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資山燻雞】

2021-02-17 風採卓資


卓資山燻雞

產品簡介:卓資山燻雞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的傳統名食,素以個大色鮮,肉質肥嫩而飲譽呼包鄂及北方晉冀各省。

歷史淵源:

卓資山燻雞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的風味名菜。

卓資山燻雞的生產和加工,還要追溯到百年前。由於這一帶的雞個大肉嫩,早在上世紀初,人們就開始將其加工成滷雞出售。當時,卓資山鎮裡僅有三四戶人家加工滷雞,只是向周圍村鎮和來往於平綏鐵路的客運列車出售。但是,由於工藝簡單,味道一般,遠遠談不上什麼名氣。

直到後來,與滷雞完全不同的燻雞在市場上出現後,經過一場競爭,燻雞逐步取得了優勢,滷雞黯然淡出市場。在當時的各家燻雞作坊中,來自天津的瑞喜寬師傅製作經營的燻雞名氣最大,銷量最佳。

這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競爭,發生在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初。在河北宣化一家飯館裡當雜工的李珍和北京的張蘭太兩位身懷絕技的師傅先後來到了卓資山。兩位師傅把他們的原籍河北省定縣製作燻雞的經驗,同卓資山當地製作滷雞的方法結合起來,徹底改革了加工工藝,開了當時第一家燻雞鋪。

由於卓資山滷雞無論從味道還是色澤方面,都明顯不如燻雞,所以,燻雞在市場上迅速取代了滷雞,知名度和銷售量同樣是與日俱增。正是從此時開始,卓資山鎮的燻雞生產規模開始逐年擴大了。

1956年在全國熟食製品展覽會上,卓資山燻雞同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等,並列為馳名全國的名雞。

原料特點:卓資縣環境優美水草豐茂,當地散養的草雞體型肥大肉質鮮美,卓資山燻雞以這種雞為原料,添加多種調味秘方,經煮、煙燻而成。成品色澤橘紅,肉質鮮嫩,風味獨特。

產品特點:個大美觀,色澤紅潤油亮,肉質軟爛肥嫩,味道鮮美濃香,自食饋贈,均為佳品。

工藝流程:將1000克以上的卓資山嫩母雞若干只,治淨,入鍋加水、花椒、大料、乾薑、食姜、茄香、桂皮、丁香、蓽撥、山柰、砂仁等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香料,煮至雞半熟取出。再放入燻鍋,加木屑和糖漿,燻至色澤透紅,油光發亮,肉熟骨離即成。

相關焦點

  • 聞名遐邇的卓資山燻雞到底哪家最好吃?
    唯李珍老字號燻雞,王二娃、張金濤大眾口味燻雞,趙根有清真燻雞最為有名。據史料記載,清朝年間卓資山就有加工滷雞的歷史。到清末明初時,卓資山老街有買賣商號數十家,當時就有用本地土雞製作滷雞的作坊店鋪。民國中葉,生於清朝末年的宣化府燒雞技師李珍來卓資山定居傳藝,將宣化燒雞和當地滷雞的製作工藝完美融合,研發炮製藥膳調味品10餘種,創製工序10餘道,成就了獨特的味道,才有了真正的「卓資山燻雞」。
  • 溝幫子燻雞、卓資燻雞加工工藝
    卓資燻雞加工工藝  燻雞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禽肉製品之一,因其獨特的配方和傳統的加工工藝,深受消費者喜愛。較為著名的有:遼寧溝幫子燻雞、內蒙古卓資燻雞、山東聊城燻雞、河北樂亭燻雞等。其中內蒙古卓資燻雞是全國「三大名雞」之一,1956年在全國熟食製品展覽會上,卓資燻雞同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並獲「三大名雞」而馳名全國。
  • 內蒙卓資山燻雞配方
    內蒙卓資山燻雞
  • 山南山北【中旗人原創鄉土作品】
    離鄉時,是乘坐從內蒙古包頭站始發,開往華北平原的列車,當我帶著離鄉的滿腹悲愴,看著車窗外,連綿的大山不時地閃過,行駛中的列車竟然就看到了它的尾部,當我還沒看清卓資山那兒白色「臥佛」的模樣,就被轟隆轟隆的帶入了那段長長的隧道中
  • 想吃燻雞不會做?教你在家做燻雞,做法簡單又好吃
    說到燻雞,對於聊城人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了。老聊城人都知道聊城的特產就是魏氏燻雞,這種魏氏燻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屬於魯菜。魏氏燻雞被老舍先生譽「聊城鐵公雞」。燻雞的製造過程比較長,但是它製作比較精細。
  • 玉田清真燻雞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新公布的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項目中,我縣玉田清真燻雞製作技藝榜上有名。 目前,玉田清真燻雞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為戴月華,在鐵南西街開設家庭肉食製作作坊戴順齋,主要經營清真熟食的燻制加工製作,尤以清真秘制燻雞聞名。
  • 風味燻雞 北票老煤城的味道 飲食文化的典範
    來源:北票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導語老煤城風味熟食,因其傳承了祖輩的「手藝」,讓燻雞味道更加純正,也備受消費者的歡迎。我市的傳統風味熟食燻雞,就是這樣一個朝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今年60歲的米國香是老煤城風味熟食燻雞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在她的傳統作坊間內,一口大鍋正在進行的是燻雞製作的熬煮過程,在老湯的浸泡下,隨著小火慢煮,配料的味道逐漸香味入鼻。
  • 皋亭山下年味兒漸濃,這裡有一道別有風味的腊味菜:燻雞
    尤其是老底子的杭州人,進入曬醬鴨、做燻雞的高峰期,一排排平時用來晾曬衣服的衣架下、竹竿間,此時都掛滿了一隻只醬鴨、燻雞,到處都是曬制的美食,家家戶戶都為過年做著準備。冬季是皋城村最迷人、最美味的時刻。逢年過節,皋城村村民都鍾愛一道別有風味的腊味菜:燻雞。對於習慣了年夜飯上鴨是板鴨、臘鴨,雞是白切雞、蝦油雞的老杭州們,皋城村的這一特色,頗為另類。
  • 看溝幫子燻雞三步走
    最後,老人從懷中掏出一本燻雞秘方,告訴尹四爺:此物乃我四十多年經驗獨創的宮廷燻雞秘方,此燻雞深得先皇喜愛。我遭人算計就是因為這本秘方。你依照此法制燻雞售賣,必將大有所成。尹四爺遂建燻雞坊,名"溝幫子燻雞",憑十六道精細工序、三十種甄選配料,四代老湯,薪火傳承,創"溝幫子燻雞"百年老號,深受當地百姓及過往客商青睞,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
  • 聊城:陳鏞建光嶽樓留下美食堠堌燻雞
    在古樓修建過程中還產生了一種美食—堠堌燻雞,現為東昌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明初時,陳鏞主持修建古樓,為犒勞民工,令陳府家人做了上百隻燒雞送到工地。當時天氣寒冷,待開飯時,燒雞已經涼透。陳鏞令人用修樓的餘木支架燻烤,頓時燒雞發出了奇異的香味。後來,燕王來聊城,陳鏞陪他遊覽觀光,在堠堌冢處將帶來的燒雞現場燻烤,燕王品嘗後,連稱味美,遂賜名『堠堌燻雞』。」
  • 天津這家排隊最兇燻雞小店,排隊的大都是老人,稱有原來老味道
    燻醬食品以特殊的口味,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作為吃貨聚集地的天津,自然對這燻醬食品更是愛到不行,天津河北區中山公園附近,有一家做燻雞的小店兒,每天店門口總是大排長龍,來排隊的人大部分是大爺大媽,據說這家店裡做出來的燻雞是這些老人喜歡的正宗地道的老天津的味道。
  • 溝幫子:因「燻雞」而聞名海內的錦州第一大鎮,北鎮的「南大門」
    錦州第一大鎮:溝幫子最早聽說溝幫子的大名,是在電視上看見溝幫子燻雞的廣告,也曾為這個有點土氣的名字感到驚訝。而據聞,這個名字的起源還很有故事。錦州第一大鎮:溝幫子蜚聲四海的溝幫子燻雞始創於清光緒十五年,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製作工藝考究,口味上乘,深受當地百姓及過往客商青睞,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
  • 卓資公安|再次掀起「晚學」熱潮 持續推動教育整頓工作向縱深發展
    卓資公安|再次掀起「晚學」熱潮 持續推動教育整頓工作向縱深發展 2020-12-13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