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9日,第八屆「童心母愛」聯盟活動暨第十二屆「斯愛論壇」在南京外國語學校淮安分校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五育並舉,全面育人」,聚焦斯霞教育思想引領下的課堂改革實踐。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教育學會特級教師專業委員會、江蘇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主辦,南京外國語學校淮安分校承辦。教育界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省內13所「童心母愛」教育思想研究聯盟校的優秀教師代表參加活動。教育大咖、名師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基礎教育在新課程改革、教師教育創新等多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寶貴經驗。
聚焦主題——
踐行「童心母愛」「全面育人」,每一個教育人責無旁貸
斯霞老師擎著「童心母愛」的火把照亮了孩子們,點亮他們的世界裡愛的藍圖,讓後輩們將這份大愛傳承下去。為銘記「童心母愛」的源與流,堅守「童心母愛」的兒童立場,以創造性的實踐共同傳承和發展「童心母愛」的教育思想。
「『童心母愛』是教育的一盞指路明燈,在南外淮安分校格外明亮。」淮安市教育局局長皇甫立同指出,南外淮安分校在淮安開辦,不僅帶來了南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自由成長」的辦學理念,為淮安引進了豐富的國際化教育資源,更因為其小學部依託百年名校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的辦學經驗,「童心母愛」教育思想已經深深植根到了這所美麗的校園中,營造了和諧的校園氛圍,形成了先進的學校文化,彰顯了鮮明的辦學特色,贏得了淮安人民的認可和讚譽。
皇甫局長說,「童心母愛」是教育的一個永恆話題。本次活動專家雲集、精英薈萃,對「童心母愛」教育思想的時代蘊涵和實踐表達進行深入探討,必將颳起一場智慧風暴,有力推動「童心母愛」教育思想研究步入新境界、收穫新成果。
淮安市清江浦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戚桂榮說,此次論壇以「五育並舉,全面育人」為主題,聚焦斯霞教育思想引領下的課堂改革實踐,充分體現立德樹人鮮明導向,這既是要讓全體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也是要讓學生個性獲得健康發展,同時也體現了南外淮安分校老師們在斯霞老師「童心母愛」的思想光照下,始終堅持「全面育人」的堅定決心。
「老師這個稱呼已經深深銘刻在斯霞老師的靈魂深處,今天我們相聚於此,所聚焦的『五育並舉,全面育人』主題,其實是我們教育人百年來一直關注的話題。」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餘穎指出,教育要指向兒童的全面發展,指向兒童的未來,當然也要指向兒童的健康成長。「教育的內容要涵蓋德行、知識、能力、精神等多個層面,教師們應當跳出單科的視角,打破學科的壁壘,創新校本課程,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實踐能力。在這一點上,我們每一個教育人責無旁貸。」
辦學分享——
「全面發展、自由生長」,南外淮安分校優勢凸顯
「南外淮安分校創辦不到三年,但已在淮安大地生根發芽,健康成長。在此過程中,我們秉持南外教育教學先進理念,充分依託南外本部優質資源,在學校文化氛圍營造、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建設、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借鑑、移植、優化、創新,實現優勢共享。」南京外國語學校淮安分校作為本屆「斯愛論壇」的承辦校,校長朱徵向大家做了精彩的主題匯報。
「我校踐行小班化教學模式,以豐富的選修課程、千姿百態的科學實驗、百花齊放的藝術展演、各式各樣的外語活動、體育競技,為每一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給每一位教師搭建發展的舞臺,充分挖掘師生的潛能,充分張揚師生的個性,助力孩子們全面發展、自由成長。」
記者了解到,南外淮安分校積極探索課程評價機制,建立發展性評價制度,倡導多元評價取向,強化過程性評價路徑,探索表現性評價方法,推動學校課程的完善和學生的發展。朱校長說,「童心母愛」現已成為學校所有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共同追求,成為教育的文化代言。「我們不僅僅衡量孩子的學業成績,更看重孩子的綜合表現。我們讓每一位學生都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懂得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個機會,辛勤付出,總會有所收穫。」
名家寄語——
人格高尚、學養深厚……期待更多「大教師」湧現
如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思想精華?基礎教育未來發展有哪些要點?本屆論壇上,幾位教育大咖的發言給參會教師們帶來了新的教學靈感和思路。
「『立德樹人』是當今中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我們如何在教育政策話語的背景下,尋找其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書寫出具有中國思想特質的『文化話語』?」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呂林海指出,「中國的立德樹人之教育思想與教育理想,有著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之意蘊,中華文化的『立德』,最高意義在於從培養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身份感的『現代中國人』,培養學生對於基本倫理道德的堅守,對高貴品質的堅守,對核心信仰的堅守。」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江蘇教育》主編、編審張俊平鼓勵老師們做個「大教師」。「什麼是大教師?要有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學養、非凡的智慧等綜合素質,才能成為一名適應時代需要的、學生、家長高度認可的『大教師』,而斯霞老師正是這樣的的典範。教師是教育的關鍵,教師的專業水平決定了教學質量,希望老師們能向著成為一名『大教師』不斷努力。」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傅國亮指出,基礎教育未來發展有三個要點:一是教育的要點,二是教學的要點,三是教師的要點。「其中,教學的要點非常重要,要轉變為促進學生的智慧成長。核心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傅會長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教學改革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但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最終是要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金點子碰撞——
圍繞「全面育人」,聯盟校教師代表暢聊校本特色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每所學校都在努力開創屬於本校的特色課程,研究適合的教育。分享交流環節是本屆論壇的重頭戲。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鐵北新城分校、南京市同仁小學等五所聯盟校分享了各自學校在教學改革上的理念和突破創新之舉。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綜合育人』,這和我校追求的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仙鶴門分校教師楊燕以《愛·互聯——探索童心母愛在新時代網際網路模式下的實踐探究》為題,向大家展示了南師大附小仙鶴門分校在「以斯霞『童心母愛』為根,高舉『愛·互聯』」的教育主張下,所做的實踐研究。「我校所說的『互聯』指的是『讓課堂內外互聯』『讓教師、家長與學生互聯』『讓藝術與人的發展互聯』。為此我們打造了『鶴鳴學堂——家長成長工程』和『美遇童年』德育課程等。」
「你幸福嗎?或許這是一個比『你成功嗎?』更有價值,也更難回答的問題。」南京市鎖金村第一小學副校長陶金花與大家分享了學校的綜合育人課程「兒童幸福課——讓每一個日子都迎風飛舞」。通過以「漢堡模型」所對應出的享樂主義型、忙碌奔波型、虛無主義型、感悟幸福型四種兒童的學習生活狀態,南京鎖金一小構建並實施了「幸福課」體系,即幸福課堂、幸福社團、幸福小微課程和幸福特色活動。陶校長說,目前,「幸福課」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師生和家長常常表示「幸福指數不斷升級!」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斯霞是中國基礎教育界永恆的豐碑。她的「童心母愛」教育思想不僅適用於過去,更被賦予了時代內涵,影響著當下與未來的教育發展。活動尾聲,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餘穎將聯盟旗幟交到了下一屆聯盟活動承辦校——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鐵北新城分校校長吳曉龍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