儘量實行預約或者錯峰就餐,同時餐桌之間要加大間隔,加強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確保場所裡面洗手設施正常運行,方便人們洗手。在收銀臺、洗手間這樣的一些地方,一定要配備速幹的手消毒劑。
第二方面,餐飲從業人員在上崗的時候要佩戴口罩,要做好健康監測和手衛生。加工的食物要注意生熟分開,畜禽肉、蛋類務必要煮熟煮透,每天要定時對廚房和餐廳的環境和設施、餐飲具、門把手、電梯間、公共衛生間進行清潔消毒。
第三方面,公眾在就餐的時候要做好個人防護,餐前要洗手,排隊要保持一米以上的間距,同時我們推薦分餐,使用公筷。
06 疫情發生後,各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疫情防控起到了哪些作用?
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國防控重大傳染病的一個傳統法寶,有著獨特優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針對疫情防控的初期、攻堅期和復工復產期不同階段防控工作的要求,全國愛衛辦聚焦市場環境、薄弱環節、生產生活環境等部署開展專項活動,以城鄉垃圾、汙水、廁所等為重點,加強公共衛生環境設施的管護,推動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圍繞個人防護、良好的飲食習慣、心理健康等內容進行科普宣傳。各地也組織開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愛國衛生運動,比如上海市率先向全體市民倡議,集體用餐的時候要使用公筷公勺。四川省在3月14日,在全省開展「周末衛生大掃除」活動。海南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方案開展「愛國、愛海南、愛家鄉、愛家庭」衛生健康大行動。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效降低環境傳播疫情的風險,提高全民參與防控工作的意識,增強防護能力。
近日,全國愛衛辦聯合多部門啟動以「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為主題的愛國衛生月活動。一是要講好愛國衛生運動的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二是持續推進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全面改善公共衛生環境。三是以「改善環境共享健康」、「向不衛生不文明的飲食陋習宣戰」、「和諧心態快樂生活」等為重點專題,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切實鞏固好前期疫情防控的成果。我們也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和廣大群眾關心、關注、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全社會共同努力,來促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