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發現一本明朝族譜,難道《明史》真被清朝給篡改了?

2020-12-22 談笑沂州府

近年來,在我國福建,發現了一張載有明朝歷史的《張氏族譜》,族譜中記載了一段歷史,與清朝人所編纂的《明史》頗有出入。

因此,不少人驚呼,《明史》就是清朝用來抹黑明朝的,就連專家也表示,清朝或許真的篡改了明朝的歷史。

這張《張氏族譜》,記載了其祖先,也就是明朝孝宗年間的大太監張敏的死亡時間,是公元1485年。

但《明史》中,卻把張敏的死亡時間定在1478年,死因是萬貴妃害死紀妃後,因害怕而自殺身亡。

萬貴妃殺紀妃,是明朝孝宗年間,非常出名的一個歷史事件,在很多歷史文獻中,均有記載,這個時間應該是對的。而《張氏族譜》對自己祖先死亡時間的記載,應該也是對的。

那麼,清朝為什麼強行將張敏的死亡時間提到七年前呢?

這個事還要從萬貴妃說起,萬貴妃本是明孝宗的保姆,比他大17歲,但卻深得明孝宗寵愛。可是《明史》中,萬貴妃為了掌控好後宮,不惜害死其他妃子所生的孩子,這其中還包括太子朱祐極。

對此,後世的歷史學家,常常用此事來詬病明孝宗的無能,連自己的孩子甚至太子都保護不了,可事實真是如此麼?

大家試想,不論萬貴妃如何受寵,但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殺死這麼多皇子,似乎也是不大可能的。此外,明朝歷史的另一部權威著作《明實錄》裡,也沒有這種記載。

由此可以看出,《明史》強行將張敏之死與萬貴妃聯繫起來,可能正是為了黑明孝宗,讓後世認為他軟弱無能。進而,清朝取代明朝,也是順應上天的意思。

相關焦點

  • 福建發現了一本顛覆史書的明代宦官族譜,清朝果然大肆篡改明史
    結果只有一個:篡改大量真實歷史。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建立後也重寫了明史。據史料記載,滿清對《明史》的編修始於順治二年,至乾隆四年才定稿,前後長達94年。因此,有專家說:「《明史》是中國歷史上編纂時間最長的官方修訂史書。」耗時之久,順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多次對史家批示,甚至親自審閱。同時,他們破壞,篡改明朝各種原始史料。
  • 福建發現一本明朝太監家譜,內容顛覆史書,清朝如此篡改明史
    篡改了《唐高祖實錄》中關於「玄武門之變」的記載。到明朝時,在篡改起居注方面又有了更加肆無忌憚的變化,明朝的起居注,主要體現在《明實錄》上,《明實錄》是明代歷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書中記錄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約兩百五十年的大量資料,具有重要史學價值,但也被當時皇帝改了不少。王世貞稱:「國史之失職,未有甚於我朝者也。
  • 一本明朝太監的家譜,內容顛覆了《明史》,清朝果然大肆抹黑明朝
    對於新的政權來說,控制住史官的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為了迎合新王朝的需要,部分沒能抗住新皇帝壓力的史官就會違背歷史事實隨意篡改甚至抹黑前朝。其目的就是為了美化新王朝,和之前的王朝形成鮮明對比!眾所周知,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建立後,統治者也對明朝的歷史進行了修編和整理,其主筆就是清人張廷玉。
  • 福建一本明朝太監家譜,揭開了清朝抹黑明朝,歪曲歷史的真相
    但後世的史學家通過考古發現,隋煬帝也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並不像唐朝史官所記載的那般無能。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明朝史料的篡改就更嚴重了。按照清朝所編的《明史》,萬貴妃為了防止其他妃子誕下龍子,便使用各種手段對她們進行迫害。一旦有懷孕的,便想辦法讓其墮胎。後來宮女紀氏懷上了孩子,萬貴妃又派人送去打胎藥。幸得太監張敏等人保護,明孝宗朱祐樘才存活了下來。明憲宗將朱祐樘立為太子後,萬貴妃對張敏等人頗為怨恨,張敏害怕被萬貴妃報復便吞金而死。
  • 清朝修的《明史》,到底有沒有篡改歷史貶低明朝?
    但是現在有不少人認為清朝修的《明史》篡改了歷史,貶低甚至是抹黑了明朝皇帝及其明朝,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清朝到底有沒有篡改、貶低甚至是抹黑明朝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一、《明史》最大不足之處不是「篡改」而是「刪除」近代著名的清史學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中特意說過《明史》的不足之處,可謂是一針見血。
  • 明史被清朝篡改,真相藏日本300多年!
    先不說統治手段的不同,元朝對前朝歷史的篡改或許還沒來得及就又被明朝推翻了,而清朝穩坐江山276年,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來重修前朝的歷史。原本,滿清政府僅是明朝的一個地方政權,它趁明朝末年小冰河期的大災荒,以及北方瘟疫的破壞,以及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機會,以螞蟻啃大象的方式,發動漢奸集團,扳倒了明朝這顆大樹,自己成為統治中國的新政權。
  • 清朝編寫《明史》多次篡改,到底還可信嗎?
    明朝自身的官方歷史史書是叫《明實錄》,而現在的《明史》為清朝官員所著,這其中有一些史事就受到了現在一些史學家的質疑,比如在明憲宗與萬貴妃的年齡差異。在《明史》上記載的是明憲宗與萬貴妃相差19歲,而在《明實錄》中二人的年紀差是17歲,在年齡上二人在史書中就已經相差甚多,所以自然就有人質疑清朝官員是否篡改明史了。
  • 炸山採石炸出明代魯王墓,出土碑文已經證實,清朝改了明史
    炸山炸出明代魯王墓,根據出土碑文,清朝更改了明史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國家。許多歷史書籍都記錄了這一深刻而悠久的歷史。但並非所有的歷史記錄都是完全正確的。隨著考古工作的發展,許多舊的歷史記載被推翻。眾所周知,明朝被認為是歷史上最硬氣的王朝。
  • 《明史》的可信度如何,清朝有沒有故意抹黑明朝?
    01引言《明史》是研究明朝歷史的重要史料,作為官方修訂的史書,成為二十四史中的一部。作為清朝官方修訂的一部史書,近年來許多人對這部書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認為是刻意在抹黑明朝,那麼這部書的史學價值,究竟如何呢?
  • 福建金門特大發現!部隊採石炸出明朝古墓,墓中一物改寫中國歷史
    中國的朝代發展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年間,直到清政府開始腐敗,沒落,西方大國用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才有了近代史的開端。這其中,每一段歷史都會被記錄下來,這就有了史官這個官職。最開始,朝代的歷史是由民間有學識的人所記錄的,直到後來唐太宗進行體制改革,官吏修改史書的政策才慢慢建立下來。
  • 明史案:一本史書牽涉出千條人命 清朝第一大文字獄
    一本《明史輯略》揭開了清朝文字獄的序幕。組織編撰的莊廷鑨死後仍被掘墓刨棺、梟首碎骨,18名主要參與者被凌遲處死,70餘人被施以極刑,所有列名參校、刻印、買賣、收藏者皆因獲罪。明史案牽連上千人,數百人流放寧古塔。
  • 福建金門特大發現,採石炸出明朝古墓,墓中一物改寫歷史
    我國的朝代發展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時期,因晚清政府的腐敗墮落,西方列強用炮火轟開了當時的國門,隨後才有了近代史的開端。這一階段的歷史,每一段都曾被記錄下來。明史曾在滿清政府的幹預下被修訂過,所以後世史學家才會根據明史資料推斷,明史內容極有可能被滿清政府下令篡改過,與史實並不相符。
  • 在滿清編纂的《明史》中發現了一處墓地,證明滿清刻意抹黑鄭成功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入清後,於順治二年,開始修《明史》。順治二年,清朝設立史館,編纂《明史》。這裡的《明史》是一部修本,對於這一行為,清代士人可能篡改了其中的內容。比如當時明朝的鄭成功,《明史》上說他殺皇佔島自立,是真正的小人。《明史》中的原話是"成功使人沉魯王於海",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絕對不是,墓誌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對正史的看法。
  • 福建金門曾有發現,軍隊採石炸出明朝古墓,墓中文物改寫中國歷史
    比如明史就被清朝修改,基本上面目全非。 舉個例子就知道了,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卻被多爾袞和吳三桂「截胡」,清朝入主中原。
  • 成化犁庭,一場被清朝視為奇恥大辱的事件,《明史》該如何記載?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明史》之中就沒有錯誤,沒有篡改,乃至沒有抹黑。清朝皇室起源於白山黑水之間,其祖先在明憲宗朱見深時代因為過於作惡多端,遭到了明軍一次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後世稱明軍對女真人的軍事行動為「成化犁庭」,明憲宗「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的狠勁令女真人百年之中始終感到不寒而慄。
  • 滿清沒有篡改歷史抹黑大明?1959年村民炸出一古墓說明一切
    從各朝各代的歷史就可以看出,漢代就已經有了篡改歷史抹黑前朝維護當朝統治的習慣,到了唐代以後這種「習慣」更是越來越嚴重。許多人不禁疑問:滿清到底有沒有篡改大明歷史抹黑明朝,以便達到維護滿族的統治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篡改得不少,歷史學家到底是怎麼知道的呢?
  • 美國拍賣一本明末筆記,內容洗刷崇禎冤屈:明史又一記載被推翻?
    2012年,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了一本「揚州八怪」之首金農的八分書《錢士馨事略》,價格波瀾不驚只有21.85萬美金,與金農其他作品相比實在上不了臺面,但《錢士馨事略》記載的內容,卻顛覆了歷史,甚至洗刷了亡國之君崇禎的一個冤屈。
  • 如果沒有清朝,明朝能否繼續存在?近代能否保得住漢地十八省?
    或許很多人很難接受,但是清朝在疆域版圖上的貢獻確實遠邁宋明,明末版圖收縮也是眾所周知的事。不過,這也並不是說沒有清朝就保不住漢地十八省,這不僅太過於武斷絕對,也小看了我們的民族。明朝的滅亡在於清朝否?清朝當然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卻不是清朝。
  • 清朝的文字獄是這麼的血腥暴力慘無人道
    史上最血腥最黑暗最殘暴的王朝,清朝搞了非常多的文字獄,今天咱們就舉幾個文字獄的例子.清朝這幫東西是有多麼的玻璃心,多麼的不自信,多麼的敏感多麼的自卑。清朝的第一起文字獄是在順治二年的時候,有一個河南的考生在考試的時候把皇叔父多爾袞寫成了王叔父多爾袞,就因為這一個字多爾袞這個東西的玻璃心碎裂,於是以大不敬的罪名把這個考生下獄。 《明史輯略》案。在莊廷龍的《明史輯略》當中,因為用了南明的年號,弘光、隆武、永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