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我曾經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可以申辦2032年奧運會》的評論,褒貶不一。其中,反對辦的聲音還要大一些,主要是怕費錢,擔心和痛恨西方人「攬炒」。而我支持申辦的理由有四:一是2028年美國辦,2032年我們辦,有的比;二是申辦兩次並不多。好幾個國家辦了3次以上;三是中國有能力辦,綜合實力比2008年大出許多倍,科技能力更是不在一個臺階上。四是時間點不錯,據2035年很近。不過,在由哪個城市申辦上,我選擇了北京加雄安新區。而不是國際奧委會提出的上海、廣州或武漢。因為,到那個時候,雄安新區已經有個樣子了,通過申辦奧運會再促一促,讓世界了解雄安、讓雄安走向世界,蠻不錯。
但是,我的建議似乎沒有引起雄安的注意,大半年過去了,沒有聽到雄安有任何行動。出乎意料的是,一則川渝將聯合申辦2032年奧運會的消息於11月27日飛入眼帘,令我目光大亮。消息來自紅星新聞,這家新聞記者從四川官網公開的《四川省體育局對政協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364號提案答覆的函》中看到:「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的部署,下一步川渝兩地將共同申辦奧運會,著力打造具有成渝獨特印記和文化特色的奧運會,提升成都、重慶體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競爭力。」該報導還舉證,在成都市體育局官網發布的《成都市世界賽事名城「十四五」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中也提出,成都將積極探索申辦2030年夏季青年奧運會、2032年夏季奧運會等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的可行性。
我認為,不論是否付諸實際行動,成渝聯合申辦2032年夏季奧運會的想法和建議都是好的。從感情上講,我更希望雄安與北京聯合申辦,畢竟有個河北情結在裡邊。但是,如果從國家戰略布局講,成渝聯合申辦也是個好主意。
成渝聯合申辦2032年奧運會,符合國家總體戰略布局。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布局,有利於拓展市場空間、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
推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可以說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布局的又一大手筆。成渝經濟圈不僅有利於發揮成都和重慶的中心城市作用,而且地處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大通道等三大國家戰略的交匯之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由於西部陸海大通道直接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於絲綢之路經濟帶聯繫在一起,是「一帶一路」的橋梁和紐帶,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意義就更加宏大。
儘管建設一個經濟圈主要靠自身努力,但是,利用一個重大項目加速推進,從來都是幹事創業的重要抓手。如果成渝聯合申辦2032年奧運會獲得成功,就體育場館建設、配套的通訊、交通、餐飲、文化、醫療、應急、智慧城市等建設而言,通過整體規劃、一體推進,也會把成渝的城市建設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這對於增強成都和重慶的中心城市魅力,無疑是戰略性的。更何況,經過一次奧運會的洗禮,成都和重慶的文化魅力都會顯著提升,人氣也會暴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