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個冷門的話題-------使用直板打削球。可能這項技術不光是在專業界很罕見,就是在業餘界也是寥寥無幾,但是小編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非要探討下這項技術的存在感,通過自己多年的試打經驗和理論探討,來跟我的「福迷」們分享下這稀有的成果,跟大家共勉下。
對於直板削球技術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張燮林的直拍削球,而且使用的是半長膠膠片,在那個年代,既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技術,也是不敢想的技術,畢竟這種技術的優勢不明顯,劣勢很突出,也就是進攻受限,防守漏洞多,所以很少有人會嘗試這種打法。在專業隊中幾乎是看不到這種技術的,頂多直板球員在比賽中偶爾使用下這項技術,而業餘球員中,使用這種技術的有,但是頂多也是在反手位顆粒膠,處於中遠臺不方便進攻時會使用這項技術,勉強彌補下。其他的情況也是不可能出現的,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探討下這項技術的可用性。
了解篇: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析這項技術前,我們還得先從直板削球的打法和優缺點上來了解下:
1、直板削球可以是單面的膠皮,只使用單面膠皮,正反手都使用同一面,這也是直板相別於橫板的優勢,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直板的靈活性,大放異彩。膠皮可以是反膠,也可以是顆粒膠。
2、利用倒板技術,在直拍的兩面貼上不同性能的膠皮,利用不同性能打出不一樣的球路,這樣可以使削球技術更豐滿,更全面。比如膠皮可以一面是反膠,一面是顆粒膠,生膠、正膠、長膠都可以,也可以是一面長膠,另一面是正膠或者生膠。
1、直板削球相比於橫板削球,在球的怪異和靈活度上直板都是更勝一籌。直拍可以通過手腕來調整角度和發力方式,打出變化多端的旋轉,特別是在正手位,而橫拍的削球方式相比較來看,就比較單一了,正反手從引拍到擊打,再到收拍,基本都是一致的,沒什麼變化。
2、直板削球的臺內球仍然是的直板的優勢,臺內球的靈活處理,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直板都強於橫板,直板臺內優勢並不會因為是削球而受到制約,然而橫板在臺內就顯得被動的多了,頂多類似於搓球,別無他法。
1、削球的穩定性: 從穩定性上來看,橫拍要強於直拍,因為橫拍的抓拍比直拍的三個手指捏拍要穩固,特別善於中遠的大幅度操控。而直拍只是靈活度強,但是在大範圍裡操控時,還是不能控制的很精準。
2、照顧面積:由於橫拍的抓拍動作,天然的導致橫拍亮拍面積增大,特別是正反手轉換時可以無縫銜接,觸球的機率要大;而直拍正好相反,特別是反手位在亮拍時還是稍顯彆扭,轉換也沒有橫拍銜接的好。
3、發力:從發力角度來看,也是橫拍更勝一籌。在近臺以靈活為主,但是在中遠臺需要發足力量,跟拉弧圈一個道理。橫拍在中遠臺正反手都一樣發力,但是直拍在中遠臺就稍顯不足,特別是反手位,配上彆扭的抓拍,導致反手位很難像橫拍那樣發足力,威力自然下降很多。
練習篇:了解了直拍削球的基本打法和其優缺點,下面就進入正題,我們該如何練習直拍削球呢?
實戰篇:怎樣在比賽中靈活充分運用直拍削球呢?
直板打球比起橫板打球需要更多的心計,單憑相持力很難抗衡,特別是直板削球,這種防守為主的打法,必須要有很多的策略和套路才可以更勝一籌。那麼就是要在打球時,多觀察留意對方的打法,找到對方的技術漏洞,攻其不備,如果是倒板打法,更要注重利用膠皮的不同特性來對付對方的漏洞。比如對方對強下旋很不適應,弧圈拉不起來,搓球力道控制不住,這些都是弱點,要著重多利用反膠去削球,如果對方對飄忽不定的球感冒,那麼就要多用長膠去削球,特別是反手位,這樣就可以製造怪異的球讓對方不適應等等;對方進攻性強,那麼一定要有耐心,耗盡對方的銳氣,伺機進攻;如果對方防守性強,那麼一定要多點進攻,這樣才能打亂對方的節奏。
總結篇:直拍削球適合哪些人練習?
首先要明確這種打法確實不是主流的打法,這也是技術上的缺陷造成的,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但是各種打法都是有他的優勢,有他的獨特的魅力,你需要發自內心的有興趣,對顆粒膠有興趣,對削球有興趣,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因為這樣的打法一般都是中遠臺為主,所以一定要跑動能力強,這是很核心的,這是防守型的削球手必須的特點。
以上是小編自己多年的練習體會,希望大家能夠踴躍溝通交流,提意見,希望這種打法能有新的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