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著神奇的魔力,自發現至今,便讓世界為之傾倒。
那麼,什麼是茶呢?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陸羽《茶經》
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茶是生長在南方的一種美好的樹木。
正如《茶經》所言,野生茶樹在中國的長江以南的各省山區均有分布。
在植物學上,茶是一種十分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被歸類為山茶科山茶屬茶種。
當然,這樣嚴謹的說法,對我們大多數朋友來說可能會很拗口。
對於大家來說,其實茶就是尋常飲品。而人類飲茶的習慣,也由來已久。
你說它是飲品,它又有著極為優秀的藥用價值。你說它是藥,它卻可以天天煎水服用。
而早在東漢,《神農本草經》上便有記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乃解。」
唐代的《本草拾遺》則明確提出,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
在唐朝以前,茶以藥用為多。直到茶聖陸羽的《茶經》問世,才將茶從市井人家的小眾飲品推向了大雅之堂,升格成了一種文化藝術。
有的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文化藝術都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泡茶喝也能成文化藝術?茶葉也能改變歷史的進程嗎?
事實上,從來沒有一種樹葉和茶一樣,在歷史上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
讓我們翻開歷史的古卷,重回1773年的波士頓。12月16日晚,北美殖民地對英國政府頒布《茶稅法》的進行了政治示威。
東印度公司的商船上的300多箱茶葉被直接傾倒進了波斯灣。那一夜,波斯灣的海水染上了武夷紅茶的紅色。
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隨後便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
這一次,茶的影響力遠渡重洋。隨著它的入海,大洋彼岸吹響了自由的號角。
不僅如此,茶更能禍亂天下,令東西方兩個強大的帝國在海岸線上兵戎相見。
回望歷史,工業革命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對茶葉趨之若鶩。
就這樣,西方與清朝因茶葉貿易,出現了較大的貿易逆差。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英國政府向清朝輸出鴉片。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魏源《海國圖志》
1840年,英國侵略者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藉口,派出遠徵軍侵華,史稱第一次鴉片戰爭。
這就是茶的魔力,一片樹葉挑動戰爭,在歷史上絕無僅有。
其實,無論是從飲用歷史,還是藥用價值,亦或是對歷史的影響。在這世上,你很難找到第二種可以與茶比肩的植物。
悠悠千載,茶香荏苒。
現今,我們來到了新時代,茶也被賦予了新的靈魂。新式茶飲的興起,讓這一古老的飲品煥發出了全新的生機。
然而,無論茶的產地是如何的多元化,飲用方式是如何的多樣化,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卻未曾下降分毫。
這也正應了那句廣告詞所說:茶——神奇的東方樹葉。
而它的魔力,直到現在依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我的生活,讓世界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