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長城巧用透明垃圾桶 分類投放更直觀 準投率提高到八成

2020-12-14 北京市人民政府

  原標題:八達嶺長城巧用透明垃圾桶 分類投放更直觀,準投率提高到八成

  景區是垃圾分類難度較高的區域之一,「五一」假期以來,八達嶺長城景區加裝透明垃圾桶、智能壓縮垃圾桶,百餘名專業垃圾分類員上崗,引導遊客準確投放垃圾,垃圾分類準確率提高到八成。

  5月12日,天藍雲淡,八達嶺景區遊客絡繹不絕。通往登城口的商業街兩側,新亮相的透明垃圾桶整齊排列。垃圾桶四壁均為透明塑料所制,兩個收納桶分別收納「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遊客可以直觀地看到每一個收納桶內的垃圾情況。

  拿著香蕉皮和礦泉水瓶,遊客劉女士來到垃圾桶旁,她從外觀瞅了一眼兩個垃圾桶裡的垃圾,很果斷地將礦泉水瓶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將香蕉皮投入其他垃圾桶。「透明垃圾桶特別直觀地告訴大家怎麼分類,小小成本但很有創意,不錯!」她贊道。

  眼下,整個景區像這樣的垃圾桶有50個。「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嘗試著在景區一些區域放置透明分類垃圾桶,分類效果相比非透明垃圾桶更好。」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環境保潔中心黨支部書記張建康說,「五一」假期,景區在核心區試點,加大投放透明分類垃圾桶,目的是引導遊客投放並進一步觀察效果。目前看來,效果不錯,遊客投垃圾從原來的亂投到準投,較以前相比,準確率提高了20%,達到80%左右。為了提高景區尖峰時段的垃圾清運率,景區還分布著5個試運行的智能控制器,垃圾達到一定容量就報警,保潔員將第一時間清理垃圾桶。

  在景區儲物區域,6臺嶄新的智能壓縮垃圾桶也已「上崗」。智能壓縮垃圾桶體積只比普通垃圾桶大一點兒,但通過對垃圾進行壓縮,能裝下相當於自身體積數倍的垃圾,極大地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八達嶺長城景區還計劃建設「環保生態宣傳屋」,利用動態圖片視頻對遊客進行分類宣傳、指導;在城牆上增加垃圾堆肥桶,簡單處理可降解垃圾,減輕保潔員向城牆下背垃圾的勞動量。

  目前,八達嶺長城景區的廚餘垃圾均由延慶區環衛中心負責清運至指定的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我們還計劃建設一座生態廚餘垃圾處理站,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處理站建成以後,景區產生的廚餘垃圾將可以在景區內完成消納處理,真正將八達嶺長城景區打造成綠色環保景區。」張建康說。(李瑤 張宏民)

相關焦點

  • 智能垃圾桶來了!不僅便利,還可以通過投放累計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工作人員會提醒我怎麼操作,應該慢慢就比較熟練了。我家垃圾桶有六個,也正在學習如何分類投放,相信慢慢會養成一個好習慣的。」若琳告訴記者,小區裡的智能垃圾桶不僅便利,更可以通過每次投放累計積分,小區居民都非常喜歡。據了解,像位於水岸小區門前這種智能垃圾桶,相當於一座小型的廢品回收站,可以回收紙類、塑料、金屬,其分類投遞窗口可以智能控制。居民所投放的可回收物可以累計積分,積分則可用於兌換生活用品。
  • 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提高效率和準確率 將在我市逐步推廣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陳鵬程 肖家豪 通訊員林時蔚 圖/陳鵬程)蒼蠅和老鼠不見了,環境比以前整潔了不少,空氣也更好了,垃圾分類的準確率不斷提高……這些可喜的變化就發生在我市的多個小區裡。這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妙訣」:定時定點投放,非督導時間撤桶。記者近日走進兩個典型小區,了解垃圾分類的好經驗、好做法。
  •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紅榜」小區有何秘訣?
    針對第一期評選中,分類參與率和準確性有待提高的問題,上榜小區做了哪些努力?他們的做法對其他小區有什麼借鑑意義?破袋檢查提高分類準確性,實現分類收運分類準確性太低,等於沒分類。投放在不同標識收集容器裡的混合垃圾,導致收運單位難以實施分類收運,更談不上末端分類處置了,讓居民產生了「最終還是混合收運」的誤解,對垃圾分類宣傳產生牴觸情緒。「實施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將原來分散設置的垃圾桶全部取消,集中設置一個到幾個分類收集房,集中有限的管理力量在規定的時間段全程督導,落實破袋檢查,提高廚餘垃圾分類準確性。」
  • 三分類垃圾桶亮相濱江路 瀘州市民可根據圖標所示分類進行投放
    日前,一批嶄新的分類垃圾桶亮相江陽區濱江路,方便市民按照瀘州市垃圾分類新標準進行分類投放。據悉,江陽區主城區已完成三分類垃圾桶標識更換,其中,濱江路安裝了60個嶄新的三分類垃圾桶,其他區域對原有分類垃圾桶進行了標識更換。
  • 農家樂吃魚賞景,垃圾桶大煞風景!自製垃圾桶也需做分類
    工地、餐廳,都屬於人多、易產生垃圾的場所,按說垃圾分類應該更加規範,但懷柔區城管執法人員檢查時發現,一工地生活區4種分類垃圾桶只有兩個,且混裝混放,一家餐廳自製了大垃圾桶也沒分類使用。針對相關問題,執法部門要求相關單位立即整改並立案查處。
  • 手抄報上繪出彩色分類垃圾桶
    9 月 26 日,長沙市源方環保公益發展中心走進湘龍街道水渡坪社區,對社區 40 多位小朋友進行垃圾分類宣講。    40多名小朋友參與手抄報活動    手抄報上,孩子們把家園、卡通垃圾桶、相對應的垃圾、正在正確投放垃圾的大人一層層畫上去,他們在手抄報上畫下對美好家園的憧憬。活動結束了,他們希望手抄報能成為現實裡的日常。
  • 家用分類垃圾桶入戶 六裡橋村專員指導精準投放|組圖
    每戶居民家中都配備了家用分類垃圾桶,按照「兩桶一袋」的要求,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分開,並配有可回收垃圾專用袋。新京報訊 5月15日,豐臺區盧溝橋鄉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六裡橋村蓮怡園二區舉行。由村集體出資購買的家用分類垃圾桶分發到每戶居民手中。工作人員一邊登記發放,一邊向居民解答分類垃圾的疑問。此次村裡發放的家用分類垃圾桶按照「兩桶一袋」的要求,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各一個桶,並配有可回收垃圾專用袋。住戶領取家用分類垃圾桶的同時,面對食物包裝、電池、玻璃、各種紙製品等這些生活垃圾如何準確分類,村裡安排了專人進行現場答疑解惑。
  • 贈送500個家庭廚餘垃圾桶,寶龍垃圾分類又出新招
    「垃圾分類,這是好事,我肯定支持!」領取到家庭廚餘垃圾桶的居民阿姨們內心十分喜悅。 為激勵居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實現住宅小區人均分出家庭廚餘垃圾量0.1公斤/日的目標,龍崗區寶龍街道定製了一批「10L家庭廚餘的垃圾桶」贈送給轄區居民專用於廚餘垃圾分類。
  • 智能技術加持,廣州垃圾分類來得更輕鬆更高效
    垃圾箱人臉識別監控、塑料瓶科技拆解分類、垃圾焚燒發電效用大......廣州市的垃圾分類起步較早,也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不僅市民參與率高、垃圾分類氛圍好,而且通過智能科技加持,提高了分類效果,探索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新路子。9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深入走訪各社區和垃圾處理站,對廣州市民身邊的垃圾分類「硬實力」進行了一番了解。
  • 企業分類有高招 南京江寧「六進」法讓垃圾分類推進更廣泛
    中國江蘇網11月13日訊 (通訊員 趙瑞琦 翟晨晨 記者 羅鵬)如何在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地方開展垃圾分類,南京市江寧區大力推進「六進」活動,不僅讓垃圾分類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更帶動更多人積極主動參與進來。
  • 哈市四類垃圾桶啥顏色,啥標識?官宣!垃圾分類先認準「四色桶」
    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在哈市全面啟動。哈市生活垃圾分4類,分別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這四類垃圾對應垃圾桶顏色分別是:藍色、紅色、綠色、灰色。市民分類投放垃圾的時候,一定要先看準垃圾桶的顏色。
  • 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從爭吵到習慣,9成達標率背後的小區居民們
    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通報,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一年來,居民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已從施行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大部分居民已養成自覺分類習慣。▲資料圖:垃圾分類在閔濤等參與者看來,9成達標率的背後是所有人的努力。
  • 垃圾分類城市更美 沙坪垻開展「八進」主題宣傳活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1日21時08分訊(記者 王慶煉)垃圾分類,沙區更美。今(11)日,由沙坪垻區城市管理局主辦的垃圾分類沙區更美「八進」主題宣傳活動在小龍坎廣場舉行,沙坪垻區物業管理協會代表、市民代表發出垃圾分類倡議。垃圾分類有獎問答,各類趣味遊戲、曲藝節目在廣場精彩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濃厚。
  • 入戶宣講垃圾分類 萬個垃圾桶送居民
    日前,道裏區城管局組織50餘名在職黨員深入群力新城小區,開展「垃圾分類、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免費為居民發放小型垃圾桶,入戶宣傳垃圾分類,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能動性。近萬個小型垃圾桶將發放到轄區居民手中。
  • 物業小課堂|上海為什麼要撤掉垃圾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
    隨著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日期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加入垃圾分類的行列,開始撤桶、定時定點投放。不少人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撤掉垃圾桶,還要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那不是更麻煩嗎?沒錯!撤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確實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不便。但是,這也是有原因的!
  • 垃圾桶的分類四種
    智能垃圾桶垃圾分類分為四大類,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它垃圾和有害垃圾,所以垃圾桶也要分成四種,分別用四種不同的顏色來區別。從顏色分:可回收物用藍色,廚餘垃圾用綠色,其它垃圾用灰色,有害垃圾用紅色;從容量分:垃圾桶也有不同的容量,在社區採用240L的塑料垃圾桶,在單位和學校採購50L或120L的塑料分類垃圾桶;從材料質分:在社區大部分採用塑料材料,在道路和公園用玻璃鋼材料,也有採用不鏽鋼和鍍鋅板的;
  • AI技術改變投垃圾習慣 奧圖環衛新一代「智能垃圾桶」亮相
    將最前沿的AI技術運用到垃圾桶上,會是什麼效果?眾所周知,垃圾桶是人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回收工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美觀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身邊的垃圾桶也在變得「五顏六色」。最直觀的感受是:這些原本「土傻呆」的垃圾桶越來調皮,它們或卡通、或嚴肅、或更能彰顯文化底蘊。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廚餘垃圾投放容器一般採用綠色;可回收物投放容器一般採用藍色;有害垃圾投放容器一般採用紅色;其他垃圾投放容器一般採用黑色,利於市民知曉垃圾分類,提高分類垃圾辨識度。這張圖一定要收好同時,鼓勵居民社區實行「撤桶並點建廂房」、「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引導」模式,培養居民形成定時定點投放習慣,減少對環境的汙染,提高垃圾收運工作效率。
  • 浪琴翠園垃圾分類「四桶」變「兩桶」?物業:桶在,投放有時間!
    正如宋女士所言,記者走遍該小區都不見「可回收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小區東門口有「有害可回收物投放點」告示牌。記者觀察到,浪琴翠園每幢單元樓下都貼有「生活垃圾分類指南」,並附有溫馨提示:「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投放點位置:東門窗邊」。隨後,記者又來到小區東門口,這裡確實有「有害可回收物投放點」告示牌,但依舊不見這兩類垃圾桶的「蹤影」。
  • @深圳物管,分類垃圾桶需按四種顏色擺放
    截止到9月3日,全市各級城管部門共出動人員8328人次,出動車輛1845輛,檢查投放點位4037個,發現存在問題點位1072個,檢查垃圾收運車輛321臺次,檢查垃圾處理企業61家,開具整改通知書100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