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珠實驗小學校長陳健:教育即服務,提供豐富的自助餐課程
羽毛球、遊泳、跆拳道、足球、拉丁舞、高爾夫、壘球、籃球、網球……12個體育項目,小學六年體育課全學一遍!這一條龍的服務由海珠區實驗小學(簡稱「海實」)提供。
中考體育將與語數英同分、教育部考慮體育納入高考。如何從小學階段開始加強體育教育?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海珠區實驗小學校長、海珠區中小學體育教學專委會會長陳健,聽他講述這三年來的實驗探索。
體育課能嘗試到12種項目
每周五,是海珠實驗小學的便服日,這一天羽毛球校隊隊員都會自發穿上隊服,「接收」同學們羨慕的目光。因為海實的羽毛球隊是「神」一樣的存在,是廣州市中小學羽毛球比賽的長勝冠軍隊。
不過,羽毛球隊並非一枝獨秀。學校的遊泳隊獲獎無數、4名隊員為國家二級運動員、正在申報廣州市中小學高水平體育團隊;壘球隊2019年獲廣州市青少年U系列棒壘球比賽 U12壘球第四名;足球隊初次參賽即獲海珠區小學丁組冠軍;跆拳道隊榮獲2020年海珠區團體第一名。此外,武術隊、拉丁舞隊、西洋棋隊、田徑隊、籃球隊等都是各級中小學賽事的有力爭奪者。
孩子究竟喜歡和擅長什麼體育項目?玩玩才知道。海珠實驗小學的孩子,體育課能學習、嘗試到12種項目。一年級上學期羽毛球、下學期足球;二年級體育舞蹈和跆拳道;三年級網球和高爾夫;四年級棒壘球和棋類(圍棋、中國象棋、西洋棋);五年級武術和籃球;六年級籃球和棋類。
陳健校長24歲就當校長,至今已有26年。他把教育定位為一種「服務」,「什麼叫優質教育?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一個體育項目,如果學生沒有接觸過,怎麼有發展的可能?」12個項目,在不同年級的體育課中每周至少有一節必修課,「儘量多的給孩子普及各種體育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參與的人越多,水平自然水漲船高,最終受益的還是孩子。」
430社團課供專長生深入學習
此外,12個項目都有對應的每周一個半天的選修課,以及每天下午430社團課,供有興趣和專長的孩子深入學習;水平更高的孩子則被選拔進入高水平校隊。這樣的有序規劃和建設,形成了體育課全面接觸普及,感興趣某一項目通過選修課社團課加強,優秀者進入校隊拔高的三級培訓模式。
陳健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學校應該一校多品,根據孩子的興趣、需求,儘量多提供特色課程,「雖然不能做到『點菜』,但也儘量是豐富的『自助餐』。」
這種模式極大培養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積極性,全校1502名學生,參加各項校隊訓練的總人數為437人,參加體育選修課及學校430社團人數達到1002人。
一位五年級學生的家長說:「以前周末送孩子上各種體育班,花錢費時間,如今在學校什麼項目都能體驗到,喜歡的就下功夫,訓練也在校內,極大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引入第三方專業教練
海實只有6位體育老師,如何應付體育課、選修課、校隊訓練?陳健校長引入第三方專業體育機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海實的網球課,是雙師課堂,專業網球教練上課,學校派出一位助教老師協助管理。「每個項目引入優秀的第三方團隊,他們不僅上體育課,也擔負對應項目的選修課、430社團課、校隊訓練,讓學生在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中得到更為專業的訓練。」
遊泳,是廣州中考體育項目之一。海實是老城區少有的擁有標準室內25米遊泳池的小學,學校一直堅持開設遊泳課。「一節遊泳課兩個教練、一個救生員,學校一個老師、一個班主任總共5個人帶一個班,遊泳專業教學提升了,安全性也更高。」陳健校長介紹,遊泳館2017年委託給第三方機構後,遊泳池改造成恆溫泳池,除了遊泳體育課,第三方的專業教練還負責遊泳選修課、430遊泳社團課和校遊泳隊訓練,「遊泳隊可以常年訓練了,第二年就拿到全區第三名,成績得到跨越式提升」。
放權家長參與考核與評估
海實的選修課程有60多門,引入第三方機構,如何監管和考核其教學成效?
「首先把好選擇關。」陳健是個「放權」校長,他說,選擇哪一家機構,不是校長說了算,而是學校和家長共同決定。
學校設置「校務管理委員會」決策學校重大事務,選修課選擇哪家第三方機構,由校務管理委員會評議審核決定。委員會的成員結構為:9名家長代表、6名學校代表。家長來自每個年級的家委會會長,學校方是3名行政、3名老師。「一看就知道,9+6的人員組成結構,話事權在家長。」陳健校長笑言。
價格方面,430課程的價格通常是市場平均價格的40%,一堂課約50元。
第三方機構進入校園後並非高枕無憂,學校對其輔導的校隊成績有要求,此外每學期末,家長、學生填寫問卷調查,達不到80%滿意度的,學校設立清退機制。
如今,海實已經擁有羽毛球和合唱兩個廣州市高水平體育(美育)團隊,正在申報舞蹈和遊泳的市級高水平體育(美育)團隊。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