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三
自川普政府上臺以後,美國就在世界範圍內採取了「反華政策」,而美國的部分傳統盟友也選擇在政治偏向上完全支持美國,例如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國際範圍內毫無理由的污衊和抹黑中國,同時也在政治方面和中國採取對抗政策,這導致中國和澳大利亞的政治衝突在近年愈演愈烈,而兩國的正常商業合作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澳大利亞政府是在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
事實上,澳大利亞政府在國際社會上採取「對抗中國」的政策,本身損害的只不過是澳大利亞自己的國家利益罷了。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於澳大利亞商界和政界人士來說,失去中國市場是他們所無法接受的。但是中國卻可以在失去澳大利亞這個貿易夥伴的同時,找到更多的替代國家,中國可以忍受失去澳大利亞這個貿易夥伴的陣痛,雙方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所以在龐大的內外政治壓力之下,澳大利亞政府總理莫裡森在上個月的23號,以視頻的方式出席英國智庫政策與交流的會議時公開表示,他認為,中國和美國應該在未來加強合作,而澳大利亞也希望可以和中國在後疫情時代達成更加密切的經濟合作。外界認為莫裡森已經向中國政府表示了善意,並且在關鍵時刻服軟。但是這所能起到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還尚未可知。
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態度較為強硬
澳大利亞政府總理莫裡森的公開表示,在國際範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有不少媒體認為,澳大利亞政府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政策,同時也是對川普以及美國政府所執行的「反華」政策的一種否定。而這必然是因為當前中澳關係下滑,現在,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沒有辦法再承受損失,所以才選擇向中國拋出和平的橄欖枝。
根據當前披露的消息來看,中國和澳大利亞在商業方面的部長級會談已經停止了數個月的時間,而澳大利亞也一直希望可以在商業合作方面和中國達成和解。而對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發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參加例行記者會時也表示,我們希望澳方在對華關係問題上獨立做出客觀理性、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事實也證明試圖遏制中國的政策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部分消息參考:湖北廣播電視臺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