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年生活會如何度過?居家養老,由孩子或者保姆照顧;公立養老院養老住得起,但條件可能不太好;私立養老院環境不錯,但貴得有點嚇人。
每一種養老方式都是真實存在的,當有一天我們真的老到不能動,沒辦法自己做飯洗衣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如何養老這個問題。
當然,中老年朋友也無需太過擔心,畢竟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才是最為重要的!
此文是一位中年人對於未來養老的恐慌,希望能得到廣大中老年朋友的撫慰和指導。
01
老和死,哪個更可怕?
我以為,死不可怕,因為地球有人類以來,已經走了近千億人。人大都熬不過百年,統統要歸於天堂,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有什麼可怕的。正常的從生到死,轉瞬間。死,是必然;死,是一種解脫。
而老,就可怕了,尤其老到不能自理的時候。你年輕力壯時,輕鬆打理自己吃喝拉撒睡,維持你的生存。但是這些能力全部喪失後,那才可怕。
可怕到什麼程度?可怕到生不如死,可怕到時間是折磨你的魔鬼,可怕到連做人的基本尊嚴都沒有了。
你束手無策,你惶惶不可終日,全仰仗別人可憐與斥責並存之下的恩賜。如果不幸碰上不孝兒女或冷漠的照顧人,更會覺得心如刀絞般的絕望。
所以,面對每個人的養老,我不由得發出深深的長嘆:我不怕死,我怕老。
02
老了誰來照顧你?
幾年前,我看過作家曲蘭寫的《老年悲歌》,說過這樣的意思:
無論你年輕時容貌有多麼的俊秀,身材有多麼的好看,身體有多麼的健康,等你老了,而且是正常的老,你必然要經歷一段你痛苦無望的時間段,在這個痛苦無望的時間段,每個人都要接受別人的照顧,才能活下去。
那誰來照顧你的老年呢?這可能就是你的伴侶,你的孩子,或社會提供的養老機構等。
但是,如果你的伴侶先於你之前走了呢?或是你獨生的孩子,因工作和事業繁忙實在沒法照顧你,那怎麼辦?孤立無援的你,只能面對養老機構。
03
養老院,你住得起嗎?
我還曾經幻想不準備麻煩孩子,將來一門心思,到養老機構養老。這樣,自己心安理得,不依附任何親人。接下來,我讀到一篇公號文章,看到了讓我目瞪口呆的殘酷現實:
「當我開始在網上查找養老院的資料,發現在一線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隊幾年都未必排上。私立的收費昂貴,床位費+餐費+護理費,6000元起步,醫療費另計。有國際合作背景的養老公寓,則高達萬元以上。這是我母親退休金的10倍。」
我啞口無言,驚慌失措。
04
家庭的溫情
最終都毀在缺錢上
文章接著說:「母親沉默片刻,說,老家那邊有條件比較差的養老院,每月只要1500,是舊倉庫改的。要麼,去更偏僻的有教會背景的養老院。她支支吾吾的口吻裡,已經沒有底氣,因為她知道那裡的環境和生活質量,是不會保證很舒服的。」
「然後我給她計算居家養老的成本,如果她不能自理,那麼請護工的費用,也將在5000以上;如果居家養老,家裡人忙工作,再請個保姆買菜做飯洗衣拖地,至少要3000元以上。這樣不比住養老院便宜,還要為護工和保姆提供食宿。」
我讀到了什麼?讀到了一種未來的悲哀和絕望。我很有可能也會遇到母親類似的境遇。等我為母親養老之後,我就極有可能沒有經濟實力,再給自己養老了。
這種中國式的養老,說來說去,其「家庭的溫情,最終都毀在缺錢上」。
05
養老,是場「彈盡糧絕」的硬仗
我開始琢磨這個養老問題的時候,大概在四十五歲。這很像我在未婚前,為了找一個有情有義的女人能相守一輩子,我也做了相關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
我開始認真琢磨這個養老問題,起因就在我看了《老年悲歌》之後,我也為此做了一些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因為人到中年,不能不想這個問題了。
然而,當下現實的殘酷性在於:
年輕人為了結婚住房,不得不貸款成為終身的「房奴」;老年人忙碌一輩子工作,好不容易退休,剛開始考慮自己的事,就要應孩子的請求,幫忙照顧下一代,成為「孩奴」。
眼下當你還在辛苦付出看護下一代的過程中,一件比一件糟心的事接踵而至,什麼提倡以抵押住房方式來養老防老,還有什麼退休後要繼續繳醫保費用才能領取養老金等。當這些事你還沒有糾纏清楚時,卻猛然發現,你將來的養老金,可能已經因為通貨膨脹,漲得已經沒法去支付公辦或民辦養老機構的高昂費用了。
推薦的文章有一句話說得可怕:「養老,是場彈盡糧絕的硬仗。」
我怎麼嗅出了「養老,是比得個絕症到醫院,讓你傾家蕩產」還要恐怖的一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