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上面是「宀」(mián),表示與房室有關,最早的房子是用來祭祀祖先或家族開會。本義:屋內,住所。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各地家的模樣
善於經營的晉商
他們憑藉巨資將多個窄院拼裝成豪宅
從榆次、祁縣、太谷、平遙到靈石
從喬家大院、李家大院、王家大院到曹家大院
各種大院層出不窮
山西喬家大院▼
曹家大院▼
山西皇城相府
清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家族住宅故居▼
客家民系
集中於廣東、福建、江西三省山區
他們從北方遷入,又居深山
既要防禦外敵,又要抵禦山中猛獸
於是同族同宗聚居起來
修建起各式各樣的封閉式大院
包括圓樓
一個個或圓或方的堡壘聚集在一起
形成了客家民系非常獨特的防禦式建築群
福建永定承啟樓▼
圍屋——江西贛州龍南客家圍屋▼
圍龍——廣東興寧圍龍屋▼
圍堡——福建安貞堡▼
永定初溪土樓群▼
福建圓樓
內部沒有正房、廂房之分
也沒有前院、後院之別
所有房間大小劃一,無分高低貴賤
它們都朝向一個中心
即位於中央的祖堂
正是共同的祖先讓他們凝聚在一起
共生共死,共榮共辱
福建永定初溪土樓群集慶樓▼
福建田螺坑土樓群▼
福建永定高北土樓群承啟樓元宵遊龍▼
福建永定奎聚樓▼
與「時刻準備戰鬥」的客家民系不同
吳越民系
更像是堆金積玉的溫柔富貴鄉
他們生活的江蘇南部、浙江以及古徽州
屬於江南的核心區域
這裡植被豐富、環境優美
氣候溼潤、水網縱橫
江仙居公盂▼
浙江南潯古鎮▼
士大夫們修建起精緻的園林
以彰顯自己的品味
亭臺樓閣、泉石花木
全都聚集在方寸之間
拙政園▼
商人們則大興奢華住宅,以炫耀鄉裡
他們引水繞村,穿戶入宅
安徽宏村▼
白牆黛瓦、宛若仙境
優美的環境、富庶的生活
使得這裡成為接納新移民最多的區域
人口密度極高、用地更為緊張
杭州富陽龍門古鎮密集的建築▼
人們將北方的合院式住宅再次加以縮小
使得四面房屋的屋頂相接
中間圍成一個小天井
這樣既保留了合院式住宅的私密
又節約用地,還加強了結構的整體性
杭州富陽龍門古鎮▼
天井院四周屋頂皆向天井傾斜
下雨天雨水順屋頂流入其中
人稱四水歸堂
寓意肥水不外流
小型的天井院
一棵中等的樹木即可撐滿天井
稍大一些的天井院
也仍不過是咫尺天空
蘇州退思園天井院▼
但是
無論榮歸故裡的江南才子
還是衣錦還鄉的徽州商人
都要依靠這小小的天井院
才能保護他們的家人、財富
安徽黃山潛口古鎮▼
不過這種緊湊的建築布局
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火災
一屋著火,殃及鄰院
甚至將整個村鎮化為灰燼
為此
人們將院落之間的牆壁加高
超過屋頂的高度
一旦鄰院失火
高高的院牆便可將火災擋之牆外
也就是封火山牆
杭州淳安文淵獅城▼
遠遠望去
整個村落往往只見山牆不見屋頂
徽州黟縣南屏▼
於是
封火山牆不但防火
還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安徽潛口▼
甚至成為江南的標誌性符號之一
安徽塔川村▼
陽春三月
油菜花盛開,大地一片金黃
簡潔的徽派建築點綴其中
如詩如畫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婺源春色)▼
十月入秋
藤蔓爬滿高牆
徽州宏村▼
豐收的農作物更是晾曬滿樓
紅的、黃的、白的
將家園點綴得奼紫嫣紅
婺源篁嶺曬秋▼
我是笑笑,謝謝你的看到,
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哦!