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頂尖大學加州大學應用語言學王青博士曾說,中國孩子,開始英語學習年齡之早,人數之眾,正創下人類歷史的先河。
但是,我們常常發現,大批學英語的孩子中,投入與產出嚴重不成正比。孩子只要開始學,很多家長的心裡就會感到「安慰」,這種【安慰劑效應】,很可能會讓孩子在英語啟蒙的路上跑偏。如果不去深思產出效能比,不去琢磨孩子1節課上究竟能學到多少東西,哪怕學得再久,也是無用功。所以很多家長,在選擇說客英語之後,會突然發現,以前給孩子花的錢好像都白費了?也有一些家長,以為給孩子啟蒙晚了,就落後了,其實不然,只要選對了平臺和方法,學習效果會遠遠超過那些長期處於「安慰劑效應」中的孩子。比如今天受邀分享經驗的Cindy媽媽,她眼裡的說客英語是一頓「高級自助餐」,給她的孩子補充了源源不斷的能量。一起來看看Cindy的成長曆程!Cindy的英語啟蒙比很多孩子都晚,而且是晚了太多。幼兒園讀的是公立的,沒有學過英語,我們也想過嘗試線下,但因為太貴了還是沒有選。上小學以後,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內容比較簡單,26個字母,基礎的單詞和問候語。我們就老老實實地跟著學校學,結果二年級下學期看到身邊家長的朋友圈,大家的孩子英語讀的都很好,我一下子好著急,感覺Cindy落後太多了。然後我就買了很多繪本,各種資料,把蓋老師的書翻來覆去地看,想著法子給她進行啟蒙,爸爸在網上找了很多動畫片,突擊了一個寒假,每天看一集,Cindy很喜歡跟著模仿,終於有點進步。本來我和孩子爸爸大學都過了英語六級,爸爸口語也不差,但我還是琢磨著,得把系統的課程給提上日程。所以我們花了一個月時間試聽不同的線上品牌,都不是很滿意,還上了五節課的某魚小班,太貴了,效果也不好,一對二的同伴不好找,就退了。也是偶然聽說了說客,體驗過後先買了一張月卡,感覺特別合適,又買了大課時包。最終才敲定了說客英語。
選擇說客英語,開啟刷課模式
整個暑假,我們保持著一天兩節菲教,有時候四節,上午Magic Growth,下午搭配其他教材,原本還想400課時上兩年的,結果不到一年就刷完了。我覺得菲教老師對於前期啟蒙很有優勢,可以高頻率刷課,而且普遍很有耐心。
▲Cindy的上課記錄
剛開始的時候,測評等級才T3-,低於平均年齡的娃,回答老師問題也說不出完整的句子。好在孩子性格特別活潑,又對英語表現出了特別的熱愛,願意堅持下去。我上班忙,回家就看課上的回放,和她提提建議,但是從來不給她壓力。更幸運的是碰到了一個很nice的老師Jaydy,跟Cindy特別合拍。倆人上課也是歡聲笑語的,老師很有耐心,會引導Cindy去表達。
在二語習得論中,有一個情感過濾器假說——焦慮等不良情感會阻礙輸入,而保持無憂無慮,正是兒童習得語言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我覺得,在英語啟蒙中,儘量不要逼孩子輸出(跟讀、背誦),不強迫她看不喜歡的東西,多鼓勵多表揚,讓孩子高高興興地習得語言,這樣效率比強行助長來得更高。
Cindy喜歡外教課,我們就一天不落,暑假兩個月過完,再測評等級已經提升到T3+,真的特別驚喜。
到10月份的時候,對比更加明顯,已經能脫口而出了。直到現在,我們也保持著一周五節課的頻率,測評等級順利實現三連跳!
不僅要學進去,更要「show」出來
11月的時候,我們參加了說客英語「口語秀」的活動,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養成了錄製視頻的習慣。Cindy平時閱讀量很大,由於一直學鋼琴,要背譜,記憶力可能也練出來了,很多繪本故事她讀完就能記住,然後用英語講出來。但要對著鏡頭,光背誦是不夠的,表情/動作/情緒也要到位,這對她的表達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
很幸運的是,在「口語秀」裡我們拿下了第一名,給了Cindy更大的信心。後來時不時就會來一段即興演說,把生活裡的趣事用英語寫下來,再講出來。
這與說客英語老師的功勞也分不開。她最喜歡的老師叫Stephanie Joy,除了上課,課下她們倆還會聊天,Cindy每次都跟寫小作文一樣,也算是寫作的練習了。說起來老母親也是一把淚,以前剛啟蒙那會兒還天天拉著我說,現在有了這麼多好老師,都嫌棄我的發音了.本來我們打算今年去菲律賓跟Joy老師會面,因為疫情暫時擱淺,以後有機會一定會去。現在Cindy在班上的英語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有什麼活動她都會主動報名,在班上做英語演講,毫不怯場。很多媽媽也來問我,說這是怎麼做到的。她們的孩子大都在線下學的,口語表達和綜合能力卻跟Cindy相差甚遠,我覺得這不是孩子能力的問題,是學習路徑的區別導致的。所以現在很多媽媽都在我的影響下,換成了說客英語的課程,我也會幫她們的孩子做規劃,根據不同孩子的性格脾氣,選不同的老師和教材。潤物細無聲,進步來得太驚喜
關於如何選老師,我們會從耐心度/發音/拓展/課堂氛圍幾個方面來綜合考慮,寒假的時候試了好多老師,基本上每個都能記住她。
而且就算遇到了特別喜歡的,我也會半年左右給她換一波老師,因為太熟悉了,Cindy就喜歡free talk,不看教材了。
每個階段對老師的要求也不一樣,我現在就在找那種能帶領孩子做思維拓展,引發深層次思考的老師。Cindy也很有意思,中文的科普她不喜歡,用英語她就願意去吸收理解。之前我們上Magic growth的G2,我覺得挺難的,不僅僅是單詞語法,有一些認知層面的拓展,她就覺得還好,有難度的地方,就刷兩遍。孩子爸爸特別搞笑,因為一直沒留意孩子的英語學習進度,直到上次看到參加了說客的口語比賽視頻,才驚訝地說「寶寶已經這麼厲害了啊?」還記得去年的寒假,剛啟蒙的時候,他買了800-1200那套單詞書,教了幾天就放棄了,Cindy說好難。結果今年寒假在家整理書,再翻出來,Cindy已經不屑一顧了,就這?就這?
而且Cindy沒有專門學過自然拼讀,也沒背過單詞,現在的詞彙量5000~7000左右,和Joy老師聊天也能寫很多單詞。這就是堅持輸入的結果。除了一對一外教課,Cindy還喜歡裸聽英文原版動畫,經典的小豬佩奇已經聽了20遍有餘。我計劃在她小學畢業前走原版教材路線,到了初中再開始應試教育。畢竟我們讓孩子學英語,不只是為了分數,更是因為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通用語言,以交流為導向,學好了,以後也能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