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近幾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關於研究生和讀研的話題時常霸佔熱搜榜。對於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數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為了讀取名校就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雙非名校的考生想通過考研這條路來改變現狀,也想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未來。
然而不久之前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導師的師德問題擺在大眾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訴考研名校在研究生錄取時存在性別歧視,更有某些研究生學術造假使得更多的大眾對考研產生了懷疑。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985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呢?
為何雙非的學生考研逆襲到名校讀研那麼難?其中的原因過來人才懂!
小水曾見過不少考研二戰的名校考生,但是不是名額縮招,就是各種限制。到了調劑的時候,很多高分考生找調劑院校,簡直是神仙打架。好不容易找到了學校要了,但因為就讀的院校不好,不得不放棄讀研,重拾自己的夢想,再考一次。
之前有個考生考研三次才從一個雙非工科院校考入東南大學讀研,但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讀研之後卻並不建議後來的雙非考生考研去名校,除非實力非常強的同學。因為他覺得這三年來他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
第一年考研他在學校備考,因為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的考研分數不夠國家線。二戰的時候他選擇了在家裡複習考研,但是也因為這個緣故,已經就業的女友沒多久就和他分手,另覓新歡。二戰的結果也不是很理想,他的初試分數比去年高了幾十分,但是國家線也跟著長。他的專業錄取人數只有2個,所以他只能選擇調劑讀研。
經過近一個月的折騰,他調劑去了貴州一所普通本科院校,還沒他本科院校好。在擬錄取的時候他猶豫了,沒去讀研,選擇再考一次。這次是在職考研,其中的酸楚自不必說,到了考前一個月的時候壓力太大,差點讓他精神崩潰。當後來考上研究生的時候,一個大男生哭得像個淚人一樣。
不過如他不同的是,他的一個大學室友卻在他畢業的當年就考上了上海大學的研究生。上海大學雖然是211大學,但是從普通本科考進去確實不易。他室友的成績在班裡是前三名的,當初備戰考研是從大二就開始的,前前後後奮鬥了三年才終於一戰成功。
經歷過考研洗禮的人才明白,從雙非院校逆襲到名校讀研確實非常不易!單憑考研逆襲成功的這條路以後肯定會越來越難,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01、名校研究生推免為主,推免更看重本科院校
雖然每個學校的研究生名額都有不少,但是推免的比例近幾年越來越高。不少985名校的推免比例已經超過了50%以上,更有甚者一些專業只錄取推免生,這就使得考研成功讀名校的人越來越少,難度逐年遞增。
若是保研到名校讀研的話,雙非院校除了一本之外,二本的學校很少有保研資格的。即使有,也只能去普通一本,連211都沒辦法去。想通過推免讀研,即使你本科成績非常好,但是學校沒有資格保研,那麼考生只能通過考研才能到名校讀研。
02、導師更看重本科出身,學校太差可能沒複試資格
拋去推免名額之外,留給考研黨的名額很少,不少名校專業都是上百人爭搶一兩個名額!而考研人數逐年增長,僧多粥少,即使考研二戰、三戰,只要考差了一點,很可能就沒機會讀研,只能再考,複試線也一年年刷的越來越高。
不可否認的是,導師在錄取研究生的時候更看重他們的本科出身,某些高校在考研複試時,考生的學校太差可能沒複試資格。即使你的分數夠複試線,在考研複試中,複試的成績直接就是不合格,這是存在的。以前三本考生的待遇就是如此,如今部分學校依舊存在著這樣不公平的現象。雙非院校的考生想要逆襲名校讀研,必須要非常努力才行!
03、雙非院校的同學實力偏差,努力成功更難一些
經過高考,考入雙非院校的同學實力相對於名校的同學來說,實力差一些。即使有個別發揮失常的考生,想要在本科階段逆襲成功的話,也受到環境限制,各種學習條件達不到,所以想努力成功讀研也更難一些。不少985名校的本科生在本科階段就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若是兩者同等實力且同時進入複試,研究生導師肯定要錄取名校的本科生!
因此若是只希望通過讀研拿到一個研究生文憑,讓自己在未來好找工作的話,大可不必選擇名校,一般的學校就可以了,根據自身實力選一所能考上的就行了。
如果你是雙非考生,你考研的時候會選211或985名校嗎?如果你一戰失敗,在二戰考研的時候,會繼續選擇名校不變,還是降檔選擇一個好考上的學校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