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浪淘沙》,一句「天上人間」哀婉至極,卻招殺身之禍

2021-01-19 劉某論昔情

什麼是有感而發?什麼是情到深處?作詞就是要這樣,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情實感,再華麗的辭藻也會讓人感到空靈,又怎麼能成為千古佳作呢?相反,如果是真情流露,既是再平實的文字也能成為千古佳話。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李煜就是這樣一位詞人,他的詩詞好似信手拈來,通俗且易懂,但是總能讓人感動不已,甚至潸然淚下。

為什麼李煜的作品會有這樣好的效果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南唐詞帝——李煜。

李煜,是南唐最後的一個皇帝,後被宋滅亡,唐朝滅亡後,李煜被俘,來到了汴京,從此就被幽禁在此地,從一國之君到階下囚,他的心理落差可以說是一瀉千裡,怎麼能好受得了呢?

李煜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懷念故國,從南到北,身在異鄉的他,倍感孤獨和亡國之恥。身為亡國之君的李煜,也只有通過作一些詩詞來訴說一下自己的不幸和心中的哀苦。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是李煜抒發自己內心感受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上片運用的是倒敘的手法,窗外的細雨,五更的寒冷,這是夢後的事情;一晌的貪歡,則是夢中的事情。

潺潺的春雨和陣陣的春寒,驚醒了殘夢,使李煜回到了悲慘而悽涼的現實中。夢中和夢後,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這首詞的主題「悽涼」又得到了一次再現!

「獨自莫憑欄」李煜憑欄晚眺望江山的遙遠,更加讓自己無限傷感,深深的感受「別時容易見時難」。因為現實告訴他,以前的生活他再也回不去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和「春意闌珊」相呼應,也暗語自己來日無多,實在是悽慘。「天上人間」似乎也是在指自己最後的歸宿!

在這首詞中,李煜從他的生活實感出發,抒寫了自己人生經歷中最為真切的感受,自然而明淨,含蓄而深沉,讓人體會到他的哀傷,感人至深。

《樂府紀聞》記載:後主歸家後與故宮人書云:「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舊臣聞之,有泣下者。

七夕的那天,李煜在賜第作樂,宋太宗知道後,非常的生氣,當看到李煜寫的這首詞後,更是大怒,並賜李煜一死。所以李煜的這首詞也就成了他的絕命之詞。

經歷了歷史的洗刷,人們對這首詞的評價非常高,說它自然,率真,直寫觀感,直抒胸臆。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感人至深。經久不衰,可以說是我們詩詞藝術的寶貴珍品!

對於李煜的評價,很多人都認為李煜是一個被帝位所耽誤的詞人,對此本人無法贊同,因為要是沒有從帝王到階下囚的人生磨難,李煜也許也只會寫一些花間詞,那對於文壇豈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詩詞本身就很奇妙,它就好像是有基因密碼一樣,總是在某一刻,突然衝擊到你的內心裡,讓你產生新的感悟,讓你的靈魂從頭到腳來了一次洗禮。

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的這套《最美詩詞》除了有《李煜詞傳》,還有《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一共六本。

經歷了歷史的洗禮,當我們讀起這次文人的詩詞時,依然能讓我們從中感受到那種愛而不得,壯志難酬和國讎家恨的感情。

這些文人在生活的泥潭裡苦苦掙扎的境遇,都在這套書中體現,這套書籍除了觀賞性強外,還有歷史故事的敘述,讓我們在讀詩的同時,還能走進當時世界裡。

這套書籍不管是自己閱讀,還是給孩子閱讀,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一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二能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一舉兩得,非常不錯。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相關焦點

  • 李煜的1首詞,只道「貪歡」,卻說盡天上人間
    今天介紹的仍然是李煜的1首詞。其實對於李煜的詞,每一首都能說上一天,又或者說,每一首都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僅僅數十首存世作品,每一首看似都很簡單,但我們每一次再讀,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哀愁。今天這1首詞,很短,我們才看到他說「貪歡」,卻在他的話裡讀到了天上人間。
  • 古詩詞吟唱:李煜《浪淘沙》
    《浪淘沙》詞牌,原是唐朝的教坊名曲,唐人多用七言絕句入曲,言情上沒有什麼特出之處。
  • 43.李煜《浪淘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是在中國詩歌史上位非常特殊的詞人。我想在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詞人像李煜一樣具有這麼高的地位,他既是一朝之國君,同時又是在詞史上留下了幹古聲名的傑出的詞家,以皇帝而身兼最著名的詞人的名號,我想李煜也是幹古第一人了!只可惜他這個皇帝是叫做亡國之君。
  • 李煜寫悲傷之情的經典詞作,沒有一個悲字卻撕心裂肺,萬人傳頌
    我們現在讀到的李煜的詩詞作品一般分為兩個類別,一種是風花雪月、富麗堂皇的宮廷歲月,一種是哀婉低沉、如泣如訴的羈押生活,而形成這兩種詞作風格的主要分水嶺就是南唐滅亡。越是到晚年,李煜對生活的悲傷、對生命的絕望就體現得越明顯,所以他晚期的詩詞作品一般都透露著無限的悲涼。
  • 說宋詞之四十八:品讀李煜之《浪淘沙》
    浪淘沙今天試著從哲學的工具論或目的論角度解讀他的詞《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門帘外的雨聲潺潺,濃濃的春意快要凋敗。我即便是蓋著錦綢的被褥,也受不了五更時分的寒意。只有在夢裡才能忘掉自已是拘押在汴京的異鄉之客,才能享受片刻夢中的歡愉。千萬不要獨自一人登樓憑欄遠望,這會引起我對南唐故國江山的無盡思念。離開金陵是容易的,再想見到故國就很難了。
  • 李煜最美的8首詞!
    開寶四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開寶七年,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據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 亡國後的李煜,看盡悲歡,這十句經典詞,寫透人間悲歡
    今天小編整理了十句詞句,讓我們一起去暢遊李煜的世界。「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這句出自《浪淘沙令》的詞句,寫出的是對故國的深深思念。」這一句的經典已經流傳了千百年,出自《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的詞句,將流離的命運一語道破。他日的帝王尊言今日卻分毫不剩,只能作為階下囚而苟活,這悲切的命運變幻讓作者恍如隔世。
  • 古詩文賞析之《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李煜的詞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甚至提起詞來,無人不提李煜的詞。於是有人說他政治上無能,在國破家亡後真正在詞壇稱帝。後人給他的評價基本是:「做個才子真絕代,無奈生在帝王家」。亡國的苦痛和對故國的思念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生理上都時時刻刻在折磨著李後主,即便是在夢中,李後主也惦記著江南的紅牆宮闈,可夢醒之後,一切如煙,無盡的傷感讓李煜寫下了這篇悽涼的哀歌《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 十首《浪淘沙》,閱盡人世間滄桑,千年不變
    經他們改造並升華的民歌,首推《浪淘沙》和《竹枝詞》。今天先講《浪淘沙》。按照慣例,帶★的建議背誦。 「浪淘沙」,顧名思義,就知道它的題材起源於大江大河。33歲開始、55歲結束,前後長達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涯中,劉禹錫始終與大江大河為伴。
  • 「千古詞帝」李煜的悲傷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第二位國君,也是最後一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生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於公元975年退位。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這跟李煜的家風以及當時的社會風氣密不可分。
  • 李煜寫哀愁的《浪淘沙》,開篇五字就悽婉至極,後世詞人無不欽佩
    李煜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他的詞大多是表露自己的心聲,流露出的是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且大多都是有感而發,不經意間就能寫出一手感人至深的佳作。我們都知道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不經意間想起來就能讓人潸然淚下,卻不知道在創作這首詞之前,李煜還創作了很多表達自己哀愁的作品。
  • 李煜十首經典詩詞:滲透到骨髓裡的悲哀與絕望,讀一次心痛一次
    李煜十首經典詩詞:滲透到骨髓裡的悲哀與絕望,讀一次心痛一次後人對李煜的評價很高。納蘭性德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李煜接手時,南唐已搖搖欲墜,無論誰接手都註定要滅亡。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被譽為「千古詞帝」的李煜,對後世影響極大。詞存世共有三十餘首,在內容上以亡國降宋為分水嶺。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悽苦,人間悲觀
    為何王國維先生如此推崇李煜呢?看完此文,不虛此行。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有人評價他:「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命薄做帝王」。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某夜,他午夜夢回,夜不能寐,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一生中最悲傷的詞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李煜很驚豔的一詩,可以不背但一定要讀一次,這11字只有他能寫出
    當我們提起古代歷史上那些很著名的詞人時,我們首先映入腦海的便是一代才女「李清照」文武雙全的辛棄疾、豪放樂觀的蘇軾和以及黯然神傷的南唐後主——李煜。前期的他是位享受奢侈繁華生活的君王,後期卻成為了飽受折磨的階下囚。
  • 詩詞| 李煜:一代詞君無愧是,奈何生在帝王家
    很長的一段時間,李煜都沉浸在失去妻兒的痛苦之中,他痛苦、寂寞、迷茫,年來年去,身邊卻少了相伴十載的妻子。在悼念娥皇的詩中,李煜自稱鰥夫煜。那時候他的詞哀婉悽涼,內心的苦楚時時如影隨形。《浪淘沙》【唐】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 李煜詩詞精選
    1 詩 五言絕句 書靈筵手巾李煜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4 詞 開元樂李煜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10 詞 相見歡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此詞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寫。此詞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悽苦的哀歌。
  • 李煜:亡國之君和詞中之帝
    說起李煜大家都知道。他作為一個皇上不是稱職的。但是作為一個詞人,他卻是一個造詣很高的文人。李煜的詞作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多是聲色犬,馬。後期的詞作則在藝術上和格局上都上了一個很高的臺階。李煜的詞作後期就完全和前期不一樣。他的詞作價值也主要體現在後期,由一國之君而淪為國家易主、妻子不保、人盡可辱的囚徒,其心理落差是可以想見的。所以在這個時期他所寫的詞作大多都有對人生的探究。比如【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 詩詞丨李煜:我在人間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開寶四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 開寶七年,李煜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據說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這時的李煜,已經有所成長,感受到人世間的無奈。 人的一生,仿若落梅春雪,隨風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