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非永久居民與永久居民的待遇差異(詳解)

2021-12-23 香港新港人

 

香港居民分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前者是在香港出生或住滿7年,後者是未在香港居住夠7年,究竟兩者除了居港年期有異外,居民權利及福利有什麼分別?

現時香港的非永久性居民,絕大部分是持單程證來港的內地新移民,他們可以在香港定居、工作及在接受教育。

有意見指,新移民會令香港資源被分薄。到底在各種資源方面,永久性居民非永久居民差別又有多大?

綜合政府多項資料,比較兩者分別:

1. 房屋

要在香港定居,首先要有個家,假如買不起私人樓,符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可透過輪候公屋,或購買資助性房屋,例如申請居屋圓置業夢。

根據房委會條例,公屋僅限合資格的永久性居民申請,以單身人士為例,只要入息及資產上限,不超過10,100元及236,000元,便可向房委會遞交申請表輪侯「上樓」。

至於購買資助性房屋,如新居民及市建局下轄的煥然壹居,均只限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購買。

這是否代表非永久性居民只能租買私樓呢?事實上,房委會只限制非永久性居民作為申請人,若家中有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非永久性居民是可以家庭成員資格,申請公屋及購買資助性房屋的。

舉個例子,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男士A北上娶妻B,B以夫妻團聚獲批持單程證赴港成為香港居民。B屬於非永久性居民,不能作為申請人,但可與A以夫妻名義申請二人公屋。

2. 教育

接受教育是國際公認的基本人權,不論是永久居民還是非永久性居民,均可享有同等的教育權利。

無論在申請幼稚園入學、小一及中一派位、以至申請入讀大學,兩者的入讀機會均屬平等,學費亦相同。

非永久性居民如有經濟需要,想申領車船津貼、書簿津貼或學費減免等,只要符合學生資助辦事處的入息及資產限額的資格,亦可申請。

根據教育局的資料,2015年9月至11月,本港有3,721名新來港兒童入學。

3. 醫療

港府一向政策是為香港居民提供獲大幅資助的公營醫療服務,而有關服務由醫管局及衛生署提供。

根據醫院管理局收費指引,持有根據《人事登記條例》(第177章)所籤發香港身分證的人士,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均為符合資格使用獲大幅資助的公營醫療服務的人士,如普通科門診每次45元、急症室診症100元,及專科門診首次診症100元,其後每次60,每種藥物收費10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非永久性居民的身份籤證書(俗稱黃簿仔)過期,醫管局是會按照非本港居民的指引收費。

4. 公務員資格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公布的公務員的入職要求,根據《基本法》第99條,在1997年7月1日或以後受聘的公務員,必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換言之,非永久性居民如要應徵公務員職員,必須要在香港住滿7年,得到永久性居民資格才可申請。

5. 選舉及被選舉權

根據542條《區議會條例》及第547條《區議會條例》,只有香港永久性居民,才可依法享有選舉中的投票及被選舉權。

非永久性居民除了不能參選區議會及立法會,而且亦不具備選民資格,不能在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選舉中投下神聖的一票。

6. 綜援

港府原本限制未住夠7年的非永久性居民,不能申領綜援。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終審法院自2013年12月中旬裁定來港7年才可申領綜援的規定違反《基本法》,頒令還原政策至居港滿1年便可申請。即居港滿1年的非永久性居民,只要符合資格,便可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綜援。

根據政府統計處截至今年9月的最新數字顯示,自終審法院頒領後,新移民申領綜援個案1年間上升46%,至去年的19,127人。

7. 特區護照

非永久性居民要出國外遊,與永久性居民是有明顯區別。

根據入境處特區護照的申請資格,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申請香港特區護照,享受152個國家和地區免籤證或落地籤證待遇。

如非永久性居民需要出國,只能申請俗稱「黃簿仔」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籤證身份書」作為旅遊證件,每次外遊前亦須前往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領事館申請籤證,不可以「話飛就飛」。

至於目前本港有多少非永久性居民?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當時居港未足7年的內地人有17.1萬人,當中約11.5萬人已住滿3年以上。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的呢,掃碼關注「我要入群」就可以了呢!

相關焦點

  • 香港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這就是待遇!
    希望香港特區能看到這封電郵,向全民派發同等金額的紓困金。特別呼籲,我們反對歧視!!看到這個呼籲,相信很多非永久居民都會響應。再來看看今天公布的《財政預算案 政策》的確和新來港的非永久居民沒有什麼關係。如果按照700萬人計算,那麼新來港不足7年的非永久居民一定計算在內。下午三點,期待官方公布。延伸閱讀:香港居民分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前者是在香港出生或住滿7年,後者是未在香港居住夠7年,究竟兩者除了居港年期有異外,居民權利及福利有什麼分別?
  • 香港非永久居民和香港永久居民有什麼區別?
    香港非永久居民和香港永久居民有什麼區別?香港身份,有必要拿嗎?不放棄內地戶口,可以申請香港永居身份嗎?以上問題,是很多想辦理香港身份的朋友們都存在的疑惑。今天,針對以上問題,小源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看完肯定能讓你豁然開朗。香港非永久居民和香港永久居民有什麼區別?
  • 如何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
    c.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在香港意外所生的子女 『非中國公民』d.持有效旅行證件進入香港、通常居於香港連續七年並以香港為永久居住地的非中國籍人士。e.>3.如果你是在緊接申請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日期前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七年或以上的非中國籍人士,在申請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時,必須將《表格ROP146:以香港為唯一永久居住地聲明書》連同申請表一併提交。
  • 香港單程證、雙程證、居民身份證和永久居民身份證區別是什麼?
    單程證、雙程證、香港居民身份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等,這些不同名稱的證件都有什麼不同之處?今天小編總結了各類證件的用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往港澳通行證(俗稱單程證)是中國公安部有關部門發給有香港或澳門親屬的中國內地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門定居的證件。
  • 海外醫生註冊 不限永久居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俊威)為解決香港「醫生荒」問題,特區政府昨日建議進一步放寬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註冊制度,對早前的醫生註冊條例草案作出三大修訂措施,包括容許持認可醫學及專科資格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醫生申請;為具備專科資格的「有限度註冊」醫生提供銜接至正式註冊的階梯;以及容許未在香港以外地方實習的非本地培訓醫科畢業生來港參加執業資格試。
  • 【收藏攻略】如何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
    近年來不少人通過讀書、專才、優才等計劃赴港定居,那麼在港逗留滿7年後將面臨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問題,到底7年後如何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呢
  • 住滿七年,核實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實錄
    事實上,距離實現這個願望也只是一步之遙而已,香港的終審法院都做了最終的裁決,我們這類別,是擁有香港居留權的…最終,來了一個「人大釋法」,一錘定音…這就是香港媒體評論的,回歸後的十件大事的第一位「九九釋法」。
  • 【政府派錢1萬】非永久居民有無得攞?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2月26日公布《財政預算案》,其中宣布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現金1萬元,可惠及約700萬人,涉款約711億元。
  • 桃源女子出嫁後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又騙取內地戶籍
    常德全媒訊(通訊員 章繼華 塗定平)近日,一位香港居民在桃源縣政務中心公安窗口,隱瞞自己的身份,要求補登大陸戶口,被戶籍民警當場識破。原戶口在桃源縣雙溪口鎮的廖某,1998年與一香港居民結婚後,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 中方反制BNO政策,中央有「更辣」措施或可取消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反制BNO】劉兆佳料中央有「更辣」措施 或可取消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 香港居民身份證和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有什麼不同?
    香港身份證一共分為兩類:分別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香港居民身份證」。香港居民身份證與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最大的區別在於,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者,有權利申請香港特區護照。但是香港居民身份與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享受的福利基本相同。
  • 派一萬元.直播|永久6月21日接受登記 非永久居民9月
    今年《財政預算案》措施之一,是全民派發一萬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8 日)上午11時,就現金發放計劃舉行記者會,料交代申請細節,《香港
  • 選擇是港澳永久居民移民臺灣的好時機
    為了加速經濟發展,吸納更多人才和資金,臺灣於2008年8月1 日實施「入出國及移民法」,港澳居民在臺灣投資新臺幣600萬開設公司,即可取得臺灣居留證。居住滿1-2年,即可申請戶籍和護照,享有全球138個國家免簽或落地簽證。
  • 香港螞蟻銀行今起正式開業 憑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3分鐘可遠程開戶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9月28日晚間消息,螞蟻集團CEO胡曉明(花名:孫權)通過個人微博發文稱,螞蟻銀行(香港)9月28日起正式開業,為香港市民提供7*24小時的全天候網際網路銀行服務。胡曉明表示,即日起,香港用戶可用手機下載螞蟻銀行(香港)App,憑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無需像傳統銀行那樣去櫃面申辦,在手機上最快只要3分鐘即可遠程開戶。據悉,螞蟻銀行(香港),將通過與AlipayHK合作,下一步有望實現直接從AlipayHK電子錢包的小程序完成銀行遠程開戶。
  • 如何獲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而獲取一張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更成為無數內地移民者的重要心願。 香港身份證是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文件,也是香港市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證件。出入境、圖書館借書、醫院看病等,都需出示身份證。香港入境條例還規定,年滿15歲的市民應時刻隨身攜帶身份證。
  • 失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你未有資格
    香港人對國籍的觀念比較模糊,但對「三粒星永久居民」的身份,卻是珍而重之,一旦説會失去,那痛豈是「切膚」,簡直是「割肉」。 在所謂「入境處個網頁update左」裡面,理論上是説得很清楚是指5類特定人士,但因為用詞用字都帶有法律性和打著官腔,以備一旦要打官司時政府有更大的解釋權,所以不留心地逐字逐句去看,就不是一下子能看明白。
  • 拿到澳門永久居民身份證就不會被取消資格?真相是...
    貿局:投資移民違法冇得留低澄清無法取消問題申請人永居權    【澳門日報消息】經社會多日討論,貿促局昨日終澄清,有法律條件收回以不法手段取得的永久居留權。當局亦接納了廉署意見,會檢視「技術移民」的留澳天數,若申請人長期不在澳,或會取消其留澳資格。
  • 香港居民身份證和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有何區別嗎?
    是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文件。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俗稱「三粒(顆)星」,因他們所持有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上,注有「***」的標記而得名。其實,該標記的意思與持證人是否擁有香港居留權無直接關係,只代表持證人年齡為18歲或以上,及有資格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港證。香港永久性居民於出入香港邊境時,只需出示身份證,亦不需要填寫「出入境申報表」即可過關。
  • 新加坡一男子因違反「居家隔離公告」喪失永久居民身份
    新加坡一男子因違反「居家隔離公告」喪失永久居民身份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2-26 19:21 來源:澎湃新聞
  • 賀一誠:明年向每名澳門永久居民派發1萬澳門元
    【環球時報記者 於名】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16日發表2021年度施政報告,宣布明年維持向每名澳門永久居民派發1萬澳門元,非永久居民可獲6000澳門元。這是澳門自2008年起推出「現金分享計劃」後連續第14年派錢。其他惠民措施還包括醫療券、水電補貼、書簿津貼以及敬老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