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八達嶺長城巧用透明垃圾桶 分類投放更直觀,準投率提高到八成
景區是垃圾分類難度較高的區域之一,「五一」假期以來,八達嶺長城景區加裝透明垃圾桶、智能壓縮垃圾桶,百餘名專業垃圾分類員上崗,引導遊客準確投放垃圾,垃圾分類準確率提高到八成。
5月12日,天藍雲淡,八達嶺景區遊客絡繹不絕。通往登城口的商業街兩側,新亮相的透明垃圾桶整齊排列。垃圾桶四壁均為透明塑料所制,兩個收納桶分別收納「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遊客可以直觀地看到每一個收納桶內的垃圾情況。
拿著香蕉皮和礦泉水瓶,遊客劉女士來到垃圾桶旁,她從外觀瞅了一眼兩個垃圾桶裡的垃圾,很果斷地將礦泉水瓶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將香蕉皮投入其他垃圾桶。「透明垃圾桶特別直觀地告訴大家怎麼分類,小小成本但很有創意,不錯!」她贊道。
眼下,整個景區像這樣的垃圾桶有50個。「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嘗試著在景區一些區域放置透明分類垃圾桶,分類效果相比非透明垃圾桶更好。」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環境保潔中心黨支部書記張建康說,「五一」假期,景區在核心區試點,加大投放透明分類垃圾桶,目的是引導遊客投放並進一步觀察效果。目前看來,效果不錯,遊客投垃圾從原來的亂投到準投,較以前相比,準確率提高了20%,達到80%左右。為了提高景區尖峰時段的垃圾清運率,景區還分布著5個試運行的智能控制器,垃圾達到一定容量就報警,保潔員將第一時間清理垃圾桶。
在景區儲物區域,6臺嶄新的智能壓縮垃圾桶也已「上崗」。智能壓縮垃圾桶體積只比普通垃圾桶大一點兒,但通過對垃圾進行壓縮,能裝下相當於自身體積數倍的垃圾,極大地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八達嶺長城景區還計劃建設「環保生態宣傳屋」,利用動態圖片視頻對遊客進行分類宣傳、指導;在城牆上增加垃圾堆肥桶,簡單處理可降解垃圾,減輕保潔員向城牆下背垃圾的勞動量。
目前,八達嶺長城景區的廚餘垃圾均由延慶區環衛中心負責清運至指定的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我們還計劃建設一座生態廚餘垃圾處理站,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處理站建成以後,景區產生的廚餘垃圾將可以在景區內完成消納處理,真正將八達嶺長城景區打造成綠色環保景區。」張建康說。(李瑤 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