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聯盟歷史,如果一支球隊想要取得成功,那麼就離不開精英得分手的幫助,圍繞這一話題,美媒《fadeawayworld》也在近日盤點NBA各年代最佳得分手,其中科比艾弗森共享2000年,KD彰顯絕對統治力。
1960年代:常規賽張伯倫,季後賽傑裡·韋斯特
張伯倫經常被視作聯盟歷史上最偉大的常規賽球員,因為他總能夠在場上交出極為誇張的數據表現,單場獨攬100分更是常被球迷提起,相比之下,他缺乏季後賽的成功,僅贏得2屆總冠軍。
作為NBA歷史上最悲情的巨星之一,傑裡·韋斯特生涯季後賽以56%的命中率,場均交出30.8分,這讓他成為聯盟歷史上唯一一位輸掉總決賽,卻贏得FMVP獎項的球員,同時有資格出現在這個位置。
1970年代:常規賽賈巴爾,季後賽麥卡杜
賈巴爾是真正的贏家,無論是大學時期,還是進入NBA,他在攻防兩端都無法阻擋,只不過,在70年代,他只贏得了一個冠軍,但以58%的命中率場均交出28.6分讓其稱霸常規賽。
麥卡杜則稱霸了70年代的季後賽,他場均以52%的命中率交出30.3分,但人們卻很少提及他的優異表現。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常規賽和季後賽都是喬丹
喬丹在進入聯盟後不久就證明了自己,在80年代,他常規賽以59%的命中率交出32.6分,贏得4次得分王。
進入季後賽,他的數據提升至場均35.4分,而命中率依然是59%,但此時芝加哥只有喬丹的單人表演,喬丹還在與綠軍、騎士和活塞苦苦掙扎。
在經歷80年代的磨礪後,喬丹在90年代迎來了他的黃金期,他與他的同伴們增加了必要的身體對抗能力,這讓喬丹又贏得了6個得分王,同時在1988年摘下最佳防守球員殊榮,並且保持著場均30.8分的傲人表現。
進入季後賽這一數據提升至32.9分,讓他在8年時間中,6次登頂聯盟,並且拿下6個FMVP。
2000年代:常規賽科比,季後賽艾弗森
在喬丹離開後,年輕的OK組合統治了聯盟,在兩人贏得三連冠後,科比急於證明無需奧尼爾,他也能取得成功,他以56%的命中率場均交出28.2分。
進入季後賽則是艾弗森的個人得分秀,他以49%的命中率場均得到29.9分,只可惜,費城整體競爭力不足,但艾弗森在這一階段贏得了生涯4個得分王中的3個。
2010年代:常規賽與季後賽都是KD
在杜蘭特出現前,從沒有人像他這樣打球,他擁有後衛的控球與組織,鋒線的衝擊力與全能性,同時擁有中鋒的身高,以及極為柔和的投籃手感。
這讓他在進入聯盟的第三個賽季就榮膺得分王稱號,更是在23歲便帶領雷霆殺入總決賽。
進入季後賽,KD的表現同樣出色,毫無疑問,他在2010年代的進攻端,打出了絕對的統治力,是當之無愧的聯盟最強進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