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吳郭魚病毒擴大 疫情已衝擊產業
桃園市觀音區再傳出有二處養殖池,飼養吳郭魚感染湖泊病毒,現場已拉起管制線。 圖/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吳郭魚湖泊病毒擴大,繼十三日桃園一家養殖場確診感染病毒,農委會擴大監測周圍一公裡,昨又確診兩處埤塘驗出病毒,昨(16日)晚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全力防堵疫情。農委會追查三疫情場的魚苗來源場,經檢驗確認都是健康魚苗,且引進距發病間隔時間長,目前暫時排除病毒來自魚苗場。
2. 水試所:病死魚賣相差 不會流入市面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主任楊順德表示,若感染病毒的吳郭魚的魚身會紅紅腫腫、眼睛凸出,外形很醜,這樣的魚一定會被淘汰,根本不可能賣到市場,大家吃吳郭魚絕對安心,不要受網路影響以訛傳訛。
3. 吳郭魚染湖泊病毒 桃園觀音2魚池再中鏢
桃園市觀音區再傳出有2座養殖池飼養吳郭魚,感染湖泊病毒,現場已拉起管制線。圖/市府農業局提供
吳郭魚湖泊病毒疫情擴大,桃園市觀音區原僅一座養殖池確診,經監測周邊疫情,距離原發病場1公裡處的兩座魚池,吳郭魚也驗出湖泊病毒陽性反應,市府農業局立即進行生物移動管制,並成立「吳郭魚湖泊病毒疫情緊急應變小組」,要求養殖業者加強防疫。
4. 7綠委嗆中監管扁越權 李明賢:現在是保外旅遊?
犯貪汙案遭重判的前總統陳水扁,保外就醫後屢挑戰司法與蔡政府底線四處趴趴走。臺中監獄要求扁未來離開住所前要先申請,卻遭民進黨立委質疑軟禁,還嗆「立委會做立委該做的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質疑,現在是保外就醫還是保外旅遊?
5. 退休公務員再任公職 停領月退
立法院歷經兩天密集朝野協商,攸關年金改革的「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草案討論暫告段落,僅剩廿二條條文待處理。獲朝野共識部分,除離婚配偶有年金請求權,未來退休公務員再任公職、政府捐贈的法人、轉投資機構等,或私校職務,月薪逾法定基本工資,將停領退休金。
公務員退撫條例協商重點
6. 無人車比軌道前瞻?鄭運鵬:拿私人運具比公共運輸
近來有不少人以無人車的發展,質疑前瞻計畫偏重軌道建設。本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的「軌道建設」引發不少反對聲音,總統府資政陳博志直指匡列4200億元預算的軌道建設「不夠前瞻」、「一定要緩下來」。不過,針對有人以發展無人車來否定軌道建設,民進黨立委鄭運鵬提出質疑:無人汽車和軌道運輸,為何會被認定是同一種運具?
1. 財部推動促參案 消弭圖利、興利落差
「怎樣才可以避免圖利罪」、「權利金收多少才不是圖利廠商」?這是財政部推動促參司司長王秀時下鄉宣導促參案時,基層公務員最常問起的問題,刑法圖利罪或多或少影響了公務員推動促參案的動力。王秀時表示,將透過甄審過程公正、公平、公開,可以降低公務人員圖利廠商的風險。財政部也會加強和廉政、檢調機關溝通,減少「圖利」與「興利」間認知的落差。
2. 專家:國外推動PPP 關鍵在政策延續性
「PPP(公私合夥制度)就是BOT2.0,也就是BOT的加強版」,德勤財務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紹平以國外的經驗說明,目前國際上PPP已經取代BOT成為主流。李紹平說,國外推動PPP的成功關鍵,就是相關法令有延續性,不會受到政治或政策風險幹擾。不論地方或中央政府政黨輪替時,對進行中的PPP案會繼續推動,不會改變政策。
3. 委託書戰泛公股勝出 外資投票臺新拿多數
本屆彰化銀行改選,泛公股陣營與臺新金兩大勢力,均透過徵求委託書提高股權佔比,雙方徵求結果都比預期理想,其中泛公股徵求委託書佔總股權比約15%,臺新金為6%。此外,雙方陣營也都尋求外資的支持,但外資立場明顯偏向臺新金,有6%股權的外資支持,超過財政部的3%。這次彰銀改選,泛公股與臺新金除本身的委託書徵求外,也在爭取外資上互別苗頭。以委託書徵求為例,泛公股陣營今年仍由元大證券出馬,攜手公股行庫與委託書業者,大舉在市場徵求委託書。
4. 供需吃緊 群聯缺貨到Q4
記者鐘惠玲/攝影
NAND Flash控制晶片暨模組廠群聯昨(16)日舉行三期廠房啟用典禮,五位共同創辦人難得公開同臺亮相。群聯董事長潘健成指出,本周客戶拉貨力道增強,預期第3季供需會更吃緊,缺貨還是可能延續到年底。
5. 英業達產能大爆滿 訂單看到年底
英業達新任董事長卓桐華表示,公司產能爆滿,營運展望樂觀。 記者陳昱翔/攝影
英業達今年大咬蘋果訂單,一舉囊括AirPods、HomePod二大新產品代工大單,帶動上海、南京廠區呈現「產能爆滿」狀態,訂單能見度一路看到年底,全年營運展望樂觀。
6. 臺灣大挺CSR 表揚六供應商
臺灣大哥大/提供
臺灣大哥大昨(16)日舉辦年度「供應商CSR交流會」,積極號召供應商響應企業永續作為,首度公布最新的供應商永續評鑑結果,並由臺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頒獎表揚評鑑績優的臺灣諾基亞、臺灣愛立信、中興保全、華電聯網、精誠資訊、宏碁等六家供應商。
7. 廣達NB出貨 一季比一季旺
廣達董事長林百裡 (本報系資料庫)
廣達昨(16)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林百裡指出,全球市場變化劇烈,挑戰越來越高,今年首季全球筆電(NB)出貨年成長逾6%,筆電市場最明顯的變化是,平板、智慧手機瓜分筆電市場趨勢減緩,今年筆電出貨情況值得期待。
1. 抗暖化 臺達電:大陸要有決心推綠建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全球最大碳排放國中國大陸減排作為備受關注。臺達電認為,中國大陸政府已開始思考推廣綠建築,是可喜現象,但普及化需要政府決斷力。首屆「中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研究報告」發表會暨研討會今天下午在北京舉行。臺達集團以「推動創新節能,共創低碳生活」案例入選報告,並獲頒企業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最佳實踐獎」。
2. 港人遊臺灣 長榮、華航聯推優惠
香港旅展開幕,臺北市觀光傳播局長簡餘晏(右)與旅遊達人阿翔共同推銷臺北觀光。 記者李春/攝影
臺灣旅遊達人阿翔與臺北市觀光傳播局長簡餘晏昨天(16)攜手同臺,把臺北觀光的新號角,在香港國際旅展吹響。香港一年一度的盛事國際旅展,今年匯聚了來自五十六個國家及地區的六百五十間參展商。今年國際旅展,各參展方都絞盡腦汁「求新」,臺北觀光則又「求新」又「求深」。臺北市觀光局這次有備而來,為香港旅客量身訂作了「必吃必玩」的旅遊行程,還特別邀請旅遊達人阿翔拍攝「趣臺北」短片,告訴港客如何去「玩轉臺北」。
3. 陸證監會:MSCI有A股才完整
大陸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16)日表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無論是MSCI(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公司)指數也好,還是其它指數,假如沒有中國的股票在裡面是非常不完整的。中新社報導,今年3月23日,MSCI再次啟動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市場徵詢工作,計劃在6月21日公布是否納入的決定。報導指出,從2014年至2016年,MSCI連續三年都未把A股納新興市場指數。
4. 陸媒:投資美國門檻高 要過五關
大陸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在美國設廠遇到水土不服的困境公布後,凸顯出投資「熱土」並不等同投資「樂土」。投資美國高門檻依然存在。陸媒報導,想要投資美國市場的企業,應做好過審查關、法律關、歧視關、磨合關和競爭關「五關」準備,才不會水土不服。
5. 「越髒越肥美」小龍蝦住水溝 饕客嗑出6600億產值
香辣小龍蝦。 圖/摘自百度圖片
大陸民眾對「小龍蝦」究竟有多愛?最新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的小龍蝦產值高達564.1億元(人民幣,下同),經濟總產值1466.1億元、約合6600多億元新臺幣,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近500萬人,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龍蝦生產與消費國。
1. 美驅逐艦日本外海與菲商船擦撞 7人失蹤
美軍「費茲傑羅號」驅逐艦在橫須賀西南56海裏海面上與1艘商船相撞。圖擷自NHK新聞影片
美國海軍16日表示,美國驅逐艦費茲傑羅號在日本當地時間17日約凌晨2點30分(臺灣時間1點30分),於日本外海橫須賀西南56海裏海面,與一艘掛著菲律賓國旗的商船擦撞,日本海岸警衛隊派遣直升機協送一名頭部受傷水手送醫。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此起意外造成7名美國驅逐艦成員失蹤。
2. 川普宣布改變古巴政策 限縮旅行與貿易
美國總統川普16日在邁阿密發表演說時宣布,將改變前總統歐巴馬的古巴政策。圖/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16日在邁阿密宣布,取消前一任政府完全單向的古巴協定,並發布新的古巴政策,著重於嚴格執行旅行與貿易,防止美元流入資助壓制人民且由軍方支配的古巴政府。川普說,他將「取消」前總統歐巴馬政府達成的單向古巴協定;但他之後表示,在華盛頓與哈瓦那使館仍保持開放,白宮發布的古巴政策成果清單也顯示,川普是「改變」部分歐巴馬的古巴政策。
3. 德國統一的建築師 前總理柯爾去世享壽87歲
德國前總理柯爾已去世,享壽87歲。圖為他2010年的資料照片。(美聯社)
德國「畫報」16日報導,德國前總理柯爾(Helmut Kohl)已去世,享壽87歲。柯爾是1990年德國統一的建築師,在1982年至1998年擔任總理,為德國戰後任期最長的總理。柯爾並推動歐洲單一貨幣,說服心存疑慮的德國人放棄馬克。他在2008年跌倒後健康走下坡,需要坐輪椅。
4. 構想韓美減武器部署 文在寅:換北韓擱置核武
南韓總統文在寅昨在南北韓「6‧15共同宣言」發表17週年紀念活動上表示,若「北韓不再挑釁」,他願無條件與北韓對話。美聯社
南韓總統文在寅的一位顧問16日說,北韓如果擱置其核武與飛彈活動,南韓將與美國磋商,縮減韓美聯合演習與美國戰略武器的部署。擔任文在寅特別顧問的南韓延世大學榮譽教授文正仁在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一場研討會上表示,文在寅有上述構想。
5. 新加坡 非石油出口連兩個月下滑
路透
國際企業發展局表示,五月非石油國內出口較去年同期衰減百分之一點二,連兩個月下滑,但仍優於路透預測的減少百分之三點七,主因為五月電子產品出口年增百分之廿三點三,為連續第七個月成長。
6. 不敵低利率 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擬裁員
路透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日本的利率長期處於低檔,而且競爭加劇,擠壓銀行獲利空間,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正考慮歷來最大規模人力精簡行動,預計裁員一萬人,遠超過去年預告的三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