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鴻雁》背後的故事

2021-02-19 少兒音樂教育

(《鴻雁》額爾古納樂隊版,建議wifi觀看)

  1717年秋天,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在今巴彥淖爾市中旗呼勒斯太蘇木的一個牧民家中,伴隨著陣陣雷聲一個健康的男嬰呱呱墜地。這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夜晚,而這個男嬰註定要成就一番偉業,他就是莫日根巴特爾——後來成為著名的梅力更召三世活佛。

  在遼闊富饒的內蒙古草原上不缺少驍勇善戰的英雄。號稱「能工巧匠」的烏拉特部落,因戰功卓著於1648年受封賜後,駐牧於美麗富饒的河套地區。這裡的山、水和廣袤的草原都深深地吸引著英雄們,他們卸甲遊牧,在此過著幸福的生活。17世紀後期,清康熙三徵葛爾丹,烏拉特部落曾積極響應,協助清廷平定了葛爾丹部落的叛亂。

  隨著藏傳佛教傳入河套地區,寺廟在各地興建。烏拉山上的梅力更召始建於1677年。1773年,該召廟定為烏拉特西公旗旗廟,其活佛擁有任免全旗寺廟的上層喇嘛和處罰教界各種罪犯的權力。同年,乾隆皇帝御賜梅力更召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梵昌寺」大匾一塊。在此寺廟主持過廟務的活佛有八位,其中四位以上誕生在今巴彥淖爾市境內;八位活佛中不乏著名者,其中第三世活佛羅布生丹畢佳拉森最為著名。

  早在1722年,烏拉特西公旗王爺達爾瑪什裡下令讓旗政府和梅力更召合作,派專人去西藏請第五世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目的是從民間選出第三代梅力更召的活佛。經過嚴格篩選,達賴和班禪共同選中了5歲的莫日根巴特爾為梅力更召轉世靈童,被請到梅力更召坐床繼位,取法名羅布生丹畢佳拉森,被封為梅力更召三世葛根(住持)。

  從此,羅布生丹畢佳拉森就開始了他輝煌的人生旅途。他先後學習並掌握了蒙文、藏文、梵文、滿文、漢文、朝鮮文、維吾爾文及印度、尼泊爾、阿富汗、哈薩克等國的語言文字及佛文經典。而且精通五大學術:語言學、文學藝術、醫學、哲學、周易學和十小學術:聲樂、器樂、舞蹈、美術、木雕、泥塑、刺繡、粘花、曆法、數學。學成榮歸梅力更召,他受到烏拉特西公旗王爺的隆重歡迎和接待,成為蒙古族地區重要的上層人物。他不但人品出眾,智力超群,而且魄力非凡,勇於創新,一改以前用藏文誦經的傳統,大膽使用蒙語傳教和誦經,使藏傳佛教在蒙古族聚居地區更具親和力,教理更易傳播。清康熙年間,他奉召進京翻譯佛經,很受康熙皇帝賞識,被拜為皇帝的敬神喇嘛。因而深受僧眾和教民的擁戴,也備受王爺的賞識和推崇,經常得到王爺的資助和布施,有時應邀為王爺作法事,有時成為王爺的座上貴賓。

  在多年的學習、遊歷中,他最大的動力就是來自親人的期盼和掛念。每逢節日,他的這種感情也更加強烈。思念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父老鄉親,特別是那可愛的妹妹更使人掛念。即使他載譽而回,由於身份特殊也難以抽身回去探望家中的親人。這種思鄉的情感就強壓在心中,唯以歌聲來宣洩心中的情感。他甚至把經文譜上富有蒙古族特色的曲子來吟唱,使經文變成押韻的唱詞。

  羅布生丹畢佳拉森的妹妹幾年前遠嫁到黃河南岸的鄂爾多斯地區。現在看來,距離並不遠,而在當時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下,卻是十分遙遠的。兄妹二人的掛念只能用書信來溝通,但妹妹不會寫字,一封信輾轉傳遞,找人念、找人寫,十分費事。關於書信,自古就有雁足傳書的佳話,「鴻雁」往往成為書信的代稱。

  妹妹強烈的思鄉情緒和狀態令婆婆不滿,時間一長婆媳關係有些緊張。妹妹只能把心中的惆悵悄悄託人寫信訴說給哥哥羅布生丹畢佳拉森。哥哥只能勸慰妹妹學會忍耐並注重家庭團結,妥善處理婆媳關係,人生的路很長,要多珍重、多努力。他們兄妹二人的書信恰似鴻雁,南來北往,秋去春歸,一年也只能往返一回。

  有一天,妹妹帶著夫婿及孩子回北邊的娘家探親,中途來寺廟裡看望哥哥。羅布生丹佳畢拉森心中那同樣強烈的思鄉情感開始澎湃。西公旗王爺得知消息後,把他妹妹一行安排到王府內居住和款待,並邀請活佛山下小聚。他妹妹歸心似箭,但帶著小孩趕夜路不便,加之王爺盛情難卻,就留了下來。活佛準時赴宴,然而心情也很複雜:多年不見,自然希望妹妹留下來好好敘舊,但一想到父母在忍受著多年思念的煎熬又希望妹妹早點回去。酒過三巡,王爺隆重邀請活佛撫琴唱歌,在烏拉特草原喇嘛的地位很高,他們在宴會中,既能喝酒、又能即興創作,不僅是本民族宗教的代言人,也是文化的傳承者。活佛這時也不推辭,即興創作新歌一首,名為《鴻嘎魯》,後來收入有關書中,並成為牧民廣為傳唱的宴席歌曲。蒙古語的「鴻」(字音)是「白色」的意思,「鴻嘎魯」是「白天鵝」,並不是那個有「大雁」別稱的褐色候鳥「鴻雁」。但在烏拉特地區牧民把「天鵝」與「鴻雁」通譯為「鴻嘎魯」,這也許是翻譯的原因,也許是當地蒙古族對這兩種候鳥同等重視和喜愛的緣故吧!歌曲中反覆出現「鴻嘎魯」字音——這是他深情地呼喚!接著,是一遍又一遍縱情地歌唱,加之情不自禁地彈撥琴弦,感情的潮水隨著歌聲、琴聲奔湧而出,很快匯成情深意長的海洋:

  白天鵝漫遊葦湖深處
  眾親友聚會酒席宴前

  相互祝願,誠心一片

  舉杯共飲,情誼不變

  這首歌曲充滿了對妹妹一家的關愛,對西公旗王爺的感謝,對親友重逢、聚會的珍視與不舍,特別是採用悠揚、蒼涼、遼遠、高亢和極具感染力的長調,感人至深,令人回味無窮,也將宴席推向了高潮。此後,《鴻嘎魯》作為宴席歌曲在民間廣為流傳。妹家婆婆後來聽到了這首歌曲,也深受感染,並與他妹妹冰釋前嫌,和睦相處。

  羅布生丹畢佳拉森是內蒙古藏傳佛教著名的大德之一,在他主持廟務期間,梅力更召達到頂盛。他還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詩人、蒙古語文學家、著名翻譯家,梅力更召的很多經卷是由三世活佛主持譯著的。另外,他在醫學、曆法、天文學、哲學及音樂、舞蹈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

  1766年陰曆五月初一,第三世活佛羅布生丹畢佳拉森在梅力更圓寂,享年49歲。

  1936年秋季的一天,依然是在今巴彥淖爾市中旗呼勒斯太蘇木的一個蒙古族牧民家中,誕生了一名不尋常的男嬰,他就是祁達楞太,後來做了活佛,再後來當了著名的作曲家。

  祁達楞太從小很聰明,長得俊秀,能歌善舞,深受父母的喜愛。他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現在仍然在呼勒斯太生活,身體都很健康。他和姐姐、弟弟的感情也都很好,他曾對姐弟說,要到廟上去當活佛,7歲時他真的到五原的新梅令廟做了活佛。10歲時他還了俗,到歸綏去讀書。新中國成立後他讀完高中在包頭市參加了工作,先是在財政部門,後來去了當時的自治區歌舞團(內蒙古直屬烏蘭牧騎的前身),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到了歌舞團後,祁達欏太每年都要抽空回呼勒斯太看看。他對家鄉非常熱愛,對父老鄉親以禮相待,很受家鄉人歡迎和愛戴。回到家鄉後,他總是到山上走走,去草場轉轉,看到家鄉的一草一木都顯得非常激動。正像著名詩人艾青所寫的那樣「為什麼我的眼裡總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文革」前,祁達欏太對傳唱已久的《鴻雁》歌詞進行了改編,曲調基本保留了原貌。從而使這首傳統的烏拉特敬酒歌曲最終定型並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內蒙古地區普遍傳唱的宴席歌曲。由全國著名歌唱家韓磊首次在家鄉內蒙古用蒙語演唱的《鴻雁》以及烏拉特草原上的「百靈鳥」——巴彥淖爾市歌舞劇院蒙古族歌手沙日娜在「星光大道」上用蒙語演唱的《鴻雁》,均為祁達楞太改編的這首歌曲:

  潔白的天鵝在葦湖的綠波中漫遊

  遠方的客人來到我家

  擺酒設宴將你挽留

  潔白的天鵝在葦湖的清波中漫遊

  四方的親朋來到我家

  設宴擺酒將你挽留

  歌曲所表達的是歡迎四方親朋、珍惜相互友情、相聚時光和眾人齊聚的機會諸如此類的感情。委婉、悠揚、抒情、動人的蒙語歌曲,加上韓磊大氣、質樸和動情的演唱,使人十分感動,倍覺震撼。

  大型民族歷史傳奇劇《東歸英雄傳》片尾曲《鴻雁》,歌詞由詞作家呂燕衛創作;曲調選用羅布生丹畢佳拉森創作的《鴻雁》原曲調,的確是舊瓶新裝的傑作;加上額爾古納樂隊極具特色和充滿憂傷的演唱 ,催人淚下,使人感覺盪氣迴腸:

  鴻雁,天空上,隊隊排成行

  江水上,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鴻雁北歸還,帶著我的思念

  歌聲遠,琴聲傳,草原上春意暖

  鴻雁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乾,再斟滿,今夜不醉不歸

  酒喝乾,再斟滿,今夜不醉不歸

  早在「文革」期間,祁達楞太因為當過活佛,屬於當年「公安六條」控制的人物,曾受到過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那時候,蒙古族同胞怕受牽連,不敢在公開場合唱《鴻雁》了,但還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關起門來唱、流著眼淚唱……

  1983年,祁達楞太英年早逝,按當地風俗被土葬於呼勒斯太蘇木。後來,他的兩個女兒從美國回來,將遺體火化,並將骨灰安放在五臺山。

(《鴻雁》呼斯楞版,建議wifi觀看)

相關焦點

  • 巴彥淖爾:有一首世界名曲——《鴻雁》
    在1月2日晚舉行的央視《星光大道》2019年度總決賽中,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吉仁蘇布德獲得亞軍,吉仁蘇布德在最後一輪比拼中演唱了歌曲《鴻雁》。《鴻雁》作為眾多蒙古族歌曲中廣為傳唱的經典作品,既體現出蒙古族音樂的共同風格,又呈現了烏拉特部落獨有的音樂特點。
  • 歌曲背後的故事;陳奕迅(十年)!
    歌曲背後的故事(十年)百家號/宇辰音樂大家好,歡迎來到宇辰音樂,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歌(十年),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今天要講的是陳奕迅的歌曲(十年),這是他演唱會每次都會引發大合唱的歌曲。時間對於愛情來說,到底是殘忍還是溫暖,每一個聽懂這首歌的人,背後都會有一個隱藏著一曲唱罷後的嘆息,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陳奕迅1974年出生,1995年在香港參加第14屆新秀歌唱大賽,正式出道。(十年)這首歌是他2003年發行個人首張概念專輯(黑白灰)專輯中的歌曲。
  • 有哪些流行金曲背後的故事讓你動容?有時候歌曲背後故事更加精彩
    今天就讓咱們說說,哪些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曾經打動了你。而且有故事的歌曲,大多數都是一個比較悲傷的故事,因為悲劇更具有感染力,往往能夠激發創作者更加強烈的創作欲望。那麼因為被真實的故事所觸動,從而寫成了歌,其實又可以分為兩大類。
  • 歌曲《連翹花》背後的故事……
    在歌曲《連翹花》MV的實景拍攝過程中,導演舒雲帶領的攝製團隊親自來到我縣,克服陰雨天氣等種種困難,精心設計故事情節二十多處。在兩天的有限時間內,不僅將歌曲涉及到我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外景素材全部拍攝完成,而且也在歌曲《連翹花》MV中,用陵川本地人做演員,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感人故事,進一步賦予了歌曲活的靈魂,增加了歌曲的感染力,傳遞出了濃鬱的家鄉情結。
  • 鴻雁
    據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哦!       據說,這首歌的原作者是著名的梅力更召三世活佛(羅布生丹畢佳拉森)。活佛5歲就開始了他輝煌的人生旅途。他先後學習並掌握了蒙文、藏文、梵文、滿文、漢文、朝鮮文、維吾爾文及印度、尼泊爾、阿富汗、哈薩克等國的語言文字及佛文經典。在多年的學習、遊歷中,他最大的動力就是來自親人的期盼和掛念。——他的遊歷會是一種怎樣豐富的人生體驗呢?
  • 真實故事改編的這些歌曲,除了好聽之外,故事背後,令人黯然淚下
    很多歌曲,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優美的旋律以及歌詞抒寫的生動感人。其實,在這些歌曲的背後,都有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歌曲的創作者,有的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而寫的,有些是被身邊的人和事感動而寫的。無論如何,那一首首經典動人的歌曲,都讓人為之感動。
  • 歌曲背後的故事;(練習)劉德華,命運的捉弄!
    (練習)歌曲背後的故事 百家號/宇辰音樂大家好!歡迎來到宇辰音樂!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歌(練習),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正文;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籍貫廣東新會,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練習》是劉德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安修、王裕宗填詞
  • 那些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究竟有多悽慘
    大家好,我是水哥,從記事起到現在,水哥也聽過不少的歌曲,各個國家、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歌曲,但水哥發現,有故事的歌曲往往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今天水哥帶你了解一下那些歌曲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故事。歌手刀郎在為他們的故事感動的同時,也寫下了這首《西海情歌》。即便是沒聽過背後故事的人,也會被這憂傷的旋律和歌詞所打動。《丁香花》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 蔡依林——歌曲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蔡依林出道20年,帶給了我們很多好聽的歌曲,最廣為人知的就數那首《日不落》了,其他的還有很多,蔡依林被稱為「亞洲舞后」,是因為她的歌曲尤其是主打歌多是以歡快動感的舞曲為主,然而蔡依林也有感性的一面,她的一些歌曲背後有著感人的故事,蔡依林也一直默默關注著那些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並演唱歌曲為他們發聲,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幾首~
  • 你的眼睛彎彎——獻給鴻雁的故鄉
    黃河邊是大片優質葵花子種植基地電視劇《我叫王土地》,描述的就是這裡的民間水利專家王土地(原型王同春),用最原始的開渠方式引黃灌溉開墾河套土地,創造了「塞外江南」的富庶河套的故事。《鴻雁》就是烏拉特民歌,鴻嘎魯在蒙語中是天鵝在更深地了解了這個美麗的地方之後,這首歌詞就自然流淌而出了。
  • Beyond黃家駒的歌曲(海闊天空)經典背後的故事及來歷!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黃家駒歌(海闊天空),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及歌曲來歷!黃家駒的(海闊天空)是一首在任何時候都能讓人放下手中事去靜心聆聽的歌曲,這首歌於1993年五月問世,由黃家駒作詞作曲,Beyond樂隊共同演唱,當然主唱還是黃家駒,海闊天空之所以能夠成為幾十年來難以超越的經典,其背後源於三個主要元素。一是這首歌的曲調,那種歷盡滄桑與激情澎湃相交織的旋律,仿佛能夠看到人的內心世界一樣,不斷融入人的內心深處。
  • 譚詠麟經典歌曲:(講不出再見)的背後的故事及歌曲解析!
    今天給大家帶來譚詠麟的一首歌(講不出再見),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講不出再見)這首歌由譚詠麟在1994年所演唱的歌曲。是譚詠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雖然近代流行音樂的發展已有近半個世紀,但是沒有哪首歌能像(講出再見)一樣。每次聽起總能讓無數人因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而落淚。
  • 聽歌曲《成都》感受背後的故事
    每首歌的背後都會有它的故事,每次聽到《成都》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成都》背後創作靈感來源於在2007年趙雷第一次去成都這座城,在成都停留了兩周,到成都的有名的小酒館認識了創始人唐蕾,小酒館是當時成都一家以原創歌曲聞名的酒吧!
  • 經典歌曲《漂洋過海來看你》背後的故事
    每首經典歌曲背後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如偉人之於有趣的靈魂渾然一體,如釀美酒,總會藉助酒麴的發酵升華。如果一首歌是一壺美酒,那麼背後的故事,就是作者撒入其中的酒麴。我等飲之更覺醇厚,更加回味悠遠、如痴如醉。初次聽到這首歌,大概20出頭的年紀。
  • 「純伴奏」紀念鴉青中國稅務歌曲中央合唱團鴻雁米線呼斯楞
    [純伴奏]紀念鴉青中國稅務歌曲中央合唱團鴻雁米線梧桐愛楊樂婷單詞(Lyricist):沙淺歌曲(Composer):沙淺組成
  • 黴黴創作的那些歌曲,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無論是寫詩還是創作,其實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是有特定的心情和故事的。當我們聽一首歌的時候,如果能聽出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這種感覺就非常棒了。泰勒·斯威夫特曾經提及過一些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這裡挑幾首歌來舉例。
  • 歌曲背後感人的故事;(點歌的人)!進來我告訴你!
    歌曲背後的故事;(點歌的人)百家號/宇辰音樂正文;大家好,歡迎來到宇辰音樂,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歌(點歌的人),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
  • 經典歌曲背後的感人故事(14):梁靜茹、SHE、戴佩妮
    經典歌曲背後的感人故事(14):梁靜茹、SHE、戴佩妮梁靜茹——《喜悅》梁靜茹的一首《喜悅》,來得格外溫暖而恬淡,原來歌者索要的喜悅就是「讓一顆心能夠擁有自己的脾氣」,輕巧地彌散開來一種小女生式自足的單純與快樂,而這首歌是梁靜茹和前男友阿管之間一段真情的見證。
  • 歌曲背後的故事;(無賴),重情重義的鄭中基!
    (無賴)百家號/宇辰音樂大家好,歡迎來到宇辰音樂,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歌(無賴),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但你絕對不知道歌背後的故事,那麼今天宇辰就給大家嘮嘮你們不知道的故事正文;鄭中基,1972年3月9日出生於臺灣新竹,香港歌手、2005年他的《無賴》在新城勁爆頒獎禮上被評為「新城勁爆歌曲」,並在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獲得「專業推介叱吒十大」獎項。
  • 泰勒斯威夫特歌曲背後的故事之《Enchanted》
    圖片取自網絡在上篇介紹《All Too Well》的文章 泰勒斯威夫特歌曲背後的故事之《All Too Well》中,收穫了一枚很有愛的評論:今天講述故事集的第二篇《Enchanted》。speak now專輯封面故事enchanted 這首歌,旋律還是一樣的簡單,歌詞同樣也是簡單的碎碎念般的陳述,如潺潺的溪流,更如少女傾訴心事一般溫情,但是歌曲中又充滿了按奈不住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